2021年,楚雄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州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年经济稳中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563427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708万元,增长9%;第二产业增加值2970048万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2186515万元,增长8.3%。一二三次产业之比为8.5:52.7:38.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3%、58.8%、33.9%。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2492564元,增长10.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4.2%。九大重点产业增加值4366556万元,增长9.4%(按可比价计算),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5%。全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6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1%。
农业。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3289万元(现价),增长11.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3723万元,增长10.3%,占总产值比重为4.2%。全年财政投入农林水事务资金46741万元,增长8.3%。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5.6万千瓦,增长2%,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机械4659辆(套),增长0.2%。年末农机服务组织机构数12户,持证农机户31030户,农机维修厂及维修点112个,乡村农机从业人员27850人,增长0.3%。全年农机作业总体情况:机耕面积32465公顷,机播面积2959公顷,机电灌溉面积12652公顷,机械植保面积11352公顷,机收面积9086公顷。全年农村用电量11205万千瓦时,增长17.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5215吨,下降4.6%;农药施用量288吨,下降5.6%;农用薄膜使用量837吨,下降1.7%。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911772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56474亩,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为61:39。全年生产粮食214104吨,增长0.01%,其中:秋粮164475吨,增1.8%;夏粮49629吨,下降5.5%。主要经济作物:油料产量11687吨,增4.5%;蔬菜产量201376吨,增长9.5%;烤烟收购量13945吨,增长0.1%;青饲料产量2273吨,下降44.8%。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50957吨,增长18.5%;禽蛋产量1670吨,下降1.8%。全年生猪出栏增长23.1%,年末生猪存栏下降1.8%,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增长20.1%。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6195亩,下降41.3%。主要林产品产量:核桃19089吨,增长12.9%;板栗305吨,增长43.9%;花椒314吨,增长192.8%;茶叶205吨,下降5.6%;松籽57吨,下降7.7%;水果(含果用瓜)3752吨,增长65.9%。
工业、建筑业。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258099万元,增长13.2%;实现工业增加值1814864万元,增长7.4%(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16323万元,增长12.3%,其中:轻工业产值2363780万元,增长2.4%;重工业产值2552543万元,增长23.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长4.6%,医药制造业增长13.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烟产业增加值增长10.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3.1%,较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639253万元,增长36.7%,房屋施工面积415.1万平方米,下降11.1%,其中:新开工面积97.94万平方米,下降50.3%;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8.7%。
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增长14.4%,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5.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1%。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1.8%,第二产业投资增48.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13.3万平方米,下降29.1%;商品房销售额69.4亿元,下降28.7%。
交通运输。年末辖区公路(包括乡村公路)总里程达6984公里,其中:省道公路88公里,县道公路1110公里,乡道公路1136公里,村道公路798公里,非公路等级村道路3852公里。通客运乡镇15个,通车率100%,通客运行政村(含社区)141个,通车率91.6%。年末辖区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在册数2902户,其中: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数4户。全市道路客运汽车301辆,其中:班车249辆;道路客运班线50条,其中:跨省线路1条。全市农村客运线路25条,客运车辆177辆,平均日发班次580班次。全年完成农村旅客客运量650万人,周转量16862万人公里。年末城市公共交通公交车辆533辆,运行线路31条,公交车辆停站点(含临时招呼站)共计501个,拥有注册网约车83辆。年末全市拥有邮电局(所)23个,与上年持平,其中:农村17个,增长6.3%。全年报刊发行量4.3万件,下降21.8%,邮路总长4300公里。
邮电和电力。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6303万元,增长16.5%。年末拥有固定电话2.72万部,增长80.1%,固定电话普及率4.3部/百人;拥有移动电话71.69万部,下降2.7%,移动电话普及率达114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24.8万户。年末全市拥有110千伏变电站7座,容量达554500输电线路458.67千米;35千伏变电站15座,容量达150350千伏安,输电线路302.61千米;10千伏配电线路达3859千米;辖区通电覆盖率100%。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8.35亿千瓦时,增长13.2%,其中:三次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用电量分别增长16%和3.5%。在三次产业用电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用电量分别增长34.8%、16.4%、14.7%。
国内贸易。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6191万元,增长16.5%。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366279万元,增长17.3%;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420604万元,增长26.2%;住宿业营业额97620万元,增长20.1%;餐饮业营业额292996万元,增长28.5%。
招商引资、旅游业。全年辖区共实施州外国内招商引资项目603项,当年实施项目中新签约项目117个。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5.8%,其中: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增长50.9%,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增长33.3%。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596万人次,增长23.9%;海外旅游者1595人次,下降62.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23080万元,增长0.5%。全年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增长(按可比价计算,下同)3.1%,其中:文化产业增长6.6%,旅游业下降0.1%。
财政、金融。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448万元,增长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8599万元,增长1.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30465万元(本外币,下同),增长7.3%,其中:住户存款3038860万元,增长11.1%。各项贷款余额5433078万元(本外币,下同),增长11.2%,其中:短期贷款886589万元,增长14%;中长期贷款4406936万元,增长9.6%。
电话:0878-3123122 地址:楚雄市鹿城南路1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