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文明播报 >> 正文

【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共绘绿色画卷 共建文明楚雄

发表时间:2022-01-13 09:35 信息来源:楚雄发布 作者:冯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全面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对云南提出了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明确要求。楚雄市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抓好各类环境问题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省级生态文明市,摘取“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森林体验基地”等桂冠。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三年达100%、森林覆盖率达75.62%,2020年公众对楚雄市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达到98.72%。

俯瞰楚雄市

更新理念,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入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实践中,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动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文明、卫生、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活动,抢抓打好“三张牌”机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抓好环保督察各类问题整改,逐步探索出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互促互进的发展之路。

彝海公园王洪摄

环保督察施压,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自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执行以来,楚雄市共接收到各类环保督察交办整改问题118项。针对环保工作存在问题,我们及时进行全面检视反思,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抓到底”的要求,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方案、跟踪整改进度、开展整改验收,确保了整改工作全面、坚决、快速、高质量推进。目前已整改完成117项,还有1项正在加紧整改的事项为东华镇农户养殖场造成污染的问题,按照整改进度,今年年底可以全面整改销号。楚雄市将继续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意识抓整改,及时开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问题不反弹,确保整改见长效,及时把环境保护的“短板”补齐、“薄弱”补强,做到统筹协调推动环境保护,切实把生态屏障筑牢、把生态安全守好。

紫溪山朱永先摄

绿色发展,助绿水青山效益转换

打好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楚雄市将积极主动投身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中来,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州层面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相关情况,及时掌握工作走向、政策动向、战略取向,抓紧做好编制方案、细化措施的准备,对标对表谋划楚雄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径图与任务书,做到进度上跟紧、落实上有力。抢抓“三张牌”机遇构建绿色经济体系。以争当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排头兵为目标,深入实施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城市经济攻坚行动,积极融入全州“2+5+3”迭代产业体系建设,加紧构建以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工业大麻和晶科、宇泽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建成世界光伏之都核心基地、绿色铜产业聚集基地、“风光水储充”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核心区。切实当好畜牧业生产、错季水果生产、世界一流植物蛋白产业、全球最大雨生红球藻产业、特色调味品生产基地的主力军,勇于当好打造全国一流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基地、中药饮片生产基地、仿制药生产基地、中彝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排头兵,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落实绿色生产措施。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严控工业用水定额,实施资源能源总量与开发强度双控,严禁“两高”项目上马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积极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积极倡导推广新科技、新技能、新设备,着力推进污水处理和二次再利用,着力推广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水的加工处理和“回田利用”,做到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能耗和生产污染,把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的工作做到细枝末节。

紫溪彝村 何新闻 摄

系统治理修复,还田园山川秀丽底色

深入开展“净土”行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和自然资源利用水平。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深入开展“绿水”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压实各级河湖长的履职责任,推动巡河、清河日常化、常态化。着力开展以“清四乱”为重点的清水行动,全面推进“一河一湖”施治工作,以龙川江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为带动,充分总结和推广龙川江治理经验,打造和管好龙川江、青龙河、灵秀小河、河前小河等一批河道景观带和桃源湖、彝海公园、灵秀湖等一批水库风景区,使河湖重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丽景象。深入开展“青山”行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构建哀牢山生态屏障。深入开展“宜居”行动。倍加珍惜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这两块来之不易的“国字号”牌子,强化“创牌难、守牌也难”的意识,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心态治反弹、守成果、促提升、拓领域、保长效,扎实推动创建工作的长效化、常态化,努力把楚雄城干净整洁、美丽宜居、文明和谐、秩序井然的形象维护好。以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在楚雄召开为鞭策、为动力,深入总结、广泛推广东瓜镇蔡家湾村、子午镇云龙村、紫溪镇宋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经验,因地制宜打造实践经验的“升级版”,力争每个乡镇都推出1个示范村、每个村都树起1个示范点,确保楚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走在前列、勇当标兵。

彝人古镇王立国 摄

文明示范创建,助美丽楚雄绽放光彩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云南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楚雄市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明显好转,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市。在此基础上,市委乘势而上,于2020年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力争2022年实现创建目标。目前,创建工作到了最紧要、最吃劲的阶段,我们将一鼓作气、持续攻坚,力争顺利夺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这顶极具含金量的“桂冠”。我们将坚持目标导向,卡紧时间节点,严格对标对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明确的32项考评指标,认真分析研判,逐项补齐短板,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

紫溪山茶花

抓生物资源保护,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楚雄市始终把保护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安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要事来抓,着力加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西山风景林自然保护区管护工作,着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着力打击盗伐各类林木、非法开采林业林下资源、捕猎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着力营造“让自然休养生息、让万物和谐共生”的浓厚氛围,着力打造多种生物生存发展的共生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