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华镇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建设、产业升级、人才孵化”三位一体发展定位,依托“楚韵田园”项目建设,念好“人才经”,打好“乡情牌”,推进小伍排莲溪湾旅游度假村打造,为破解“产业升级缺动能、人才振兴缺载体”难题提供鲜活样板。2025年,东华镇小伍排莲溪湾旅游度假村列为云南省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标杆及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现场教学点,其做法及经验在全省6个州(市)复制推广。其主要做法是:
一、引能人,用新思路提振产业发展新动力,让产业发展“活起来”。东华镇高度重视人才回引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引领、典型带动、乡情激励、项目对接、产业配套等措施,抓好分层分类跟踪培养,将优秀的“归雁”培养成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张启俊是东华镇莲华村委会小伍排村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大有可为”的感召之下,其毅然回到家乡创业,成立楚源乡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以少量财政资金撬动企业投资、带动民间资本投向农村,拉动就业助推农村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成功打造小伍排莲溪湾旅游度假村,吸引12名人才回流,树立了村民回乡创业成功典型。
二、强示范,用新模式释放绿色农业新潜力,让生态效益“好起来”。2019年,小伍排村实施了省级农村综合改革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将原本零散的鱼塘、藕塘改造成了景观湖,荒废的土地则变身成了果园、花海,助力种、养、娱、商一体发展。2024年云南中烟捐赠项目资金1466.78万元用于支持小伍排战略转型升级,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民宿聚落群、农事体验园等特色作物智能大棚实训区,配备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监测系统等数字农业设施,形成“产学研游”闭环体系。依托小伍排综合性农科旅教基地,设置民宿管理、旅游服务等6类实践岗位,年均开展田间教学200余场次,通过“基地+院校+农户”联动,成功孵化本土农业技术骨干37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2人。
三、深融合,用新业态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让村庄底蕴“厚起来”。以莲华小伍排乡村振兴项目为依托,将小伍排建成东华镇游客集散中心、农产品展示中心、农特产品销售地,通过直销和网络销售等渠道,带动全省最好的猕猴桃系列产品及全省有影响力、全州最知名的枇杷系列产品等东华特色产品销售,有效解决农副产品销路不多、乡村旅游热度不高难题,借助“楚韵田园”项目,建设民宿9座;投入30万元打造旅居民宿1院,5户群众自主自愿发展民宿产业,20户农户计划发展民宿,深化“民宿+”产业融合,逐步将小五排打造成集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居目的地。
四、促增收,辐射带动展现乡村富裕新面貌,让农民口袋“鼓起来”。楚源乡农业观光园项目帮助村小组56户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均实现产值860余万元,每年促进群众增加务工收入320余万元,同时解决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造成的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莲华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5万元增至目前20万元,小五排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3000元增至4万余元,带动餐饮消费,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有食品生产及餐饮服务市场主体155户,累计餐饮业消费额达1.03亿元,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4年,楚源乡农业观光园综合产值突破2600万元,村集体增收较项目实施前增长4倍。
通过人才回引,将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紧密融合,推动“观光式”旅游向“体验式”“沉浸式”旅游转变,擦亮东华小伍排“美丽村庄”名片,带动东华镇餐饮从原来的“烤三子”(即:烤菌子、烤兔子、烤鸽子)为主,逐步向多元化、规范化、高端化发展,推动东华康养骠川“美食圈”“火”上加“火”。“品东华美食、摘兴蕴枇杷、忆田间乡愁”成为楚雄城市居民新的休闲生活方式,实现了“做一个项目、强一个堡垒,育一批人才、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