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强州府”城市管理专项行动部署,楚雄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以“城市管理进社区,办好群众身边事”为核心抓手,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服务关口前置,通过党建引领、网格赋能、多元联动等系列举措,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服务更暖心,全力打造“最干净、最整洁、最有序、最安全、最文明”的社区环境。
将党建工作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深入践行“强州府·当先锋”行动,推进“党员在一线,服务在网格”党建品牌创建,扎实开展“我在岗、我负责,我在岗、请放心”履职教育,综合运用理论学习、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着力打造“服务有温度、管理有精度、执法有尺度”的现代化城市治理新范式。凝聚各党支部力量,构建“党建引领、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执法队员在为民服务、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中成为“及时雨”,推动城管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上门”转变。

以网格化管理为核心抓手,着力破解城市管理“死角”和“盲区”难题,深入推进城市管理进社区,构建高效、协同、精准的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创新推行“1+3+6+N”智慧网格治理模式,以1个智慧平台统筹调度、3级网格长分级负责、6类专职网格员协同联动、N方力量多元参与,实现183个管理网格单元全覆盖。深入推进城管执法“四进”社区,在29个社区各派驻了2名执法队员进社区、进小区的基础上,先后在北浦、福塔、雁塔、栗子园、龙江等社区建立了城市管理服务工作点,并逐步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广普及,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快速处置”。
针对不同社区的治理特点,推出差异化联动模式。在彝人古镇这类集商圈、景区、住宅小区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推行“城管+社区+物业+景区运营企业”四方联动机制,优化人员配置,实施错时管理和高峰重点巡查,既维护景区秩序又保障民生需求。在全域推广“1+N”前出办公模式,以社区为核心,联动市场监管、交警等多个执法部门,按照定人、定时、定频、定岗要求,开展联合执法,完成环城西路、彝人古镇等18个重点区域综合整治,曝光“八整治一规范一提升”违法行为31期252起,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3.6万起,清理卫生死角994处,清洗地面脏污7500余处。
注重法治宣传与文明引导并行,结合“法治进社区”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普法宣讲40场,通过设立宣传专栏、发放资料、圆桌对话等形式,向居民和商户普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2万余份。广泛吸纳居民代表、志愿者参与辅助管理和文明劝导,推动“城市管理靠政府”向“城市治理靠大家”转变,通过规范执法与柔性宣传相结合,商户主动落实“门前三包”、居民自觉遵法守法的氛围日益浓厚,让文明理念根植社区。通过不断完善长效治理机制,把精细化管理延伸到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小区,让社区环境既有“高颜值”的整洁环境,又有“烟火气”的民生温度,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