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01-/2022-0523001 信息分类: 政府文件
发文日期: 2022-05-06
发布机构: 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2-05-06
称: 楚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号: 楚市政通〔2022〕9号

楚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2-05-06
字体:[    ]

楚雄高新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市属有关部门:

《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已经九届市人民政府常务会第75次会议、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7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楚雄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

二〇二二年

 

前言

数字经济是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内涵丰富,既包括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经济发展问题,同时还涉及了数字化治理的社会转型范畴。“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是围绕数据归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数据链各环节,形成有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等产业,涵盖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信息通信业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业数字化”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广泛融合渗透,对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的过程,促进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治理”即通过平台、工具等技术手段对资源、组织、服务等实施数字化管控,提高治理能力和效率。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新旧交替阶段,传统经济发展持续低迷,数字经济异军突起,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逐渐成为经济社会提质增效的新变量、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顺应新时代发展态势,云南省深入落实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云南”,同步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窗口期,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对全省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不断释放数字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实现“换道超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楚雄市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决策部署和相关要求,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据资源新价值,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构建以数字驱动的新经济模式。“十三五”以来,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数字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步伐加快。2020—2025年,是楚雄市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数字经济加速壮大的重要机遇期,科学编制实施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用好数据资源,对于全市实施创新驱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民生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纲要》以及《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纲要》《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楚雄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楚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楚雄州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制定本规划。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形势展望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优势机遇

第三节 劣势挑战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第四节 战略目标

第五节 空间布局

第三章 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第一节 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

第二节 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

第三节 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第四章 全面对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第一节 加快推进南亚东南亚互联互通

第二节 全面参与滇中城市群协同发展

第三节 积极担当“数字楚雄”建设主力

第五章 发展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产业

第一节 建立高效率大数据资源体系

第二节 拓展高品质大数据相关服务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第四节 前瞻性布局数字化新兴产业

第六章 推动以融合为主线的产业数字化

第一节 推进农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第二节 推进工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第三节 推进服务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第七章 拓展“智慧+”绿色数字服务体系

第一节 提供自然资源大数据综合服务

第二节 打造生态宜居大数据优质服务

第三节 打造健康养老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第八章 升级“智慧+”特色文旅产业体系

第一节 大力发展数字化民族特色旅游

第二节 全力打造“数字文化传播平台”

第三节 创新智慧文旅系列服务

第四节 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第九章 建设“智慧+”创新型高新区

第一节 完善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第二节 高质量建设高新区研创中心,加速数字产业化发展

第三节 推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十章 打造高效数字政府

第一节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应用

第二节 建设数字政务大数据服务平台

第十一章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第一节 加快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

第二节 深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

第三节 提升全民数字化意识能力

第十二章 深化数字乡村建设

第一节 深化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

第二节 强化农村数字服务体系建设

第三节 推进智慧美丽乡村建设

第十三章 激发数字创新创业活力

第一节 培育开放多元化创新创业生态

第二节 推广拓展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第十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协调

第二节 加大资金扶持

第三节 强化人才驱动

第四节 扩大市场需求

第五节 优化营商环境

第六节 维护数据安全

附件1:名词解释

附件2: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参考项目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形势展望

 

第一节 发展基础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楚雄市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环境和用户基础明显改善,宽带网络覆盖广、速度高、用户多,截至2019年底,全市宽带端口达26.2815万个,宽带用户达12.6596万户,光端口占比100%,光用户占比100%,城市FTTH覆盖率100%,城市家庭已具备200M以上高带宽接入能力,光缆规模总皮长29328公里,其中城市地区接入光缆规模17285皮长公里,农村地区接入光缆规模12893皮长公里。光缆入村、网络入户、宽带资费下降,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行政村光网覆盖率100%、4G覆盖率100%,全市67%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光纤宽带网络通达覆盖,60%以上农村家庭具备200M以上高带宽接入能力,基本解决农村地区高速上网、看电视、通电话等需求。全市所有农村中小学已实现“国际互联网+教育专网”千兆到校、百兆到班。

2.“互联网+”辐射力增强

“十三五”时期,楚雄市已开展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互联网+”工业、商贸物流、农村、农业、金融、政务、文化、民生、生态、旅游、能源、信用、精准扶贫等领域广泛运用,促进产业集聚度和市场辐射力明显提高。启迪K栈众创空间、云科彝·创众创空间被省科技厅认定为“云南省众创空间”“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创业团队、创业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高效率的创业服务平台。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58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将进一步补齐数字化发展基础短板,为做大、做强、做优信息技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3.工业智能升级改造加速

企业智能化改造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加速,建成了一批以楚雄卷烟厂为代表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全市企业上云上平台数达46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4家。楚雄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省十大工业园区”,入选首批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互联网+企业生产”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提升了环保、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水务、市监、工信、住建、交通等部门对企业全面监控、监管能力,有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4.农业产销管理水平提高

农业生产、销售、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现有国家级、省州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58家,建成121个益农信息社,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20个,46家农业企业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监管。楚雄爱尔发虾青素养殖实现全程监测和管理、工业大麻种植落实全程信息收集和监管。已育成高原粳稻楚粳系列优质水稻,摩尔农庄完成世界首个深纹核桃全基因组测序,全市养殖企业构建“一场(企)一码、一畜(禽)一标”,实现畜牧生产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信息平台”生产经营模式广泛拓展,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知名农产品实现“出村进城上商场”。“楚雄撒坝猪”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楚雄牛肝菌”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云泉豆瓣酱”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5个产品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证书,8户企业获得省级“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定。

5.服务业数字化特色鲜明

“一部手机游云南”为楚雄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集信息宣传、产品促销、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旅游智慧化大平台,城市名片、宣传视频、旅游攻略、4A级景区名片、慢直播、语音导览、手绘地图、AR实景、智慧厕所、票务系统、闸机、智慧停车场等建设为楚雄全域旅游发展和智慧旅游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楚雄电子商务呈现多平台共存、多点开花、共同发展的良好趋势,建成楚雄州电子商务示范(培训孵化)基地、楚雄州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楚雄巴度(中南)电子商务产业园、楚雄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楚雄农村电商产业园等五大电商聚集区域。现代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境内有23处邮政营业网点,147家快递企业,市级物流分拨中心、乡镇物流配送中心,村级、社区物流服务点已覆盖56.4%的行政村和5000人以上小区。

6.数字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数字体系初步建立,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企业和群众办事 实现“一次注册、单点登录、多处互认”。建成楚雄市智慧城管指挥中心,实现城市管理可视化指挥调度,“天网”工程基本覆盖重点场所、重点区域。“云智慧”嵌入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建成“威楚智慧党建”系统,在全州率先启动党建引领“楚雄治理通”,建立市乡村组四级治理体系,全市通过“楚雄治理通”App办理事项达12.38万件。探索“互联网+调解”“互联网+法律服务”,网络法律咨询达2.5万余人次。实施“互联网+平安乡村”,联网安装摄像头37516个,全市15个乡镇“智慧安防”建设实现全覆盖。

7.数字经济环境持续优化

实施资源数字化、产业发展数字化、公共服务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政务服务数字化、数字人才培养六大重点工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双轮驱动下的数字经济环境持续优化。“一部手机办事通”移动端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广泛应用,实名注册用户突破8万人,法人用户近2万,近千个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便民利企的优质高效营商服务环境持续提升。

8.组织机构保障充分有力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立了科技入楚对接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借助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的技术、人才、知识和资本优势,搭建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和长效机制,建立楚雄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筛选一批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以上认定)入库培育,对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入库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培高端科技人才4名、高层次创业人才4名、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技术创新人才15名,省创新团队8个,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7个,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名,有8名科技人才获楚雄州“彝乡科技领军人才”认定,评选出楚雄市“威楚科技领军人才”10名、“威楚企业家”15名,加快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步伐,为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金融链“五链融合”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节 优势机遇

1.资源环境优势

楚雄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森林城市,享有铜鼓编钟故里、中国核桃之乡、茶花之乡、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的美誉。目前已发现植物资源600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6种,野生食用菌、蔬果、中药材等种类繁多。发现和探明矿种11大类73种,矿产地517处。核桃、魔芋、茶叶、花卉等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彝族先民创立的“十月太阳历”“火把节”“毕摩文化”远近闻名。丰富的生物、矿产、农业、旅游、文化等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区位经济优势

楚雄市是南方陆上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也是昆明通往滇西7个州市必经要道和北上四川的重要通道,处于昆楚大丽黄金旅游线路上,东距昆明152公里,西距大理179公里,320国道、105国道、G56杭瑞、楚广、玉楚、楚姚等高速公路以及成昆、广大铁路穿境而过,楚雄成为东接昆明、西连滇西、缅甸、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物流十分便捷,交通网四通八达。

“十三五”以来,楚雄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85.14亿元,年均增长8.2%,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综合实力在全省129个县市中排名第9位;人均生产总值达80320元,年均增长9.8%;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6.17亿元,年均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年均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2.51亿元,年均增长7.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2146万美元,年均增长4.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0313元和13751元,分别比2015年增加12028元、4795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等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云南省民营经济综合十强县。

3.技术创新机遇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批颠覆性技术的兴起,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空间。网络技术的变革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有效运行,一方面,政府部门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社会各主体也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参与政府活动过程,影响政府治理。从而使政府与社会间信息供需由不平衡转向相对平衡,政府施政理念和行为由消极转向积极,政府运行模式由封闭转向开放,社会对政府的监督由偶然性转向普遍化。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运用深刻影响着社会整体治理格局,也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引擎。

4.产业转移机遇

数字经济产业新一轮升级,市场布局调整和梯度转移趋势日益加快,中西部地区加快承接珠三角和东部沿海数字经济产业转移,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楚雄市作为西部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地区,凭借自身资源、区位等基础优势,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将丰富5G、云计算、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推动“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水环绕、天蓝地绿”的宜居城市建设,加速“滇西一体化”优势互补的经济格局形成,凸显“绿色能源”“绿色食品”产业优势。

5.城市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楚雄市明确做好“党建引领、经济提质、城市升级、乡村出彩、人民幸福”五篇文章,着力打造滇中崛起增长极核心引擎、现代农业示范区标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样板,对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提出更高层次要求,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用“数字”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是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的重要手段。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商业基础设施等连接起来,使城市持续高效、协调运转,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为数字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

第三节 劣势挑战

尽管楚雄市数字经济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数字资产意识、数字资源共享、数字产业融合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数据开发、信息技术、人才供给、治理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劣势。

1.数字资产意识亟待加强,信息安全稍显薄弱

随着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安全威胁、高危漏洞、网络攻击日益增多,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非法利用、数据非法跨境流动等风险不断增大。网络信息安全重视不够,监管不到位,数据保护意识不足,信息化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项、处理、删除等一体化全周期监管体系尚未建立。

2.数字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数据缺乏全面统筹

信息化基础设施陈旧、建设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均衡、边远山区网络覆盖深度和广度不足,信息化整体水平地区差异大。物联网建设速度较为缓慢,感知体系建设不够系统,“信息孤岛”“创新孤岛”“烟囱”林立的困局仍然存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全方位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制尚不完善,各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利用率偏低,制约着全市数字经济发展。

3.数字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链条亟待完善

数字核心产业仍然存在规模偏小、层次偏低、产业链短、龙头企业缺乏等问题。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行业平台经济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不足。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缺少新锐企业和高端人才体系。电子信息与传统优势硅材料产业、建筑建材、能源冶金、烟草及配套等行业关联性不高,产业链单一,缺乏行业领军型企业的辐射带动,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

4.数字融合难度大,企业意识有待加强

产业数字化融合应用整体推进滞后,对系统集成、数字再造等方面的数字融合应用仍然欠缺。企业生产设备自动化、数控化水平较低,工业生产环节物联网技术应用范围较窄,互联网参与工业产品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尚未全面普及。互联网参与农业生产、销售等环节多为信息化建设的延续,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依然空白。

5.城市治理系统尚未整合,公共服务仍需优化

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小,居住安全、公共安全、物业管理数字化治理缓慢,数字化执法制度创新仍需提升。智慧社区建设缓慢,基层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基层民生改善的信息平台亟待建设。

6.数字经济生态面临制约,区域竞争日益激烈

金融资本赋能偏弱,社会资本投向数字经济的占比低,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存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生态环境有待完善,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中小规模居多,缺乏龙头企业,产业分布较为零散,产业集聚优势不明显。数字经济发展面临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在人才、资本等方面,与其他城市地区竞争激烈。

7.科研创新引领有待完善,人才驱动亟待落实

楚雄境内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相关创新研究较为匮乏,学科设置相对单一,算法设计、程序编写、数据分析等专业核心人才少,复合型人才紧缺,人力资源集聚能力不足,发展数字经济的智力支撑亟待强化。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尚未发挥“人才第一驱动力”的效益。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快速有效地吸引和集聚创新型人才,成为楚雄市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数字云南”和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州委九届九次全会、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精神,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窗口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及云南省重大战略,按照高质量推动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行动新定位,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立足楚雄市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方向,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以制度供给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增强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网络安全基础支撑,着力培植壮大数字经济,着力提升数字政府治理和信息惠民服务水平,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结合楚雄市城市定位、产业基础,有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重点产业建设,构建楚雄数字经济新生态,增强数字经济整体发展实力。强化顶层设计,深化部门协同、企业联动,各乡镇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强化责任,加强产、学、研、用协调发展,凝聚合力助推楚雄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

2.创新驱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破除不利于数字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重点领域前瞻性布局,鼓励研发、设计和工艺技术创新,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鼓励先行先试,坚持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以数据资源价值挖掘激发经济新活力。

3.以人为本

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立足楚雄市地理区位、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化基础等,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打造独具特色的数字政府、智慧民生、智慧治理新应用,最终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为老百姓在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提供更为便捷、实惠的服务。

4.融合共享

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实体经济各行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和广泛渗透,有效汇聚并融合利用行业领域大数据,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大力促进数字经济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的融合共享和应用实践。

5.协同开放

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重大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社会民众的积极性。秉承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和南向开放门户理念,促进对外开放和对内合作的互动,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6.绿色集约

遵循绿色生态化发展路径,坚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规避各部门各自为营、各级系统重复建设,精心布局,密切配合,大力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积极推动信息资源整合。高效利用数字资源,以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促发展,培育特色鲜明的绿色、集约数字经济体系。

第三节 发展定位

落实省、州规划发展战略,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结合楚雄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手段,争取利用6年时间,将楚雄市建设成全国数字乡村先行示范区、省级特色新型智慧城市、滇中城市群数字经济新中心。

全国数字乡村先行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全面融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以信息化建设为方向,突出典型重点项目支撑和实施,加快制约乡村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特色亮点,打造全国数字乡村先行示范区。

省级特色新型智慧城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构筑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乡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源、网络空间安全清朗的省级特色新型智慧城市,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方面短板,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乡建设深度融合渗透,进而实现治理更现代、运行更智慧、发展更安全、人民更幸福。

滇中城市群数字经济新中心。围绕“数字楚雄”建设,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同步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数字乡村、数字园区。以楚雄经济开发区、58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平台,聚焦数字技术的深层次集成应用,健全产业链,增强产品附加值。围绕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烟草及配套、建筑建材等优势产业,培育一批规模和品牌效应明显、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滇中城市群数字经济新中心。

第四节 战略目标

到2023年,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智慧城市体系初步建成,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智慧+”释放新动能,引进和培养一批数字产业骨干企业和科研机构,形成一批数字产业集聚区。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40%左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持续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至2025年,全市形成具有区域吸引力和带动力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面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度融合,重塑生产方式、服务模式、组织形态,打造一批标杆型龙头企业和引领型创新企业。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达到45%左右,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指标

指标

2023

2025

总体指标

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

40

45

数字产业化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户)

1

3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户)

1

2

产业数字化

网络零售额(亿元)

25

35

规模以上企业上云上平台数量(户)

50

80

基础环境

基础电信企业100M以上光纤接入用户占比(%)

100

100

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占比(%)

100

100

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7.5

10

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

75

80

高新技术企业(户)

42

50

引培高端科技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个)

9

10

国家、省级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个)

17

20

国家、省级双创平台(省级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个)

11

13

数字治理

智慧城市建设

达到省内一流水平

数字乡村建设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第五节 空间布局

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对全市数字经济产业进行优化提升,强调特色化、差异化、区域化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增强持续健康发展能力,形成“一核引领、多点支撑”的空间布局。

1.“一核引领”强联动

突出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大数据产业发展核心集聚区。整合冶金化工、烟草及配套、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加工、商贸旅游等产业,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渗透,加快优势产业数字化发展。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承接国家级、省级重点重大示范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沟通联络,拓展数字经济开放发展新空间。

2.“多点支撑”重协同

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注重全域数字化协同,高水平建设一批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聚焦新村核桃、东华林果、大过口魔芋、子午粮烟、山区中药材、野生菌等农产品,布局智慧高原特色农业集聚区;围绕太阳历文化园、彝人古镇、紫溪山、哀牢山等景区,建设智慧文旅休闲康养集聚区;依托赵家湾桃园、富民庄甸、苍岭工业区的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打造绿色制造工业集聚区;以320国道和楚景高速沿线、楚雄站片区和东南片区物流基地为重点,形成集物流、技术、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集聚区。

