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市把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的重点,通过着力破解改革中出现的堵点、痛点和盲点,达到“减束缚”、“通梗阻”的目的,优化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发展环境,为全市企业“松了绑”、群众“解了绊”、市场“腾了位”,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激发社会创造力。

一是瘦身审批打响“当头炮”,为市场发展清障搭台。在行政审批中晒出责任清单,提升“权”的透明度;减少审批事项,增强“简”的实效性;减少审批流程,提高“放”的含金量。
二是减证便民下好“先手棋”,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以促“双创”激发活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减证”推动简政,多证合一改革稳步实施。

三是优化服务破除“玻璃门”,为群众办事打通壁垒。实现窗口“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办事更便利;以“互联网+政务”,让群众咨询更方便;强化信息公开,让群众办事更明白;推进信息共享,让群众办事更快捷。
四是重拳亮剑畅通“中梗阻”,为市场监督消除盲点。做到创新举措,基层监管阵地全面覆盖;做好加法,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加强;完善机制,“双随机、一公开”深入推进。

通过拓展“放”的范围、健全“管”的制度、优化“服”的方向,以权力的“减法”和管理的“加法”,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和监管服务的“盲点”,打通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助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