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48-/2022-0205002 信息分类: 公共文化服务
发文日期: 2022-04-21
发布机构: 楚雄市西舍路镇 生成日期:
称: “山卡卡”逆袭 蹚出绿色发展之路
号:

“山卡卡”逆袭 蹚出绿色发展之路

发表时间:2022-04-21
字体:[    ]

——云南省楚雄市西舍路镇走出一条以“绿”生“金”的路子

右边峭壁,左边悬崖,车辆行驶在盘山公路上,在谨慎让行一辆对头车之后,司机师傅忍不住开口:“这不算险呐,以前的路比现在窄多了。”

转过最后一个大弯,就来到了被大山包团团围住的云南省楚雄市西舍路镇。这里群山深处碧水环绕,田园美景让人陶醉;农家小院幽雅静谧,村头巷尾整洁有序……透过丝丝细雨腾起的雾霭,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仙雾缭绕的山水画卷之中。

这里,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窝窝”。“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三天没雨苗发黄,下场急雨地冲光,半年糠菜半年粮”,这是西舍路镇十年前的真实写照。而如今,这个“山卡卡”念响了绿色“致富经”,依托好山好水,实现了从贫穷到致富的华丽转身,走出一条以“绿”生“金”的路子。

依托“好山好水”深耕“绿色产业”

四十出头的鲁开林长得憨厚,话也直率:“在外打工挣得多,可开销也大,一年剩不下几个钱,照顾不上家,但是待在家里又挣不到啥钱。”

由于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因素,过去的西舍路经济社会发展一度较为落后,曾是楚雄市两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2014年贫困发生率达40.56%,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90户7778人。做啥能挣钱?不仅鲁开林,整个西舍路镇都在探索。

与贫困并存的,是西舍路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处两州四县(市)咽喉要地的地理优势。这里山高景美,水土光热条件充足,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具备发展有机农产品生产和乡村旅游的先天条件。

经过多方考察、调研,2020年4月,西舍路镇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楚雄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流转土地1800多亩,在达诺村委会建起了千亩有机芒果基地,原本荒废的种植园地被盘活,当地村民既增加了土地流转金收入,又可以就近务工。

鲁开林就是其中受益者之一,一边在芒果基地帮助公司管理日常事务,一边还可以免费学习芒果栽种管理先进技术,用于管理自家的芒果园一年下来能挣6万多块钱。谈到未来,鲁开林充满信心,“现在吃穿不愁,还住进楼房。过几天我计划报名学车考驾照,打算买辆小汽车。”

除了有机芒果,西舍路镇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有机核桃、500年古树茶、红花椒、贡菜、小米辣等特色产业,不仅拓宽了群众致富渠道,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用好“美丽资源”发展“美丽经济”

今年3月,西舍路镇第一家民宿客栈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客栈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客房爆满,老板娘十分开心,声称自己掘到了西舍路旅游发展的第一桶金。

地处哀牢山腹地的西舍路,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里山高景美,有壮美的山川河流、雄奇的高山峡谷、多彩的草甸湿地、茂密的原始森林,有清冽山泉、激流瀑布、云海日出、马樱花海洋,被称为隐藏的“小西藏”。然而“隐藏”一词却透着几分凄凉,虽有哀牢山的雄伟壮丽,礼社江的婉约多情,然而美的是景,穷的是人。

“立足资源禀赋、旅游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生态旅游精品,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田园综合体、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把西舍路镇打造成为哀牢山旅游养生目的地。”在谋划“十四五”发展时,西舍路镇党委、政府把生态旅游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擘画工作蓝图,生态旅游即将成为西舍路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

“以前这里非常偏僻,山路崎岖,车辆进出不便,守着青山绿水只能过穷日子。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村村通了硬化路,还打通了青石峡旅游栈道,给村民和游客都带来了便利,每个节假日,都会有人来我们农家乐吃饭、游玩。路通了,群众的思想也通了,发展旅游的信心越来越足。”青石峡农家乐的主人罗华军说。

把“山区”变成“景区”,“风景”变成“钱景”,农旅融合让村民享受到了发展红利。

消除“视觉贫困” 扮靓“幸福家园”

以前的西舍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部分养殖大村,臭气熏天的畜圈让人不禁掩鼻而逃。如今,西舍路凝心聚力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组合拳,做到“拆除一片、清理一片、美化一片”,从村社主干道到河塘沟渠,从房前屋后到村庄周边,乱堆乱放减少了,河塘沟渠干净了,村庄道路整洁了,青山绿水中人人笑逐颜开。除了“顽疾”,美了“颜值”,塑了“气质”,短短一年间,西舍路镇就成功申报了云南省级卫生乡镇。

“乡村振兴不仅要‘面子’美,更要‘里子’实。‘里子’就是家风、民风、乡风。”西舍路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夏世然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要延伸到哪里。西舍路镇全面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实践站11个,开办了道德讲堂,宣讲国家政策,讲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讲懂农业技术和致富本领,讲活道德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晦涩的文字结合身边的真实故事让文明传播得更远。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深入,农村志愿服务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美、生态越来越好,村民素质正逐步提升。

环境美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参与公共事业的意识也增强了。“去年底,西舍路集镇提升整治环境,村民王必华二话没说,自己动手拆除了影响集镇卫生的猪圈。”西舍路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成冰说。

一件件暖心之举如一块块拼图,汇聚在一起呈现出一幅乡村和谐振兴图。

“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到乐享山水安居兴业。这方山水,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镇党委书记王学武说。下一步,西舍路将持续坚持“党建引领、基础夯实、生态支撑、产业提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打生态牌、走生态路,推动文化旅游、康养、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蹚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同频共振,环境与财富同步提升”的绿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