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01-/2021-0601001 信息分类: 政府文件
发文日期: 2021-03-09
发布机构: 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3-09
称: 楚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号: 楚市政通[2021]12号

楚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1-03-09
字体:[    ]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取得经验

第三节 发展环境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思路

第四节 发展定位

第五节 远景展望

第六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找准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

第二节 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节 全面促进消费

第四节 拓展投资空间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

第二节 大力发展两个主导产业

第三节 加快发展五个辅助产业

第四节 巩固提升两个传统产业

第五节 建设“数字楚雄”

第六节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

第七节 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第二节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第三节 优化城镇发展体系

第四节 高质量建设中心城市

第五节 提升集镇发展品质

第六节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第七节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六章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第一节 建设高效快捷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节 建设水安全保障枢纽

第三节 建设稳定可靠能源枢纽

第四节 建设高速泛在信息数字枢纽

第五节 建设便捷高效物流枢纽

第七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第二节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第五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节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第四节 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换

第九章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第一节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第二节 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节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第十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节 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载体

第二节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节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支撑

第四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第十一章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第一节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节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第三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节 加快建设“健康楚雄”

第五节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十二章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节 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第四节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第十三章 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第一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节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第三节 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第十四章 提升市域治理效能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二节 建设法治楚雄

第三节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四节 建设平安楚雄

第五节 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第十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 健全完善规划体系

第三节 健全纲要实施机制

第四节 强化纲要实施保障

第五节 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附图: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楚雄市谱写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楚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共楚雄市委关于制定楚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楚雄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旨在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推动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市场主体行为的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工作安排,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实施州委“1133”战略,按照市委“产业作支撑、城市出形象、民生有保障、基础更牢固”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八个‘3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决胜全面小康七大专项行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以来,楚雄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85.14亿元,年均增长8.2%,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综合实力在全省129个县市中排名第9位;人均生产总值达80320元,年均增长9.8%;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6.17亿元,年均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年均增长2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2.51亿元,年均增长7.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2146万美元,年均增长4.4%;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0313元和13751元,分别比2015年增加12028元、4795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节能减排等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云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云南省民营经济综合十强县。

二、产业水平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7.9:53.6:38.5调整为2020年的8.3:50.22:41.48。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8万吨以上,建成“国家产粮大县”和全国首个核桃油系列国家标准验证联合实验室,荣获“核桃油之乡”“云药之乡”“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称号,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9.98亿元。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3.5%。烟草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41.42亿元,年均增长5.5%;楚雄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全省十大工业园区”,入选首批云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一部手机游云南”楚雄市板块上线运行,创建为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云南省特色旅游城市,位列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质量强市和高标品牌战略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成效显著,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被列为云南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获批云南省首家专利信息工作站,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引领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市)”,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市”称号,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1%。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12.31亿元,年均增长8%。

三、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个贫困乡镇、5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310户35759人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993.12元增加到12490.38元,年均增长33.07%,大过口乡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西舍路镇被表彰为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7个标志性战役”取得实效,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龙川江西观桥断面水质由劣V改善为Ⅳ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自然生态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75.62%,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市、省级园林城市,所有乡镇建成省级及以上生态文明乡镇。重点领域风险有效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明显下降,债务风险有效防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底线。

四、城乡发展不断提速

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达5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9%,先后被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省级“海绵城市”试点,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称号,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蝉联六届“全国双拥模范城”。集镇及行政村生活垃圾设施实现全覆盖,乡镇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1.4%,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3.3%,被列为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新村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紫溪彝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紫溪彝村、树苴马家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东华小伍排、东瓜龙河花园乡村振兴试点成为精品典范。

五、改革开放活力增强

以“一颗印章管审批”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财税、投融资、国企等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全省首家智能办税服务厅正式启用;供销社综合改革省级试点成效显著,不动产登记中心被评为“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示范窗口”。国有林场改革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如期完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多项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审计管理、城市综合执法等改革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全面脱钩;医联体、医共体、城乡居民打包付费等综合医改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成功引进全国500强企业6户、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66个。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36%,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教育集团化办学经验在全国推广,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协调发展。公共食品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被评为“云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市”。竞技体育再创佳绩,荣获“全国体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基本形成;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全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持续巩固,彝医彝药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保居民就业成效明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被列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成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彝人古镇被命名为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彝族葫芦笙舞等项目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方志馆建设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

七、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昆楚大动车开通,成功跨入高铁时代;楚雄机场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楚南一级公路和楚姚高速全面通车,玉楚高速、东南绕城高速建设有序推进;灵秀立交建成通车,完成东环线、320国道改造,城市一环基本形成;县道、建制村公路硬化率均达100%,乡镇、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三街响水箐小(一)型水库下闸蓄水,白衣河中型水库开工建设,滇中引水干渠楚雄段建设顺利实施,九龙甸、团山和西静河等水库水源地达标建设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率达100%。中缅油气管道全面建成,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5G网络试点工作有序开展,行政村4G网络实现全覆盖。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省级首家智能办事服务厅投入使用,“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基本实现,“一部手机办事通”全面推广。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逐渐形成。

八、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贯彻扎实开展。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全面覆盖,公益法律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法治楚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群众诉求渠道更加便捷畅通,“枫桥经验”楚雄模式得到司法部通报表扬,紫溪镇紫金村被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全面推开,荣获“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称号。“雪亮”工程加快实施,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紫溪镇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彝人古镇社区、栗子园社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称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楚雄市公安局扫黑办被公安部表彰为扫黑除恶成绩突出集体,新时代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取得阶段性胜利。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九、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党的建设系列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基层党建全面加强,智慧党建走在全省前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在全州率先开展,“勇于追求、敏于行动、敢于担当”的威楚精神有效彰显,“不要等、主动干、积极办”的工作作风得到锤炼,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党风政风持续向好。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发展。

专栏1 楚雄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十三五规划目标

2015年

20162020年度完成情况

指标

属性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年均增长%[累计]

创新发展

1

生产总值(亿元)

>500

299.09

323.63

358.34

386.97

460.63

485.14

8.2%

预期性

2

人均生产总值(元)

70000

50406

54120

59824

64516

76662

80320

9.8%

预期性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29.39

20

21.61

23.19

25.04

25.41

26.17

5.5%

预期性

4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47

260.2

30.3%

25.2%

26.1%

23.1%

13.4%

23.5%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96.71

111.27

124.68

140.07

149.43

198.17

182.51

7.5%

预期性

6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40

40.2

41.1

40.3

43.5

41.8

预期性

7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2.5

0.4

0.58

0.42

0.67

0.6

0.7

预期性

8

科技进步贡献率(%)

55

50.3

51.3

52.8

53.5

54.1

55.1

预期性

9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9

2.07

2.17

2.76

2.77

2.85

预期性

10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万户)

25

16

10.96

11.18

22.33

24.73

27.60

11.5%

约束性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

15

2.8

3.5

4

4.3

3.4

3.5

预期性

协调发展

12

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65/

52

61/

49

60.98/

47.5

61.07/

47.9

61.87/

48.23

62.87/

48.95

63.9/

52.4

0.8/

1.4

约束性

13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现行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3.65]

0.7015

0.5022

1.1909

0.3459

0.0091

[2.75]

约束性

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5970

28285

30858

33388

35992

38800

40313

7.3%

预期性

1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174

8956

9887

10787

11790

12863

13751

9%

预期性

16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6

2.45

2.63

2.84

3.23

3.48

3.54

7.5

约束性

17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23.5

23.1

23.15

22.65

24.26

24.43

24.48

1.14

约束性

18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0.4075

0.2048

取消建设任务

约束性

19

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万户)

2.1834

0.5

0.61

0.24

0.2634

0.5479

0.5472

约束性

20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2

2.6

2.6

2.8

2.8

2.6

1.6

预期性

绿色发展

21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5.1024

5.24

5.1024

5.1024

5.1024

5.1024

5.1024

约束性

22

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25

完成州下达任务

约束性

23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

完成州下达任务

完成州下达任务

约束性

24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

完成州下达任务

约束性

25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4

6.69

5.46

6.05

完成州下达任务

完成州下达任务

约束性

26

二氧化硫降低率(%)

与上年持平

0

0.35

4.14

约束性

27

化学需氧量降低率(%)

4.04

-1.28

13.35

1.44

约束性

28

氨氮降低率(%)

超额完成消减任务

-0.9

-15.37

-10.69

约束性

29

氮氧化物降低率(%)

超额完成消减任务

0

-70.87

-6.91

约束性

30

森林覆盖率(%)

72.31

76.92

72.12

72.21

72.49

75.04

75.62

约束性

31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0.2536

0.2

0.2208

0.2233

0.2322

0.2344

0.244

4.1

约束性

32

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

50

41.67

39.13

37.5

50

66.7

79.2

约束性

33

劣Ⅴ类水体比例(%)

消除劣Ⅴ类水体

50

50

50

50

4.16

0

约束性

34

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的天气占比(%)

>97.2

99.73

100

99.2

100

100

100

约束性

开放发展

35

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

57850

33947

38482

43111

48660

32420

42146

4.4%

预期性

36

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万美元)

500

11

500

预期性

37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60

29.76

47.88

80.42

110.73

146.02

62.01

28.07%

预期性

共享发展

38

总人口(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61/6.5

60/4.52

59.85/4.3

59.95/4.85

60.01/4.88

60.16/6.5

64.8/3.14

预期性

39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

10.3

10.23

10.71

11.21

11.73

13

4.77

约束性

4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5以上

99.9

99.76

99.83

99.37

99.36

99.36

约束性

41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0

88.75

87.82

88.91

89.7

90.2

90.2

预期性

42

登记失业率(%)

﹤4.5

3.5

3.5

3.24

3.22

3.24

3.62

预期性

43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2]

[1.97]

0.46

0.54

0.55

0.6

0.63

[2.75]

预期性

备注:表中有[]的数据为五年累计数。

第二节 取得经验

五年来的成就,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五年来的成就,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各项部署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五年来的成就,是全市上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大力弘扬“勇于追求、敏于行动、敢于担当”的威楚精神,提振和彰显“不要等、主动干、积极办”的精气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务实苦干的重大成果。五年来,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经验。

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产业作支撑抢抓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和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州委实施“1133”战略等重大机遇,以园区建设和产业链培育为主阵地、以转型升级为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主旋律、以投融资体系建设为主攻点、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实施“大树移栽”和“壮苗工程”,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为“十四五”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经验。

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必须坚持城市出形象围绕打造滇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目标,聚焦“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坚持业态、文态、形态、生态“四态兼备”,特质、品质、价值、颜值“四质(值)兼具”,强健城市“骨肉之躯”,畅通城市“血脉之源”,补足城市“精神之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提高城市发展水平,为“十四五”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必须坚持民生有保障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群众的目标,花真功夫、下大力气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满意的教育、更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安全的社会环境,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必须坚持基础更牢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执政基础“三基”工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把党的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持续深化平安楚雄、法治楚雄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基层活力转变为发展动力,为“十四五”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实保障。

第三节 发展环境

一、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国内来看,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从全省全州来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定位不断落实,“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省情新内涵不断丰富,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加快打造,“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省发展动能和动力仍然很足。楚雄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行动深入实施,发展环境优越、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楚雄市作为州府所在地,是楚中“1+4+1”城镇群的核心,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阶段,面临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需应对交错叠加的风险挑战。

二、面临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指明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和“四个突出特点”,是云南发展的根本遵循,为楚雄市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全市上下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释放发展动能国家加快构建“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有利于楚雄市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成为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先进制造的节点,为楚雄市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提升在“大循环、双循环”中的嵌入度和贡献度带来重大机遇。

重大区域战略实施,拓展发展空间。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云南省“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格局不断形成,楚雄州楚中“1+4+1”城镇群加快打造,为楚雄市主动接轨昆明、融入滇中、联动滇西,全面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带来重大机遇。

多重政策红利叠加,补齐发展短板“十四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新一轮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两新一重等多重政策叠加,为楚雄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带来重大机遇。

云南世界一流三张牌打造,增强发展活力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新优势,楚雄州大力发展千亿级、百亿级产业,为楚雄市发展壮大健康服务、旅游文化、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等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带来重大机遇。

三、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区域综合竞争能力不强。与滇中城市群其他核心城市相比,楚雄市经济体量小,仅为昆明市官渡区的35.1%、玉溪市红塔区的54.5%、曲靖市麒麟区的53.6%。发展基础薄弱,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区位和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周边生产要素的集聚能力不强,在区域合作发展中存在较多困难。随着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

