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文明播报 >> 正文

【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楚雄市:扬帆再出发,奋力推进楚雄市全国文明城市迈上新台阶

发表时间:2022-03-07 09:43 信息来源: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
保护视力色:

2022年是楚雄市常态长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奋力迈向蝉联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提升关键年。楚雄市紧紧围绕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一年强巩固、两年促提升、三年争典范”工作总体思路,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努力实现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争先进位。

一、理清思路把准方向

面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和广大市民朋友的新期盼,楚雄市把巩固文城市创建成果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确定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目标:以“提升城市品质 擦亮文明底色”为主题,不断提升城市精细管理水平,更加注重文明培育和文明实践,在发现问题中剖析根源,在解决问题中探索路径,在补齐短板中创新方法,在巩固成果中提升水平。今年,楚雄市将着力在常态长效有高度、常态长效有高度、创建宣传有深度、文明实践有热度、城乡建管有精度、公共服务有力度、志愿服务有温度、督查问效有速度、全民参与有广度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品质。

    二、健全机制常态长效

常态长效是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的根本所在。今年,楚雄市将印发《楚雄市2022年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指导统筹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继续实施公益广告宣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秩序管理、城乡厕所综合治理、农贸市场及周边综合治理、诚信体系建设、市民文明素质、乡村文明创建“八项提升工程”,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志愿服务特色活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常态长效管理“四个成果拓展”,保持”门前三包”“街长制”“社区吹哨、单位报道”“三个长效制度”,全力解决影响全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发展的瓶颈,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促进文明城市建设工作迈向新台阶、提上新高度。

三、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在文明城市建设中,楚雄市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彰显亮点。一方面,楚雄市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补民生领域短板,统筹相关市级部门,加大对背街小巷、老旧小区、“三无”小区、农贸市场及周边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全面清理城市“蜘蛛网”,杜绝“飞线充电”现象。加大对路灯、护栏、景观小品、无障碍设施的管护力度。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进一步加大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周边开展秩序整治,探索红色物业,推进解决“三无”小区管理问题。另一方面,继续补精细管理短板实行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以“定人、定点、定段、定时、定责”管理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制度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划分19个网格区,明确404名网格员责任;强化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融合“12319等投诉热线、楚雄城管现场警示教育平台、一部手机治理通、楚雄市联勤联动处理平台、智能执法终端指挥平台,采取“人管+智管”模式,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开展不文明养犬常态化整治和食品、餐饮行业监管,提升全市食品店店容店貌、卫生条件和食品安全水平。

四、精准对标狠抓落实

楚雄市将精准对标《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严格抓紧抓实。实地考察方面,精准打造点位,重点加强对社区、农贸市场、学校、医院、大型综合商贸体周边等整改力度,加大城市风貌提升改造,重点抓好空中缆线、城中村、老旧小区、交通秩序、建成区周边乡镇集镇的整治工作。网报材料方面,向国内做得好的城市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做好每月“派单”,突出“均衡用力”,确保再上新台阶。问卷方面,进一步优化宣传教育方式,坚持全媒宣传、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充分动员群众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汇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创建工作合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切实让主管部门担负起做好未成年人工作的主体责任,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知识,确保知晓率达到100%,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水平。

五、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楚雄市将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改造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扎实推出“遇见楚雄”“理响楚雄”“文明楚雄”3大文明实践区17项具体实践内容,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市民游玩的打卡地、文明创建的示范区、文明培育的孵化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完善“文明威楚”微信公众号建设,引导市民通过“一部手机治理通”、“随手拍”等形式参与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坚持全媒宣传、全民发动、全员参与、全域覆盖,充分调动群众自主参与的积极性,汇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创建合力,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跑赛”,更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楚雄市将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长考”中,持续前行,保持赶考的韧劲,让文明的种子在这方沃土持续播撒,并扎根于城市精神的最深处,让城市更加文明,让市民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