 

第三章 加快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加快建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大传统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和数字化改造力度,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助力楚雄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

1.科学部署高速智能基础设施

推进信息网络高速公路建设,加强省级骨干网传输系统运用,加快网络优化升级,提升互联网市际出口带宽,普及光纤千兆带宽接入,强化楚雄信息通信枢纽交换能力。实施“宽带楚雄”工程,打造“千兆城市”,推进“百兆乡村”“宽带乡村”示范及配套工程建设。持续深化4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推动移动通信基站、站址铁塔及配套设施向农村偏远地区延伸。实施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加快数字广播电视网络覆盖、IP直播升级改造。持续推进骨干网IPv6改造,全面加快IPv6规模化部署和应用,支持IPv6的移动网络和固定宽带接入网络。加快推进专用网络建设,建设5G政务专网、1.4GHz无线宽带专网和1.8GHz行业专网。到2025年5G网络覆盖主城区、交通枢纽、产业园区等重点地区,实现互联网市际出口带宽2.6T以上。

2.高标准布局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支持企业新建、改扩建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构建“边缘计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数据异地容灾备份中心、区块链算力中心、边缘计算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楚雄,打造绿色环保、低成本、高效率的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争创绿色数据中心示范高地。加快建设楚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扩展“上云、赋智、用链”等新技术应用,积极发展安全可靠、弹性便捷的政务云、行业云平台。鼓励创新“轻量应用”“微服务”,全面提升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上云率。

3.深入推进泛在感知体系建设

统筹“物联感知”体系建设,规划城乡和重要行业、领域的感知基础设施,促进物联网技术深度应用,构建城乡“神经网络”。利用4G、5G、NB-IoT窄带物联网、增强机器类通信、远距离无线传输等物联网通信技术,积极部署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的智能化传感器,构建互联网、行业专网等多网融合的全市物联感知网,推进NB-IoT和公共通信网络的技术改造和演进 升级,实现在交通、环保、城市管理、民生服务、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典型应用领域的深度覆盖,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设备管理、应用孵化、信息分发等应用集成服务,推动万物互联发展。

4.全面推进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加快算力、算法、算量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于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的多种通用算法引擎。依托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领军企业,加强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加快构建开放、普惠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专业能力服务等平台。加快人工智能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应用标杆。鼓励发展安全可扩展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新模式,在政府重大工程监管、食品药品防伪溯源、电子票据、审计、公益服务事业等领域开展探索应用。

专栏1 :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宽带楚雄”工程。加快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推进住宅小区、楼宇的光纤到户建设和改造。加大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补齐农村贫困地区信息网络覆盖短板,积极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支持电信企业实施移动惠民乡村振兴工程,加快宽带网络全覆盖建设速度。推进宽带网络无线化,持续推动公共场所无线网络覆盖。推进移动通信宽带化,促进全市4G网络城乡深度覆盖,不断扩容热点区域基站容量,提升重点区域4G高速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和通信能力。

5G网络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与省级、州级通信运营商的深度合作,推进落实5G应用相关合作,加快通信运营商开展5G网络规模组网和5G业务商业化应用,持续提高全市高速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承载能力。统筹各类通信网络建设,加强通信管线与其他管线的空间规划,将5G基站站址、机房及管线、电力等配套设施纳入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统筹城市杆线资源共享,开放交通信号杆、照明路灯杆、广告宣传杆等资源,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IPv6规模部署工程。加快IPv6协议在政务、教育、物流等各类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率先开展政府网站、媒体网站、国有企事业单位外网网站IPv6升级改造。支持IPv6的LTE移动网络和固定宽带接入网络,推动电信企业、广电企业和数据中心运营企业完成数据中心的内部网络和网关设备IPv6改造,满足IPv6业务接入和承载的需要。加快市内互联网域名系统改造,提升域名注册、解析、管理全流程IPv6支持能力,扩容IPv6市际出口带宽,建设楚雄-昆明-南亚东南亚国家相关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

物联网覆盖范围提升工程。结合市政设施、通信网络设施以及行业设施建设,推进NB-IoT/eMTC/5G移动物联网部署感知设施布局规划。建立城市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推动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鼓励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大NB-IoT网络部署力度,进一步扩大基站建设规模,提升网络覆盖能力与服务质量,开展农业、林业、能源、物流等行业物联网部署,加快实现城乡区域全面覆盖。

第二节 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

1.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

构建“2+5+2”现代产业体系,以摩尔农庄、晶科、宇泽、芙雅生物、云南麻叶等骨干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方面的成果为基础,鼓励大中型制造企业搭建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化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推广楚雄市“互联网+企业生产”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普及使用。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引导大型企业加快业务系统云化改造,促使中小企业业务向云端迁移,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积极参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规模化服务,形成标识解析系统与工业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构建工业互联网1+N标识解析服务体系,实现信息资源集成共享。

专栏2:工业互联网建设与应用重点工程

工业互联网建设工程。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优化升级骨干网络。鼓励工业企业应用IPv6、工业无源光网络(PON)、工业无线、软件定义网络(SDN)以及新型蜂窝移动通信等技术,进行内外网改造升级。对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级节点,推动烟草、冶金企业建设行业工业互联网公共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工业互联网应用工程。支持红塔烟草集团楚雄卷烟厂、金七制药、楚雄盛祥、滇中有色、摩尔农庄、云开电气、岭东印刷等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和服务商,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加强工业互联网在企业内外部的应用,强化设备联网与数据采集能力、数据集成应用能力,建设企业级平台和行业性平台,发展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化转型等制造业新模式,形成具有示范和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通用解决方案。

        2.大力发展能源互联网

深度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传统能源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综合能源网中接入传感器、智能终端和在线监测装置,建设综合能源全感知网。以智能云平台、IoT平台为基础,AI平台为核心,打通智慧能源服务体系全过程,全面融合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打造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建立符合企业需求的智能化应用,推动企业向智能化发展,重塑企业发展格局。

3.构建数字农业基础设施

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特色养殖等方面探索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实现产前土壤、病虫害、农事操作等信息采集及产中环节智慧施肥、智慧喷药、智慧灌溉等远程管理。结合农田高清地图、农田物联数据、农业机械化作业数据建立高标准农田项目数据信息管理库。接入各级现有的测土配方施肥智能管理系统和病虫害诊断系统,建立智能肥力监测点,开展肥力情况自动化监测。搭建养殖(场)户、政府、第三方服务平台运营的畜禽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养殖场位置、认证、排污、产能、养殖品种、存出栏量、免疫状况等数字化信息系统。建立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市场交易数据分析机制,实现实时监控、远程控制、精准化种植、互联网化销售、智能化决策和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农业生产。

4.完善数字乡村基础设施

推进重点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农家乐与民宿集聚村和重点农业园区5G基站建设,推动5G网络与泛在感知、物联网技术整合应用,扩大农业农村应用场景。加快农村水利、公路、电力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自动感知终端广泛应用。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和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实现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完善乡村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加快民族语言音视频技术研发应用。到2025年,实现全市行政村宽带接入能力达百兆以上,所有乡镇、行政村、自然村4G覆盖率、光网覆盖率达100%,5G覆盖率90%,行政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数字广播电视实现户户通。

5.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以楚雄市数字乡村综合服务云平台为基础,将云平台升级为楚雄市大数据中心,整合各平台数据,汇集城市基础大数据,推动大数据中心向大规模、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依托大数据中心,同步建设具有楚雄特色的“城市大脑”,构建“1+2+N”(1个中心2个平台N个智慧领域应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管理体系,推进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

专栏3: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工程

智慧城市管理中心。进一步加大智能感应技术应用,拓宽问题发现渠道,建设软硬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形成分工明确、指挥有力、统一协调、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和制度化。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中采集、共享使用的原则,构建城市人口、法人、宏观经济、自然资源、电子证照等公共基础数据库及视频监控、建筑、社会信用、电子检查事件等专题业务数据,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部门数据的汇聚、存储、管理和共享。

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信息化,建立符合居民习惯、方便快捷的公众服务体系,通过电脑、手机App、热线、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建立起与民众沟通的桥梁,提供出行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灵活选择的就业信息服务、随时随地的教育资源服务、即时统一的远程挂号预约服务、查询缴费一体的生活服务、一手掌握的出行服务、环境可视的健康生活服务。

         6.建设数字社会基础设施

扩大宽带通信、移动互联、无线网络及监控摄像头等设施覆盖面,构建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刷脸入园及在线服务、景区监控、智能导览、讲解等信息化系统。支持全市二级及以上公办医院开展诊疗设备网格化、移动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提升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能力。加快智慧养老服务终端设备的应用和统一接入,实现养老大数据采集和深入分析。打造“学习不打烊数字课堂”,实施教育光网全覆盖工程,建成一批虚拟实验室、VR沉浸式虚拟实验室、智慧1+N互动教室等项目。

第三节 统筹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1.布局数字技术创新生态

强化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整合数字经济领域的产学研平台资源,支持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联动发展,提供检验检测、标准信息、成果推广、创业孵化、跨界合作、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一体化服务,建设孵化器、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尖端技术孵化大平台,打造辐射滇中成果转化集散地。

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设施

加快硅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打造“绿色硅都”;加快云南省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彝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工业大麻研究中心、工业大麻检测中心等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助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绿色食品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标杆;加快楚雄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第四章 全面对接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在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等领域,融入区域共建共享发展格局。

第一节 加快推进南亚东南亚互联互通

1.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电子商务

加快建设楚雄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深入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重点支持中国-南亚东南亚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国-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发展跨境新零售、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引导电子商务及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强化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数字营销、品牌海外推广。推进跨境电商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大健康、智能制造业和现代文旅康养项目参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投资贸易洽谈会和“南博会”。完善跨境电商大数据、防伪溯源监管、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跨境电商金融等配套服务。

2.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物流服务

促进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谋划和拓展更多跨境物流线路,推动服务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发展。加快发展智慧物流,支持大数据应用的物流云公共服务平台、物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创新发展,打造南亚东南亚线上国际物流枢纽,鼓励跨区域国际物流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推广跨境物流自动化、智能化运营、自动分拣、机器人配送等技术,开展多方在线协作,实现跨国界、跨产业、跨时区、跨语言的国际化合作。

3.发展“互联网+”跨境数字金融服务

完善第三方跨境支付体系、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引导P2P平台进入跨境电商物流,推进跨境贸易融资领域数字化,探索跨境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加强金融企业主动聚焦跨境电商特色化需求,促进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发展“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仓储物流资金配套”等业务。鼓励离岸金融、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信贷融资、跨境保险、跨境股权债权融资等创新服务,支持投资大厦、基金大厦、保险产业园等金融特色楼宇和特殊功能区建设。

第二节 全面参与滇中城市群协同发展

1.推进城乡数字化协同发展

主动接轨昆明、融入滇中城市群,发挥资源、区位优势,构建全域数字化共建共享机制,实现网络基础设施互调与共建。深化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合作,探索数字经济园区共建共管模式,补齐山区乡镇、坝区乡镇信息化短板,推动滇中城乡数字经济协同发展,使数字经济普之城乡,惠之于民。

2.推进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打造“政产学研金介贸媒” 8大要素有机融合的互动性平台,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升级。促进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产业与创新服务、设计创意、科技中介、信息服务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滇中优势互补产业链,发挥经济集聚效益。

3.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探索滇中城市群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开放,打破行业壁垒,增强部门协作,降低数字经济发展门槛。优化业务流程,强化协同监管机制,创新区域监管手段。建设高效运行的“整体政府”“城市大脑”,提升区域综合实力。

第三节 积极担当“数字楚雄”建设主力

1.发挥楚雄市州府所在地的中坚作用

充分发挥楚雄市作为州府所在地的中坚作用,积极担当“数字楚雄”建设主力,贯彻落实楚雄州提出的系列发展要求,坚定不移担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排头兵、数字产业化发展的领头羊、产业数字化发展的主力军、数字化治理的火车头,将楚雄市打造成区域数字化发展新高地。

2.推动楚雄市与周边城市的互动发展

按照楚中“1+4+1”城镇群发展布局,积极与南华、牟定、姚安、双柏4个县及禄丰广通镇构建环楚“半小时经济圈”,协同加快“新基建”布局。围绕与其他“四县一镇”差异化发展定位和产业分工,以高新区发展为载体,推动与周边城市互动发展,培育新形势下楚雄市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第五章 发展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产业

 

立足楚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科学把握数字产业化发展方向,以大数据资源为核心,以推进数据标准化为抓手,以提升大数据产品服务能力为主线,培育壮大信息产业,促进数据资源跨行业、跨层级、跨部门流通,推进数据整合、共享、开放和运用,构筑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一节 建立高效率大数据资源体系

1.数据资源采集整合

推动各部门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促进数据采集向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以及多方利用模式转变。鼓励生产企业、商业机构、科研机构和院所、行业协会、公益性服务机构等拓展数据信息,开辟互联网数据采集渠道,加强互联网信息挖掘,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与质量。整合全市大数据资源,提升大数据存储到EB级能力。加快政府各部门内部信息系统的整合,着力建设数据交换服务系统、目录管理服务系统、数据整合服务系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推进各类业务专网向“楚雄云”数据中心整合迁移和融合互联,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全覆盖,实现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2.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对接国家、省、州数据共享交换枢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安全有序开放、合理有效利用。依托大数据资源中心整合资源、环境、经济、行业及社会服务相关的数据信息,借助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大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等行业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统筹全市政府信息共享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加强基于信息共享的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依法依规、合理适度对社会提供共享信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聚焦社会民生、教育科技、城市建设、商贸金融等领域,重点推荐一批广受关注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免费开放。

3.数据资源风险管控

把数据资源安全放在首位,制定风险防控方案计划,实施风险、内控、审计的融合,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管控模式。依托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58数字经济产业园、云科彝·创众创空间等平台,开展智能合约技术、多重共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容错机制、分布式存储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总体安全顶层设计,对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数据进行安全处理和分级分类管理,强化供应链、金融、数字资产等领域的风险管控。

4.建设数据资本服务中心

探索数据资产评估,开展大数据交易流通试点,引入大数据交易龙头企业,发展大数据资产评估、大数据征信、大数据质押、大数据融资等业态,建立大数据交易产品体系。支持市场化运营的第三方大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发展大数据商品交易、算法交易、数据服务交易、商业数据衍生品交易等业务模块。

第二节 拓展高品质大数据相关服务

1.建设数据产品安全保障环境

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同步推进,构建区块链、量子通信等新一代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在重点区域建设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城市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实施网络数据资源“清单式”管理,开展电信和重点互联网企业网络数据资源调研摸底,构建数据安全监管平台,注重数据和数据交易过程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综合实现对数据全周期监控和实时预警。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宣传工作,引导广大用户提升自身数据安全意识。

2.推动数据产业跨越式发展

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等战略机遇,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大数据产业发达地区产业对接,引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数据研发机构和企业。加强大数据软件业的关键技术研发,面向档案数字化、网络数据清洗、图像视频数据标引、语音数据训练、工业自动化数据整理等市场需求,开展数据清洗、脱敏、建模、分析挖掘、可视化等大数据加工服务。拓展大数据创新创业示范,增强大数据领域创新创业能力,扶持大数据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大数据服务模式创新,培育数据即服务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提升大数据服务能力,降低大数据应用门槛和成本。

3.加强数据资产在重点行业应用

重点支持桃园冶金化工大数据、庄甸医药产业大数据、赵家湾健康食品大数据、苍岭工业大数据、楚雄农产品供应链创新基地电商物流大数据等多个产业融合项目开展大数据应用创新业务。推进大数据与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旅游文化、高原特色农业、现代物流、烟草及配套、建筑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广泛带动行业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专栏4:大数据产品服务提升重点工程

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工程。面向商务、金融、教育、医疗、物流、环保、政务、公共安全等领域,重点开展大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开发;面向生物分析、地理地质、交通导航、能源、气象等拥有海量数据的领域,支持大数据分析处理相关软件研发和示范应用,以应用带动大数据技术和产品研发,形成面向各行业的成熟的数据解决方案。

打造重点产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在制造业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项目试点,鼓励本地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烟草及配套、机械装备等工业制造龙头企业自建或联合建立基于云计算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支撑体系。在服务业领域,加速文化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优先试点彝人古镇、十月太阳历文化园、福塔公园、彝海公园、紫溪山景区等著名景区;推广电子商务领域大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在农业领域,建立农业生产管理平台体系,实现对农作物、自然环境等要素高精准和全方位的感知与协同管理,实施农业生产、采摘、储运和销售全过程信息整合,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挖掘数据资源,开发统防统治、农业保险、产品销售等服务。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1.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配套制造业

依托楚雄境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推进铜、硅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产业加工制造链发展,强化电路类元器件、连接类元器件、传感类元器件、功能材料类元件等电子信息配套制造业发展。瞄准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无人机、VR/AR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等智能终端市场,引进一批电子信息配套制造业龙头企业入楚,推动微型片式阻容元件、微型大电流电感器、高端锂电等片式化、微型射频滤波器等高性能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到2023年,力争全市电子信息配套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5年,全市电子信息配套制造业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云南知名的电子信息配套制造产业集群。