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农业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程度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工业经济实力不强,烟草及配套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一烟独大”局面仍未彻底改变,优势产业尚未形成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第三产业发展不快,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滞后。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仅占GDP的0.7%;开发区综合承载能力不足,劳动力、土地、水资源等要素保障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城乡融合发展任务繁重。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4.3%,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37.1%;新型城镇化推进缓慢,中心城市带动发展作用不明显;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仍不合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高;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比为2.93:1,收入差距明显。

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弱项。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城区学校布点不均衡、学位数不足,山坝区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专业教师结构不均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不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缺乏。公共文化和社会体育设施匮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健身、文体活动和举办赛事等需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楚雄市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州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行动,按照“产业作支撑、城市出形象、民生有保障、基础更牢固”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州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发展与安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思路

根据“十三五”时期全市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新思想对标对表,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与新要求保持一致,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做到思路不变、频道不换,坚定信心决心,坚持产业作支撑,强产业、提质量、促开放,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城市出形象,强基础、创特色、树品牌,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民生有保障,强福祉、补短板、固底板,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基础更牢固,强组织、严治党、聚合力,着力营造全社会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干事创业环境。

第四节 发展定位

“十四五”时期,着力把楚雄市建设成为彝族文化大观园、绿色制造产业基地、滇中城市会客厅、民族团结进步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第五节 远景展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建成法治楚雄、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基本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楚雄;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基本建成美丽楚雄;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楚雄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持续巩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六节 发展目标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充分考虑楚雄市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到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高于全省,达到全州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提高,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区域性综合功能基本显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彝族文化特色更加突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推进,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稳步增加,建成中等城市;金融、会展、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明显提升,建成“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水环绕、天蓝地绿”的宜居城市,打造成为滇中城市会客厅。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以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为主的广覆盖、内畅外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代化水网体系更加健全,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水安全有效保障;能源供应格局、能源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便捷高效的市、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更加完善;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深入推进,“新基建”成效明显,主城区、集镇、景区5G实现全覆盖。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工程成效显著,对外开放合作水平全面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法治素养明显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强市、体育强市迈出新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协调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为普遍形态,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不断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平安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专栏2 楚雄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类别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累计

指标

属性

1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485.14

760

8.5-9%

预期性

2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万元/人、%)

10.87

16.72

9%

预期性

3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3.5

66

[2.5]

预期性

4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0.8

35

[4.2]

预期性

5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产品总产值比

1.84

2.6

[0.76]

预期性

6

进出口贸易总额(万美元)

42146

67877

10%

预期性

7

创新驱动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亿元、%)

2.77

11.4

32.7%

预期性

8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85

5.5

[2.65]

预期性

9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

3.86

5.71

[1.85]

预期性

10

民生福祉

中等收入群体比重(%)

22

32

[10]

预期性

1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元、%)

29942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8.5%

预期性

12

城镇调查失业率(%)

3.62

≤5.5

约束性

13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3

14.2

[1.2]

约束性

14

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个)

2.69

3.5

[0.81]

约束性

15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0.04

95

[4.96]

约束性

16

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0.28

≥2

[≥1.72]

约束性

17

人均预期寿命(岁)

75.8

77

[1.2]

预期性

18

绿色生态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完成州下达目标

约束性

19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完成州下达目标

约束性

20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100

100

约束性

21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79.2

完成州下达目标

约束性

22

森林覆盖率(%)

75.62

75.8

[0.18]

约束性

23

安全保障

粮食总产量(万吨)

21.5

22

[0.5]

约束性

24

电力装机(万千瓦)

6.925

7.625

[0.7]

预期性

第三章 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全面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努力提升楚雄市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

第一节 找准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切入点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打造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枢纽和消费市场等体系,推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加快形成对内对外开放市场。对内强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聚焦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推动优质生产要素在全链条广为集聚、互为流通。对外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深化与昆明、玉溪、普洱、临沧的合作发展,共同建设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规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楚雄跨境贸易中心,打通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等堵点,积极参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合作。

第二节 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动服务“滇中崛起”,加速与“滇西一体化”协调联动发展,加快推进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一、加速服务和融入滇中城市群发展

围绕滇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发展目标,主动接轨昆明、融入滇中、联动滇西,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融合互补、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社会管理统筹协调、生态安全屏障共筑。以中(彝)医药、健康产品研发等为主,加强与昆明、玉溪的科研合作和产业链对接,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差异化协同发展;联合曲靖、丽江、保山等地区共同打造绿色硅材聚集区;加强与大滇西旅游环线、昆玉红旅游文化带衔接,打造滇中城市群周末旅游、假日旅游的首选地。积极参与“轨道上的滇中城市群”建设,加快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公共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对接”。

二、推动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发挥楚雄市州府所在地作用,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工程,提高楚雄市首位度,推进 人口、资金、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按照楚中“1+4+1”城镇群发展布局,积极与南华、牟定、姚安、双柏4个县城及禄丰广通镇共同构建环楚“半小时经济圈”。加快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共建共用的水利网络、公建民用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按照与其他四县一镇差异化发展定位和产业分工,以高新区发展为载体,汇集周边农特产品、中药材及医药产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提高产业集聚度,培育新形势下楚雄市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第三节 全面促进消费

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商业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商业综合体,塑造特色商业街消费场景;巩固发展教育、住房、家政、家电、建材、配送等消费市场,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吸引消费回流。培育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新零售、直播带货、线上超市、无接触交易服务、在线医疗、在线教育、数字传媒等新业态,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扩大融合消费,突出民族风情、特色美食,推动商业、旅游、文创、体育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规范发展假日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扩大节假日消费,促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消费。激发农村消费活力,畅通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推进农村集市提档升级,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四节 拓展投资空间

深入实施抓项目稳投资行动,落实“构二破三”“调二提三”项目建设指挥调度机制,构建项目推进实施链和时序链,破解投融资、要素保障、资源配置三大难题,提高投资有效性、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益。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方面短板,支持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两新一重”,着力推进以5G网络、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主的新基建;实施城市更新,加强城市设计、老旧小区改造、防洪排涝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力争取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项目资金支持,加大水网、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扩大产业投资,增强高新区承载工业投资功能,加快烟草及配套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落地;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实施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强特色小镇、景区景点、半山酒店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房地产开发投资。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探索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积极扩大外来投资。

第四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全省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聚焦“两型三化”发展方向,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产业发展思路,加快构建“2+5+2”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数字楚雄”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新优势

一、打造绿色能源牌

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绿色水电硅、绿色铜等绿色能源产业。积极争取中石油云南炼化二期项目落地。推进绿色能源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推进农林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加大光伏衍生品开发,推进水风光(储)新能源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光伏领跑者”基地、“平价上网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牌”。

二、打造绿色食品牌

深入实施以“一县一业”,种业和电商“两端”,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三化”为主的“一二三”行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进楚粳稻“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科研+种养+加工+流通”全产业链发展。保障种子安全,瞄准高品质粮食、果蔬、畜禽等特色品种,提升优良品种选育能力,建设现代种业优质水稻种子繁育基地。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加大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扩大“基地直采直销”覆盖面,引导新零售、在线餐饮、在线旅游等业态参与农村互联网生态建设。全面推进农业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加大适宜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核桃、魔芋、中药材、果蔬、优质粮油等产业绿色有机化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打造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积极参与云南省“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培育壮大云泉酱菜、糖彝朵等一批本土品牌,扩大“核桃油之乡”、“云药之乡”、全国魔芋产业重点县影响力,提升楚雄特色农产品美誉度。

三、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中(彝)医药资源、旅游资源、区位条件等优势,推动康养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推进医疗与养老、旅游、体育等业态融合发展。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城市,发挥中国森林养生基地、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紫溪森林康养基地影响力,依托特色小镇、半山酒店、养生养老基地等建设,丰富“养体养心”医疗健康旅游产品,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和水平,着力打造楚雄“健康生活目的地”。

第二节 大力发展两个主导产业

依托产业发展优势,按照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发展壮大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两个主导产业,打造全省最大的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和天然药物产业基地。

一、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坚持战略导向、需求牵引、产用结合、协同发展,以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强化绿色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支撑。重点推进高效单晶硅拉棒、切片、电池片、电池组件产业,以及坩埚、石墨件等配套产业和高纯磷、高纯铟、高纯镓、磷化铟晶圆等半导体材料。强化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推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绿色铜产业集群。拓展航空航天、医疗等高端领域的应用空间,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将楚雄市打造成为全省最大的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基地。

专栏3 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工程。依托高新区富民、云甸片区,规划建设9000亩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基地,争取纳入省水电硅材、铝材一体化发展项目,争取电价优惠政策,打造以“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棒/硅片、单晶硅电池片—单晶硅电池组件—特色产业+光伏电站”为主线的光伏全产业链。

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重点项目。加快推进“2015”(宇泽20GW单晶硅拉棒及15GW单晶硅切片)、“2020”(晶科20GW高效电池片和20GW硅棒切片),川至半导体40吨高纯磷、60吨高纯铟、10吨高纯镓生产线建设等项目实施。

绿色铜全产业链发展工程。实施滇中有色冶炼环集烟气综合回收利用、艾萨炉电收尘技改等项目;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强化铜产业在高压输电、高铁装备、5G电子通信等领域的产品运用,打通铜全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个短板和薄弱环节,重塑铜全产业链支柱产业发展新优势。

光伏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工程。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链长,各相关部门牵头的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聚焦产业链断点、堵点、短板,在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政策帮扶等领域精准发力,打造分工有序、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

二、生物医药产业

结合市场需求与药材生产适应性,重点种植工业大麻、重楼、云木香、黄精、续断、白及、紫丹参、红大戟等品种,推动药源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打响“云药之乡”品牌。以庄甸、赵家湾、富民、智明生物产业园为载体,积极发展中药、民族药和天然药物等研发加工,推动云南省现代中药(民族药)创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示范基地。开发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抗体药物,推进重楼、魔芋等药食两用药材及雨生红球藻等特色生物资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加快工业大麻综合开发利用,探索科研育种、萃取分离、应用研发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设全省工业大麻产业示范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大麻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集中(彝)药材采购销售、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中(彝)药材交易市场。持续发挥盘龙云海、老拨云堂等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优势,提高中(彝)药产品知名度。到2025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实现中药材产值7亿元,生物医药产值达200亿元。

专栏4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布局。按照集群化、一体化、循环化、绿色化发展总体要求和“一核两带三心多点”空间布局,全面实施“1234战略行动计划”(围绕“彝药之都、康养楚雄”一个总目标,打好“绿色”和“彝医药”两张特色牌,推进名牌、名企、名人“三名工程”,打造优质药材种植、精深加工、现代商贸物流、生态康养服务四大产业集群),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推进裕丰药业、铭鼎药业技改搬迁,建设中药配方颗粒基地、工业大麻种植加工基地和魔芋精微粉加工示范、魔芋膳食纤维保健品加工、云植药业盐酸小檗碱、摩尔农庄系列功能饮料、药品制剂生产线。

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工程。以楚雄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为核心,发展敷料、液体敷料、抑菌类产品、卫生用品等医疗器械卫消产品,引进一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开发一批医疗仪器、设备及医用耗材。

生物医药加工基地建设工程。重点推进“一园四片区”(庄甸医药工业片区、赵家湾生物产业片区、富民生物产业片区和苍岭智明小草生物产业片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生物医药龙头企业。

云南省工业大麻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全市规划种植工业大麻10万亩;在富民、庄甸片区规划建设3255亩工业大麻产业基地,以国内工业大麻龙头企业为核心,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参与,完善科技研发、种植加工、产品应用等体系;建设云南(楚雄)工业大麻区块链溯源及数字化监管平台,开展工业大麻从育种到CBD提取销售的全链条全程监管,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全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在庄甸医药工业片区、苍岭智明小草生物产业片区,从百亿元起步加快布局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产业,通过引进知名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创新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生产,建设集产业孵化、会展交易、科技研发、仓储物流、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

第三节 加快发展五个辅助产业

以产业质量效益提升为重点,着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健康服务业、现代物流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

一、旅游文化产业

以旅游基础高端化、旅游服务智慧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营销国际化为目标,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战略,打造云南省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楚雄州“四大走廊”重要节点。依托旅游文化资源,面向国内外文化旅游市场需求和客源市场定位,构建“一核两组团六区多点”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打造文旅融合、康养旅游、户外运动、研学科考、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重点产品,加快开发旅游新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力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彝族火把节、赛装节两张名片,建设集彝族文化展示、风情体验、旅游观光、产业开发等元素于一体,省内独有、全国知名、世界共享的彝族文化大观园。充分利用好“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加大宣传和市场监管,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构建旅游诚信体系,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十四五”期间,实现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10%、15%以上,到2025年,全市旅游文化产业总收入达480亿元。

