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讲文明树新风 >> 正文

大过口乡:聚焦“1+2+3”推动村规民约落地见效

发表时间:2024-05-07 09:57 信息来源:楚雄市大过口乡 作者:李鹏燕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近年来,楚雄市大过口乡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1+2+3”模式,通过“一个核心”“两个机制”“三个抓手”让村规民约“约”出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有效提高群众自治能力,激发村级发展内生动力,让村内“小规约”赋能全乡“大治理”。

坚持党建引领核心,筑牢“主心骨”。按照“党委主导、村级主办、群众主体”的原则,采取“支部牵头、党员带头、代表参与、村民评议”的方式,聚焦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红白喜事、人居环境整治、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热点难点和乡村治理中的堵点痛点问题,通过小组会、座谈会、户长会和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沟通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凝聚集体智慧、集聚村民合力,通过严格审查、多次论证、反复修改之后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让村规民约更具威信、更合民意、更富活力。

健全两项机制,织好制度网。“村规民约+积分管理”,强化“主人翁”意识。推行“积分制”,将村规民约与积分制相融合,按照村民贡献进行量化赋分,违反村规民约的扣除相应分值,通过赚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引导村民不断增强文明意识。利用“积分制”调动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参加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减少和杜绝不文明行为,切实发挥小积分带动大文明的积极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村规民约+考核”,激发自治活力。成立由党小组长为组长,小组党员为成员的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村组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等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坚持奖罚分明,对村规民约执行不到位及违反村规民约的村民在“黑榜”进行公示并及时提醒、批评教育以示惩戒;反之在“红榜”公示表扬,评选先进予以适当倾斜,并通过表彰等措施以示鼓励,形成崇德向善、协同共治的氛围,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

聚焦三个抓手,画好“同心圆”。“村规民约+网格”。建立“联系领导统筹抓、‘两委’成员具体抓、驻村工作队员协同抓、网格员(小组长)区域抓”的四级包抓体系,对发现违反村规民约规定的行为建立台账,网格长、网格员对“结果”负全责,作为阶段性及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村规民约+阵地”。依托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会上讲、喇叭喊”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移风易俗宣讲宣传,使主流舆论入脑入心。2023年以来,共开展村规民约和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宣传活动24场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移风易俗倡议书1500余份。“村规民约+典型引领”。坚持典型引路,积极培育、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由各村组分别制定特色评选方案,常态化开展“文明户”“文明村组”等评选工作,发动群众对照本村村规民约及示范典型评选方案,寻找发现身边点滴善举,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彰显的“人性闪光点”,同时,依托“双语”志愿服务队对典型事迹“故事汇”巡演,做到比有方向、学有榜样。2023年,共评议出星级文明户90户、美丽庭院示范户45余户、文明村组18个。

下一步,大过口乡将持续发挥村规民约“软约束”思想道德引领作用,持续把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本土化、精细化的有力抓手,社会法治日常化、多维化的落实方式,公民德治具体化、条理化的具体措施,将村规民约引导下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力量逐步转化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全面推进大过口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