2.促进全域传感物联网体系发展

加快构建NB-IoT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应用开放平台,广泛部署视频采集终端、电子标识、RFID射频传感器、复合传感器及各行业无线传感器等多类型的信息传感设备,建成感知城市脉搏的泛在网络,为城市运转和居民生活提供广泛的感知数据。形成完备的数据采集能力、数据传输能力、设备控制能力和实时交互能力,实现各类传感设备的统一接入、管理和数据采集,有效归集全市各类实时的、鲜活的、价值度高的物联数据。以应用为突破,带动高清视频监控,智慧泊车、智慧楼宇、智慧农机、生态环境监测、水质土壤检测等传感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物联楚雄”建设。

3.培育壮大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重点行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等产业配套软件的开发应用,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打造软件和互联网孵化平台,推动行业运用软件向智能化、网络化、平台化纵深发展。推进产品研发应用,加强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推广。依托软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载体,促进产学研用对接合作,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支持鼓励重点企业开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通用软件等基础软件技术和产品研发。

专栏5: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建设重点工程

硅电子产业工程。积极发展以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和碳化硅制备技术开发和量产为核心的硅电子产业,推进二极管级、整流器件级、电路级以及太阳能电池级单晶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制造,促进“工业硅—光伏级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为一体的硅光伏全产业链发展。

物联网技术应用工程。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支持物联网公共接入平台建设,规范数据采集格式,实现系统间各接口的数据格式标准化。建设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管理、环保等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物联网智能连接能力,实现泛在异构的物联网智能连接,打破城市“信息孤岛”,构建全面感知的城市运行监控网络。

第四节 前瞻性布局数字化新兴产业

1.加快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业发展

实施“VR+”“AR+”“VR+AR+”战略,积极参与楚雄州AR智慧能力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开展VR/AR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立足VR/AR技术融合创新发展趋势,促进VR/AR与工业设计、健康医疗、动漫游戏、文教娱乐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推动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加快虚拟现实整机设备、感知交互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2.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精细化生产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着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与数控加工技术融合的核心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同工业制造的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智能数控机床、智能工业机器人。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养老、家政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形成一批代表性的软硬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好“威楚大讲堂”的科技带动能力,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专题讲座,营造人工智能科技发展良好环境。

3.加快推进区块链产业化进程

落实《云南省区块链产业发展规划》和《云南省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相关要求,紧抓云南省区块链中心挂牌、区块链产业联盟和区块链平台成立等契机,加快推进楚雄市区块链产业化进程,推动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积极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全力打好“三张牌”,推进“区块链+绿色能源”“区块链+高原特色农业”“区块链+大健康产业”等领域不断探索试验,加快楚雄工业大麻区块链云平台项目建设,以云南麻叶、赛维汉普、芙雅生物、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为龙头,加快高新区“区块链+工业大麻”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广泛应用“孔雀码”等区块链溯源码,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商品流通各环节信息上链,实现“一品一码”防伪溯源。加强金融、税务、物流、医疗、跨境贸易、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应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专栏6:数字化新兴产业建设重点工程

拓宽智能终端应用场景。推动可穿戴设备、人机交互终端、健康医疗设备、数字电视、智能家庭设备等数字终端应用产品研发,支持智能血压手表、智能手环、早教智能机器人、智能远传烟感警报器等产品在全市工业生产、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鼓励企业发展移动终端VR、手持式AR、空间展示类AR等虚拟(增强)现实产品,探索构建数字虚拟现实产业链。

“区块链+工业大麻”重点工程。搭建工业大麻区块链云平台,在大麻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全产业链上的各产业公司、各监管部门准入参与的工业大麻联盟链平台。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储等特性,整合“IoT+区块链”技术,从源头解决数据造假问题,提升产业数据可信与价值,降低产业协作、管理与发展中的信任成本,全面落实监管体系的管控与执行工作。

 

第六章 推动以融合为主线的产业数字化

 

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跨界融合、加速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贯彻落实“互联网+”产业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第一节 推进农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不断夯实数字农业基础,加强数字农业园区、基地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赋能农产品智慧流通,提升农业经营数字化水平,以数字化撬动农业产业化,以数字化带动农业规模化,以数字化促进农业品牌化,积极推广数据化管理运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业产业数据化高质量发展。

1.加快农业数字化基地建设

围绕百万亩核桃、十万亩魔芋、十万亩蔬菜、西舍路万亩花椒、吕合万亩粮油、紫溪万亩冬桃、东华万亩枇杷等种植生产基地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积极推广数字化管理运用,加快数字化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加强对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土壤信息及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数据采集,实现农业生产活动的远程监控、实时感知、智慧决策和精准管理。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的新经营模式搭建“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依托感知农业数据、农业数据传输、储存、分析、农机智能操作的全流程闭环智能操作,帮助农民实现遥感监测、农资采购、土壤改造、检测认证、专家服务等科学种植服务,打响楚雄市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推动楚雄市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优质农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实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值150亿元。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运用

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云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立楚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二维码追溯体系,加快全市主要和集中区域农牧产品二维码追溯数据收集、编录,推动大数据在畜牧、魔芋、果蔬、中药材、人工食用菌、淡水渔业、花卉、茶叶等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和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体系中广泛运用,加快楚粳稻、魔芋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生产体系建设,通过“一物一码”技术对农牧产品的生产、仓储、分销、物流运输、市场监管、销售终端等各个环节数据采集和追踪,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打响楚雄“绿色食品牌”,确保“菜篮子”安全。到2025年,市级农业企业产品全面实现可追溯。

3.大数据赋能农产品智慧流通

紧抓国家实施“粮安工程”机遇,开展农产品智能仓储试点,高效推进楚雄市2.5万吨智能化粮食储备库项目建设,推动全市粮食绿色仓储、粮食营销质量、粮食质量追溯、粮食应急能力创新发展。推广使用电子数据交换、货物分拣、自动引导车辆等智能仓储技术,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仓储设施与货物的实时跟踪、网络化管理及仓库信息的高度共享。支持服务质量高、服务网点齐全的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和快递公司开展乡村物流配送工作,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到2025年,布局建设2个产地预冷分拣中心,1个区域冷链物流中心,健全覆盖农产品采收、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全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推动上游企业和农户有效对接生产端源数据,开展集线上交易、电子结算、产品质量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一卡通”服务,让农户、企业、用户分享到大数据的成果。

4.建设数字化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依托楚雄市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东华兴蕴枇杷现代产业园区、子午骏成蔬菜生产加工园区、鹿城垠兴现代养殖业园区等农业园区数字化发展,加快魔芋、核桃、中药材、果蔬、畜牧业等数字化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支持摩尔农庄、爱尔发等国家级和省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字化发展,加强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模型模拟等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建立健全5G引领的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形成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领军型农业产业集群。

5.提升农业经营数字化水平

积极推进农副产品交易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拓展楚雄市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深化政府与阿里巴巴(云南公司)的合作,拓展与京东、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的对接合作。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与电商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建立本地物流仓储配送点,打造本地供应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构建“市级有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电商产业园,乡镇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级有电子商务服务点”的三级网络架构。到2025年村级站点实现乡村全覆盖。

专栏7:农业数字化建设重点工程

农业信息资源服务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卫星遥感、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整合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采集管理,建立农村基础信息系统。通过建立信息汇聚端口,对本地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常态化生产经营信息收集,形成可视化管理、分析、调控等机制。

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工程。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贯穿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检测等环节,通过生产档案电子化管理为生产者提供安全生产服务,通过农残检测和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为消费者提供追溯服务,实现产前管理、产中监管、产后追溯、生产预警、统计分析、质量追溯、质量反馈等功能,打造信息化、网络化、立体化、智能化的质量安全监管网。

农产品智慧流通工程。在监控、辅助农产品储藏与运输方面对温度、重量等进行信息采集、跟踪、分析、辅助决策,用RFID射频识别系统和Savant技术扫码监测有关产品储存、运输状态;对运输车辆和人员进行智能化管理,查询车辆所处位置、环境,监控车辆驾驶速度;利用温度感知系统实时监控农产品仓库与农产品运输车的温度,保持产品需要的保鲜温度。在物流方面应用物联网智能终端,采用红外感应、激光扫描等传感技术获取农产品属性信息,智能盘点掌握农产品库存状态,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实现产品产销可追溯,推动农产品智慧流通。

第二节 推进工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1.推广全市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积极引导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制造过程的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以及营销等各个环节深度融合,加快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智能高端装备,推动传感技术、RFID射频技术、ERP、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等智能感知和控制技术的应用,建设一批示范性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鼓励骨干企业打造行业众包、众设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在线交互研发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智能制造深度融合。

专栏8: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重点工程

冶金工业智能化提升工程。围绕金、铜、铅锌等矿产资源,推进数字化矿山和智能工厂建设,重点支持滇中有色、楚雄矿冶等企业开展智能化提升示范工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生产线改造,推广成套智能化协同冶金技术体系与主体装备使用,提升制造工艺、节能减排、质量控制与溯源、环保、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工业智能化提升工程。以庄甸、赵家湾、富民、智明生物产业园为载体开展智能化工程改造,支持云南楚雄天利药业、云南金七制药、龙发制药、云南裕丰药业、云南瑞药金方、楚雄和创药业等企业购置智能生产设备和智能质量监测设备,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流程智能化,加快生产模式创新。

食品工业智能化提升工程。围绕摩尔农庄、紫溪冬桃、西舍路花椒、吕合粮油、东华枇杷等特色食品,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食品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流通消费等环节应用,开展食品智能制造工厂建设试点示范,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

烟草工业智能化提升工程。重点支持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等企业实施智能化提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烟草种植、卷烟加工、烟草销售等环节的应用,搭建烟草生产云平台,升级改造网络核心设备,将中控系统逐步迁移至云平台,大力促进智慧化烟草工业发展。

2.建设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绿色食品制造等产业集群建设,围绕产业链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招商,打造具有研发实力的制造业集群,支持企业与国内外评测领军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提升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水平和集聚化水平,加快形成倍增效应。成立“工业大数据专家咨询委员会”,广泛吸纳行业协会、专业智库、产业联盟等多方专家代表,开展工业大数据重大战略发展问题研究,实施政策评估咨询,加强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宣传推广。

第三节 推进服务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1.推进数字金融服务业发展

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动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探索研究金融IC卡多应用、金融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推广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创新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适合信息消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广小额、快捷、便民的小微支付方式,提高电子化数字化服务水平。推动“互联网+金融”治理模式创新,支持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风险管理、业务运营和服务模式。构建大数据的网络信用评价和风险管理机制,推动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2.加快电子商务发展

加快电子商务平台类企业发展,重点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家具建材市场等大型企业建立专业性的网上交易平台,推动粮食、农产品等大宗特色商品电子商务平台规范化运营。加强农村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本土电商培育力度,引进和培育专业电商营销团队,通过企业农特产品直播推介等形式,构建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合力销售新局面。鼓励教育平台企业创建“互联网+教育”模式,支持互联网教育培训机构发展。鼓励互联网+交通的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推广分时租赁汽车、共享单车等交通模式。到2023年,电子商务全面融入国民经济各领域,成为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动力,力争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25年,电子商务全面覆盖社会发展各领域,带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创新发展,成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惠及城乡的重要平台。

专栏9:电子商务建设重点工程

农村产品网络营销服务体系工程。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新型发展模式,开展农产品上行试点工程,鼓励传统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实体资源,建设O2O展示展销中心,减少流通环节,构建农村产品全网营销渠道。推动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对接,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知名度、影响力“借船出海”,开展扶贫产品孵化、产品上线策划、全网推广营销等工作,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农村产品全网营销服务体系,促进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转型升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个性化、体验式电子商务,探索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等新型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地方农特产品、民族文化产品、手工艺品、旅游产品上行,带动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3.建设智慧物流

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推动“两核、两轴、多点”的物流服务群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快楚雄西部商贸物流园、东部多式联运及工业物流服务区等园区配套数字化建设,实施楚雄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物流)、楚雄空港物流园区、城乡农产品批发及现代流通供应链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智慧物流云服务平台,推进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开展“一单到底”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全面推广运用楚雄城乡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城乡达),促进企业、市场、消费者间数据互联共享,打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数据保护和开放共享监管机制,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无车承运人等新业态新模式。到2023年,全市快递物流节点布局更加优化,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到2025年,实体零售企业广泛发展线上业务,商品库存、物流配送等资源信息实现共享。

专栏10:智慧物流建设重点工程

优化物流智能感知体系。推动物流信息数据化,加大对楚雄市物流园区关键部件的信息采集,建设完善物流园区系统智能感知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标签和用来识别RFID信息的扫描仪、视频采集摄像头、各种传感器以及由短距离传输技术组成的无线传感网建立传感器网络,对堆场、仓库区域及各种运载工具情况进行识别和监管,实现对货物、运载工具的实时监测。

4.建设专业化服务平台

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导向,进一步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创新创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开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咨询策划等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平台企业积极探索服务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拓展楚雄市夜间“云消费”服务平台,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与京东云、阿里云、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通过线上设立夜间经济专区,打造夜间经济品牌。发展智慧娱乐平台,支持餐饮、娱乐、家政、票务等生活服务业应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智能硬件等新技术新业态,促进酒店业、餐饮业、影院及文化旅游机构发展线上线下联动的体验式消费、群体共享式消费、个性需求定制服务等新业态发展。搭建科学准确、动态全面的楚雄市楼宇经济数字平台,为双招双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加强“五位一体”全程质量支撑体系(QBBSS)平台运用,实现产品全流程质量追溯,构建政府质量监管新模式,引导企业提质增效。

专栏11:智慧专业化服务工程

楼宇信息平台。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楼宇信息跨部门、跨系统信息统计和数据交换,搭建科学准确、动态全面的楚雄市楼宇经济数字平台,掌握楼宇经营状况和入驻企业经营状况,为双招双引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推出楼宇经济外部网站,发挥楼宇二次招商、扶持资金申报等功能,积极引导楼宇企业集中化、专业化发展。

“五位一体”全程质量支撑体系(QBBSS)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一套以质量信用、产品标准、检验检测、质量溯源、质量保险“五位一体”为基础支撑的质量保障共治体系即QBBSS质量链,为产品制造、流通、消费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质量管理提升服务,系统性的解决质量问题。

5.建设智慧商圈

启动“数字生活新服务”战略,鼓励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体验式智慧商圈,挖掘新型消费需求。引导老城区商业服务中心、开发区商业服务中心、东南新城商业服务中心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改进,推进彝天地、彝人古镇、四季花园城、天河广场饮食城等城市新商圈、特色商业街区和商业中心等商贸设施数字化升级。运用大数据、移动支付、生态服务、人机互动等创新数字化手段,打通商家与商圈的“智慧神经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到店+到家”双向融合的产业数字化升级。通过物流、客流、数据流、资金流的支撑体系,加快楚雄市智慧新综合体、智慧终端、智慧门店、智慧营销、智慧品牌建设,构建本地生活行业全链路数字化赋能体系。

 

第七章 拓展“智慧+”绿色数字服务体系

 

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着力推动楚雄市“智慧赋能,绿色升级”建设步伐,构建以智能互联、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为特色的绿色数字服务体系,以绿色引领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第一节 提供自然资源大数据综合服务

1.智慧林草

扩大楚雄市“滇中绿海”“西南氧吧”“国家森林城市”的自然生态优势,积极践行“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目标,加强林草资源监管与林草灾害应急管理,强化信息技术在林草资源普查、珍贵物种保护、病虫害防治决策、林草防火预警和指挥调度、护林员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核桃、特色经济林果种植、林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提高林产品加工智慧化、自动化、精细化水平。通过实施林业“三防(防火、防有害生物和防疫源疫病)”、智慧公园、智慧保护区和生态定位监测等信息化项目,全面提升楚雄市林草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将楚雄市打造成为智慧宜居城市。到2023年林业物联网设备应用快速推进、林草资源智能管控能力全面提升。到2025年林草资源监测体系初步建成,信息化应用步伐明显加快。

专栏12 :智慧林草重点工程

生态保护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建设。应用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图像识别、无人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覆盖全市90%以上森林草原资源、陆生野生动植物、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动态监测,创新监管模式,开展智能监测,激发生态保护新动能,实现生态保护智能化。

生态修复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建设。通过部署传感器、控制器、监测站和无人机等,在种苗培育领域、营造林领域、草原修复领域、湿地恢复领域,构建智能化分析平台,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林草业智能化跨越。

生态灾害防治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建设。利用无人机、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和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森林草原火灾、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90%以上智能监测、智能预警和智能防控。

生态产业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建设。促进智能芯片、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与生态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业领域、林产品加工利用领域、生态旅游领域,实现智能化控制、精准化配置、高效率利用、可持续发展。

生态管理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建设。探索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态管理工作领域、生态公共服务领域、生态决策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为业务管理、舆情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智能化服务。

2.智慧国土

统筹楚雄市全域全要素自然资源,推动“数字国土”向“智慧国土”转变。通过“3S内外业一体化”“互联网+”等技术,完善各级互联互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加快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动态监管,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信息化建设,构建农村宅基地信息管理平台。到2025年,自然资源利用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地籍管理、规划实施评估、自然资源执法监察等工作实现智慧化管理。