专栏5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一核两组团六区多点”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一个滇中公园城市休闲发展核;构建西舍路哀牢山生态文化旅游组团、大过口—三街彝族文化旅游组团两个组团;建设大紫溪山森林康养度假旅游区、彝风精品文化旅游区、历史文化集聚区、骠川文化旅游体验区、低热河谷农业休闲及避寒度假旅游区、哀牢山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六个特色旅游区;开发紫溪云庆旅游小镇、铜鼓文化园、龙川江湿地景观公园、太阳历文化园等多点文化旅游产品。

文旅融合“五个一”发展工程。开发一批传统村落,建设以口夸、吕合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旅游村;建设一个文旅特色集散地,将彝人古镇片区打造为楚雄市核心文旅特色集散地、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办好一个核心文旅特色主题节庆,把彝族火把节打造成国际性活动品牌,培育发展茶花 文化节、马缨花节等节庆文化;打造一台以彝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文化演艺剧目,提升“彝 乡恋歌”、“云绣彝裳”影响力;实施一套以彝文化为核心的系列文旅宣传推介活动,让“彝族文化大观园”这张名片享誉全国。

国家高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创建行动。推进太阳历文化园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彝人古镇及北片区—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力争将紫溪山、彝人古镇及北片区、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楚雄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程。建设紫溪森林康养小镇、青山湖湿地公园、茶花山公园等,改造提升彝海公园、福塔公园、观音山公园,综合开发紫溪山和情人谷片区,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智慧旅游建设工程。全面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楚雄板块,推进智慧旅游交通、智慧停车场、智慧厕所、“刷脸入园”、智能导游等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在线直播、导游导览等平台功能在景区全覆盖;建设智慧化监管平台和服务平台,提升景区智慧化服务水平。

旅游业人员培训工程。加强与大中专院校、企业合作,建设旅游教育培训基地,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旅游服务技能人才、导游等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

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推进重点产业向优势区(带)集聚,构建具有楚雄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农业强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巩固国家产粮大县发展成果,推进水稻、玉米主产区建设,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生产保供能力。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壮大核桃、魔芋、中药材、野生菌、果蔬、花卉、茶叶等优势产业,不断提高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开展兴林富民行动,发展林下经济、木本油料、森林旅游等现代高效林业。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拓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加强耕地保护,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大数据、区块链、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土地流转、托管、股份合作,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2025年,实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产值150亿元。

专栏6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粮食安全工程。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严守粮食播种面积底线,筑牢粮食保供基础,确保每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56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22万吨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新增高标准农田9万亩,累计达25万亩,实现上图入库。

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以水稻为主的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1万亩,配套完善机耕路、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

“绿色食品牌”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争取建设省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促进核桃、魔芋、野生菌、大米、酱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植物蛋白科创中心和加工基地建设,到2025年,力争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年均增长6.5%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产品总产值比达2.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到2025年,发展农业龙头企业75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250个以上,全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达700个以上。

农业科技提升工程。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使用适宜丘陵山坡地、特色产业的中小型农机和设施装备,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60%和62%以上。

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建设覆盖农业全产业链,集数据监测、分布和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数据云平台,全面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加大楚粳稻、食用菌、魔芋、热作蔬菜、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种植生产中物联数字装备应用,建设紫溪镇、白衣河、马龙河等智慧农业基地;以“一部手机云品荟”为抓手,全面推广农产品销售新模式。到2025年,信息服务入户率达90%以上,龙头企业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全覆盖。

产业融合发展载体建设工程。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等建设,到2025年,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州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建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25个、田园综合体2个。

三、健康服务业

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中(彝)医药、交通区位等优势,推进医疗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等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中(彝)医健康服务业,打造全国知名的康养城市。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生、医养结合及老年康复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建设一批保健养生养老基地。挖掘推广中(彝)医药特色诊疗保健技术和服务,建设中(彝)医康体保健旅游示范基地和健康体验园,开发一批彝医药文化康养旅游、医疗保健等新产品。培育发展康体休闲产业,加快体育训练基地、健康步道、自行车道等运动休闲设施建设,举办越野、自行车、马拉松等赛事活动。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满足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医疗需求。引进国际高端医疗、美容、康体、养老产业机构,提供上门诊疗、护理、保健康复、心理关怀等连续整合服务,融入云南省心脑血管、呼吸、中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延伸性服务至社区、至家庭。

专栏7 健康服务业发展重点工程

健康服务全产业链培育工程。探索“健康+养生、健康+智慧、健康+休闲”等大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从“现代中药”到“医学科研、区域治疗中心”建设,再到“康养、休闲”全产业链的转变,全面提升医疗保健、养生养老服务水平。

彝医药传承推广工程。加强对彝医药技术和古籍的抢救、挖掘、整理和传承,弘扬优秀彝医药文化,促进彝医药和彝族文化等资源与康养项目融合发展,打响彝医药康养金字招牌。推进彝医药“六进”(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工程,鼓励出版健康养生图书、彝医药健康相关影视作品,推广彝医药养生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彝医药的知晓度。

四、现代物流产业

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目标,补齐流通基础设施短板,建设“通道+枢纽+网络”多层级的现代流通体系。依托“一机六高五铁”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跨境物流等物流产业新业态。围绕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物流需求,加快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完善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推动物流业与农业、制造业、商贸业、金融业的联动发展,促进物流服务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物流供应链服务和第三方物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在物流体系中的应用,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引进大型知名物流企业,支持本地新兴物流企业发展,发挥产业集聚功能,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规模和品牌效应明显、具备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到2025年,物流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以上。

专栏8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流通体系建设工程。加快建设楚雄国际物流基地、楚雄西部商贸物流园、东部多式联运及工业物流服务区、冷链物流园等,积极发展集展示、交易、仓储、集散、加工、货运、配送、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批发交易配送体系。

流通服务实体经济工程。完善公用型城市配送节点和社区配送设施建设,提升城东商贸物流中心对烟草和医药企业的服务能力,增强西部商贸物流园和楚雄国际物流基地对大宗农产品物资、大宗散杂货、工业生产资料的运输能力。

五、数字经济产业

抢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快推进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楚雄”建设。以5G创新应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为重点,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建设,实施高新区新经济产业园、58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产购储加销”各环节数字化应用,推广使用“孔雀码”,建立楚粳稻、魔芋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可追溯生产体系。推进烟草行业工业互联网公共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智能制造工厂试点等工程,加快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推进数字经济与旅游文化融合,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快推进 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成果应用于服务业。

专栏9 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重点工程

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抓住楚雄市被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契机,加强乡村信息基础网络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数字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比重,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农产品追溯平台,健全完善市、乡镇(街道)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开展质量追溯场景运用试点。到2025年,农业示范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大型农贸、批发市场配套建成农产品质量速测点。

企业数字化改造工程。推动烟草、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行业骨干企业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工程,利用数字赋能打造数字工厂、无人车间和无人生产线。

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中小微企业上云,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供应链,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数字安全建设工程。建立健全安全测评、风险评估、安全防范、应急处置等机制,确保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共享。强化大数据安全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和数据流动监管水平。开展重点行业数据安全监督检查,提升电信、互联网、工业等重点领域的数据安全保障能力。

第四节 巩固提升两个传统产业

围绕增强产业链韧性,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产业和建筑建材产业,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一、烟草及配套产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全产业链重塑卷烟产业新优势的决策部署,坚持产品创新、提质升级,注重品牌打造,推动烟草及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稳定核心烟区、基地和烟农队伍,大力发展绿色烟叶,支持新品种试验、推广和生产,全面推进使用可降解地膜,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持续提升“清香楚叶”品牌优势。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年产量30万担左右。加大烟叶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示范推广生物质颗粒燃料、电能等清洁能源烘烤方式,提高烟叶供给质量。加快红塔集团楚雄卷烟厂数字化改造,推动新兴技术在烟草种植、卷烟加工、烟草销售等环节的应用。鼓励烟草配套企业集团化发展、多元化经营,推动技术改造,提升卷烟配套系列产品质量,满足优势产品、创新品类和新型烟草制品发展需要,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建筑建材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围绕绿色节能、智能建筑,提高建筑业智慧化水平,建设集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监督管理等为一体的行业监管和服务平台。鼓励本土建筑企业提升资质,创建优质工程,开拓建筑建材产业市场。引进科技型、创新型、循环型建筑建材企业总部迁驻楚雄,打造集研发、孵化、生产、检测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建材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云甸陶瓷产业园,积极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高端陶瓷砖、民族特色装饰材料,加快发展安全健康、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绿色建材产业。

第五节 建设“数字楚雄”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坚持走“以资源引企业、以市场换产业、以应用促发展”的路子,坚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城市同步推进,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楚雄”建设。

一、建设数字政府

深化数字技术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政府服务大厅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优化政务服务流程,融合线上线下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政府”,推广应用“一部手机办事通”,实现“一网通办”“指尖办”“掌上办”。加强政务数据资源统筹发展,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交换,不断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社会治理和政务服务中的应用,提升政府部门社会治理协同联动能力和决策能力。探索利用“互联网+监督”模式,深化廉政建设。推进“互联网+党建”,打造智慧党建新模式。

二、建设数字社会

主动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期待,以优化提升民生服务、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信息技术市场化服务为重点,加快推进民生服务数字化。积极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慧广电、数字民政、数字环保、数字应急、数字传媒,加快建设智慧社区、数字乡村、数字小镇等。构建数字化信用系统,不断提升全民数字技能,推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建设数字城市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全面系统推进城市数字化,建设数字城市。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集城市数据中枢、开放式智能运营平台于一体的“城市大脑”。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政府管理等领域,积极探索智慧应用场景。充分利用二维码、人脸识别技术,在城市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开展“一码通城”,推进一码通用、无感通行和便捷支付。推动信息新技术在城市监测预警、城市安防、打击犯罪等领域深度应用,基于城市网格化管理基础,打造信息共享、快速反应、联勤联动的指挥中心,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

专栏10 “数字楚雄”建设重点工程

智慧教育。建设教育数据中心,建立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全学科“校本资源库”。创建“智慧校园”“智慧课堂”,促进教育治理能力,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开展远程教育,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智慧医疗。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建设智慧医保平台,加快建设“健康云”,形成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开展区域远程心电中心、影像中心建设,实现跨区域、跨层级的医疗数据共享应用,全面布局“多码融合”支付、远程医疗、线上预约检查等服务设施,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智慧环保。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等领域的智慧服务系统和环境监管平台,深化应用卫星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完善森林防火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功能,推进林业资源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健全生态环境数字监测网络。

智慧养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居家代买等智慧便民服务和关怀照料等养老互助服务。推广可穿戴、便携式健康监测、自助式健康检测、智能养老监护等设备,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健康养老需求。

智慧交通。新建智慧交通控制中心、大数据分析平台、智慧停车场、外场道路信息采集系统。

智慧广电。实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广电5G建设、广电融合提升工程,推进市级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平台、广电大数据云平台、网络视听平台建设,提供融合新闻资讯、视听娱乐、智能家居等智慧广电数字生活服务。

数字市政。运用5G、物联网等技术,推进道路、路灯、给排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感知体系建设,搭建市政设施综合管理平台,提升市政综合运维、安全预警、公共服务、运行节能等数字化水平。

智慧城市管理建设工程。实施“1+2+8”系统建设,即楚雄市智慧管理中心,智慧城市运营管理平台、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智慧社区、智慧公厕、智慧停车、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工地、智慧物业、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

全民“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将数字经济基本知识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数字素养”培训,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基层行活动,提升全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弥合公民数字鸿沟、提升全民数字素养。

第六节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

以重点产业为支撑,围绕扶持产业链,配置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培优培强一批本土企业,引进落地一批优势企业。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培强做大骨干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实施中小微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开展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行动,着力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行业“小巨人”。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鼓励企业主体申报纳入云南省产业发展“双百”工程。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帮助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缓解实体经济融资压力。到2025年,争取培育主板上市企业2家,科创板企业3—5家。

第七节 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兴区、特色产业立区、开放发展强区”路径,构建“一心双核四园”联动发展格局,集聚优势资源,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民族特色创新创业高地。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优化产业布局,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加速关联产业配套,提升产业链式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金融物流和商业服务等生活生产配套,逐步把更多城市功能、公共服务植入园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参与创建昆曲玉楚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云南)自贸区联创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开放合作水平。探索实行“州级决策领导,高新区独立建制,县市区融合发展”的运行管理体制,营造高效能的服务环境。探索与各园区开展“托管园”和“共管园”等分工协作新模式,实现互补性产业合作共赢。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100家,打造成千亿级园区。

专栏11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工程

“一心双核四园”联动发展格局。“一心”即以国务院批复的7.16平方公里为核心,“双核”即以楚雄为核心的楚南发展核和以禄丰为核心的禄武产业发展核,“四园”即楚雄工业园、禄丰产业园区、武定产业园区和南华工业片区。

