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精准施策发力 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发表时间:2025-08-14 08:50 信息来源: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务信息》第15期  作者:市市场监管局 张娇艳 张先环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楚雄市直面食品安全监管薄弱环节,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积极探索、精准发力,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模式,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监管跑在风险前面”的紧迫感,加强全链条全流程监管,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深化协同联动机制,构建源头防控体系。坚持“源头治理、系统防控”原则,充分发挥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成员单位健全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机制,持续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截至二季度,947名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干部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11146户,各级包保干部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两个责任”包保督导408户,督导发现并整改问题9个;运用“风险分级管理+动态监测预警”双轨机制,建立食品安全溯源倒查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流程闭环监管;落实重大案件联合督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机关案情通报、案件移送、案件协查及案件咨询等制度,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上半年,开展联合执法和各项专项检查7场次。

二是强化执法监管效能,筑牢风险防控屏障。构建“日常巡查+专项治理+回头督查”三位一体监管模式,针对米面油、肉蛋奶、酒类、食用农产品、粮食加工品等重点品种开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2025年1至6月,共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139批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144批次,食用农产品监督检测1079批次,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985批次,监测城乡生活饮用水水样75份;推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隐患整改机制,通过专项督查“回头看”确保责令整改全面落实到位,以刚性执法手段倒逼经营主体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现风险隐患动态清零目标;完善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体系,推广使用“明厨亮灶”“云智溯”等系统,促进监管执法智慧化水平全面跃升,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三是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凝聚社会共治合力。建立“业务培训+普法宣传+社会监督”多维宣教体系,组织全市范围内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的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及食品安全员开展为期2天8场次的培训,参训人员2409人次、解答问题281个、推动数据更新700余条;运用“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开展普法宣讲和专项约谈4场次,发布“红黑榜”2期;积极探索“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制度,充分发挥12345、12315等热线平台作用,上半年共受理食品安全类投诉举报614件,处置率99%。各级各部门发放食品安全知识、食物中毒防控知识宣传画册及预防食用草乌附片等毒性中药材中毒宣传资料2.1万份,制作推送食品安全提示和短视频10条,推送食品安全信息20余条,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2次、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预警通告1次,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