专栏13:智慧国土重点工程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国土调查标准规范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为依据,以国土调查成果共享与深度应用为重心,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混合移动开发等高新技术,基于微服务架构搭建第三次国土调查管理信息平台,形成以数据和功能为支撑统一权威的信息平台。全面实现工作底图管理版本化、调查工作内外业一体化、数据建库向导式流程化、质量检查交互式方案化、决策分析与挖掘智能化、共享服务与应用层次多样化。积极探索三调成果共享与综合应用,全面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科学决策等。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为基础,以国土空间生态调查、生态监测、遥感影像和生态修复项目数据为补充,建立生态修复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具有数据管理、浏览查询以及数据挖掘等功能,为获取空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挖掘生态因子的相互影响与关联、生态恢复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系统通过提供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服务、项目合规性审查等功能,为规划许可、用地审批、督查执法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平台获取和使用与规划实施相关的项目审批、确权登记和违法处置信息等反馈数据,开展规划实施监督,掌握规划实施情况的重要来源。通过一张图应用、规划分析评价、规划审查管理、监测评估预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指标模型管理等模块,建立覆盖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公共服务全过程的信息化应用体系。

        第二节 打造生态宜居大数据优质服务

1.智慧气象

加快楚雄市“智慧气象”建设步伐,增强天气预报、预测、预警业务能力。从一体化的高度谋划区域气象协同发展,加强标准化业务体系建设,强化区域气象自动站网建设,形成区域内共建共享、互通共用的集约化发展新格局。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建立健全智能网格预报预警体系,加强专精人才培养,整体提升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建立一体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提升灾害风险气象预警和综合防控能力。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气象公共资源向“三农”倾斜力度,提升楚雄市现代农业高品质发展的气象服务水平,强化山区、偏远地区的气象服务供给。

专栏14 :智慧气象重点工程

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工程。科学合理调配区域自动站的位置,提升原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完成5要素区域自动站提升改造。

楚雄市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升级工程。依托现代天气雷达建设工程,完善升级楚雄市天气预报会商系统,提高对暴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位置精准度及时效性。

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扩展升级工程。解决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扩大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覆盖面,争取覆盖到每一个村民小组。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预警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服务产品。

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工程。提升改造楚雄市18个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标准化建设。对作业火器实施自动化改造项目,有效提高作业效率和减少人员伤害;建设提升作业点视频监控系统,对作业人员、弹药存储标准化等加强日常管理,实现视频指挥人工增雨防雹作业。

楚雄市鹿城镇磨盘山通讯应急保障业务楼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卫星通信、无线视频传输等通信手段,为处置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和重特大自然灾害等提供气象探测、信息传输、气象预报预测分析及会商等多种应急决策。

2.智慧水务

加快推进水利信息化、大型灌区智慧水管理、水务大数据中心及综合管理平台等建设,推进水资源科学管理,优化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水文监测站网、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系统、城乡一体化智慧供水系统、灌区信息化系统、水利信息网络安全等项目建设,实现水务、水文、气象部门信息共享,提高灾害预防和应急指挥调度能力。提高河湖长制管理智能化水平,整合和共享水利系统内外的数据资源,完善水质监测和视频监控等信息。推动智慧水管理体系建设,以水利信息化驱动水利现代化,实现各类水务活动的数据化、信息化与智慧化管理。

专栏15:智慧水务重点工程

智慧水务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包括决策支持中心、客户服务平台体系和生产运维平台体系,系统原理为决策支持中心通过通用智能与智慧算法、通用报表与图形模板、通用可视化表现技术,与客户服务平台体系和生产运维平台体系应用相结合,实现综合业务应用和展示、数据分析和挖掘、方案优化与智慧辅助决策。

智慧水环境指挥调度系统。依托楚雄市已建的信息传输体系,扩建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信息整合和共享体系,打造支撑水环境治理与决策全业务、全过程的信息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楚雄市智慧水环境指挥调度系统,辅助政府、楚雄市水务局及相关部门、各级河长、巡查员开展指挥调度工作。

        3.智慧能源

鼓励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运行云平台,强化电力、天然气、热力管网等各类能源网络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构建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探索智慧矿山远程监测与无人作业场景应用,推动矿山管理无人化发展。充分发挥楚雄市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资源领域的优势,支持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绿色水电硅、绿色铜等绿色能源产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发展农林光互补光伏发电,推进水风光(储)智慧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光伏领跑者”基地、“平价上网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牌”。

专栏16 :智慧能源重点工程

区域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以能源物联网和时空信息为基础,集能源监控、能源分析、能源管理、能源服务、能源交易、能源生态“六位一体”,以时空智能分析为基础,提高能源管理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构建能源管理的“大脑”和能源市场的“淘宝”。针对政府、能源消费者、能源运营商、能源产品与服务商等能源领域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提供绿色、安全、经济、高效、增值的综合能源信息化智慧服务,构建共赢、共享的能源生态圈。

4.智慧环保

依托GIS、移动互联网、大数据、5G、AI等新型技术,统筹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等领域的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化平台,布局生态环境智能化监控站点,通过“电子眼”全天候监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治污设施运行情况,提高环境监管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实现环境治理与修复、污染源管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智能监控全覆盖。充分利用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国家水质监测自动监管平台、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信息平台、云南省移动执法系统和“12345”等信息平台,实现污染源从产生、变更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启动“工业园区智慧环保管家服务”项目,实施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将“互联网+”的思维理念和智能化软硬件系统融入到环境治理工作中,优化工作流程,改变环境污染治理模式,提升污染治理效果。

专栏17:智慧环保重点工程

环境物联监控网络工程。在原有常规在线监测系统基础上,整合利用遥感、无人机、地面监测设备等多种监测监控技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气、水、噪声等监测监控网络,实时采集污染源数据、水环境质量数据、空气环境质量数据、噪声数据等环境信息,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实施智能化在线监测和远程监控,提升整体环境监管水平。

第三节 打造健康养老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

1.智慧大健康

依托“政务云”“智慧医疗”“智慧康养”等服务平台,采集汇聚健康医疗、养老服务、生物医药、健康文旅等业务数据,整合不同业务资源,实现大健康业务数据跨部门融合,加快集健康医疗、智慧康养、健康文旅等康养产业基地建设。引进大健康龙头企业入楚,推动大健康产业全链条发展,搭建中彝医健康服务业务平台,推广中彝医药特色诊疗保健技术和服务,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市数字大健康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数字健康平台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2.智慧养老

围绕“让广大老年群体享受优质养老服务”的目标,创新“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具有彝医药特色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与健康养老产业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养老服务智慧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拓展便捷、丰富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加快智慧养老社区建设,推广老年人配备智能手表、一键式呼叫器等设备运用,实现老年人健康管理、应急救助、生活照料等“互联网+养老”服务全覆盖。加强涉老数据、信息的汇集整合和挖掘运用,率先建设一批涵盖医疗保健、彝药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养老、运动健身等服务的健康体验园,康复、保健、养生、养老基地。

专栏18 :健康养老重点工程

楚雄市大健康数据中心。依托市“政务云”计算中心基础软硬件资源,采集汇聚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生物医疗、健康文旅等应用信息系统业务数据,整合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拓展健康大数据应用,引导健康医疗大数据与生物制药、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

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以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务平台为支撑,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基础,以提供紧急援助、生活照料、家政服务为基本服务内容,有效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创建“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医养结合。

 

第八章 升级“智慧+”特色文旅产业体系

 

依托楚雄自然生态、彝族文化、地理区位等优势,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发展布局,坚持以“四大走廊”建设为统领,以全域旅游、旅游革命为抓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打造“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总体形象品牌,加速推进“科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慧+”特色文旅产业体系,促进旅游服务设施升级,将楚雄市打造成彝族文化特色鲜明,宜居宜游宜养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一节 大力发展数字化民族特色旅游

以“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为抓手,围绕彝人古镇、十月太阳历文化园、紫溪彝村、摩尔梦工厂、工业旅游观光园、紫溪山等重点景区,加快智慧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平台建设,衔接全省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传统旅游发展方式、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的优化和提升。加快全市城镇景区资源和名景、名店、名馆、名品等资源全要素上线,实现直播、导游导览、一码通等平台功能在3A级以上景区和非A级热点景区全覆盖。支持旅游小镇、民族特色村和品牌农家乐开展在线经营,推动跨行业、跨领域数据融合和服务拓展,实现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00%线上线下融合经营。

第二节 全力打造“数字文化传播平台”

1.打造“彝乡”特色文化平台

充分挖掘楚雄彝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响“彝乡”品牌,彰显彝族语言、文字、建筑、服饰、歌舞、节庆、饮食、医药等特色,擦亮“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和“世界铜鼓故里”两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加快推进楚雄彝族文化资源数字化。支持互联网企业数字精品创作和新兴数字文化资源传播平台建设,完善“楚雄彝绣作品版权服务云平台”,促进民族文化非遗文创知识产权交易,深度挖掘“三古一彝”文化(古人类、古生物、古文化,彝族文化)底蕴,积极探索与互联网、AR/VR技术、影视、演艺、文创等门类的跨界融合,全面推进“云南文化云·楚雄”平台建设,推广“彝乡”特色文化。

2.整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资源

推动“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建设线上文化馆、线上图书馆,线上非遗展示馆。通过新科技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建成“智慧书屋”,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阅读服务,不断提升“互联网+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加快推进楚雄市方志馆数字化进程,建设地方志、地情资料收藏展示中心,地情研究咨询中心,地方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家谱文献收藏研究中心和爱国家、爱家乡教育基地。加强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的总分馆制数据资源平台开发运用,让多种数字文化服务用最便捷的形式服务于大众,利用直播课、录播课丰富农村留守少年儿童文化艺术生活。

3.鼓励文化创新创意发展

打好楚雄市“数字文化创意创新”牌,借助本地丰富的文化特色元素,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彝族刺绣、植物花卉、彝医药等结合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科技手段,以影像、动漫、视频、音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文化传播,支持方志馆、文化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创作、生产和传播等向云上拓展。支持线下文艺资源、文娱模式数字化建设,开发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文化产品,助力文化振兴。

第三节 创新智慧文旅系列服务

1.数字化创新文旅服务

借助VR、AR、5G等数字技术,研发文旅系列服务新产品,持续推广数字技术在文旅服务各环节中的应用,催生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文旅新生态和数字化新型供应链,从而变革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改变文旅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扩大文旅服务规模,创新文旅产业发展新空间。

2.智能化创新提高文旅服务质量

优化旅游交通数字化服务,提供覆盖航空、铁路、城际交通、市内公共交通等全流程服务,定位推送周边景区、娱乐、餐饮、住宿、医院、金融等信息。鼓励并支持旅游景点开通微信公众号,提供实时导览、扫码讲解、AR地图、人文故事、园艺科普和线下活动等,针对特殊人群研发无障碍辅助导览模式,提高智慧文旅创新服务质量。

第四节 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1.改善文旅信息消费基础条件

注重新技术对文化体验的改变,提高文化消费便捷程度,推广电子票、云排队等网络消费新方式,提升数字化预约能力。依托社区生活综合服务中心、城乡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消费网点。引导演出、文化娱乐、景区景点等场所广泛应用线上预约、网络售票、电子票据。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体系建设,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宽带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水平。

2.促进文化产业消费升级

促进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消费升级,探索数字文创产业,云演艺、云展览、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培育文化领域垂直电商供应链平台,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鼓励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开发文化服务功能和产品、举办文化消费活动。支持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推动数字文化融入夜间经济,以提升和丰富彝人部落片区夜间旅游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景区夜间旅游。培育形成一批实力较强的数字文化创新企业,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创新突破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核心技术。

专栏19:智慧文旅重点工程

旅游服务平台。整合资讯站与各旅游业门户网站旅游讯息,满足碎片化的游客需求,依托门户网站、社交类App实现游客统一入口访问,为游客提供及时、精准、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资讯。提供智慧停车、电子门票、AR导览、沉浸式体验馆等服务,将“彝乡”文化等融入到最新的艺术形式中,提升彝人古镇、十月太阳历文化园、紫溪山等重点景区数字化水平。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游餐饮店、智慧旅游商场和智慧旅行社,逐步实现旅游消费在线化、旅游经营平台化。

旅游管理平台。汇聚储存线下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综合管理和集中控制。强化旅游行业监管和服务,智能统计客流,大屏显示实时客流数据,以及入园、出园、留园信息数据等,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提升旅游公共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快速响应和及时处置能力,为决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营销网络体系。建设游客行为分析大数据平台,获取游客属性、客源结构、游客聚集分布状态、景区游览方式、停留时间和实时流量等数据,形成精准游客画像,分析消费能力及偏好,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为营销提供决策支撑,定期生成旅游大数据报告,重构旅游产品线,制定特色旅游产品,进行针对性营销,实现旅游广告精准投放。建设智慧旅游电商平台,实现门票、交通、餐饮、住宿、旅行社等相关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完善各景区官方网站在线购票功能。对接优秀画家、设计师等,将彝文化融入文创产品中,以文创产品为载体,以文创演出为传播途径,整合旅游产品资源,通过个人电脑(PC)商城、微信商城、App商城实现区域旅游商品全渠道销售,各景区网站互联互通、彼此链接。

 

第九章 建设“智慧+”创新型高新区

 

突出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引领作用,着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谋划和推动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高新区研创中心加速落地,引导传统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加快打造滇中城市群数字经济新中心。

第一节 完善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加快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大数据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智慧仓储物流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创新驱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

1.建设大数据中心

构建以标准化、模块化、高密度、绿色节能为基础,以云计算架构为支撑的信息资源使用与管理模式,着力发展云平台、云软件、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加工、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新一代网络设备等产品和服务。深入挖掘数据商业应用价值,探索建立数据交易体系。加强数据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分析等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华为等云计算企业,为楚雄市应用提供数据服务。

2.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整合政府资源、行业资源、第三方服务商资源等信息,面向高新区各市场主体提供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服务。对接电商企业、传统企业和其他有需求的企业,使其能快速与平台运营商、品牌策划企业、营销企业、本地生活服务企业、电商培训机构、电商孵化企业、电商直播机构等建立联系,促进市场、生产、流通等数据信息开放共享。

3.建设智慧仓储物流服务中心

以物流信息化平台和物流业务系统为基础,建设涵盖智能仓储管理、智慧物流、智能车辆管理等功能的智慧仓储物流服务中心。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全面提供信息服务、交易服务、数据交互服务,优化供销配运环节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管理,实现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

第二节 高质量建设高新区研创中心,加速数字产业化发展

加大高新区科研和创业投入,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产业孵化中心、双创服务一体化数字平台、成果展示平台,不断提升产品创新及研发能力,打造“产学研用”紧密联系的创新生态。

1.数字产业孵化中心

围绕区块链应用,建设产业孵化中心,深化以“基础科研+创业孵化+深科技应用”为核心的数字智能孵化体系,为数字智能领域初创企业提供企业发展、资源链接、产业协同等全方位支持,不断发掘和培育前沿科技企业,通过资源共享、政策对接、孵化加速等举措实现精准产业赋能,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进一步推动数字智能产业发展,助力楚雄市数字产业新高地建设。

2.双创服务一体化数字平台

建设包括创客资讯、创业项目、技术交易、园区招商、孵化服务等内容的双创服务一体化数字平台,开展整个产业链线上和线下综合服务。通过创新要素数字化、系统集成化,形成一个在线化、共享化、市场化的“双创”资源地,建设面向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双创”要素汇聚平台,促进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互和集成协作。

3.成果展示平台

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创新成果构建成果展示平台,打造集展示、交易、转化、产业化“四位一体”的区域性技术交易大市场和技术转移大平台。持续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重点展示楚雄高新区在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平台、创新成果四个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楚雄市拥有的独特创新禀赋和创新资源。

第三节 推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数字化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企业上云上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导传统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1.庄甸医药产业片区

围绕生物医药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发展“化学原料药、配方颗粒、仿制药”产业,加强医疗器械、医用辅料、包装材料产业链发展,鼓励并支持盘龙云海、天利、神威施普瑞、裕丰、瑞药金方等龙头制药企业引进高端智能装备,开展药品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操作,促进楚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有机融合。

2.桃园冶金化工片区

以“绿色”“智能”为主题,以滇中有色公司为主体,着力推进冶金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速构建无边界协同、大数据决策、无人化少人化的智能产业链条,打造信息共享、直观可视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双提升。

3.赵家湾生物产业片区

聚焦植物蛋白、核桃、蔬菜、水果、野生菌、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快智能先进技术与绿色食品生产相融合。推进摩尔农庄核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化升级,加速金七制药、和创药业等企业制药生产线及云泉酱园、马大炮等企业食品加工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购置智能生产设备和智能质量监测设备,建设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推动楚雄高原特色农产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4.苍岭工业片区

围绕冶金化工、半导体高纯材料、高新材料、陶瓷产业、新型建筑材料等开展智能化提升改造,加快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探索“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改进加工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第十章 打造高效数字政府

 

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数字化水平为目标,坚持协同共治、问题导向、开放创新的原则,加快推进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有序开展数据共享开放工程,创新实践数字化市场监管模式,加快数字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管精准的数字政府。