产业培育工程。集中力量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绿色化工三大辅助产业,构建“3主3辅”现代产业体系。

双创升级工程。加快双创平台和政策体系建设,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深化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强高端人才引进联合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新经济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打造“彝创汇”双创活动品牌,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第五章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集聚融合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实施以促进 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培塑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底蕴,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促进中心城区和集镇协调发展,努力建设更高品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一节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着力构建全域覆盖、边界清晰、功能明确的“三区三线”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布局体系。

一、引导各类空间协调发展

优先确定生态空间。以生态功能极重要和生态环境极敏感地区为主,构建“两屏两江三河多点”(“两屏”即西南部哀牢山、北部紫溪山生态屏障,“两江三河”即龙川江、礼社江、马龙河、三街河、五街河,“多点”即市内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等)的生态安全格局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形成连续、完整、系统的生态保护格局和开敞空间体系,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保障农业发展空间。优化农业生产空间布局,重点保护吕合、东华、子午等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明确具备整治潜力的区域以及生态退耕、补充耕地的区域,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提高粮食保障能力。

融合城乡发展空间。优化市域城乡规模等级结构,衔接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开发区、特色小镇和村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各类村庄协调发展,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型、功能复合的城乡生活圈。

彰显城乡特色空间。挖掘自然和人文资源潜力,强化彝族、回族、白族、苗族等特色民族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系统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吕合村、以口夸村、达诺村等中国传统村落和紫溪彝村彝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合理开发,划定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整体保护区域。

统筹山区坝区发展。优化山区发展空间,山区乡镇要按照适度集中的原则,引导村庄向宜建山地布局,鼓励山区农民进城,加强山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山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补齐山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实施坝区保护工程,坝区乡镇要坚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保护优先、惜土如金、节约用地”的原则,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协同地上地下空间。划定地下空间和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开发重点区域,处理好地上与地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等控制线的关系。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推进地下通道、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应急防灾、军事设施和物资仓储设施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坚持平战结合,促进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人防系统布置相结合。

二、强化三条控制线底线约束

优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国土空间开发底线的约束作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强化哀牢山、紫溪山自然保护区、紫溪山森林公园以及礼社江、龙川江流域的保护与管理,有效推进红线区生态保护与整治修复,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明确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界定范围,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对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敏感区、防护林生态功能区、封山育林区等受保护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做好生态保护红线负面清单管理,合理预留涉及国计民生的公益性项目空间。

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原则上不得突破永久基本农田边界。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及管理。确保耕地保有量,提升耕地质量,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综合考虑人口、产业、城镇规模和发展趋势,将中心城区、集中连片城镇建设区和城中村、城边村、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划入城镇集中建设区;不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建设用地规模并预留一定弹性。乡村地区划定农村居民点建设控制范围,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协调处理好城镇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冲突与矛盾,统筹同等耕地的占补平衡。

第二节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提高城镇和产业集聚程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目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构建一核、一圈、三带、六区的市域发展布局。

一、打造市域发展核心

以鹿城、彝海、东瓜三个街道城市建成区为主,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突出高新区平台建设、增强产业支撑,加快人口聚集,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构建市域发展核心。优化中心城区与高新区功能布局,支持城区与高新区错位发展、互补融合、联动支撑,推动高新区打造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优化空港经济区(楚雄机场)空间布局,强化对“楚中”组团其他城市带动,打造滇中城市群重要的产业及人口集聚区。

二、建设环楚经济圈

依托市内杭瑞、楚广、玉楚、东南绕城高速公路及楚南一级公路,串联苍岭、紫溪、吕合、东华、子午等乡镇,形成环线,打造环楚经济圈。以城市建成区为核心,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周边延伸,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苍岭镇重点布局新材料、绿色能源、生物医药、建材和商贸物流等产业;紫溪镇加快完善旅游文化、健康服务等产业配套;吕合镇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东华镇、子午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完善商贸服务、流通集散等功能,配套航空服务相关产业。优化区域公共服务配套,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三、构建三条经济带

昆楚大经济带。以昆楚大高铁、昆楚大复线高速、杭瑞高速、楚南一级公路为依托,向东连接昆明、曲靖及沿海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向西连接大理、德宏及南亚地区,强化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产业,建成滇中城市群重要产业基地、大滇西旅游环线知名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和“一带一路”重要物流节点。

攀楚玉经济带。以京昆、大永、楚姚、玉楚高速公路为依托,向北连接攀西、成渝及京津冀地区,向南连接玉溪、西双版纳及东南亚地区,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发展生物医药、健康服务等产业,建成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西南地区健康养生基地。

楚普临经济带。以楚景高速公路为依托,发挥高速公路过境的经济社会发展溢出效应,沿公路重要节点谋划布局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旅游文化等产业,建设滇西南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和哀牢山北部山区乡镇商贸集散服务中心。

四、形成六个功能区

绿色制造工业区。以赵家湾桃园、富民庄甸、苍岭工业区为重点,发展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等产业,推进高新区国家级绿色园区建设,打造绿色制造工业区。

现代商贸物流区。以320国道和楚景高速沿线、楚雄站片区和东南片区物流基地为重点,加快布局生产资料、特色农产品、建筑建材、汽车及配件等物流配送中心,提升综合商贸物流集散功能,打造形成集物流、技术、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区。

旅游文化区。抢抓云南大滇西旅游环线、楚雄州“四大走廊”建设机遇,以哀牢山、紫溪山、太阳历文化园、彝人古镇、情人谷、南安古镇等片区为重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功能,开发彝族文化、红色文化、休闲生态等旅游产品,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区。以山区乡镇和山坝结合部为主,巩固粮烟生产,加快发展核桃、魔芋、果蔬、中药材等产业,提升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水平,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一批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农耕文化体验区,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区。

空港经济区。推进楚雄机场和综合交通枢纽站建设,在东华子午片区规划建设空港新区未来城,完善功能配套,发展航空综合服务、商贸物流等临空产业,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加速构建空港经济区。

生态涵养区。强化对九龙甸、西静河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及哀牢山、紫溪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青山嘴水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生态补偿和后期管护机制,构建生态涵养区。

第三节 优化城镇发展体系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心乡镇为带动,一般乡镇为支撑,建立功能分工协调、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加快形成“一核、两心、三轴、两圈、多点”的市域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城镇协调发展。中心城区主要包括鹿城、彝海、东瓜三个街道,重点提升人口、产业集聚能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质升级,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中心乡镇主要包括紫溪镇、苍岭镇、子午镇、东华镇、三街镇、新村镇、中山镇、西舍路镇,重点承载产业集聚、分担城市功能、支撑全市经济发展,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带动周边山区乡镇及农村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一般乡镇主要包括吕合镇、八角镇、树苴乡、大过口乡、大地基乡,重点以农业、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主,增强乡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辐射力,带动乡村发展。

专栏12 市域城镇空间格局

“一核、两心、三轴、两圈、多点”。一核:市域城镇发展核心,以楚雄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两心山区中心城镇,依托三街镇、中山镇及新村镇的优势条件,将其建成山区南、北两处城镇中心。三轴:城镇发展轴(包括昆楚大东西发展轴、攀楚玉南北发展轴)、山区发展轴(“南华县—三街镇—中山镇—西舍路镇—景东县龙街镇”南北向山区城镇发展主轴)、山坝联动发展轴(包括“禄丰市广通镇—东华镇—新村镇—西舍路镇—景东县太忠镇”山坝城镇联动发展轴和“东华镇—大过口乡—八角镇—南华县马街镇”山坝城镇联动发展轴)。两圈:环楚城镇发展圈(主要包括中心城区、紫溪镇、苍岭镇、吕合镇、子午镇、东华镇)、哀牢山北部城镇发展圈(主要包括三街镇、八角镇、中山镇、西舍路镇、新村镇、树苴乡、大过口乡、大地基乡8个山区乡镇)。多点:苍岭镇、子午镇、东华镇、三街镇、吕合镇。

第四节 高质量建设中心城市

优化中心城市发展方向,按照“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四大要素,统筹推进城市更新,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中心城区提质扩容,建设具有楚雄特色的“美丽城市”,逐步建成滇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一、推进中心城市提质升级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北扩、东拓、西控、南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通过交通连接,实现向东部苍岭新区的拓展;依托交通站场建设,重点开发城北片区和城南片区;西面以生态管控为主,加强对紫溪山自然保护区的管控和保护,适度延伸扩展。

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吸引人口、产业集聚,逐步扩大城市规模,建成中等城市。加强与南华城区协调建设发展,共建绿色经济发展先行区及彝族文化特色城市。

加强城市更新改造。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优化城市交通体系,完善以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为骨架的道路系统,打通断头路,增加路网密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改造排水防洪系统,建设集约高效的供水体系;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大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力度。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学校、超市、智能快捷箱、菜市场,以及社区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因地制宜开展城镇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旧街区、城中村改造,推进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强城市风貌、建筑色彩、夜景照明、城市天际线等管控与提升,推进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保护,建设一批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主题街区。新改建一批公园绿地广场,打造城市滨水景观线,提升城市优美人居环境,建设滇中城市会客厅。

专栏13 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程

城市路网建设工程。推进彝都大道、富强路、兴楚路等主干道,溪河路、富兴路、塔海路、东云路等次干路及支路建设,打通彝海北路、花园路、铜鼓路等断头路。建设中心城区太阳历大道至茶花大道延伸线、彝都大道上跨高架及互通立交、小河口隧道等高架立交及隧道。

城市环线打造工程。一环:鹿城东路延长线—雄宝路—航空桥—永安大道—威楚大道—环城西路—鹿城南路—阳光大道—楚风苑。二环:东升路—职教园区—茶花大道—灵秀立交—三家塘—沪瑞线—永波线—东盛西路—东盛东路—团结路—紫溪大道—东升路。三环:东南绕城—玉楚高速—楚南一级—杭瑞高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给排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地下空间设施建设、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城市燃气设施建设、历史文化与特色风貌建设、公园绿地建设、城市抗震减灾设施建设工程。

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老旧厂区改造工程。完成黄泥坝、中所一二三组、铁合金厂、大西门、大修厂、昆钢住宿区6个棚户区改造;完成万家坝、警校、东兴路南北、学桥街、中大街、龙江、北浦8个片区109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万家坝、金五谷和小河口3个片区老旧厂房改造更新。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程。编制《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完善分类投放收集设施、收运车,推进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及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到2022年,实现主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0%;医疗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100%。

15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工程。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优化社区服务内容、扩大社区服务覆盖面为目标,以慢行15分钟为服务半径,配套建设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公共文化、体育、其他公共服务六类设施,基本满足体育健身、医疗卫生、文化休闲、购物娱乐、上学、停车等需求,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二、提升中心城市治理水平

健全完善精细化、网格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城市管理体系,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实现“无缝化”管理。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构建协同联动、全面覆盖的城市网格管理体系,全面建立网格长责任制,巩固提升19个城市网格化区域的治理水平。打造智慧化城管系统,完善数字城市管理智慧调度服务中心,加强城市规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规范城市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严格执法监督,推进城市管理法制化。

三、增强中心城市运营效能

突出楚雄市在全州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功能,提升城市首位度。擦亮“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世界铜鼓之乡”两张名片,深挖文化内涵、民族风俗等优势,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强化城市宣传推广,提升城市形象。创新城市投融建管营模式,加快城市综合体、特色街区等建设,推进传统商业综合体创新转型,打造城市商圈。加快发展金融、商务、文创、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及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积极培育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康养地产等新型业态,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引进一批企业参与楼宇项目开发建设,发展总部经济,着力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第五节 提升集镇发展品质

统筹考虑各乡镇区位交通、资源禀赋等条件,引导集镇错位发展、分类发展,拓展集镇公共服务、商贸流通、旅游集散等功能,把集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完善集镇道路、供排水、电力、通信、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加强污水和垃圾处理站建设,改造提升集镇公厕,抓好街头绿地和公园建设,提升人居环境。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引导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大集镇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力度,发展专业市场,因地制宜建设商贸中心。实施集镇微改造工程,加快智慧集镇建设,打造具有传统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特色风貌。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设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

专栏14 集镇建设工程

综合型集镇建设。东瓜镇、紫溪镇:推进集康养、休闲、旅游、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集镇建设。

工贸型集镇建设。苍岭镇:重点发展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商贸物流等产业,打造楚雄千亿级园区的支撑区。

商贸型集镇建设。子午镇、东华镇:结合机场建设,重点培育商贸服务、流通集散、农特产品加工和临空经济等产业。中山镇、三街镇:建设成为哀牢山北部山区乡镇的商贸集散服务中心。新村镇:建设辐射周边乡镇的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重点发展农特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业。

