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楚雄市服务送到家门口 治理难题一线清

发表时间:2025-08-13 08:23 信息来源:楚雄州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云宣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为破解基层“事多权小责大”的困境,楚雄市推动街道、社区联合城管、市场监管等力量每周下沉网格。通过“机制联建、数字赋能、服务提质”三重路径,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变,真正以干部“沉下去”的力度,换取治理“活起来”的质效。

——构建“1+N”联动机制,让执法力量“沉到底”。针对基层“看得见的管不着”的治理痛点,楚雄市探索形成“一个社区+N个执法部门”的“1+N”“前出办公”工作模式,按照定人、定时、定频、定岗“四定”要求,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社区人员每周至少3天下沉网格,执法力量按需进驻,遵循“市属、街道管、社区用”原则,以“大分工、小合作”开展“日巡夜治”,搭配“问题发现—及时上报—快速处置—反馈跟踪”四项机制,使执法由被动变为主动、零散变为集合、单兵作战变为联合协作。在学桥街社区,多部门联动清理僵尸车200余辆、整治飞线充电300余处;针对学校周边拥堵,交警与社区采取“高峰定点+平峰巡逻”模式,使拥堵时长减少50%。自“前出办公”机制推行以来,城区社区累计1002人次下沉网格,解决各类问题1035个,实现“小事不出网格”。

——打造“线上+线下”治理闭环,让数字赋能“提效能”。“扫码上报路灯损坏,1小时就修好了。”市民王先生的便捷服务体验,源于全市2.7万个微网格与“楚雄微智理”平台的深度融合。楚雄市开发的“楚雄微智理”平台,集成诉求办理、意见反馈、事件上报、生活服务、惠民政策等12大板块,涵盖20余项实用功能,2万处二维码实现“扫码即报”,线下“前出办公”与线上平台派单形成治理闭环。针对问题类型,楚雄市明确“村级自办、联合攻坚、上级协办”三类场景,严格遵循简单问题1小时解决,一般问题3天破解,复杂问题7天攻克的“137”时限要求,配套7日回访制度,构建起“接诉即办、办必有果”的闭环体系。目前,“楚雄微智理”平台已收到各类问题598个,问题响应率达100%、办结率超94%。

——推行“亲民式”服务革新,使阵地前移“暖民心”。“现在办事就像串门唠家常,心里暖暖的。”西苑社区张大爷赞叹不已,充分彰显基层治理从“管理”向“服务”的深度转变。楚雄市秉持“办公场地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理念,将100个党群服务站点前移至群众“家门口”,并进行“去行政化”改造,将传统柜台换成洽谈圆桌,服务阵地变身为温馨客厅。建立驻楚单位党组织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驻楚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组织动员微网格员队伍,在线下党群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各级网格员在“串百家门”时,为群众提供上门办事、民意收集、代跑腿、矛盾调解等服务。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居民和各级网格员1401人开展“创熟”活动120次,以党建引领重构邻里关系、培育社区认同、创建“熟人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