第一节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应用

强化楚雄州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应用,实现政府审批事项全业务流程可视化,助力政府向“审批流程精简、办理环节压缩”的改革方向迈进,实现多部门协同和扁平化管理,提升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效能,确保高效安全运行。

专栏20:政府办公自动化重点工程

楚雄州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应用。积极推广楚雄州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应用,通过个人工作台、发文管理、收文流程、会议管理、文稿管理、行政事务管理等应用子系统,实现公文网上传输、网上办公等功能,将系统建设及推广应用拓展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全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和高效率的党政机关。

第二节 建设数字政务大数据服务平台

1.智慧党建

探索实践“互联网+党建”模式,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建强“网上党支部”,并将其接入“威楚智慧党建”微信程序平台,打通各级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施可视化调度指挥中心和随机调研系统建设,构建市、乡、村的三级随机适时调度体系,实现指挥调度基层治理、党务政务服务数字化融合、线上教育管理服务党员、数据综合分析基础党务等功能。促进“云岭先锋”平台与“一部手机治理通”平台数据和功能融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专栏21:智慧党建重点工程

威楚智慧党建平台。依托云岭先锋手机App和全市154个村(社区)都已覆盖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三屏互通互融,在云岭先锋手机App上加载“威楚智慧党建”入口端,开发面向广大党员使用的“威楚智慧党建”微信程序端,与智慧党建大数据指挥中心互联互动,倾力打造广大党员群众的“党务政务服务手中宝”,使党建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多维度”“全景式”推进和展示。

        2.智慧政务

紧抓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办理体系,按照“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和数据同源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府”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网通办”。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优化政务服务办理流程,做到“一事、一表、一流程”,实现“不见面审批”。扩大“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范围,加强村委会、社区等154个基层组织机构智慧政务建设,形成省、州、市、乡镇、行政村5级联动的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议的“好差评”制度,提升群众企业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体验感,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强化政府数据监管,提高政府对政务数据全生命周期协同治理能力,加快形成政府监管、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投诉等多元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数据综合治理格局。

3.智慧机关

完善机关事务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机关事务重点领域改革工作,加强智慧后勤服务建设,实现动态监管,全面提升机关后勤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互联网与机关事务工作深度融合,逐步完善机关财务、国有资产、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公共机构节能及集中办公区“网格化”安保、“大物业”监管等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系统间互联互通。加强智慧机关事务建设的统筹整合和共享共用,集聚机关事务大数据,形成“用数据决策、数据服务、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机关运行保障模式。充分利用ABC(AI人工智能、BigData大数据、Cloud云平台)技术手段,打通机关事务领域的物理体系和数字体系,推进保障系统联通、管理服务创新,实现机关事务管理信息化、高效化、精细化。

专栏22:智慧机关重点工程

机关事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办公用房管理、公务用车管理、物业服务管理、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政务接待管理、机关运行专项经费、后勤服务保障等业务全部纳入平台,实现楚雄市机关事务数据融合,加快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建立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精准服务、科学管理的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体系,提高行政办公效能。实现机关事务工作台与OA办公管理系统、公务用车管理系统、公共机构节能等系统的接口开发与集成。

4.智慧监管

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云南省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云南省“互联网+监管+督查”平台、楚雄州“互联网+监管”平台等重要信息化平台,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建立城市信用信息系统,推进市场监管联动化,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与应用,提升对市场主体的全生命周期全覆盖、精准化、协同化监管能力。推动更多领域、更多事项纳入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积极营造“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的联合奖惩格局,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专栏23:智慧监管重点工程

“互联网+监管”平台建设。包括集成信息展示、互动交流、数据推送、风险预警数据展示、协同监管任务发起与追踪、投诉举报转办、数据信息共享等服务。提供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管理系统,确保监管事项的动态化、标准化管理。结合大数据分析、挖掘、可视化展示技术,提供重点事件跟踪、查询检索、可视化展示、统计分析等功能。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将相关信息进行聚类可视化展示。提供对社会公众的投诉举报信息的受理、处理、转办、督办、反馈等全流程管理,对投诉举报信息的统计分析,为综合分析和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5.智慧财政

坚持走“财政+数字”“业务+技术”相融合的财政数字化转型道路,推广应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报销核算、绩效管理、统计查询等财政管理核心业务平台及系统。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监控,实现“业务全覆盖、流程全记录”和“向下看全透明、向上看可追溯”。

6.智慧税务

推进内外部涉税数据汇聚联通、线上线下有机贯通,驱动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制度创新和业务变革,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加快智慧税务建设。稳步实施发票电子化改革,实现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税收大数据共享应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社会保险费征收、房地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的应用,持续拓展促进涉税涉费信息共享等领域的应用。

专栏24:智慧税务重点工程

金税四期核心征管系统建设工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设金税四期核心征管系统,推进税收征管全面进入数字化、智慧化。在税收业务的基础上,纳入“非税”业务,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搭建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实现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三大功能。

7.智慧信访

推进“互联网+信访”建设,构建阳光信访。进一步拓宽信访渠道,畅通网上信访、来信、来访、市委书记大接访、视频接访、市长书记信箱、微信信访、人民网留言、手机信访等信访渠道,使网络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主渠道,形成“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阳光信访”新模式,进一步方便群众、降低群众信访成本,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效能,提升信访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8.智慧营商

持续优化数字化营商服务,结合国家、省、州、市商事制度改革,整合“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信息化建设成果,升级智能传感设备,建设“全市统筹、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的数字化营商服务平台,实现物联成网,万物互联,人机协同。探索建立营商环境政策大数据库,开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和重点监测企业库,强化营商环境量化评估。

9.智慧统计

建立适应部门、企业、公众需求的大数据统计标准体系,用信息技术重构统计业务流程。健全统计标准、规范统计操作流程,建立统计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专业统计、部门统计、企业统计与互联网大数据有机结合,建设新型大数据统计管理系统,解决统计信息分散、口径不一、渠道不畅等问题,实现统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融合监测、决策支持、日常管理等智慧化。

 

第十一章 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以新型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以智慧项目应用为重点,以互联互通为目标,推动数字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的融合应用,深入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平安城市、智慧化城市更新等智慧城市治理专项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体、智慧福利等智慧化公共服务,构建高标准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全民数字化意识能力,将楚雄市打造成为新型智慧宜居城。

第一节 加快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

搭建城市信息模型,升级交通智能调控模式,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加强治安监管与应急防控的决策智能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食药安全领域数字化水平,提高城市运行与社会管理智能化水平。

1.搭建城市信息模型

以城市信息数据为基数,提高城市建成区1:500比例尺地形图覆盖面积,加强城市空间影像数据采集和建模应用(CIM),建立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机综合体。创新信息收集工作,应用北斗卫星系统、无人机、测量车等安全、高效的信息提取技术,构建立体信息收集网络,形成规划建设“一张图”,将CIM模型应用于规划、国土、交通、水利、安防、人防、环保、文物保护、能源燃气等各大行业领域。

专栏25:城市信息模型搭建工程

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实体性信息基础设施。CIM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包括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三个层次和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维保障体系三大体系。CIM基础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功能建设、数据建设、安全运维建设,其中功能建设提供三维模拟和BIM汇聚的能力,具备模拟仿真建筑单体到社区和城市的能力。CIM基础平台的空间参考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投影坐标或与之联系的城市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时间系统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CIM基础平台可支撑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立项用地规划审查、设计方案模型报建审查、施工图模型审查、竣工验收模型备案、城市设计、城市综合管理等应用,用户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等。

2.智慧城管

完善数字城市管理指挥调度服务中心功能,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功能,打造“一个平台调度、一套流程处置”的数字城管。运用地理信息、卫星定位、5G通信、云计算、AI智能视频分析、大数据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智能巡查、智能采集、智能上报、智能分析。拓展视频监控安装范围,将信息采集的触角向社区、背街小巷、城中村等薄弱区域延伸。利用AR鹰眼机动灵活、抓拍范围广、分辨率高等特点,快速发现辖区内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到2023年,数字城管以及桥梁、供水、排水、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城管调度执法智慧系统与住建、环保等部门业务系统实现协同,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专栏26:智慧城管建设重点工程

视频资源整合接入系统。整合公安、交警、社区公共视频资源,为智慧城管服务,整合的资源开放给其他有权限部门。

智慧市政管理平台。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科学技术,为客户打造统一的市政设施监管平台,通过整合前端感知设备,实时的监测井盖、路灯、消防栓、垃圾桶、洒水车、清洁车等工作状态,构筑智慧市政综合管理体系,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市政管理和决策的电子化、智能化、智慧化。

业务车辆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北斗/GPS定位、4G/5G/WIFI无线通信、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对城管执法车辆、环卫车辆、散体物料运输车辆等社会业务车辆的位置、行驶状态、车载视频监控等数据的在线实时监管。根据业务车辆的类型及需要实现的功能,配置相应的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智能车机(TBox)、车载执法摄像头、车载内部摄像头。系统采用PC管理端+管理App+司机App“三位一体”的展现形态实现各业务车辆的管理。

3.智慧交通

以新一代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和全面覆盖的通信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公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公路交通流采集系统、公路路面状态监测系统、公路桥梁状态监测系统、公路隧道状态监测系统。打造智能公交体系,建立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云平台,鼓励“出行即服务(MaaS)”新模式发展,推进旅客联程运输,推广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提升公共出行智能便捷服务水平。打造智慧出租汽车平台,实现统一监控、科学调度、综合管理、全面分析计算和辅助决策功能。建立综合客运管理平台,使用信息处理技术、专家系统、人工智能、数据融合等各类先进技术,调度客运班次。倡导市民“智慧出行”,推广运用智能AI违法图片筛选和“路口自适应控制”试点,推动“行人过街请求”系统试点,交通信号灯实现分时段、错峰协调控制。建设城市智慧停车平台,统一泊位编码,安装地磁感应装置,实现智能停车收费管理。

专栏27:智慧交通建设重点工程

智慧出行中心。构建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服务系统。利用卫星定位、移动通讯、高性能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城市、城际道路交通系统状态的实时感知,准确、全面地将交通路况,通过手机导航、路侧电子布告板、交通电台等途径提供给市民,改善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交通畅通度,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智慧公交后台调度监测系统。建设公交智能调度终端和公交车载视频终端,实现公交智慧监管,实时报送相关超速、驾驶员违规行为的报表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置。

乘客出行服务系统。建设电子站牌终端,实现公交车线路信息、到站信息、天气信息及临时信息自动推送,便于乘客等车及换乘,合理引导乘客出行。开发掌上公交,方便乘客结合车辆运行情况选择候车时间。

乘客智慧支付系统。建设智能IC卡收费机,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及二维码支付,与交通运输部、住建部一卡通系统相衔接。

智慧交通管控系统。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反向卡口、绿色停车系统、智慧行人管控系统、AR全景系统、交警便民服务系统、IP广播系统、路口流量检测、事件检测、拥堵检测等前端设备和后台应用平台以及交警可视化作战系统、数据融合平台,建成交警情指勤督舆一体化智慧交通作战平台。

4.平安城市

推进全时空治安监管建设、高清“天网”全覆盖建设和政法信息化三维实战系统建设,完善“平安城市”治安监控系统平台,打造立体化、动态化、数字化新型社会安全防控体系,构建全时空、立体化、可视化的城市综治模型。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物联传感、人像识别、车辆抓拍等技术,建设数据汇聚存储转发设备、公安云、融合通信、网络与业务智能化管理系统、巡防设备、指挥中心设备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全市动态感知网络采集和重大风险监测预警。加快公安大数据应用中心建设,优化算法以有效挖掘数据价值,强化公安事前精准预防、事中搜集情报及事后侦查打击能力。到2023年,以“平安楚雄·雪亮工程·智慧安防”为基础,开展“慧眼守乡愁、智脑护万家”专项行动,推动城区“环滇数字防控圈”建设,丹麓小镇、鹿城花园等“平安网格”经验全面推行,不断提升治安防控、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能力。到2025年,平安城市智慧应用建设更加完善,全时空治安监管能力明显提升。

专栏28:平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视频监控点位建设工程。完善公安视频监控体系,实现重点安保地段、治安复杂地段及主要公共区域、场所、街道等部位全覆盖。

跨部门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整合“雪亮工程”、交通、市政、城管、公安视频管理平台前端视频以及重点行业、小区监控视频,实现系统联网和共享共用。建立视频设备维护保障机制,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视频监控系统的有效使用。

智能管理防控体系。加强新技术在防控体系中的应用,建立基于射频和卫星定位技术的摩托车、电瓶车等盗抢防控信息系统,开发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构建盗抢报警、轨迹查询、数据分析等智能防控网。

5.智慧应急

建立覆盖市、乡镇及企业的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安全风险识别和分级管控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防控能力建设,提高城市消防与自然灾害应急防控数字化监管水平,构建灾害预警、防控、救援一体化动态管控。

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建设,实现市、乡镇、重点行业与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互联互通。整合应急系统,推广市级“数字应急”平台和“互联网+企业生产”基础平台的使用。到2025年,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提高,实现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城市安全等数字化感知分析,有效提升重大风险区域和高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综合监测、精准预警和科学处置能力。

专栏29:智慧应急建设重点工程

楚雄市数字应急应用平台。整合已建系统、硬件、平台资源,充分利用市级平行部门业务应用系统、数据,打造可扩展的、开放的、简单易用的市级“数字应急”管理平台、“互联网+安全生产”基础平台。重点开展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应急感知网络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智能运维建设、数字应急移动体系建设。

6.智慧食药监管

利用移动互联网生成与聚合云平台技术,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大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应用,开展食药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追溯体系建设,推进检测、研判、预警、报告、导控全流程监管,实现各环节数据融合 贯通,一站式追溯食药危险来源。利用“人防+技防”实时监测药店扫码、测温、购买发热药人员信息情况,拓展疫情上报、网上巡查等数字化建设。建立健全智慧食药监管体制机制,提升食安指数。到2025年,智慧食药监管实现从许可审评、抽检监测到日常监管、稽查执法和应急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信息化覆盖。

专栏30:智慧食药重点工程

企业全息档案系统。以食品药品企业为中心视角,建设以关联企业基础信息、营业执照信息、许可信息、日常监管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监督抽检信息、投诉舆情信息、风险评级信息等数据为主的全息档案系统,以一键关联的方式实现对食品药品企业监管的信息闭环,实现监管痕迹化、标准化,有效提升对食品药品企业的监管效率和监管情况的可视化水平。

网络餐饮监管系统。融合多源数据(日常监管数据、稽查办案数据、检验检测数据、餐饮平台UGC数据等),建立静态—动态餐饮风险评估体系,利用文本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外卖平台证照核查比对,及时发现证照未公示、证照公示模糊、证照造假等违规情况;通过对商家评论文本、商家评分数据的分析,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商家发出动态警告提示,应用GIS技术提供精确到“点”的风险主体地理位置信息。

7.智慧化城市更新

推进东兴、西门、学桥街、万家坝等片区的城市更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为城市更新提供业务流程式带图审批、项目资源盘查、经济分析、智能方案推演、地块历史手续分析、项目成效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决策支持。打通城市更新从标图建库、单元规划、年度计划、项目策划、决策支持、拆迁开发、项目监管、结果验收全流程,以信息化手段保障城市更新项目的有序推进,实现城市更新全过程精准化、智能化管理。

专栏31:智慧城市更新重点工程

城市更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1)城市更新标图建库系统。利用数据管理工具组织现状类、规划管控类、城市更新管理类等多元数据,完成历史三旧图斑、城市更新图斑的数据建库工作,实现数据入库、图斑动态增删改等更新、版本管理、附件关联等管理,支持对改造单元范围的智能化识别、项目标图建库实时审查。(2)城市更新全生命周期业务管理系统。打通从标图建库、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年度计划、项目策划、拆迁、开发建设、验收的全流程,支持城市更新项目的全过程项目化流程式管理,实现业务表单、流转信息、附件材料、实景三维现状、规划方案等图文参考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促进城市更新业务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3)城市更新项目监管系统。建立分析模型,实现城市更新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进度、资金等动态监管,提供全市城市更新项目的指标完成情况等成效分析,为城市存量管理及资源协调提供更科学、更高效的项目监管。(4)城市更新智能策划决策支持系统。支持对城市更新数据体系及专题数据的全面浏览和查询,在项目策划前期,支持土地整理分析、经济测算及用地布局分析,辅助项目开发者科学决策;支持智能化建筑初排方案设计,减少人工干预工作量,实现更新片区的规划设计;在项目方案审查阶段,支持对项目历史用地手续进行核查、支持三维改造方案的浏览及城市设计景观分析,实现更科学、更精准的更新策划决策支持。(5)历史建筑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记录历史建筑的生存状态并电子化留档,对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周边建筑高度管控等形成三维立体管控一张图,支持重要历史建筑、文化街区等地标的展示和影响区分析,为具体项目提供历史建筑基础信息及历史建筑保护的奖励指标分析,辅助城市更新历史文化遗存综合管理。(6)移动项目管理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空间可视化展示全市存量用地信息、具体城市更新项目位置及项目的基本资料等,形成城市更新移动项目包,实现项目管理移动化。

