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 正文

鹿城镇“五学”“三征”“五办”535机制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发表时间:2021-07-26 08:48 信息来源:鹿城镇  作者:郑明香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鹿城镇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体要求,精心部署、积极行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要求落实,以“五学”“三征”“五办”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切实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致力“五学”,学习教育开展有“力”有“序”。一是理论课堂“带头学”班子成员坚持学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完成专题党史专题学习4次,举办读书班2次;主动到所在党支部和挂点社区(村)党组织讲党课、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实。二是主题党日“灵活学”下属各党组织融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唱红歌”、“观红影”、“讲红色故事”、红色经典读书会等系列活动,增强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同时,利用“三会一课”等,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4本规定书目和内容。三是宣讲宣传“广泛学”邀请楚雄日报社总编辑陈涛,市委党史研究室丁卫华,市委党校许明鑫、杨成彪开展党史知识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组建镇村两级党史宣讲团,确定宣讲提纲,注重以讲促学,党政班子成员“带头讲”,基层组织书记“广泛讲”,共开展党史宣讲50余场次。并组织老党员、老革命“现身说法”讲党史,让党史“飞入寻常百姓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开展老党员“现身说法”20余场次。四是创新载体“线上学”依托“学习强国”、支部微信群、党史学习教育公众号等为媒介,引导党员干部用好“手机自学课堂”“网络公共课堂”,对党史学习内容进行电子版推送,实现“学习效果+”“学习自由+”。五是红色基地“现场学”运用好辖区内的红色教育基地,自筹资金70余万元对富民烈士陵园进行提升修缮,新建了600平方米的烈士纪念广场和围栏、停车场等附属设施,硬化了入园道路,占地面积由原来的500平方米扩大到1500平方米,并在园区打造了党史长廊。各党支部积极开展特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有序组织党员见学打卡、身临其境感悟红色经典伟力,汲取前进动力,调动干部职工的参与度,活化学史趣味性,切实让党员在参与体验中强化学史行为自觉。共组织党员干部到西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富民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0场3216人次。

坚持“三征”,社情民意征集既“精”又“全”。一是入户走访征集。“进百姓门、问百家事、帮百家忙”,开展“上门问诊”志愿服务活动,以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改善民生为着力点,结合日常民政、创文等工作,深入到楼栋、单位等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心声、意见和建议,关注他们的“急难愁盼”,并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并根据项目清单对账销号、及时跟进协调解决,打通我为群众办实事“最后一公里”。二是会议研讨征集。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座谈会等大力宣传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等内容,积极向辖区居民群众传递“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诚恳态度,提升居民群众协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三是“网格+”征集。结合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按照网格管理服务模式,通过辖区网格员日常深入下沉网格片区巡查,主动发现辖区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物业服务、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征集为民办实事项目。

聚焦“五办”,“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一是聚焦重点工作办实事。镇党委围绕全镇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列出“改造109个老旧小区;完成彝海社区小桥子、松树地、坛罐窑、水泥厂、彝海集中安置点、河前社区蒋家6个安置小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等5件民生实事清单,全镇4990名党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确定2件为民办实事清单,“台账式”进行推进落实。实施党员民生实事办理公开承诺制,认真制定办理计划、细化办理措施,通过党员“提诺”、组织“审诺”、签名“定诺”、公开“示诺”、认真“履诺”、民主“评诺”等六个步骤,将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具化成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生动实践。二是聚焦民生关切办实事。坚持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聚焦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指导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就业、医疗、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征集意见建议并着力解决。各社区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难的问题,建立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帮办代办等制度,让特殊群体足不出户就能办成想办事,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办实事,利用“主动发现”机制为辖区困难群众办理临时救助、办理低保100余次。三是聚焦品质提升办实事。进一步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及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以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创建工作从被动变主动、从突击变常态、从经验变成效、从特色变品牌,切实把“夺牌”的冲劲转化为“守牌”的韧劲,实现创建工作向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为城乡居民提供整洁亮丽、绿化美化、舒适宜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四是聚焦提供优质服务办实事依托三个阵地,聚焦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依托镇村(社区)为民服务中心阵地开展100余项便民服务,推行“阳光服务”,公开办事程序,增强透明度,培训工作人员成为“一岗多责”的多面手,确保居民群众随到随办,立即办结,有效缩短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学习时间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等,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70余场次;依托志愿者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送学上门”、“送关怀上门”为三无人员、孤儿等特殊群体送去关心关爱,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建成果,开展清洁家园、保护母亲河等志愿者活动800余场次15000余人参与。五是聚焦解决突出问题办实事。着眼于辖区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处理重点信访问题、遗留问题,在问题协调、政策落实、服务提质、效能提升等方面,集中解决群众反映多、意见大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