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文明播报 >> 正文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2-07-18 11:33 信息来源:楚雄市乡村振兴局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好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包括农耕文化在内的乡村文化,既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乡村文物古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承载着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乡村文化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让乡村旅游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发挥成风化人、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牢把握乡村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提升乡村文化的品格品位,发挥乡村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让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乡村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让乡村旅游产品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农民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其用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要充分尊重农民发展意愿,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选择权交给农民,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杜绝形象工程,形成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立足乡村客观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搞大拆大建,挖掘不同地区的乡村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特别是要把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保护好、利用好。加强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如乡村优秀传统曲艺、民间工艺美术、传统节庆活动、传统体育活动等。切实保障农民收益,大力加强与乡村旅游发展相关的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吸纳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不断缩小村民收入差距。

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旅游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把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集成,着力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旅游,抓住“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的有利契机,推进线上支付、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乡村旅游消费潜力,改善游客的体验内容和体验质量。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优化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加强村级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垃圾处理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加强对乡村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落实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培育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选择乡村旅游、体验乡村旅游、爱上乡村旅游。

近年来,楚雄市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当地旅游资源、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全面唱响生态文旅品牌,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项目品牌,完善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楚雄市有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网红打卡地”

楚雄市东华镇小伍排村的楚源乡生态农业园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

那里游人如织、十分热闹

去年,楚雄市东华镇小伍排村楚源乡生态农业园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0多万元。

而在很多年前

这里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子

近几年,楚雄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借着国家政策的红利

小伍排村集合自身生态优势

走出了一条集观光旅游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路子

随着乡村旅游业态的日趋完善,小伍排村被确定为省级旅游村,附近的村民也被吸引到生态园内就业创业,杨晓琼一家就在园区内经营餐馆和游乐设施,年收入15万元左右。

楚雄市东华镇莲华村委会村民杨晓琼说:“原来都是外出打工,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办法照顾,现在就在自己的家乡创业增加了我们的收入,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家庭的幸福感。”

楚雄市东华镇莲华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龙介绍,通过楚源乡农业生态园的发展,提升了整个乡村旅游的颜值,给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将近10万元的收入,给乡村的富余劳动力,搭建了一个就近务工的平台。”

如今,楚源乡生态农业园已吸纳7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带动8户村民成功创业,2021年带动群众增收400多万元。

在楚雄市东瓜镇陈家冲村

新晋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田野里种植园

从今年春节开业以来这里因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旅游业态

已吸引游客6万多人次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村民实现就近就业。村民周成侯就在家门口打工,每个月可以收入4000多元。

楚雄市东瓜镇龙河村委会村民周成侯说:“我在里面打工有固定的收入,家里面还剩余的农田的活计我们自己能够做,还有老人可以照顾得到,小孩可以照顾得到。”

如今,随着紫溪彝村、小伍排村、陈家冲等一批民族特色旅游村的迅速崛起,楚雄市乡村旅游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旅游特色村寨为带动,以发展庄园经济和打造农业庄园为支撑,以星级农家乐打造为切入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截至2021年末,楚雄市登记在册的农家乐共有139户,创成省级旅游名镇2个,省级旅游名村3个,省级特色旅游村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4200余人,2021年接待游客21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6亿元。乡村旅游逐渐迸发新活力,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