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廉楚雄”建设的集结号吹响以来,八角镇始终将清廉建设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政治建设,重统筹、细谋划。切实做到以最强硬、最具体、最管用的措施回应群众的期盼,不断涵养巩固风清气正干事环境,锤炼出一座座倡廉于有形、育廉于无声,清风徐徐绕山间的幸福村居。
——以廉为引,激发典型“新动力”。争当先行示范的领跑人,不做亦步亦趋的跟随者。八角镇深入实施“头雁领航·全域提升”行动,按照“五有”创建标准,结合八角实际,全面打造必村委会、八角村委会水井村民小组、法古苴村委会“清廉村居”示范点建设。以清廉建设助力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途径,优化营商环境。按照“林下多元融合、河谷热果飘香、药材星状点缀、户户畜禽兴旺”的产业布局,充分利用“一江两河”流域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一大批优质项目建设初见成效。

——以韵为底,勾勒彝家“新图景”。争当廉洁文化的传播者,不做不通时宜的盲行人。八角镇充分利用深厚的彝族文化蕴含的清廉元素,探索将廉政党课、谈心谈话,以及“彝家清廉火塘会”、送戏下乡等活动,与村里流传的廉洁故事、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古代先贤清廉故事等融入授课、表演和宣传发动上来,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廉洁文化墙、清廉文化长廊、清廉火塘会活动场地、清风议事亭等宣传教育阵地,做到村村都有廉洁标语,户户都有明白人,组组都有宣传小喇叭,进一步发扬和传承了家风家训,进一步推进了移风易俗。
——以网为线,串联治理“新格局”。争当问效于民的排头兵,不做脱离群众的跑路人。八角镇不断延伸基层治理“触角”,着力构建“五长治网格村”“五众工作法”治理体系,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参与、坚持服务发展为构建原则,强化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构建“畅通民情、受理民情、研判民情、办理民情、问效民情”五道工作链条,将治理体系拓展至村、组、户社会的基本单元,服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治理的每个“末梢”,使村级在基层治理中从“点”变为层次分明的“立体网络”。

——以权为笼,小微焕发“大权力”。争当高举利剑的打铁人,不做目无法纪的逆行者。八角镇着力推动议事决策公开和“三务”“三资”“三张清单”公开,制定印发《八角镇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操作手册》,确立村级日常权力基本目录,梳理重大决策、工程招投标等“权力清单”,制定不准违规举债、不准暗箱操作等“负面清单”,从源头铲除“微腐败”成“大祸害”的滋生摇篮。制定《八角镇村干部履职红线二十条》《八角镇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手册》等,规范用权流程,固化权力运行程序和轨迹,便于村干部“照单办事、按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