旅游型集镇建设。西舍路镇、大地基乡、吕合镇:依托哀牢山国家公园、马龙河流域和吕合老街等开发,发展生态科考、旅游探险、休闲观光和民族特色体验旅游。

农业型集镇建设。八角镇、树苴乡、大过口乡: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主,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为辅,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六节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落实“彰显特色、打造产业、创新智慧、追求卓越”4大要求,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7大要素,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配套短板,提升特色小镇建设质量。推动彝人古镇、紫溪森林康养小镇创建国家一流及省一流特色小镇,持续推进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小镇建设。推动历史文化挖掘和开发,增强特色小镇的文化魅力。突出美景、美食、彝医、康养、民族手工艺等特色,科学定位特色小镇支撑产业,提高主导产业质量效益。促进产城人文融合,叠加现代社区、文化和旅游功能,完善社区服务、商业服务、交通站点和产业配套设施。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依法合规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投资运营模式。优化特色小镇创新创业环境,发展创业孵化器等众创空间,提高特色小镇就业吸纳能力。

第七节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市落户限制。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政策措施,促进居住证制度和户籍制度有机融合并轨。对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农房所有权、林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收益分配权等农村各项权益,保障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同等享有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以及就业帮扶、创业资助等各类待遇,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落实“人地钱”挂钩机制,多渠道保障财政性资金投入,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和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进一步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完善街道管理体制,有序开展撤乡设镇和撤乡镇设街道工作,稳步推进“村改居”工作。

专栏15 行政区划调整工程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加快撤销鹿城镇、东瓜镇设立鹿城、东瓜、彝海街道进程,推进苍岭镇、紫溪镇改设街道。进一步理顺市乡(镇、街道)两级、街道与社区的行政领导和组织协调关系,落实社区准入“两个清单”,加快推进街道社区管法治化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

第六章 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交通、水利、能源、大数据、物流“五大枢纽”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高质量跨越发展基础。

第一节 建设高效快捷综合交通枢纽

围绕完善综合网络、提高通行效率,构建集铁路、公路、航空于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综合交通从“基本适应”向“提质增效、适度超前”转变。配合实施昆楚大丽高速磁悬浮铁路、玉溪至楚雄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做好云甸工业园区铁路专线规划建设。依托已建成的楚雄—大姚高速,建设楚雄东南绕城高速、楚雄—玉溪高速、楚雄—景东高速、南华—大过口高速公路,构建“两横一纵两连”高速公路网。提升改造境内国省干线公路、重要县乡道公路,注重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的衔接。实施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50户以上村组道路硬化、桥梁新建和危桥改造工程,完善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设施,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楚雄民用机场(4C)及空港经济区建设,按照扩建4F机场标准保护净空并做好前期工作,争取昆明第二机场落户楚雄。建设楚雄开发区火车站站前大道跨线桥,积极谋划机场与主城区、高铁站的快速轨道交通和立体交通枢纽站,实现公铁空间无缝对接。加快客货运站点和公交枢纽建设,推动三家塘和楚雄东客运站搬迁、公交专用车道建设及站台改扩建,提升客货运站服务能力和水平。

专栏16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重点工程

铁路。建设昆楚大丽高铁、玉楚城际铁路及云甸工业园区铁路专线。中长期规划楚雄至临沧至清水河高速铁路、楚雄至普洱普速铁路、楚雄至武定至会理城际铁路、楚雄至姚安至大姚滇中环线。打造楚雄机场至城区轨道交通快速通道。到2025年,力争在建铁路里程达124公里,在建轨道交通达30公里。

高速公路。构建“两横一纵两连”的高速公路网(两横:杭瑞高速、楚景高速+楚雄东南绕城高速;一纵:楚姚高速+玉楚高速;两连:楚广高速、南华—大过口高速)。改造提升楚雄东、西收费站和连汪坝收费站,新建溪木滩收费站。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58公里,在建里程144.5公里。

国省道。全力完成G227国道(牟定—钱粮桥)、G320国道、S224省道(哀牢山公路)、S218省道(广通—楚雄)楚雄市境内段改造工程。到2025年,升级改造里程达215公里。

县乡主干道。建设礼社江沿河公路、马龙河沿河公路二期;提升改造东华—大过口、大过口—中山—八角、大风丫口—三街—中山、中山—西舍路、职教园区—子午公路,实施紫溪山—大过口四级公路路面工程。到2025年,县乡主干道提升改造540公里。

乡村道路改造。完成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23公里,桥梁新建和危桥改造160座,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1230公里,自然村路面硬化16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900公里。

第二节 建设水安全保障枢纽

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构建节约高效、保障有力、人水和谐、风险可控的现代化水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兴水润楚”行动,统筹推进防洪、供水、水生态及智慧水务全面发展。加快重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沟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洪类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监测预警防治能力。统筹重点水源、重点水系连通、大中型灌区新建、乡镇抗旱水源、滇中引水及配套、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水库清淤增效、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重点河湖治理与修复、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美丽河湖及水利风景区建设,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推动智慧水利建设,推进水务大数据中心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建立高效现代化水利监管体系,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

专栏17 水利枢纽建设重点工程

滇中引水楚雄受水区及配套工程。建设滇中引水楚雄市分水口至各用水区域的支渠管网配套工程。

防洪提升工程。实施龙川江楚雄城区段、礼社江大桥段主要支流,三街河、打苴河、马龙河等19段中小河流,河前河、苍岭河、五街河等29段山洪沟治理;加快西静河、江家冲等51座水库建设,除险加固智明河闸、陡山河闸、六屯大闸3个水闸。

重点水源建设工程。大型:九龙甸水库扩建。中型:中石坝水库扩建、白衣河水库、马龙河水库、打苴河水库、上本水库。小(一)型:罗文村、西叉拉等15座水库。

水系连通工程。推进龙川江至云甸工业园区、马龙河到白衣河、坝区水库连通工程,建设青山嘴水库至东华子午引调水工程,开展金沙江引水济楚工程、礼社江水资源配置哀牢山引水工程等重大发展战略储备水系连通工程前期工作。

灌区建设工程。新建龙川江大型灌区(楚雄片区),礼社江、马龙河、自雄河、三街河、五街河中型灌区。

农村饮水安全及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实施受益15.7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5个乡镇集镇及周边农村供水一体化问题。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涵养与水土保持项目32件,推动龙川江、礼社江及青山嘴水库等河湖生态修复,推进全市15个乡镇(街道)农村水系联通及综合整治;建设美丽河湖5个,打造水利风景区3个。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推进水利信息化大数据中心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加强水文监测站网、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系统、灌区信息化系统等项目建设。

第三节 建设稳定可靠能源枢纽

统筹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构建多元开放、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实施工业园区增量配电试点、城乡输变电增容改造等工程,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配合建设楚雄—攀枝花成品油输送支线管道,合理布局成品油商业网点。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设施,推进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分输站、输气管道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天然气供应网络。加强技术提升改造,持续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推进集镇、景区景点充电桩建设。有序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建设“水电光(储)一体化”项目,打造绿色能源枢纽。

专栏18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开展楚雄市增量配电及输变电工程项目,推进500kV鹿城变二期工程等电网建设,持续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新建苍岭工业区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富民工业区220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各1座。

天然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苍岭分输站至云甸片区门站输气管道12.1km、液化天然气(LNG)应急储备站及配套附属设施;到2025年,开发天然气用户10万户以上,范围涵盖市区、坝区乡镇、工业园区,累计日用气量15万方/天。

煤炭转型升级工程。推进石鼓煤矿、小岗箐煤矿、分山牌煤矿三对单独保留矿井转型升级,均实现单井规模30万吨/年。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按照“桩站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重点在鹿城、东瓜、子午、东华、苍岭、紫溪、吕合7个坝区乡镇和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布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清洁能源开发工程。规划大黑山、盘海春、三棵山、大风垭口梁子等7个风电项目建设,总装机规模达799MW;规划建设苍岭农林光一体化光伏电站、吕合镇回龙农业光伏电站、东瓜镇柳树冲光伏电站等项目29项,总装机规模达1470MW。

第四节 建设高速泛在信息数字枢纽

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补齐信息基础设施短板。深入实施“宽带楚雄”建设,拓宽网络与骨干链路带宽,增强接入、传输和交换能力。推进4G网络扩容补盲,率先在城区、高新区、彝人古镇景区等重点区域推进5G商用部署。推动物联网、IPv6、公共场所免费Wi-Fi等规模化部署和应用。围绕烟草、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行业建设互联网平台,开展现场设备运行监测、故障预警、性能优化,支撑智能调度、预测及运营决策。建设重要产品溯源、税务、物流、医疗、跨境贸易等重点领域区块链行业应用平台,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完善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政务等配套设施,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

专栏19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

高速泛在连接网络建设工程。开展老旧小区百兆光纤网络升级改造,推动光纤宽带网络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覆盖,对现有百兆以下固定宽带用户升级提速至百兆,加快建设千兆宽带。

4G网络补盲提速工程。扩大4G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实现所有自然村、A级以上景区游客集中区、高速公路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大滇西旅游环线等区域4G网络全覆盖。

5G网络建设和应用工程。推动5G网络在园区、医院、学校、重要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连续覆盖。统筹推进基础网络、终端、应用平台IPv6改造升级;加大5G标准下物联网建设力度,按需新建物联网基站。

新基建应用平台建设工程。完善关键感知、智能传输、智能信息处理、安全技术等核心要素,加快工业生产、城市管理、智慧出行、智慧家居等场景应用。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基础支撑平台、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数字信号设施、支撑人工智能及特高压电网的基础数字设施。

第五节 建设便捷高效物流枢纽

加快物流通道建设,打造“两核两轴多点”的物流服务群,形成与周边互联互通、快速便捷的物流体系。建设市级物流分拨中心、乡镇物流配送中心和村(社区)物流服务点,建设城乡物流高效配送网络,补齐城乡流通设施短板,解决物流进农村、进社区“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生鲜农产品主产区和集散地布局、建设一批产地预冷、保鲜及销地冷藏、冷冻设施。引导公路货运站场向综合型货运物流枢纽转型升级,完善转运、仓储和信息服务功能;推动传统货运站场新建和改建甩挂运输或城市配送功能区。鼓励和支持智慧园区、智能仓储等现代物流设施建设,促进物流智能化应用。

专栏20 物流枢纽建设重点工程

“两核两轴多点”物流服务群。两核:楚雄西部商贸物流服务区、东部多式联运及工业物流服务区。两轴:东西轴,沿楚南一级公路、广大铁路复线,规划建设连接禄丰广通、楚雄(苍岭、鹿城、东瓜、紫溪、吕合)、南华的东西物流服务发展轴;南北轴,沿元双公路,规划建设连接元谋、牟定、楚雄(东瓜、鹿城、东华、子午)、双柏的南北物流服务发展轴。多点:形成以楚雄国际物流基地、楚南国际商贸物流园为核心,城西、城东商贸物流中心为重点,苍岭、东华、子午、吕合等乡镇商贸配送中心为补充的物流节点设施网络。

物流园区建设工程。规划建设楚雄国际物流基地、楚雄城西商贸物流园、楚南国际商贸物流园、楚雄机场航空物流园、楚雄东南物流园,建成楚雄快递物流产业园。

第七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补齐农业农村基础短板,加强乡村产业建设,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保持政策措施总体稳定

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用地保障、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加强人才保障,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脱贫地区工作,有计划选派后备干部到乡村振兴重点乡(镇)、村挂职任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脱贫地区就业创业。

二、扎实推进脱贫地区后续帮扶

落实建设救助平台,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合作机制、扶志扶智长效机制的“一平台三机制”四个专项行动,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培训就业四个全覆盖。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动态监测,及时将有返贫和致贫风险的人口纳入帮扶范围,防范因学因病因灾致贫返贫。加大产业、就业帮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安置点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不断提升脱贫质量。加大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监管力度,持续发挥项目资金资产效益。完善实绩考核和督促检查机制,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考验。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持续增强脱贫群众发展内生动力。

三、推进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工程,抓好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组织体制、工作体系、规划和项目建设、考核机制等“八项衔接”,全力打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的“楚雄模式”。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建设,打造一批美好生活示范村、村级集体经济先行示范村。到2025年,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专栏21 乡村特色产业帮扶工程

种植业。种植中药材10万亩、芒果和花椒3.8万亩(含易地扶贫搬迁户)、宝珠梨1万亩、竹子2万亩、花卉1.5万亩、魔芋3.1万亩、特色蔬菜7.5万亩。

养殖业。养殖云岭牛等肉牛10万头、黑山羊20.2万只;年出栏肥猪40万头,饲养母猪8万头;年出栏家禽400万羽;水产4万亩。支持398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发展特色畜禽养殖。

