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强州府”行动工作部署,深入推进违法建筑整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今年以来,鹿城街道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的目标,坚持“源头防范+日常巡查+精准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私搭乱建、超审批范围建设”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了辖区居民建房秩序,促进辖区人居环境持续向好。

——强化“三到位”,夯实源头治理基础。一是宣传引导到位。通过社区村组干部会、户长会、日常巡查入户等形式,积极向辖区居民普及法律法规,发放告知书,增强居民依法依规审批建房的法治意识。二是服务保障到位。针对辖区居民危房改造、屋顶漏雨修缮等,安排街道相关职能中心(所)、社区提前介入指导,现场实地核查提出意见,明确建设审批材料和要求,指导居民办理合法建设手续,避免因“不懂政策”引发违建,从源头减少违建增量。三是严控新增到位。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对新增违章建房行为保持高压态势,通过健全网格化巡查与群众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违建动态监测机制,严防违章违建和私搭乱建行为滋生蔓延。

——织密“一张网”,打造全程监管体系。针对违建“易反弹、难根治”的实际,建立“片区包保+社区监督+群众举报”常态化巡查监督机制。将涉及居民自建房的社区按片区划分成6个基础网格,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社区干部、村(居民)小组干部组成“1+N”巡查小组,重点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居民安置小区等违建高发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以及加强节假日、重点时段的巡查工作,有效遏制“偷建抢建”势头。同时,严格落实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网格化监管责任,对已通过审批的建房户,从基础开挖到房屋封顶,严格做到每日一巡查,监管必到位,形成“事前事中+常态巡查”全过程监管的闭环管理。针对群众举报的违建线索,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核查,一旦有违建苗头,及时进行制止并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与时限,督促当事人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严格跟踪制止违建,确保违建行为“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有效杜绝新增违建行为。
——聚焦“联动性”,构建协同管控格局。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结合机构改革,及时修订完善《鹿城街道违法违规建(构)筑物整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街道各职能中心(所)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工作要求,构建“权责明确、运作协调”的违法违规建(构)筑物长效管理和整治工作机制。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对难度较大、情况复杂的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积极协调城管、自然资源、住建、电力、供排水等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方式进行集中攻坚,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说服引导、堵疏结合,形成工作强大合力,有效遏制违建行为。三是加强政企协同。为有效防范辖区居民自建房违建行为发生,对重点监管的建房户,提前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进行工作对接,送达协办通知告知相关企业积极配合街道工作,不得向超审批范围建设的居民提供商品混凝土施工服务,最大限度杜绝“偷建抢建”行为发生。
下一步,鹿城街道将严格按照“强州府”行动工作部署要求,持续保持对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常态长效抓实违法建设和私搭乱建行为整治,扎实推动最干净、最整洁、最有序、最安全、最文明的城市环境建设,为辖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