第二节 深化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

1.智慧教育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进楚雄教育云平台应用,保障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建、配、管、教、训”城乡一体化管理,均衡推动义务教育发展。持续深化智慧校园和“三通两平台”建设,构建集教育管理、教学资源、数字校园于一体的一站式智慧教育平台。结合教育教学客观情况,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框架,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分析、评价、补偿机制,健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精确诊断教学薄弱环节,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查漏补缺、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教学与学习补偿,提高教育质量。依托“1+N视频互动课堂——省级公有云”项目,推进“全国教育信息化教研共同体协同提升项目试点县”建设。使用教研共同体全景学习平台,推进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与全国名师团队进行同步、异步网络教研活动,与全国教研团队开展跨省同步课堂。加快建设智慧教室,提升在线智能教室、虚实互动实验室等教学环境。到2025年智慧教室基本实现全覆盖。

专栏32:智慧教育重点工程

教育信息化2.0行动工程。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楚雄教育云平台。加强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楚雄市优质教育资源库,进一步整合开放教育信息化资源和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健全学前教育动态管理系统,全方位掌握学前教育发展动态。建设全市教育督导动态管理平台,全面掌握基础教育学生动态。建设完善平台功能,建设中小学生个人实名制学习空间,打造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运用统一建设的质量分析平台,收集各种质量监测、课堂测验、课后作业等过程性数据,形成个性化学习轨迹画像。

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推广智慧校园应用平台,进行在线备课和智慧课堂教学,为学校提供课堂录播空间,为教师提供备课空间,为学生提供学习空间,升级家长、老师、学校之间的交流互动,完善日常表现、请假考勤、消息中心、作业成绩等互通功能,打造基于互联网多媒体的智慧教育直播平台,实现在线教育、在线沟通等功能。提升校园智慧管理效能,建设学生管理系统、教职工管理系统、学校管理系统、督导管理系统、经费管理系统、事务审批与处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子系统,促进校园教务管理、行政管理、学生管理等信息化建设,全方位解决学习的各类管理问题。

2.智慧医疗

依托楚雄州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全市的医疗、预防、保健、公卫、疾控、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跨机构、跨区域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打造“触手可及楚雄数字医疗”。完善基层云HIS和远程诊疗(包含云PACS)系统、市级医疗机构检验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电子病历系统(EMR)等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市乡村远程诊疗系统单点登录对接。利用大数据分析患者信息和医疗信息,及时推送医疗便民服务,实现区域数据共享、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双向转诊等一系列运用。推动云南省“电子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及普及应用,进一步实现包括手机预约挂号、微信公众号诊间缴费等线上渠道、人工窗口线下渠道等全流程使用,支持相关业务的医疗健康服务“一卡(码)通”。

专栏33:智慧医疗重点工程

医疗信息化集约建设工程。推进云计算技术的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的云HIS系统应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标准统一的门诊医疗、住院医疗、药品管理、医疗协同、电子病历、临床检验、医学影像等业务服务,鼓励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业务系统上云。全面开展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工作,打造智慧医院,提升全域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医疗健康便民服务平台建设。通过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自助服务设备等途径建立统一医疗健康服务门户,为居民提供预约诊疗、网上缴费、支付结算、健康档案管理、报告查询、健康评估、健康指导、医患互动等功能。普及应用居民电子健康卡,实现区域内医疗健康服务“一卡(码)通”,优化看病就医流程,推进区域协同应用。

紧密型医共体总院和各分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工程。以楚雄市人民医院为总院,市中医院、市妇计中心,辐射到辖区的15家卫生院及142家村卫生室,同时向主管部门楚雄市卫生健康局及公众提供服务支持,提升楚雄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

3.智慧人社

完善社保业务基础数据库,以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为基础,推进“线上线下一卡通、省心省钱方便用”的社保卡电子化,打造“智慧人社云”工程,实现人社公共服务大数据的开放共享、跨界数据融合与应用。推动线上经办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办理层级延伸,实现查询、申请、审核、反馈等办事环节“全链条”网上办,实现“参保登记、个人缴费、权益查询、政策咨询”社保服务办理“四不出村”。开展人社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标准化建设,实现“全服务上网”和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动人社系统“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加快“云南省社会救助信息系统”“云南省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社银一体化”“一部手机办低保”“就业彩云南”“一部手机就业通”“就业扶贫直通车”等社会民生服务信息平台的推广,全面提升人社信息化创新应用水平。

专栏34:智慧人社重点工程

智慧人社云工程。打造“智慧人社云”工程,推进人社公共服务大数据的开放共享、跨界数据融合与应用、大数据资产管理、大数据建模分析、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应用。推动线上经办服务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办理层级延伸,探索开发社保数据助力居民家庭健康服务、挖掘社保数据助力扶贫成果巩固等应用。推广云南人社App、一部手机办事通等移动应用端,以“微服务”模式嵌入人社公共服务标准化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

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建设工程。以“一卡通”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巩固完善现有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社会保障卡系统、安全与运维系统,稳步推动社会保障卡向其它公共服务领域拓展。

社会救助“社银一体化”工程。将本辖区的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数据信息推送代发银行,实现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城乡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直接发放到困难群众的手中。提升楚雄市社会救助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社会救助业务办理、资金发放、数据统计分析全流程线上闭环运行,确保社会救助资金实际发放数据与救助系统数据精准统一。

民政业务应用一体化建设工程。构建深度融合、上下联动、纵横协同的民政业务系统,形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集成婚姻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管理、社会事务和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殡葬改革等民政业务,形成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大数据系统”。接入国家电子政务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由分散建设向共建共享的模式转变。

4.智慧托幼

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主体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智慧化发展,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科学化、便利化需求,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家庭和谐幸福。打造1个市级示范托幼机构,开展示范机构智慧化提升工程。建成楚雄市智慧托幼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托幼机构园务管理、家园互动、环境监测、疾病防控、智慧接送、智慧保育、智慧安防、智慧访客、智慧监管和大数据管理等10大信息化管理服务功能。到2025年,全市多元化、多样化、智慧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5.智慧广电

开展“大美楚雄·智慧广电”工程建设,加快网络技术升级改造,构建便捷高效、功能完备的智慧广电传播新体系,增强广电通信能力。强化科技在广播电视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智慧广电建设,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AI技术、超清技术,构建泛在智能化广电生态,建立“内容+网络”的智能生态模式,推进智慧广电与政务、商务、教育、医疗等相关产业的服务合作,加快物联网、车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协同服务,为用户提供融合新闻资讯、视听节目、社会服务、医疗健康、数字娱乐、教育培训、智能家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广电”数字生活服务,实现广播电视“人人通、移动通、终端通”。到2025年,智慧广电得到普遍应用,公共服务数字化、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移动化水平大幅提高。

专栏35:智慧广电重点工程

数字广播电视系列工程。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智能化建设,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推进有线无线融合发展。推进IP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部署应用,推动智能机顶盒普及使用,支持物联网功能和业务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发射台智能化管理系统,对发射台发射系统、天馈系统、电力系统、环境安防系统实施自动化建设,实现发射系统运行参数远程监测、信号源智能管理切换、环境监控智能化管理控制。

6.智慧邮政

推进楚雄市邮政业大数据监管系统、楚雄市邮政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产业分析、安全应急、可视化表达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把各快递网点的监管视频统一接入平台,实现网点、车辆、人员、包裹信息视频监控全覆盖,采用大数据监管系统对企业基本信息、快件基础信息、从业人员信息、车辆信息、实名登记及开箱验视信息集中采集、管理。鼓励企业积极运用RFID(射频识别)、增强现实、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图像识别、GPS、北斗、视频监控等高新科技,推广应用智能快递柜、智能无人投递车,提升快递服务信息化水平和末端投递智能化水平。加快邮政数字化产业发展,在确保采集数据质量和数据安全的同时逐步拓宽数据内容及应用领域,提高数据综合运用效率。到2025年,信息化引领的科技兴邮战略成效显著,邮政“智”造实现触手可及。

7.智慧文体

加快建设以网点、数字资源、技术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推进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文物馆等场馆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交互体验应用,带动公共文化资源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丰富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内容,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服务需求。推动数字文化创意开发,培育公众数字文化思维和素养。打造楚雄市数字文化名片,全面提升楚雄数字文化影响力。加强体育信息化建设、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健身设施配备建设,创新“智慧平台+智慧管理+智能设施+大数据”的体育公园管理模式,建设10个智慧体育公园,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需求,为群众提供科学的智慧化全民健身服务。到2025年,楚雄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2.6平方米以上。

专栏36:智慧文体重点工程

数字文化场馆建设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AR、VR等技术对全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推动重要公共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线上文化馆、线上图书馆,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通过新科技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

智慧公园建设工程。新建或改扩建10个智慧体育公园,包括楚雄市体育馆、市公共体育场、彝海公园、桃园湖体育公园、太阳历游泳馆、足球场、彝海游泳馆、灵秀立交桥创意文化园等。

全民健身信息平台。以互联网尖端技术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信息共享大平台,创建全民健身数据库,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得出分析结果。利用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和智能穿戴设备等多种方式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传输,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需求,实现多元化数据采集,数据互联互通,平台统一管理,为群众提供科学的智慧化全民健身服务。

8.智慧社区

以东兴社区智慧化提升改造为试点,建设集数据采集整合、物联感知接入、社区服务、社区治理、智能家居、社区医疗、健康监护、出行引导、商业服务等应用于一体的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动数字家居智能终端应用普及,促进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开发智慧社区便民服务产品,按需部署智能物业、智能停车、智能家居、智能电梯等个性化应用服务。面向生活情景、智能感应、安防控制、绿色节能等典型应用场景,推广社区智能门禁、对讲巡视、家庭能源管理监控设备、水电气远程抄表、网上自助缴费等智能设备应用,加快发展智慧社区数字服务。发展面向家政、养老、社区照料和生活辅助的信息服务体系,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优质的综合信息服务。到2025年,智慧社区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专栏37:智慧社区建设重点工程

“智慧社区”建设工程。打造以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节点的线上线下服务、生活辅助、养老助残等智慧服务消费。开展智能家居、社区医疗、健康监护、家政护理、出行引导等领域的智慧社区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鼓励电子商务企业整合社区生活服务资源,扩大餐饮、文娱、中介等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活服务消费。创建一批覆盖面广、服务质优的智慧社区服务示范中心,为居民打造便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9.智慧住房

加快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目标要求,以智慧化手段加快推动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推动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以铜鼓花园、阳光花园等全市11个公共租赁住房智慧化改造为主体(智慧公寓),联通全省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商品房网签备案系统、存量房网签备案系统、商品房租赁备案系统以及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系统,打造住房租购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住房实时动态归集、分析处理、房源发布核验、房屋备案管理、产业发展决策支持等服务功能,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全行业监管,构建高效便民的“互联网+住房租赁”体系。

10.智慧福利

推进普惠型社会福利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以PaaS、Saas新技术为基础,开展多元化的社会福利业态。加快社会福利机构档案、医疗、管理等系统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体能康复游戏训练室设计、社会福利院多媒体康复设备、残疾人康复活动室智能互动设备等社会福利设施智能化建设。通过灵活的平台积分、额度系统、一站式配置管理福利计划等措施,推进企业福利数字化转型。

11.智慧殡葬

推动“互联网+殡葬”体系建设,打造互联网办丧平台“白事一点通”,丧属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可以查询办丧流程、办丧指南和相关优惠补贴。建设智慧殡仪馆业务管理系统,补充智能化设备,实现业务预约、车辆派遣、到馆登记、冷藏、整容、守灵、悼念、火化、收费等全业务环节智能信息化管理。建设智慧公墓、陵园管理系统,对墓位管理、墓位展示、智能提醒、售后服务等全流程信息智能化管理。规划智慧祭奠管理系统,包括开设网上虚拟纪念馆、网上祭奠、远程代祭奠、实地祭奠等。

第三节 提升全民数字化意识能力

1.普及全民网络安全意识

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网络安全进校园”等主题教育,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数字化展会、全民知识竞赛、线上网络安全课堂等活动,发挥网络传播优势,综合运用3D建模、H5、直播等技术,向群众展示网络安全领域重大成就、前沿技术和最新产品。围绕App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标准、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网络素养教育、青少年网络安全等领域,帮助群众主动获取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和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提升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安全上网意识,同时引导群众做好个人数据资料保护,谨慎进行电子交易、网上支付等涉及经济利益的操作,及时修复安全漏洞,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2.提升全民信息技术能力

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整合各级网络学习和教育培训资源,集中各类数字科普科技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文化培训、展览等,增加移动终端、广播电台、公共场所等数字文化传播专栏,提升城乡居民数字消费能力和服务能力。拓展“互联网+”的教育培训模式,以市云计算中心为支撑,构建全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云平台。面向公众提供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全民信息技术素养,形成有利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十二章 深化数字乡村建设

 

以楚雄市数字乡村全国试点县市建设为契机,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总揽,以数字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以乡村资源数字化、乡村数字产业化、乡村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促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深化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农村数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智慧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数字乡村发展红利,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深化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

发挥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优化乡村“一部手机治理通”“威楚智慧党建”等乡村数字化治理信息平台,推动楚雄大数据精准扶贫规范落实,深化农村生活服务数字化应用。全面推广“钉钉数字楚雄”在全市各领域各环节运用,建立市乡村组户五级治理网格化数据管理“一张网”治理体系,加快可视化调度指挥中心和随机调研系统建设,实现社会治理实时指挥调度。推进乡村“智慧安防”建设,打造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汇集资产权属、资产运营、财务管理等涉及农村集体经济资源资产资金基础数据,实现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公开,农村集体“三资”市乡村三级联网。

第二节 强化农村数字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市乡村三级“光网”政务专线,推进政务服务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整合“就业扶贫直通车”App、“就业彩云南”等线上民生服务资源,实施乡村“互联网+就业”“互联网+社保”“互联网+社会救助”工程。在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室)设置“法律服务机器人”,实现“指尖普法、云端援助、远程调解”。加快实施“互联网+农村思想阵地”建设,推进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建设,打造云龙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楚雄市志愿服务孵化基地特色亮点。完善土地确权和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具有种业审批登记、质量安全、追踪溯源等功能的种业数据库,推广“云农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手机App,为农户和经营主体提供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培训体验服务功能,宣传惠农政策,推广农业科技,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治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

第三节 推进智慧美丽乡村建设

深化乡村网格化管理,探索应用数字化手段,统筹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村庄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整理、农村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开发,全面提升乡村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大过口、东华、紫溪等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白衣河、马龙河等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突出数字乡村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全市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完善农业生物资源、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面源污染等长期定点、定位监测制度。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数字化监管,加大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专栏38:数字乡村建设重点工程

数字乡村综合服务云平台。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高清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等数据采集,加快农业农村数字资源体系建设,建立农业农村数据资源云数据中心,开发集乡村综合治理、乡村防灾减灾、农产品安全溯源、农村电商、民宿旅游、乡村文化旅游、乡风文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于一体的数字乡村云服务平台,激发农业农村全域数据价值,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建立健全农村基础信息系统,开展产前农资信息监测,对农机、产权流转、种子价格等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全国范围产前市场、分析投种方案。开展产后市场信息监测,主动预制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定价策略等方案。开展农村产业品牌化营销,对品牌竞争力进行分析,提供差异化品牌竞争方案与营销方案。

 

第十三章 激发数字创新创业活力

 

以建设创新型楚雄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营造创新良好环境、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激发数字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开放多元化创新创业生态,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一节 培育开放多元化创新创业生态

围绕创业基金、科技金融、创业服务、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领域支持企业创新,完善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强化特色小镇、重点园区等新型载体的培育、孵化和加速功能。依托云科彝·创众创空间、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58数字经济产业园、楚雄州农产品供应链创新基地等,落实“双创”普惠性政策,提升创新创业公共服务能力。开展创业创新服务活动,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大力培养各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实现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双促进、双提升。

第二节 推广拓展产学研用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楚雄市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聚,鼓励企业在研发设计、关键技术突破、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环节发挥主体作用。建立技术创新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创新企业、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联合办学、校企共建等形式在楚雄市设立学院、研究所和实验室,推动在本地招生就业,促进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在学界和业界的双向流动,不断为楚雄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创新动能。加快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创新扩散,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围绕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烟草工业、电子商务、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的产业需求,夯实信息技术基础性工作,推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应用。针对科技创新的新成果、新应用、新商业模式,建立市场化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交易市场,推进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

专栏39:创新创业重点工程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个以上,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中心1个,州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

高层次人才引进。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引进高端科技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10人(个)以上,引进“蓝火博士团”博士生10名为企业提供服务。

创新人才培养。选拔培养省、州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团队和技术创新人才20人(个)。力争2人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科技型企业家20名以上。

科技管理队伍建设。到2025年,选拔省级农村科技特派员和辅导员20人以上。

创新资源共享。推动20台(套)以上仪器设备等科研基础资源开放共享,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要素向企业转移聚集。

产学研协同创新。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企业与我市企业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2家。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楚雄市技术交易平台、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楚雄市分中心,为企业提供成果评估、成果转化、项目推介、知识产权、成果挂牌、公示、交易等线上线下服务。