加工业。新建扶贫车间30个、农产品加工项目17个、定点屠宰场23个、品种改良站点60个、交易市场1个,发展村集体经济140个,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200个。

服务业。实施乡村旅游示范点10个、农家乐示范户50户、旅游产品加工项目100个,旅游综合设施建设10个,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

消费帮扶。建设农产品销售电商平台20个,开展电商技术培训2000人次。

专栏22 稳定就业帮扶工程

公益岗位就业。开发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治安员等乡村公益岗位就业1750人次,确保弱劳力、半劳力等家庭就近就地就业。

外出务工就业。实施省外、县外省内等务工奖补,组织外出务工就业2.83万人次(含易地扶贫搬迁户)。

就业创业培训。组织开展自主创业和吸纳就业创业培训6000人次。

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农村低收入劳动力、脱贫劳动力、新增“两后生”等人员技能培训1.05万人次,引导性培训1.1万人次。

专栏23 生态经济发展工程

生态护林员。保持每年下达生态护林员指标65个。

退耕还林还草。实施退耕还林1.5万亩、退牧还草5万亩、坡耕地综合整治0.5万亩。

木本粮油产业。实施木本粮油种植、木本粮油林提质增效、木本粮油良种推广等建设,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林下经济产业。实施林下种养殖、林下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建设工程,发展林药、林菜等林下特色种植2.5万亩。

专栏24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进村道路硬化。实施农村村组公路路基改扩建、路面硬化1000公里,村内户外道路硬化300公里。

住房安全巩固。实施因灾损坏房屋建设和农房抗震改造9337户。

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14件。

生活条件改善。实施农村污水、垃圾等环境综合治理1600个小组,建设公厕2500座、改造户厕2500个。

村组消防设施建设。建立村组消防站、微型消防站点,配套建设消防水池、管网、消防装备等设施。

专栏25 乡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教育帮扶。实施“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1.38万人次,建设农村幼儿园7所、农村义务教育校舍23座。

健康帮扶。建设村级卫生室45个,乡镇卫生院地方医疗设施11项。

文化帮扶。巩固拓展农村书屋、农耕文化陈列馆、新时代农民讲堂、爱心超市等乡村社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科技帮扶。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15万人次。

村组敬老中心。新建乡镇敬老院2个、提升改造13个,新建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个、日间照料中心11个。

第二节 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着力在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上下功夫,加快发展农村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发展壮大乡村优势产业

抓实核桃、魔芋、中药材、茶叶种植和肉牛、黑山羊等畜禽养殖基地建设,着力构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特”发展格局,打造特色产品品牌。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办好“丰收节”“核桃节”“魔芋节”,建设一批农旅融合的农耕文化体验基地。适应消费业态创新,积极参与全国“双品网购节”,借力网红经济,多措并举解决产品销售难问题。

二、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以推进旅游与特色农业融合为重点,引导乡村旅游集聚发展,打好乡村旅游牌。加快推进马龙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建设,打造精品乡村休闲度假路线。积极开发农业观光、果园游览、农品采摘、农事体验、农庄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产业。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建设和运营,建设一批休闲农业小镇、民族旅游特色村,发展一批精品农庄和特色民宿。

专栏26 乡村旅游发展工程

乡村旅游带建设工程。打造紫溪山半山公路休闲旅游带、万亩特色经济林果乡村旅游带、十里彝村乡村旅游带、毛菇山—陈家冲乡村旅游带。

精品乡村休闲度假路线打造工程。打造紫溪彝村—冷水—云庆—紫金—紫溪山茶花园,苍岭前马房—大东十三湾—子午云龙—东华小伍排—大地基马龙河红卫桥等旅游路线。

乡村旅游景点打造工程。紫溪彝村、前马房、大东十三湾、龙河、白草花苗寨、东华小伍排等。

第三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统筹乡村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一、强化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按照乡村人口发展趋势,优化乡村空间结构,确定村庄布局和分类,科学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聚。加快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严格村庄规划编制科学论证、衔接协调、灾害评估、公开公示等程序,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加强对彝族特色民居的多样化设计,完善建设标准和规范,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全面推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严格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

二、巩固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道路硬化、供水保障、电网提升改造、消防给水设施等建设,推动天然气利用向农村延伸,完善物流配送、广播电视、通信等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管护长效机制。

三、分类引导各类村庄发展

围绕中心城市发展,城郊融合型村庄主动承接城市功能外溢,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发展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集聚提升型村庄注重保护原有乡村风貌,有序推进村庄改造提升,打造农业、工贸、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特色保护型村庄,加强村庄传统格局风貌、自然生态和田园景观等保护,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合理利用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统筹解决好搬迁撤并类村庄居民生计、生态保护等问题。

四、持续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严格管控“两违建筑”,整治村庄公共空间、庭院环境和各类空管线。分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持续开展“厕所革命”,推进户厕改造及30户以上自然村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抓好四旁植树、村组绿化、庭院美化、农田林网建设等增绿行动,积极开展森林乡村和美丽庭院创建。落实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建成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个以上、精品示范村10个以上、美丽村庄100个以上。

五、全面推进乡村人才发展

探索通过“县管乡用”等多种方式,均衡配置人才资源,推进城市教科文卫体等工作人员服务乡村。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强化农村领军人物、农村经纪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等建设,培养一批乡村能工巧匠、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田间课堂、网络教室、远程指导、进修培训等方式,持续推进乡村实用性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生产技能和人文素养。

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建设善治乡村。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行动,推动乡村道德规范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村级道德评议团、乡村振兴理事会、乡贤参事会等机制,提升乡村自治和德治水平。

专栏27 人居环境提升重点工程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因地制宜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分类投放、收集、运输、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系统,每个乡镇配备垃圾收运车辆、转运站或热解厂。到2025年,集镇、农村生活垃圾收处率分别达100%和70%以上。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分类推进乡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向近郊农村延伸,人口密集的村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到2025年,实现集镇和建制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全覆盖。

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公厕和户厕建设,全面消除旱厕,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到2025年,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户厕6.5万座。

村庄清洁行动。清理陈年垃圾、村内沟塘、畜禽粪污等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四节 深化农村改革

严格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完善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在依法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权前提下,平等保护土地、林地经营权。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开展农村房地一体的权籍调查,推进颁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集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壮大村集体经济。

第五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和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人才流向乡村 长效机制,完善城市人才入乡激励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广农业保险,推动政策性保险扩面、增品、提标。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乡村生活性服务业。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统规、统建、统管,健全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第八章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大力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第一节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加强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退耕还林还草、草原保护与修复、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加强林草资源管理,增加森林草原资源总量。创新“路景融合”建设模式,继续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开展集镇、河湖增绿行动。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填塘造地等行为。鼓励先造后补、以奖代补、赎买租赁、以地换绿等造林模式,引导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国土绿化。

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大哀牢山、紫溪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极小种群物种拯救。加强林业草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加强河湖、湿地等水生生物栖息地和物种全面保护,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严控自然水体网箱养殖。强化生物安全,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弘扬民族生态文化,发掘、整理、传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提高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三、加强生态脆弱区修复

强化封山育林育草、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措施,积极推进龙川江、礼社江、马龙河等流域以水土流失防治为主的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岩溶石漠化治理。实施矿产开采区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矿山土壤改良、开采植被恢复,整治露天矿山,推动矿山升级改造。逐步恢复河湖湿地的生态空间,推进河库休养生息。实施耕地轮作制度,提升耕地质量。

四、强化湿地保护恢复

加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力度,开展小微湿地和“最美湿地”示范建设。围绕龙川江水系,以彝海公园湿地保护为重点,完善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发挥其净化水质、优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到2025年,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0%以上。

专栏28 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

国土绿化行动。严格落实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铁路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要求,加快构建生态廊道;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75.8%以上,森林蓄积量达2600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针对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区域,建立3个自然保护区之外的保护地、保护小区或保护点,保护面积较小的重要野生动植物及极小种群物种分布地。到2025年,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保护率大于95%。

生态脆弱区修复工程。加强龙川江、礼社江、马龙河干热河谷及中高山石漠化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实施林草植被恢复、草食畜牧业、小型水利水保等三大治理工程,推进三街煤矿、苍岭镇石场等矿山生态修复。

第二节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7个标志性战役”,加强污染源头防控,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一、加强水环境整治

强化河湖长制,建立“智慧河长”平台,完善“一河(湖)一策”保护治理修复方案与管理措施。加大礼社江、马龙河、龙川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确保西观桥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地表水国考断面和省、州控断面水质100%达标。加强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河道和水库生态修复治理。持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强化水质监测,确保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积极防治地下水污染,严控地下水超采,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持续推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治理,推行第三方环保管家服务,提升污水处置水平。

二、加强大气环境保护

全面加强有色、化工、水泥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升级改造和运行管理,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加强施工扬尘监管和道路扬尘综合整治,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推广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开展餐饮业等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执法行动,加强污染天气应对。建立完善与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力争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100%。

三、加强土壤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

全面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对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农用地依法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实施重要粮食生产区域周边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排查整治,严格监督涉重金属污染物排放企业执行排放标准,确保农用地安全。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畜禽禁养区管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加大固体废物产生、收运、贮存、利用和处置全过程监管力度,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四、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噪声污染防治,限期整顿现有噪声超标企业,控制工业噪声源。严格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执行建筑噪声施工许可证制度,采用低噪声新技术及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有效减弱声源强度。强化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加强公路交通干线、铁路两侧绿化带建设,环境噪声超标路段设置声屏障,减少交通噪声污染。加强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污染防治和综合整治,减少生活噪声污染。

专栏29 环境污染防治工程

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工程。强化青龙河与龙川江保护汇口及径流区保护治理,通过建设生态廊道、边坡生态修复,提升河道水质自净能力,缓解水体水质稳定达标压力。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开展九龙甸、西静河、团山水库等良好水质库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新建入库河道生态带、污水处理站、生态隔离带及各类生态保护标识标牌等。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程。实施重点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项目,改进生产工艺,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关停拆除淘汰落后产能小炉窑、燃煤锅炉,改造清洁能源锅炉;全力打好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汽车尾气检测,强化装载机、挖掘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

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计划,开展有色金属冶炼、化工、危险废物处置等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采样、调查、评估及整治。到2025年,完成省、州下达的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指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5%。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自然生态保护监管能力、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能力、生态环境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等工程。

第三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有效盘活存量土地,逐步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指标。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取水用水全过程智能化管控系统。实施雨洪资源利用、中水利用、再生水利用等大型节水利用工程。制定市场能耗准入标准和技术标准,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应用,促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企业开展低碳、生态、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加强上下游企业资源、能源循环综合利用,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废弃物集中回收和规范化处理,推动废金属、废塑料、废旧电器电子等“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提高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水平,优先使用再生水,鼓励构建城镇良性水循环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秸秆、畜禽粪污、餐厨垃圾等资源化利用,推进废铅酸蓄电池、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规范化收集、异地处理利用。

三、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反对奢侈浪费,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持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

四、大力削减碳排放和增加碳汇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支持推动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低碳产业发展。严格控制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碳排放,加强建筑、公共机构与商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降碳。提高天然气应用比重,支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推动能源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低碳产品的认证,积极争取国家、省、州低碳发展示范项目。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和生态系统碳汇。积极推动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行动。

专栏30 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工程

节水型社会建设工程。建设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20个,推进工业节水改造示范10家,全面推广节水型器具,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24亿立方米以内。

能源节约利用工程。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建筑物太阳能光热利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建设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园,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建设粪污集中处理加工收集房,实施城市中水回用工程,推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污泥、废旧金属、危废品等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

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倡导绿色出行,促进绿色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第四节 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换

创新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价值转换路径,积极创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一、夯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础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科学核算生态产品内在价值。开展生态产品确权登记,对河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等自然资源统一进行确权登记,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落实所有权的实现主体,明确派生出的用益物权。

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体系

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完善价格和财税体系,对环保型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提高企业绿色生产收益。完善污染物排放惩戒机制,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增加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在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以及高新区污染治理等领域,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争取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生态建设项目。强化领导干部“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意识,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审计。

三、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及生态修复、天然林保护修复政策,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加强生态公益林资源保护管理。完善污水、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新模式,利用生态环境补偿经费引导企业和农民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推动生态产品向生态经济转化。

第九章 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坚持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节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财税体制、社会民生等领域改革,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改革,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立政商直通车线上服务平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纾困惠企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支持力度,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发展,培育更多市场主体。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勇于创新、诚实守信、担当实干的精神,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

