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50-/2025-0630001 信息分类: 乡镇人民政府文件
发文日期: 2025-06-25
发布机构: 楚雄市树苴乡 生成日期:
称: 树苴乡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号:

树苴乡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发表时间:2025-06-25
字体:[    ]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本乡行政区域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水源地水质污染、水量短缺、水源地周边重大污染事故影响等情况。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以及当地相关法规政策,结合本乡实际情况编制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一)成立应急指挥小组

为确保应急指挥工作有序进行,成立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应急指挥小组,由乡长担任组长,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和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的副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两个办公室(中心)相关业务人员。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落实乡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冯晓瑞 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王志刚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陈显才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成 员:李顺清 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刘 洪 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起学明 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耿枝欢 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夏国顺 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李 强 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张恒涓 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

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确定污染类型和程度,提出污染控制和治理措施建议;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和评估。负责安排应急处置所需资金,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水资源调配,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量供应,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估,对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供水安全。

二、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分为四级,即一级响应(特别重大事件)、二级响应(重大事件)、三级响应(较大事件)和四级响应(一般事件)。响应级别与预警级别相对应。

(二)响应程序

信息报告:发生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后,相关办公室、站(所)和个人应立即向乡政府和应急指挥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污染物质、危害程度、已采取措施等信息。

应急启动:应急指挥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进行分析评估,确定事件级别,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与上级部门汇报。

应急处置:按照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小组的指令,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包括污染源控制、污染治理、水质监测、人员救援、物资调配等。

应急监测: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发布:应急指挥小组应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避免造成恐慌。

(三)应急终止

当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恢复正常,经评估确认无危害和风险后,由应急指挥小组宣布应急终止。

三、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理

恢复供水: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恢复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用水需求。

污染治理:对受污染的饮用水水源地和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消除污染隐患。

损失赔偿:对因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赔偿和救助。

(二)调查与评估

事件调查:由应急指挥小组对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原因、过程和责任进行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应急评估: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完善应急预案。

四、宣传、培训与演练

(一)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应急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二)培训

定期组织对相关办公室、中心、队(所)工作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学习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法规、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演练

定期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树苴乡人民政府

2025年6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