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舍路镇达诺村党总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有机芒果种植为核心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产业引领力、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建立利益链接机制,探索形成“党建赋能、有机发展、联农带农”的特色路径,成功推动自然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党建引领筑根基,有机兴农提质效。始终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从组织建设、服务体系、发展定位三个维度发力,为有机芒果产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一是建强组织堡垒,凝聚发展合力。选拔有思路、懂技术、善经营的年轻党员、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充实村“两委”班子,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通过“火塘会”“芒果树下小课堂”开展政策学习、技术研讨,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二是织密服务网络,延伸帮扶触角。建立“支部委员包片、党员联户”网格化责任体系,将全村划分为若干网格,安排党员、群众代表每人联系5至10户群众,全程负责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困难帮扶,确保党组织服务覆盖每家每户。整合党员活动室、集体闲置场地,打造集党员教育、技能培训、产品展示、电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阵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三是党建定向领航,锚定有机发展。党总支发挥组织优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引导农户摒弃零散小户粗放式、破坏环境的发展老路,明确“有机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定位。组织党员、群众代表考察学习,通过“四议两公开”,凝聚全村共识,制定《达诺村芒果产业发展规划》,细化有机转换面积、认证标准等核心指标,从源头把控芒果品质。搭建“有机产品试种”平台,完善示范园有机生态系统,推广有机套种技术完成芒果树间辣椒、西红柿、豇豆、四季豆、土豆、豌豆、西瓜、黄姜等9个作物产品有机认证并上市,推动有机产业转型。

——产业赋能强支撑,特色品牌增效益。围绕有机芒果产业,从技术、模式、品牌三个方面突破,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推动“小芒果”发展为“大产业”。一是强化技术支撑,筑牢有机基础。组建“党员技术先锋队”,挑选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年轻党员和种植大户,优先参与市、镇两级有机种植技术培训,依托千亩示范园、党员示范园,定期举办有机芒果种植技术培训班,由党员技术能手现场“手把手”教学,帮助农户掌握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有机种植关键技术,向全村100余户种植户推广先进技术。二是创新发展模式,破解产业难题。成立“党员攻坚小组”,针对农户土地流转顾虑,党员干部带头上门讲政策、算收益,完成1817亩连片流转,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引入楚雄道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构建“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党支部负责协调组织,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种苗及销售渠道,合作社组织农户标准化种植,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三是打造特色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强化品牌塑造,注册“厚道缘”品牌商标,设计专属标识,统一包装形象,突出“高原有机、生态优质”品牌特色。依托电商平台将芒果销往广东、上海等地,年线上销售额达200万元以上。央视CCTV13《新闻调查》栏目曾进行45分钟专题报道、人民网等媒体宣传,提升达诺有机芒果知名度,推动产品从“卖数量”向“卖品牌”转变,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与产品附加值。

——联农带农稳增收,多维助力乡村振兴。始终坚持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产业发展、促农增收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实现 “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目标。一是建立利益联结,保障稳定收益。探索建立“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示范园”模式,以“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技术带动”构建联农带农体系。示范园流转达诺村委会坝边等7个村民小组闲置农业用地1817亩,按照平均每年每亩200元的价格整体流转土地8年,惠及73户农户租金总收益合计300余万元,实现闲置土地资源化、收益稳定化。二是盘活产业岗位,带动“家门口”就业。有机芒果产业发展以来,示范园长期用工保持 20 人左右,农忙时节用工量达 40-60 人,90% 以上岗位优先吸纳本村村民。通过 “计件工资+计时工资”结合的薪酬制度,务工人员日均收入100-150元,年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00余万元,户均务工收入1.2万元。同时,产业发展吸引12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二是反哺乡村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以产业发展带动村庄基础设施完善与公共服务提升,借助示范园辐射效应,争取项目资金,推动村内道路硬化3.5公里、1800亩果园灌溉设施升级,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企业提供达诺村芒果种植户芒果产业发展的技术、资金、种苗等方面支持保障,并承诺每年拿出利润的10%作为达诺村集体经济收入支持芒果产业发展,村集体通过产业发展积累资金,投向道路修缮、民生保障、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领域,进一步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绘就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

下一步,达诺村将继续深化党建与产业融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产业发展、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立足资源禀赋,找准特色产业突破口,扩大有机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有机农业示范村”,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