二、深化财税和投融资改革

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不断夯实地方税源基础。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经济效能。拓宽投资项目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建立健全政银企社合作对接机制,搭建信息共享、资金对接平台。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加大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各个环节的“闭环”管理制度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深化综合执法改革,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建立违法严惩制度。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定期评估、排查、清理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制度,建立健全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不断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统筹推进医疗保障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非营利文化组织。深化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殡葬等民生领域制度改革。

第二节 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巩固扩大“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成果,围绕“更优的政策、更优的服务、更优的环境”目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深化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加快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开展政务窗口服务质量专项整治行动,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应用,推进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区域通办”。严格执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和营商环境“红黑榜”制度。完善投资项目集中并联审批,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

二、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落实“全省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加强中介机构事前资质审查、事中有效监督和事后跟踪,保证中介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健全竞争政策体系,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全面清除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为。规范涉企优惠政策制定、解读和宣传,提高政策针对性,减少自由裁量权,建立惠企政策直达机制,打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三、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保障营商主体运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轨道。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开放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实现公共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加大对守信失信企业联合奖惩力度。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体系,大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做到监管事项全覆盖、监管过程全记录和监管数据可共享、可分析、可预警。

第三节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深入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强化招商引资,加强区域合作与竞争,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实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工程,强力推进“一把手”招商,创新“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会展招商等模式,积极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重点区域,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行业知名企业,瞄准新材料、生物医药、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旅游文化等重点产业,突出产业链和供应链延伸。加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支持力度,实行首问责任制和全程代办制。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项目推进制度,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招商实效。

二、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依托楚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外贸企业技改,引进培育一批外贸企业,加快建设出口加工贸易基地,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推动优势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各种对外贸易交易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南博会等各类商贸展销活动,推动企业与跨境采购商对接。积极布局海外仓、体验店、配送网点,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建设跨境电商平台,拓展网上贸易。

三、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积极参与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创建,推进综合保税区申建,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和投资贸易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建设,开展保税仓储、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入仓退税等服务。积极申请设立楚雄海关,搭建商务通关、结汇、缴税等对外政务服务通道。争取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交流合作平台落户楚雄,规划建设楚雄国际会展中心,深度融入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第十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创新良好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型楚雄,力争把楚雄市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示范市。

第一节 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载体

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创新要素,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全面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一、强化产业科技支撑

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能源、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加快制约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制定产业攻关计划,设立企业创新发展基金,支持重点产业企业承担国家、省、州科技计划项目,以“揭榜挂帅”方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二、加快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集聚创新资源,加快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有色金属、硅、工业大麻等)、现代中药创新技术研发中心、绿色食品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联合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探索建设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彝族特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搭建集“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实现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全覆盖。

三、推进双创楚雄建设

聚焦优势重点产业领域,推进双创中心、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加快建设新经济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楚汇创客空间等“众创空间”。支持高新区双创中心、启迪K栈等现有孵化载体申报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开展“彝创汇”系列创新创业活动,争取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云南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建设“双创楚雄”。

第二节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

加快培植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扶持政策,扶持本土中小型高新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到2025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80%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大幅增长。

二、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深化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让企业家、产业界出题,由科技人员与科研机构破题”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与昆明理工大学、武汉轻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产学研合作,支持在楚雄设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中试基地等分支机构,联合共建创新平台。通过“科技入楚”推进一批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校企联合实验室等,促进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

第三节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支撑

加强科技与市场有效衔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强化金融服务科技,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一、加强转移转化平台建设

巩固楚雄市科技成果转化省级示范县建设成果,推进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联合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加快楚雄市技术交易平台、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楚雄市分中心建设,提供成果评估、成果转化、成果挂牌、公示、交易等线上线下服务,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技术成果转化入乡工程,促进科技成果在楚转化和产业化,争创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开展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行动,调整完善专利资助、奖励政策,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鼓励个体工商户、社会自然人申请专利。构建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托管。培育引进一批高品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提供知识产权代理咨询、资产评估、专利布局、挖掘、预警等服务。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机制、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网络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到2025年,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5户以上,商标、地标、版权保护取得成效,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件。

三、强化科技金融服务

建设楚雄科技金融中心,积极引入融资担保、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融资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开拓首台(套)创新产品险、产品研发责任险等新产品。支持楚雄高新区设立科技创业种子基金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培引天使投资群体,形成“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债券融资+上市融资”的多层次创新创业融资体系。多渠道引导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突出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实现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双促进、双提升。

一、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落实国家和省“产业创新人才”“云岭系列 人才”“高端科技人才”等政策,深入实施“彝 乡英才”“威楚英才”“蓝火博士生工作团”等人才培引工程,推进“楚才留楚”“楚才回楚”。开展科学家合伙人招募行动,招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面向“双一流”高校选调紧缺专业优秀大学生,建立战略性人才库。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与渠道,探索实施“候鸟工程”“季度专家”“星期天工程师”等柔性人才引进方式。鼓励企业联合云南省农科院、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人才定向培养,支持企业采用“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工作室”“专业课程+模拟实训+跟踪扶持”模式,培育一批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完善人才引育政策

设立“人才引导基金”,完善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技术开发奖励、人才项目储备金制度。鼓励楚雄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开展人才管理改革试点。支持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收益分配、人才评价考核等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鼓励科研人员带科技成果留职离岗创业。加大对入驻人才团队经费补贴力度,为高端团队和人才提供优质创新环境。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从全程协办、子女入学、便捷医疗等多方面对高层次人才开展精准服务。

专栏31 科技创新重点工程

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工程。到2025年,新增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个,企业技术中心省级3个、州级5个,星创天地省级3个、州级5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1—2个。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行动、科技小巨人行动计划、小微企业成长行动计划。到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程。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入乡村、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工程,重点开展天然虾青素健康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等项目。

高端创新人才引入工程。到2025年,引入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州级专家工作站5个,高端科技人才1—3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名。

本土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彝 乡英才”“威楚英才”人才培养工程,专业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电商创业人才、文化名家、名匠、教学名师、名医、乡村振兴人才、企业家等人才。

全民科普教育工程。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工作,推进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营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的行为。

第十一章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短板,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建设“幸福楚雄”。

第一节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落实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充分激发各类所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稳定就业规模和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加大对偏远地区和特殊岗位人员津补贴保障。整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业、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增加农民集体和个人分享的增值收益、股权收益、资产性收益,稳步提高经营性收入,稳步将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户。认真落实农业补贴政策,保障农民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优化家庭财务结构,释放居民消费意愿。

第二节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一、多渠道扩大就业

突出内需拉动、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拓宽新业态就业渠道。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云岭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培育返乡创业示范乡镇,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新创业倍增就业。大力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发展居家就业、远程办公、兼职就业等新就业形态,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基地”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积极对接沪滇劳务协作,促进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有序流动。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重点困难群体人员。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多渠道妥善安置就业。

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劳动用工数据库,开展就业失业动态监测,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整合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托底援助保障就业,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的公共就业服务。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中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行动计划,规范农民工劳动用工管理和工资支付行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三、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持续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快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农村电商基地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市级创业示范平台。开展重点群体针对性培训,加大紧缺职业技能培训、灵活就业人员创业培训力度,加强企业职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鼓励优质社会培训机构承担补贴培训,建立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技能培训信息化水平。

专栏32 促进就业重点工程

新就业梁道开发。大力发展共享经济、夜间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拓宽就业渠道。“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带动劳动者技能素质全面提升。“十四五”期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3万人次。

千名青年见习计划。加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开发高质量见习岗位,切实帮助青年加强岗位实践锻炼,提升就业能力。

第三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区幼儿园,满足城镇儿童入园需求。实施“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发展计划,保障农村幼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探索“名园办分园、名园带弱园”等办园模式,促进区域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平等接受学前教育。“十四五”期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5%以上。

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布局,严格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制度,全面消除大班额。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推广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等方式,促进师资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边缘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督导评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建设。抓实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98%以上。

三、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强普通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支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减少超大规模学校。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化解普通高中债务。深化普通高中个性化改革,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十四五”期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0%以上。

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普职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集团,改进和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批高标准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办好楚雄职业高级中学,推进综合高中试点,全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技术技能教育,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增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吸引力,实施职业学校毕业生“1+X”证书制度,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支持乡村振兴。

五、构建多元教育服务体系

倡导全民阅读,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促进继续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社区学校、成人学校、开放大学等社会教育学校建设,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培育社会教育辅导员、社区兼职导师、企业教育培训师、社会教育培训师等师资队伍。推进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积极发展高层次老年教育,推动“文、体、医、养”等场所与老年人学习场所结合。科学实施双语教学,加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支持专门学校建设发展。办好特殊教育,落实“一人一案”,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实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利用中小学、幼儿园和社区、行政村等教育资源,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探索家庭教育系统化培训,促进家庭教育发展。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

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合理有效流动。推行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充实乡村教师队伍。落实万名校长培训计划、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组织开展教师轮训。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将政治理论学习贯穿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鼓励社会在提供服务时给予教师优先和优待,引导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尚。

专栏33 教育普及和现代化建设工程

学前教育建设工程。新建楚雄市西城、东瓜镇沙溪、东华镇新柳、高新区东片区等14所幼儿园;落实第二、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鼓励社会力量在城区新建规范化、标准化的民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到行政村开办幼儿园。

义务教育建设工程。新建彝海小学、白龙小学、高新区东片区小学等11所小学,黑邑仓中学、平山中学、高新区北片区中学等5所初级中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增加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学位。

普通高中建设工程。实施高中普及攻坚计划,推进楚雄师院附中整体搬迁,新建楚雄市盛世中学、高新区北片区完全中学,增加优质高中学校数量。

第四节 加快建设“健康楚雄”

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发展中彝医药事业、体育事业,打造“健康楚雄”。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和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基层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队伍建设,促进医防结合,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力争规范处置率达到100%。加强市疾控中心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稳步扩展和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开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疾控机构核心能力。继续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逐步扩大免疫规划范围,有序推广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以及寄生虫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有效防控慢性病和精神疾病,努力实现由注重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实施市人民医院新区传染病区和重症监护病房建设项目,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内涵建设,提升妇幼保健、生殖健康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急救能力,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加强健康管理,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构建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运行质量和活力。

二、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乡村健康机构为网底、市级医院为龙头、基层医院为枢纽、民营医院为补充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巩固等级医院创建成果,持续开展市医院、市中医院提质达标晋级和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达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加大中彝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急救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以市急救中心和山区医疗救助站为主的急救服务能力。到2025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7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5人、注册护士3.5人。

三、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厘清政府和医院的权力清单、举办和监管权力清单,保障公立医院公益性。大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牵头和参与医联体建设,主动与省内优质医疗开展合作,提高诊疗水平。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理性就医、合理选择机构就医,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格局。

四、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落实国家集中药品采购制度,组织公立医疗机构参与采购并按比例使用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组织医共体开展紧缺药品带量采购,解决少部分急救、短缺药品供应不足问题。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供应保障监测,加大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监管力度,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行为。

五、促进 人口均衡发展

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体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 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家庭依法有序生育。落实国家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项目,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提高生育服务质量。加强对青少年、未婚育龄妇女和更年期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健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组四级人口监测网络,完善全员人口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

六、全面发展体育事业

持续推进“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倡导“康养+运动”体育文化生活理念,不断丰富体育文化,建设体育强市。加快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社会足球场、体育公园等基础设施,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智慧体育社区和全民健身步道网络。健全农村体育设施,助力健康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推广普及广播体操、民族健身操(舞)等,促进全民健身常态化。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到2025年,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60%,市民体质达标率达90%。

专栏34 “健康楚雄”建设工程

卫生健康机构建设工程。合理布局辖区医疗机构,推进市医院新区二期、市中医医院二期建设,加快推动市妇幼保健院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搬迁,实施苍岭、云甸、智明工业园区医院和空港经济区医院、紫溪综合医院、山区医疗急救中心等建设项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西舍路、大过口等9个乡镇卫生院,楚风苑、东瓜等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45个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实现15个乡镇卫生院通过省级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评审验收。

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为主题,全面开展裸露垃圾全消除、公共厕所全达标、洗手设施全配套、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提升及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楚雄市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社会足球场4个(类)重点项目,建设综合体育馆、射击场等综合健身场,配套完善足球场、篮球场、室外健身场等乡镇、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3平方米。

第五节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一、完善社会保险体系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持续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推动工伤保险、失业保险融入省级统筹,完善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基金风险防控机制,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和保值增值制度,确保基本安全可持续运行。到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

二、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

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政策体系,扩大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服务供给,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积极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加强老年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和综合医院老年病医学科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老年康复和护理专业机构。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推进乡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托育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支持发展普惠性托育机构,在公办幼儿园中同步规划配置托育机构,建设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培育一批品牌优势明显的托育集团,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积极开展婴幼儿预防接种服务和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安全防护指导,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