 

第十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协调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政府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聘请行业协会、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信息化人才,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经济、技术、管理等多领域专业咨询服务,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保障。加强部门间合作交流,形成合力,协调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数字经济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定期评估数字经济运行效能,强化责任落实,突出重点,精准施策。

第二节 加大资金扶持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参与”的原则,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收有资质、有实力的运营商投资,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等方式参与新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方面重点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政策性担保机构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和“双创”企业优惠政策,对数字经济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重大项目按照“一企一策”给予重点扶持。

第三节 强化人才驱动

深入实施“彝乡英才”“威楚英才”“蓝火博士生工作团”“招才引智”“楚才回楚”等人才培引工程,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加强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引导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楚雄设立分院(所),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和团队来楚创业就业。扩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人才培养规模,打造面向数字经济发展前沿的多层次、高质量人才团队。构建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建立健全专项激励制度,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

第四节 扩大市场需求

依托资源优势,坚持需求导向、产用结合、协调发展,精心谋划论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和州重点建设计划。鼓励企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时洞察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供给,适应数字经济消费升级。围绕公众广泛关注的技术、产品、应用、消费、安全等热点问题,开展数字经济试点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科普内容和表现形式多元化,激发数字时代新需求。

第五节 优化营商环境

围绕“更优的政策、更优的服务、更优的环境”目标,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发展动力。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各种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激发企业家精神。保障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用地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为数字经济发展留足空间,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企业核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构建数字资源高效配置的制度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第六节 维护数据安全

坚持保障数据安全与发展并重,鼓励研发数据安全保护技术,积极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制定数据安全计划,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建立数据安全管理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严惩运用大数据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增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建设。明确大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互联、共享、应用、交易、安全管理权责,提升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为建设“数字楚雄”和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安全保障。

 

附件1

名词解释

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继4G、3G和2G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实现高数据传输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大数据(big data):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结果。工业互联网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

区块链(Block 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是指电信部门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带宽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器托管、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NB-IoT(窄带物联网):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

IPv6(互联网协议第6版):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其地址数量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地址。IPv6的使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融合的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中,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

Savant(感测器数据处理中心):一种分布式网络软件,负责管理和传送产品电子码相关数据的分布式网络软件。Savant是处在解读器和Internet之间的中间件。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Clean State研究组提出的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可通过软件编程的形式定义和控制网络,其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及开放性可编程的特点,被认为是网络领域的一场革命,为新型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途径,也极大地推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工业无源光网络):是一种纯介质网络,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原则上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信号。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指企业的资源计划,同时也指主要面向制造行业进行物质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通过运用ERP技术,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功能对企业的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等资源进行自动化管理。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一类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远程监督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完成了对测控点分散的各种过程或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本地或远程的自动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实时监控,并为安全生产、调度、管理、优化和故障诊断提供必要和完整的数据及技术手段。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能够优化从订单投入到产品完成的生产活动所需的全部信息。其运用及时、准确的信息,指导、启动、响应并记录生产活动,从而能够对条件的变化 做出迅速反应、减少非增值活动、提高工厂运作过程的效率。MES系统不但可以改善设备投资回报率,而且有助于加快库存周转、提高收益。

O2O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从而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

P2PPeer To Peer Lending,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个人对个人(伙伴对伙伴)。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QBBSS(全程质量支撑体系平台):涵盖了产品信用要求、标准要求、检测要求、溯源要求、保险要求等方面,全程为产品制造、流通、消费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质量管理提升服务,通过质量生态建设,系统性的解决质量问题。同时建立质量保险机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是以城市信息数据为基数,建立起三维城市空间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机综合体。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MaaS(出行即服务):是基于现状已有的交通方式,利用技术综合匹配乘客出行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或多种交通方式服务乘客空间位置移动的一站式出行服务方式。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指发布于互联网上的文字、视频、音频、图片影响内容以及一切可被创作的客体。

PaaS(平台即服务):一组基于云的服务,可帮助企业用户和开发人员以本地部署解决方案无法企及的速度创建应用程序。由于 PaaS是基于云的服务,所以没有安装和维护服务器、修补、升级、身份验证等烦恼。用户只需考虑如何创建最佳用户体验。

Saas(软件即服务):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是运营商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各种设备上通过客户端界面访问,如浏览器。消费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任何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等等。

3S指遥感(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总称。

H5(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5):HTML5是构建Web内容的一种语言描述方式。HTML5是互联网的下一代标准,是构建以及呈现互联网内容的一种语言方式,被认为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附件2

楚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参考项目库

一、数字基础设施项目(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周期

建设地点

类别

预计投资

涉及单位

1

楚雄市“宽带楚雄”工程

建设城市光纤宽带网络和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实施住宅小区、楼宇的光纤到户建设和改造。实施互联网骨干网、城域网改造项目,提升全市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能力,拓展市级互联网出口带宽。

2020-2025

楚雄市

扩建

10000

市工信局、

基础电信企业

2

楚雄市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工程

推进4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5G网络建设,推进5G商用部署和应用。

2020-2023

楚雄市

扩建

40000

市工信局、

基础电信企业

3

楚雄市移动通信惠民工程

推广移动通信惠民应用,建设移动信息惠民服务站等,助力乡村振兴。

2020-2023

楚雄市

扩建

250

市农业农村局

4

楚雄市IPv6规模部署工程

推进IPv6协议在政务、教育、物流等各类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加快市内互联网域名系统的全面改造,构建域名注册、解析、管理全流程IPv6支持能力。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500

市委网信办、

基础电信企业

5

楚雄市物联网覆盖范围提升工程

建立城市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部署建设NB-IoT网络,开展农业、林业、能源、物流等行业物联网部署。

2020-2025

楚雄市

扩建

50000

市工信局、市属有关部门

6

楚雄市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建设工程

建设楚雄-昆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光纤或专用通道,加强过境国家骨干网、省级骨干网传输系统维护,提升干线传输容量。

2020-2025

楚雄市

扩建

1500

市工信局、基础电信企业

7

楚雄市通信基础设施网专项建设项目

完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机房、电源、网络的基础设施布局,面向DC化、云网业务需求,合理开展建需匹配与资源保障相关建设,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布局和基础设施能力。

2020-2023

楚雄市

扩建

1000

市工信局、基础电信企业

8

楚雄市2020年中国移动楚雄市分公司5G建设项目

5G覆盖/楚雄市城区。

2020-2021

楚雄城区

扩建

4800

市工信局

9

楚雄市2020年中国电信楚雄市分公司5G建设项目

5G覆盖/楚雄市城区。

2020-2021

楚雄城区

扩建

8455

市工信局

10

楚雄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5G覆盖/楚雄市城区。

2020-2021

楚雄城区

扩建

3200

市工信局

11

楚雄核心DC及边缘DC建设项目

5G覆盖/楚雄市城区。

2020-2022

楚雄城区

扩建

2400

市工信局

12

楚雄市中小企业科技创业园建设项目

建设专家楼、院士工作站、研发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会议服务中心等。

2021-2025

楚雄富民工业园区

新建

90000

市工信局

13

楚雄市富民片区互联网智慧化建设项目

基础开挖约2万方,综合楼约4000多平方米,中心机房、配电室、发电机房约600平方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电缆线约540米,光缆铺设14万米等。

2020-2021

楚雄市

新建

3800

市人民政府

14

楚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引进一批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和平台。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20000

市人民政府、市商务局

15

楚雄城投·幸福里小区BIM全过程信息管理建设项目

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项目以BIM全过程信息管理技术为依托,打造楚雄州首个BIM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示范项目。

2021-2023

楚雄市

新建

110000

市人民政府

16

楚雄市“58企服滇西区域总部”及“58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依托58集团产业资源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生态链,建设涵盖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区、跨境电商综合示范区、健康科技企业聚焦区、体育运动丝绸产业带、文创企业办公与内容创作基地、城市新零售应用场景基地、产业配套社区的产业园区。

2021-2023

楚雄市

新建

230000

市人民政府

17

楚雄州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建设项目

以新型基础设施为核心,建设大数据中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智慧仓储物流服务中心,着力打造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新驱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

2022-2025

楚雄高新区西北片区

新建

50000

高新区管委会

18

楚雄高新区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设区块链应用、软件开发、众创为一体的孵化中心及综合服务中心、公共实验室及研发中心、科创规划展示中心和线上线下服务一体的数字化平台。

2021-2022

楚雄高新区

新建

12500

高新区管委会

 

二、数字产业化项目(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周期

建设地点

类别

预计投资

涉及单位

19

楚雄高新区区块链中心建设项目

运用区块链溯源、数据安全沙箱、数据可信交换、智能合约多业务协同、同态加密等技术,实现数据接入、目录上链、数据交换、数据使用、数据计量、数据监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的全流程管理,为政府、健康、金融、能源、电信等行业提供可信任、智能化、精细化的决策与管理。

2021-2025

楚雄高新区

新建

50000

高新区管委会

20

区块链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依托楚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有基础设施,以“园中园”模式合理配置产业资源,引导区块链企业特别是新引进培育的企业向产业基础好、配套设施完善、政策支持明确的区域集中,新打造一个区块链产业基地。

2020-2025

楚雄高新区

新建

50000

高新区管委会

21

楚雄市富民工业片区区块链云平台建设项目

挖方约21000立方米,回填约8000立方米,综合楼4000平方米,中心机房约430平方米,发电机房约250平方米,安装变压器及电缆铺设约650米,光缆铺设约10万米,场地硬化、绿化约2000平方米,给排水约400米等建设。

2020-2021

楚雄高新区富民片区

新建

3300

市人民政府

22

楚雄工业大麻区块链云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工业大麻区块链云平台并推广平台在全州的应用。一期搭建工业大麻区块链云平台,开展全链路监管试点运行。二期在全州推广应用,实现全州工业大麻加工企业和种植企业全部上链用链,推动全域工业大麻全产业链监管。

2021-2022

楚雄市

新建

10000

市人民政府

三、产业数字化项目(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周期

建设地点

类别

预计投资

涉及单位

23

宇泽半导体(云南)有限公司年产10GW拉棒和10GW单晶硅切片项目

建设年产10GW单晶硅拉棒和10GW单晶硅切片生产线。

2021-2022

楚雄富民工业片

新建

447800

市工信局

24

楚雄市乡镇级新建农贸市场智慧化升级项目

对楚雄市各乡镇新建农贸市场进行智慧化提升改造,建立直供直销、网上订购、连锁配送等模式,打造实体交易与网络交易互通互融的智慧化市场。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2000

市人民政府

25

楚雄州工业大麻智能制造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1)在楚雄市工业大麻产业园建设和引进工业大麻智能制造项目30个,带动工业大麻原料种植10万亩,年产花叶2万吨以上,CBD原料突破300吨。(2)在楚雄市工业大麻产业园建设工业大麻研究中心,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云南省不同种植区域的工业大麻有效成分差异研究、云南省内种植的不同品种工业大麻有效成分差异研究、工业大麻生长周期中有效成分变化研究和工业大麻有效成分产业化提取技术研究。(3)建立工业大麻检测中心,对工业大麻中有效成分进行鉴定检测分析;运用区块链技术,购置高科技仪器,新建检测分析数据中心。(4)建设智能服务中心,包括工业大麻产业成果转化、展示区。(5)配套的专家服务中心及景观设施。(6)建设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区建设,规划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会议会展中心、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等。(7)建设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施公安智能监管服务中心,打造全国领先的闭环监管体系。(8)工业大麻监管服务平台,为工业大麻数字化监管提供依据和标准。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500000

市人民政府

26

楚雄川至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半导体材料建设项目

建设年产40吨高纯磷、60吨高纯铟、5吨高纯镓半导体材料生产线。

2020-2021

楚雄高新区云甸工业片区

新建

10000

高新区管委会

27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GW高效电池片项目

新建生产厂房、仓库等总建筑面积16.47万余平方米。购置单晶制绒机、低压扩散、激光SE、链式氧化、去PSG刻蚀机、碱抛光清洗机、低压管式氧化、背钝化镀膜机、减反射镀膜机、镀舟机、激光开槽、印刷烧结、电注入、测试分选一体机和检测设备等新型、全自动化生产设备。形成年产10GW单晶PERC电池片的产能。

2020-2021

楚雄市

新建

1200000

市工信局

28

楚雄高新区富民园区彝药生物化妆品生产线建设项目

研发楚雄特有的中药材护肤植物红花、灵芝、黄芪、白芷、龙胆草、玫瑰茄、甘草、松针尖、松花粉、茶树油、松露等植物护肤资源和芳香保健植物,建设生产植物精油、护肤、化妆、洗养类等天然化妆品数字化生产线2条。

2021-2023

楚雄高新区富民园区

新建

24800

市工信局

29

晶科能源(楚雄)有限公司年产20GW单晶硅切片项目

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切片生产线。

2021-2022

楚雄富民工业片区

新建

150000

市工信局

30

年产1100万千米金刚线项目

建设年产1100万千米金刚线生产线。

2022-2023

楚雄富民工业片区

新建

50000

市工信局

31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GW单晶硅拉棒项目

建设年产5GW单晶硅拉棒生产线。

2023-2024

楚雄富民工业片区

新建

120000

市工信局

32

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

建设40GW高效光伏组件生产线。

2022-2025

楚雄高新区

新建

400000

市工信局

33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30Gwh动力电池模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建设约8Gwh电芯和8Gwh电池系统生产线项目;第二期新增10Gwh电芯和10Gwh电池系统生产线;第三期新增12Gwh电芯和12GWh电池系统生产。

2023-2025

楚雄云甸工业片区

新建

1200000

市工信局

34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万吨多晶硅生产项目

建设年产9万吨多晶硅生产线。

2023-2024

楚雄富民工业片

新建

300000

市工信局

35

正威·楚雄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建设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以金属新材料产品研发设计以及铜箔、精密铜线、低氧光亮铜杆、高铁架空导线和硅晶圆片等产品深加工为主,建设涵盖此类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及供应链营运。

2021-2023

楚雄云甸工业片区

新建

120000

市工信局

36

楚雄市生物医药产业智能化提升改造工程

云南楚雄天利药业、云南金七制药、龙发制药智能化生产线建设项目、云南裕丰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瑞药金方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楚雄和创药业公司等6家企业对制药生产加工线进行智能化改造,购置智能生产设备和智能质量监测设备,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车间,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020-2023

楚雄市

扩建

40000

高新区管委会、相关企业

37

摩尔农庄核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建设面向全省的核桃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在云南核桃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利用航天尖端科技,挖掘云南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优势,开展分子食品、精准营养食品的研究及高效转化,开发核桃副产物核桃青皮、壳、花、叶、膜衣、分心木等产品,建立以云南核桃的分子标记和特征蛋白检测为核心技术的质量标准体系,促进云南核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1-2025

楚雄高新区赵家湾生物产业片区

新建

5000

市人民政府

38

年产20万吨有机及国食健字核桃乳(航天级标准功能性核桃乳)深加工生产线智能制造提升改造项目

以精益生产为主线,从现场自动化系统到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构建一套能源管理、生产过程监控和应急处置为一体的、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包含“能源数据采集-过程调度监控-在线管理分析-能效评估”,改造提升年产20万吨国内外一流水平的功能性核桃乳生产线。实现对功能性核桃乳前处理、剪切、调配、均质、灌装、输送、灭菌、喷码及CIP自动在线清洗等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和在线检测的智能控制。

2020-2025

楚雄高新区庄甸生物医药产业片区

扩建

13600

高新区管委会

39

中农联楚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

建设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板块为主的综合园区,项目围绕“绿色农批、会展农贸、农旅文化、电商体验”四大主题,建设集大宗农产品批发、农旅美食体验中心、中央厨房、智能化冷链仓储、物流配送、分级分拣、食品检验检疫、电子结算、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信息化的特色农批冷链物流园。一期建设170亩、二期建设280亩、三期建设303.22亩。

2018-2025

紫溪镇

扩建

300000

市商务局、

相关企业

40

楚雄市电子商务示范项目

打造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商场、市场、商圈和特色街区,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有线宽带和无线网络覆盖,创新销售模式。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200

市商务局

41

三街镇电商互联网产品营销经济圈建设项目

建设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在11个村委会分别建设农村电子商务营销分中心,打造区域镇村电商物流经济圈。

2020-2025

三街镇

新建

2000

市商务局

42

楚雄市快递物流电商综合产业区

建设集快递、物流、电商、特色农产品交易批发展示为一体的综合商贸物流产业园区,以电商快递物流、核桃交易中心、野生菌交易中心、中药材交易中心、魔芋交易中心功能板块为主。

2020-2025

紫溪镇

新建

8000

市商务局

43

楚雄市城乡农产品批发及现代流通供应链基地建设项目

新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集散仓储中心、大宗农产品标准化初分选中心、生鲜净菜冷链及采集配送中心、城乡供销物流中心、工业智能化营养供餐配送中心及配套。