三、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为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加快实现城乡救助服务均等化。精准认定特困人员,精准评估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稳步提高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及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做好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工作。支持社会救助领域志愿服务发展,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

四、提升专项社会事务服务水平

完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制度,巩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创建成果,实施云龙烈士陵园、红军纪念广场改扩建、162烈士陵园修缮改造、退役军人休养院、退役军人公墓等项目,推进优抚工作进村(社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儿童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切实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加快发展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确保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加强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建设,开展婚育管理引领婚育新风专项行动,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展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五、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社会化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住房、安置型商品住房供应力度,积极推进货币化租赁补贴发放,多渠道解决住房困难群体居住问题。加强公租房分配及后续管理。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外来新市民以及棚户区改造、零星旧屋区改造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强化对环卫、公交等行业困难群体的精准保障,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

专栏35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工程。落实覆盖全面、统筹城乡的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制度。到2025年,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9.92万人次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4.5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2万人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程。开展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到2025年,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50%以上。

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工程。建设乡镇(街道)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未成年保护中心)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推动儿童福利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新建乡镇敬老院2所、提升改造13所,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个、健康养老服务中心15个、康养小镇4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1个。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35张。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完善政策咨询、信息采集、就业指导、教育培训、帮扶救援、权益保障等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对退役军人的服务水平。

第十二章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和各类出版物,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持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进校园、进村组,实现全覆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二、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

弘扬重信守诺传统美德,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文明村和文明乡镇的占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利用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民族节庆日等,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纪念活动。

专栏36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重点工程

精神文明创建行动。坚持精神文明创建为民惠民,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程。在全州率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着力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个平台。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广电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一、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完善总分馆制体系设施服务网络,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推进基层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乡愁书院、村史馆等建设,到2025年,实现村(社区)以上公共文化设施全部达到国家建设标准。实施地方志转型升级工程。加强实体书店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动数字文化资源“进村入户”,试点建设乡镇数字文化站,提升公共文化传播能力。健全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度。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好送戏下乡、文化培训、公益性展览等活动,营造具有楚雄特色的浓厚文化氛围。

二、健全公共文化广电服务体系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市融媒体中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进应急广播体系、5G一体化等“智慧广电”建设,强化安全播出及信息安全管理。

专栏37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重点工程

实体书店建设工程。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地标;加快彝人古镇、乡镇、铁路客运枢纽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实体书店建设,不断增强实体书店吸引力。

文化惠民工程。举办元旦、春节、端午节、世界读书日、彝族火把节、赛装文化节、马缨花节等节庆活动,深入到农村、社区、校园、企业等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

地方志转型升级工程。全面启动第三轮修志工作,提升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质量;依托方志馆和村史馆,着力“补救”有价值的资料进入馆藏,建设地情资料收藏展示中心、研究咨询中心和地方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实施谱牒文化抢救工程,推动乡土志、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民族志、特色志、乡镇村志等编纂工作;推动地方志数字化转型。

第三节 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加大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充分挖掘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推动彝族十月太阳历、彝族火把节、“十二兽舞”、彝族原生态歌舞等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支持民族古籍、民族手工等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记录、研究、出版和数字化保护传承。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加强楚雄文庙、楚雄雁塔、万家坝铜鼓、三街唐氏民居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立非遗文化保护名录、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文字资源数据库,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非遗文化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加大民族文化传承人培育培养,保护传承彝族歌舞、彝族刺绣、民族彩绘等特色民族文化。继续推动彝族火把节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强化民族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的保护管理。

二、推进文化服务供给精品化

抢占、打响“彝 乡”品牌,集中力量打造一台彝族文化元素的文艺精品,扩大对外影响力和宣传,拓宽公共文化创造供给渠道。弘扬民族节庆文化,精心打造彝族火把节、赛装节等节庆文化品牌,打造好彝族文化高端论坛等文化平台。实施民族民间歌舞乐扶持工程和戏曲振兴行动计划,加大对彝剧、滇剧、花灯剧等地方特色剧种扶特,推出一批民族风情浓郁、时代特色强、代表楚雄形象的文化精品。完善少数民族文化创新激励机制,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作品和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专栏38 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重点工程

文物保护及非遗文化传承工程。加强骠川片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万家坝遗址公园、铜鼓博物馆建设。

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工程。巩固提升已命名的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水平,新增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开展少数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民族文化创新发展工程。支持民族民间文化创新设计,搭建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促进民族民间文化及其资源转化,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1—2个。

第四节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创新发展新型文化企业、业态、消费模式,大力发展文创、演艺等文化业态。革新传统工艺,开发彝绣新产品,做强彝族服饰、彝绣品牌,扩大“云绣彝裳”影响力,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壮大“彝绣”文化产业。支持根雕、彩绘、篾编等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挖掘培养文化人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展示区、特色文化产业乡镇、特色文化产业村。推进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第十三章 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关于“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楚雄市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第一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一、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开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夯实“五个认同”思想根基。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党的光辉照彝州、彝州人民心向党”理想信念教育。开展金种子行动。加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标准化、多样化、特色化建设,推进全市教育实践基地、乡镇教育示范点建设,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阵地建设全覆盖。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融媒体”平台,拓展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

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创新推进民族工作,推进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氛围。健全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对接协作工作机制,保障流动人口享有城市均等化服务。实施民族教育促进工程,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语言互通、心灵相通。搭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桥梁,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平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和“结对子”“手拉手”“一家亲”等联谊活动,办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增进各民族间情感交流。

第二节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巩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主阵地、主渠道,着力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行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创,突出干部、青少年、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加大重点行业、窗口单位、旅游景区、新经济组织等创建力度,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向纵深发展。加大资源分配、力量投入的支持力度,巩固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N进”活动。积极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共建联创,打造一批示范带、示范长廊、示范群,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每年至少建成州级创建示范单位10个,打造精品示范点2个以上。

第三节 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加大民族地区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政策、资金、项目向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倾斜,全面改善民族地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加快补齐民族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培育高原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民族民间工艺品等产业,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创意、康体休闲融合发展。加强民族地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法律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着力改善民族地区社会民生。

专栏39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重点工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建设工程。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基地等资源,结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项目、先进典型,规划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实践基地。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N进”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村(社区)、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部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家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涵盖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

民族聚居区发展工程。对民族聚居区行政村,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能力素质提升为重点,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民族之家”示范点建设工程。重点支持紫溪镇、大过口乡、树苴乡等乡镇创建“民族之乡”示范点,强化“民族之家”民族文化艺术团队、民族文化陈列室、民族政策宣传栏建设,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和少数民族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引导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互帮、民族文化互融、思想互促共进。

第十四章 提升市域治理效能

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市有机统一,开展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和平安创建活动,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市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更好发挥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优势和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局面。

第二节 建设法治楚雄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市一体推进,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楚雄。

一、建设法治政府

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确保政府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对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推动建立健全以政策效果评估为重点的政策评估制度,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积极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协调解决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行跨领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加强对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城市管理等综合执法领域的监督。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确保司法公正

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坚决排除对司法活动的干预,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落实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加快推进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构建权责一致的司法权力运行新机制。全面推行行政诉讼案件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信息化和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和公信力。

四、建设法治社会

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教育,大力宣传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政、市场经济、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等领域法律法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运用“互联网+普法”模式,结合“4·15”、三月综治宣传月等重大活动,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村(社区)法律服务配套制度,以“法律六进+N”为载体,建立健全“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健全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从业人员执业评价和奖惩机制,推行法律服务行业信息化动态监督管理。

五、推动廉政建设

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良好环境。健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督促检查等工作协调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深入开展重点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全面开展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第三节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制度,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探索具有楚雄市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

一、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巩固执政基础工程,健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自治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和示范创建。加快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实现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行。加快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平台推广运用,形成“党建+网格+手机+治理”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二、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有效处理苗头性风险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和信息平台,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辖区社会矛盾。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信访案件常态化制度化,引导群众有序合法反映合理诉求,预防和减少集体访、越级访和非正常上访。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对重点人群帮扶救助、心理疏导、法律援助,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案事件。

专栏40 社会治理工程

“八五”普法。开展基层法治宣传载体和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农村“法治宣传中心户”和“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法治宣传教育新途径。

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建设工程。因地制宜建设法治宣传橱窗、法治广场、法治宣传中心,全面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成城区法治广场1个,乡镇法治广场15个、乡镇法治宣传中心15个。

司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新建鹿城、东瓜、彝海街道司法所,改扩建大地基、树苴司法所,提升改造其他乡镇司法所。

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程。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网络,加强村(社区)规范化人民调解室(中心)建设,建强专业人民调解队伍。

综治中心建设工程。推进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形成“一中心、二平台、三系统、四标准、五机制”的规范化系统,实现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

治理能力提升示范村(社区)创建工程。以城乡社区服务供给能力、文化引领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和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等为重点,推进一批治理能力提升示范村(社区)创建。

第四节 建设平安楚雄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楚雄。

一、坚决捍卫国家政治安全

落实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国家安全审查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深入开展反间谍、反恐怖、反邪教斗争,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网络生态空间治理,依法处置非法宗教活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信息搜集研判和预警预测预防工作,强化对网络信息和设施的保护。

二、确保经济安全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确保重要产业、基础设施、重大科技等领域安全可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确保粮食安全,保障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维护金融安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贯彻落实国家、省、州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协调机制。

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点线面均衡布局、网上网下交汇融合、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推动“智慧安防”“雪亮工程”建设与运用,构建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工作机制,提高平安建设水平。健全维护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社会治理等工作协调机制,严密防范、依法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禁毒防艾、命案防控工作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和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境犯罪,推进突出治安问题常态综合治理。

四、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推动全国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机制,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和平台建设,实现气象、地质、消防、环保、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灾救灾减灾等领域的基础数据信息共享。健全应急预案和广播体系,开展常态化应急预案演练,加强重大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专栏41 平安楚雄建设重点工程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综合应用系统建设工程。建设智慧公安检查站,构建环市级“数字防控网”和“风控圈”;实施“天网监控”工程,新增城区视频结构化高清摄像头1500个;实施市拘留所、乡镇派出所扩建及新建工程,推进智慧社区和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达标。

平安创建工程。推广“五级联创、四级评审、分级命名、动态管理”的楚雄经验,创建一批平安乡镇、平安单位、平安村(社区)、平安村组、平安交通、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景区和平安和谐家庭。

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完成全市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编制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图,建立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体系,推动综合气象观测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防范能力。

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市乡村组四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市乡村三级平台、应急终端点、部门分控平台和机动应急播报系统。

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程。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机制,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七进”活动,加强科学知识、卫生防疫、避险救助、法律法规和应急指挥等宣传教育培训。

重大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市消防应急中心、市应急救援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小型消防站建设,强化区域性应急指挥中心、救援基地、物资储备库救灾保障能力。

第五节 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落实党管武装要求,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持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全力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抓好国防教育训练,激发全市军民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强化“双拥共建”,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持续巩固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推进美丽军营建设,巩固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第十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要求,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楚雄市全面落实。深入总结和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抓好“选树一批、提拔一批、锤炼储备一批、容错纠错一批、惩戒惩处一批”工作,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增强监督实效。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第二节 健全完善规划体系

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的统一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强化《纲要》的引领作用,与国家、省、州、市行业部门规划紧密衔接,加快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重点专项规划,明确各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根据《纲要》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和深化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第三节 健全纲要实施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制度、规划和政策综合协调,促进规划联动,统筹推进《纲要》实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人大和政协监督、部门各司其职、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纲要》实施工作机制。市级有关部门是国土空间规划、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市发展改革局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中要将《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计划中,形成以年度计划推动纲要实施机制。

第四节 强化纲要实施保障

围绕《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强化政策导向,制定和完善一批支撑政策,在财税、金融、土地、产业、环保、投资等方面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严格政策出台有关规定和程序,加强各项政策间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保障实施效果。突出项目支撑,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要求,精心谋划论证重点项目库,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省和州重点项目建设计划。严格落实项目指挥长责任制,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第五节 加强规划监测评估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纲要》主要目标任务、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制定实施进展的监测评估和跟踪落实,提升纲要的严肃性、权威性、约束力。市发展改革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按程序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将规划实施情况作为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及时公布实施进展,切实加强巡视巡察及审计、督查、考核等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

附图:

1.区位分析图

2.区域经济布局图

3.产业发展布局图

4.工业园区规划图

5.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图

6.城市总体规划图

7.交通规划图

8.水利规划图

9.能源规划图

10.物流节点空间布局图

11.信息数字枢纽规划布局图

12.生态功能区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