2020-2025

鹿城镇

新建

12000

市商务局

44

楚雄泰丰菠萝哨仓储物流项目

以供应链协同为核心,以线下园区为基础管理单元,线上线下联动,高标准建设仓储物流集聚区。

2020-2021

楚雄市

新建

7000

市商务局、

相关企业

45

楚雄空港物流园区

建设4平方公里标准化物流基础设施(包括仓库、厂房),引进大数据、跨境电商、先进制造等各类产业项目。

2020-2025

子午镇

新建

120000

市商务局

46

楚雄市电子商务产业园(物流)

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解决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等问题,依托“5G”工程、建设覆盖全市工农业产品销售大数据平台。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200000

市商务局

47

彝人古镇彝人特色数字小镇建设项目

建设彝人古镇内AI-IoT管理(井盖、充电桩、消防栓、垃圾桶、监控、路灯等建设)、智慧灯杆建设、AI咨询人工智能客服系统。无感自助智能停车场建设、无人货柜建设。彝人古镇内完成数据可视化管理中心建设、GIS热点地图建设、消费者异常数据预警系统建设、精准广告及智慧发布共享平台建设、小镇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小镇数据管理分级平台建设、视屏实景地图、立体监控建设、人流与客流监控系统建设等内容。

2021-2025

楚雄高新区

新建

10000

市文化和旅游局

48

楚雄市智慧旅游建设项目

完成全市6家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12家星级酒店、10家旅行社、19家特色旅游客栈、部分精品民宿的智慧化建设;建设全市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建设全市旅游大数据中心;开发智慧旅游服务小程序,实现楚雄市旅游智慧化。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15000

市文化和旅游局

四、建设“数字楚雄”项目(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周期

建设地点

类别

预计投资

涉及单位

49

楚雄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1)智慧城市管理中心。(2)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3)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4)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市乡村三级为民服务体系。(6)互联网+监管。(7)智慧住房。(8)智慧医疗。(9)智慧教育。(10)智慧人社。(11)智慧养老。(12)智慧托幼。(13)城市信息模型。(14)智慧社区。(15)智慧应急。(16)智慧安防。(17)数字城管。(18)智慧环保。(19)智慧交通。(20)智慧水务。(21)数字经济产业园区。(22)工业互联网建设。(23)智慧文旅。(24)智慧物流。(25)电子商务。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215110

市人民政府

50

楚雄市融媒体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党建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的融合媒体平台。

2020-2023

楚雄市

新建

200

市委宣传部

51

楚雄市城市保障数字中心建设项目

结合规范的政务资源分类标准,采用分布式集群、并行数据仓库等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设计实施,整体架构可根据智慧城市业务的发展水平扩展,以此构建城市保障数字中心。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2000

市住建局

52

楚雄市数字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建设项目

包括中心建设、数据机房构建、物联网感知设备安装、应用系统开发。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15000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53

楚雄市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建设项目

建设楚雄市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乡村产业数字化体系及智慧农业试点示范工程,构建覆盖市、乡镇、村三级的“智慧监管”网格体系;建设乡村治理数字化体系。涵盖改造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农村“互联网+党建”信息化系列平台、建设完善全市生态保护与绿色乡村建设监测平台建设、建设“互联网+文化”体系、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建设乡村惠民数字化工程。涵盖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农村“互联网+教育”、农村“互联网+民生保障”、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4块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广应用。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38400

市农业农村局

54

楚雄市数字乡村管理平台

在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居住、生活、劳动、教育、医疗、文化、农业生产、农产品链、物流、生态等信息,建设数字乡村管理平台。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3000

市农业农村局

55

楚雄市智慧地下管廊管理中心建设项目

以精确探测、定位地下管线为基础,实时监测感知管线破损等故障,构建地下管线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系统,从而及时预警、处置地下管线的异常,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实现城市管网实时监测和预警等。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1000

市住建局

56

楚雄市智慧供水排水管理中心建设项目

围绕水务部门及供水企业战略目标,整合终端设备、通信互联、应用软件、云计算等技术,形成一体化、可扩展的供水、排水信息化管理。基于工业互联理念自主开发,提供实时监测、应用决策、远程监控、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综合查询等六大功能支持;平台管理及大数据分析处理,提升水务高效、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20000

市住建局、州生态环境局楚雄市分局及相关各企业

57

楚雄市物业小区智能化建设项目

对全市物业小区智慧电表、智慧水表、智慧社区安防、智慧社区停车场、智慧社区门禁系统、智能社区服务平台等信息化设施和数字化平台建设。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21000

市住建局、高新区规划建设部、鹿城镇、东瓜镇

58

楚雄市公共租赁住房智慧小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

包括软件系统(构建楚雄市住建局公租房智慧小区平台,综合管理人脸门禁、视频监控、车辆道闸、高空抛物、外围栅栏监控、人脸抓拍等系统,建立人房档案、人车房信息关联、特殊人群关怀等,并预留后续扩展应用接口),硬件系统(建设小区出入口及单元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公共区域治安监控系统、小区大门车辆出入门禁管理系统、高空抛物监控系统、消防安全监控),数据存储中心,传输网络系统四方面。

2021-2022

楚雄市

新建

1400

市住建局

59

楚雄市安全生产培训演练基地和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培训演练基地建设项目(含人防工程)

建设面向全社会和城市公共安全、高危领域生产安全知识宣传、自我防范、自救互救技能模拟体验学习的安全宣教体验中心。建设集地震、地质灾害、防汛抗旱、消防、人民防空等自然灾害自我防范、自救互救技能模拟体验学习的安全宣教体验中心。

2022-2025

楚雄市

新建

32000

市应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市住建局

60

楚雄市森林火险防灾减灾救灾培训演练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面向乡镇及国有林场森林火险防范、扑救技能模拟体验学习的安全宣教体验中心。

2022-2025

楚雄市

新建

10000

市应急管理局、市林草局

61

楚雄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

分3期开展建设覆盖市-乡-村-组四级的楚雄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内容包括1个市级平台,5个横向部门分控平台,15个乡镇平台,154个村级平台以及约3075个应急终端点。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1550

市应急管理局、市委宣传部、各级乡镇村政府

62

楚雄市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项目

对全市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非遗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推动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建设线上文化馆、线上图书馆,线上非遗展示馆,为人民群众供一站式数字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水平。建设包括多媒体展示、资源数字化、文化数据库资源、文化服务平台、网络终端运用等智慧化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智能化技术与各领域文化资源,打造“互联网+智能产品”的数字智能化“三馆一中心”。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5000

市文化和旅游局

63

楚雄市乡镇文化站及村级文化室改造提升建设项目

改造提升14个乡镇文化站用房,拆除重建1个;对15个乡镇文化站电脑更新;对154个村级文化室的电脑进行更新。

2021-2025

楚雄市

扩建

1300

市文化和旅游局

64

楚雄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新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面积800平方米,提供医疗、康复、养生服务。设置床位200张。

2022-2025

楚雄市茶花大道

新建

300

市民政局

65

楚雄市民政信息化建设项目

新建民政信息化服务平台,在15个乡镇建设民政信息化服务站。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1500

市民政局

66

楚雄市紧密型医共提总院和各分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以楚雄市人民医院为总院,市中医院、市妇计中心、市疾控分院,辐射到辖区的15家卫生院及142家村卫生室,改造升级信息系统,同时向主管部门楚雄市卫生健康局及公众提供服务支持,提升楚雄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

2020-2023

楚雄市

扩建

2250

市卫生健康局

67

楚雄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调度提升项目

结合新冠疫情防控,以哨点医院为载体,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整合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打造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监测体系,实现公共卫生事件时空分布、人群特征、发展趋势和风险评估的可视化呈现智能分析调度。

2021-2025

楚雄市

扩建

2000

市人民政府

68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执法记录仪及执法终端等执法装备采购计划项目

(1)执法记录仪采购计划:加市场监管执法能力,保障行政执法工作高效、有序运转。(2)移动执法终端采购计划:为市场监管所和相关业务科室采购配备一批执法终端。(3)取证相机及摄影设备。(4)行政执法对讲系统:建设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对讲联动平台。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85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69

楚雄市“互联网+智慧市场监管”平台及智慧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整个智慧信息系统依托市场监管(食品安全)智慧信息化监管平台,接入学校食堂、重点餐饮接待单位、特种设备、农贸市场等单位高清监控设备,并支持后厨场景智能识别,巡查检查痕迹信息化数据化管理,通过信息化地图方式实现全域监管,可随时调看管辖区域食堂、餐厅后厨、特种设备、农贸市场等单位实时视频,从看到管,实现可视化、网格化、痕迹化智能监管;接入执法终端,实时管控执法人员行动轨迹,实现企业数据、执法人员数据、日常监管数据、食品监管区域数据融合,构建大数据市场监管,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三端用户,真正实现“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大众监督”的创新性监管模式,同时建设智慧农贸市场。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3000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70

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局域网改造升级项目

局机关局域网规划、改造、调整,机房UPS电池更换,部分交换设备更换等。

2021-2025

楚雄市

扩建

30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71

楚雄州数字水利建设项目-楚雄市

楚雄州水利信息化建设、大型灌区智慧水管理、水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及综合管理平台等建设。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17943

市水务局

72

楚雄州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楚雄市

按照建立“一个平台、一张网络、一张地图、一个中心、一套保障制”的设计理念,加强水文监测站网、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系统、城乡一体化智慧供水系统、灌区信息化系统、水利信息网络安全等项目建设,提升水利设施设备监测、监视、监控、管理的覆盖率和精准度,建设水利数据中心,整合提升各类应用系统,增强水利信息感知、分析、处理和智慧应用的能力。不断完善健全水利信息化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建设智慧水管理体系建设,以水利信息化驱动水利现代化。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179917

市水务局

73

楚雄市水库雨水情测报系统项目

230座水库实施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建设,106座水库实施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2940

市水务局

74

楚雄市地下水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规划在市区及15个乡镇所在地建设地下水监测系统。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1500

市水务局

75

楚雄市供排水管网系统建设项目

(1)楚雄市供排水有限公司生产管理系统设备采购:包括生产管理平台建设、信息中心及机房建设以及管网自动化仪表系统建设。(2)自来水厂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对观音山水厂、楚雄市第二自来水厂、楚雄市第四自来水厂三个水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提升及改造。(3)管网分区计量系统建设:对各DMA(独立计量区域)内的流量和压力节点实施远程实时监测。(4)管网压力调控系统建设:建设适用于供水企业远程监测供水管网。(5)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着眼于“看、查、用、管”四个方面,建设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7550

市水务局、相关企业

76

楚雄市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

新建智能化森林防火野外视频监控系统350套;将现有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端火情视频监测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和指挥中心控制系统全面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监控体系,全面提高全市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建设全市各级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建成与全省、全州联网、上下联通、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的森林防火监测体系。

2020-2025

楚雄市

扩建

5320

市林业和草原局

77

楚雄州“人工智能+林业和草原”建设项目

(1)生态修复人工智能应用体系:通过部署传感器、控制器、监测站和无人机等,在种苗培育领域、营造林领域、草原修复领域、湿地恢复领域,构建智能化分析平台,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林草业智能化的跨越。(2)生态灾害防治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利用无人机、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和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森林草原火灾、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和野生动植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的90%以上智能监测、智能预警和智能防控。(3)生态产业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利用智能芯片、机器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与生态产业深度融合,在经济林和林下经济产业领域、林产品加工利用领域、生态旅游领域,实现智能化控制、精准化配置、高效率利用、可持续发展。(4)生态管理人工智能应用体系: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生态管理工作领域、生态公共服务领域、生态决策服务领域,为业务管理、舆情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智能化服务。(5)生态保护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卫星遥感、图像识别、无人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覆盖全市90%以上森林草原资源、陆生野生动植物、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动态监测,创新监管模式,开展智能监测,搞好预警,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激发生态保护新动能,实现生态保护智能化,形成生态保护新模式。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5000

市林业和草原局

78

楚雄市智慧气象建设项目

(1)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科学合理调配区域自动站的位置,提升两要素区域自动气象站,提升改造5要素区域自动站。(2)楚雄市天气预报会商系统升级:依托现代天气雷达建设工程,完善升级楚雄市天气预报会商系统。提高对暴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位置精准度及时效性。(3)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扩展升级:解决气象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争取覆盖到每一个村民小组。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预警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服务产品。(4)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标准化建设:提升改造楚雄市18个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点标准化建设。(5)楚雄市鹿城镇磨盘山建设通讯应急保障业务楼:充分利用卫星通信、无线视频传输等通信手段,为处置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和重特大自然灾害等提供气象探测、信息传输、气象预报预测分析及会商等多种应急决策。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扩建

2290

市气象局

79

楚雄市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

楚雄市龙川江流域10个入河排污口按照在线监测设施并联网。

2021-2025

楚雄市

扩建

500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楚雄市分局

80

楚雄市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监管项目

建设楚雄市空气环境全覆盖监测网络,全天候、全场景扫描,实现大气污染状态的实时监测;建设楚雄市空气质量传感监测设备的管理和数据展示和分析平台;掌握楚雄市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污染变化趋势;考核站周边污染预警及污染源定位,通过重点源的监测,评估重点源排放污染物对省(市)控站空气质量的影响;污染传输过程的追踪,通过对传输通道监测数据的分析,提出合理精准的解决方案,有效治理空气质量。

2021-2023

楚雄市

新建

410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楚雄市分局

81

楚雄市生态环境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监管、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

2021-2024

楚雄市

新建

2000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楚雄市分局

82

楚雄市工业园区环保管家服务建设项目

工业园区环保管家服务。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3000

楚雄州生态环境局楚雄市分局、高新区管委会

83

楚雄市城区道路智慧化建设项目

对楚雄市城区道路进行智慧化提升改造,实施智能感知、监控管控、路况信息提示、大屏显示与信息服务设施等信息化建设。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8000

市住建局、市公安局

84

楚雄市平安城市、平安乡村建设项目

(1)前端全结构化采集系统建设:在建城区车行道路、人行道、广场和重要出入口建设250路800W全结构化前端、100路900W全结构化标卡、250路人脸识别。(2)新建500路后端视频结构化平台:对已建的1200路视频监控其中的任何500路视频进行实时分析,提取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等目标的位置和类别。(3)后端存储系统建设:新建视频、图片云存储系统,实现“天网”三期已建700个摄像头图像数据和此次新建前端设备图像、图片数据进行集中统一云存储。(4)城区自用4G专网建设:在楚雄市建城区新建10个E-LTE基站及配套4G终端、组成一张初步覆盖主要城区的自用4G专网、初步实现融合数字通信及可视应急指挥。(5)万兆视频边界建设、社会资源整合安全建设:为有效解决政府、学校、反恐重点单位、智慧社区视频图像信息接入全市社会资源整合平台信息安全问题。(6)视频监控应用平台对接建设:建设符合上级公安机关技术和安全要求的应用对接平台,实现与智能交通、社会资源、综治、政府部门、智慧小区、智慧社区、学校等监控平台资源的无缝对接工作。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3750

市公安局

85

楚雄市东南新区便民服务中心片区交通组织优化项目

片区9个重点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反向卡口、隔离栏等交通基础设施。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880

市公安局

86

楚雄市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楚雄市东兴智慧社区智慧交通部分建设项目

路口的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反向卡口、绿色停车系统、智慧行人管控系统、AR全景系统、交警便民服务系统、交通安全边界接入系统等交通基础设施。

2020-2025

鹿城镇东兴社区

新建

760

市公安局

87

楚雄市智慧交通管控系统项目

(1)建设指挥中心交通大脑:a云计算基础、b车辆二次分析系统、c中枢网络传输、d交通地理信息系统、e中枢数据融合。(2)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建设:a指挥中心、b数据机房。(3)城区路网车路协同系统:a智能的路、b高速的网、c聪明的灯、d智慧斑马线、e潮汐车道。(4)感知物联网交通指示牌:a基于物联网电子标签应用、b发光标志牌配套。(5)科技管控:a高清电子警察/卡、b高清违法抓拍、c鸣笛抓拍采集,d区间限时管控等。(6)城郊交通安全。(7)城区路网发布预警系统:a流量感知采集系统、b5G传输专用传输、c信息处理与发布。(8)系统运维管控系统。(9)彝交管便民服务:a彝事通、b彝交管、c彝路通、d数字警务室。(10)信息安全。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34950

市公安局

88

楚雄市群众来访接待中心智能化设备建设项目

根据信访工作流程和工作需要,按照标准化建设各功能室的要求,在群众来访接待中心设置安检区、接访室、接访大厅、候访大厅、疏导室、法律咨询室、视频会议室等分区工作区域。群众来访接待中心配备电脑、电视、LED显示屏、打印机、扫描仪、摄影摄像、录音、电话、意见箱、储物柜、安检和视频监控等设备设施;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防火防盗、安全逃生等设施;安装信访事项查询、语音叫号、安全预警等系统;配备法律咨询服务智能机器人等。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300

市信访局

89

楚雄市金税四期核心征管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金税四期核心征管系统,推进税收征管全面进入数字化、智慧化。在税收业务的基础上,纳入“非税”业务,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同时搭建各部委、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实现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三大功能。

2020-2025

楚雄市

新建

700

市税务局

90

楚雄市照明设施智能化建设项目

对市区内市政路灯实施智能化监控系统安装。(建议老城区与高新区合建)

2021-2025

楚雄市

新建

2000

市城管局、高新区综合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