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供销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和供销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压实责任,形成合力,积极发挥供销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一是健全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市供销社以基层社和社有企业为基础,不断创新思路,整合资源,依托配送企业,不断完善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全系统现有新型基层供销公司18个、村级供销社8个,农村综合服务社215个,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97个,涉及种植、养殖等多个领域,有社员8500户,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农村综合服务社集日用消费品、农资销售、农副产品购销、农产品加工为一体,不断健全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实现了基层社乡镇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70%,覆盖全市60%的自然村。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系统销售总额完成22.77亿元,销售化肥51729吨,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19亿元,农产品销售额完成8.52亿元。
二是发挥供销系统流通优势。不断完善供销系统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大局,改造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建设集农村金融服务、农资、日用百货供应、农产品购销、农民培训、信息交流、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体,云龙供销社、子午供销社、大地基供销社、楚雄市吕合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大地基红卫桥电商基地和大过口乡春华普惠供销电商服务站等6家供销企业积极拓展农村寄递共同配送服务,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充分发挥供销社流通网络体系优势,全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利用各乡镇基层供销社、832平台以及电商销售渠道,全面动员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实际,参与“消费帮扶”行动,积极开展生产、加工、采购、销售本地农副产品,增加群众收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供销系统累计开展消费帮扶销售金额5868万元。
三是健全种子销售网络体系。市供销社充分利用乡镇基层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销售网络资源,打造“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市、乡、村三级种子销售网络体系。2023年10月以来,市供销社所属独资社有企业福兴赢公司开展楚粳水稻种子、楚单玉米种子等销售业务,销售水稻、玉米种子35吨,销售化肥51729吨。2024年4月,市供销社社属企业福兴赢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和州供销社社属企业共同组建成立“楚雄金谷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开展种子烘干、冷链物流等业务,积极服务乡村振兴,目前公司正在推进建设。
四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市供销社充分利用基层供销社、农村现有仓储资源,加强资源整合和业务合作,拓展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物流通道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2024年,楚雄市吕合镇电子商务服务站、楚雄市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产品电商基地、大地基红卫桥电商基地、大过口乡春华普惠供销电商服务站、楚雄德开、西舍路西韵、绿之源等电商企业积极开展网上销售农副产品工作,“云彝脆皮果核桃”“福禄山土鸡”“哀牢明珠核桃”“源之态”等一大批绿色生态农产品通过阿里巴巴、云品惠、拼多多等平台销售向全国销售。截至目前,供销系统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3085.7万元。
五是积极组织供销企业建设核桃初加工生产线。市供销社系统在山区乡镇建成8条核桃初加工生产线,打造了大地基供销社“云彝脆皮果核桃”、绿之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源之泰”等一大批绿色生态农产品,通过线下和线上、抖音直播带货等销售核桃等农特产品,截至目前,各基层供销社收购青皮核桃和干果共计12000吨。为全市的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供销力量,为群众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是抓实食用菌产业发展。立足食用菌资源优势,全力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围绕楚雄优势特色产业和“三农”工作实际,做服务“三农”贴心人、助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指导食用菌栽培类、加工类、营销类等市场主体及时办理《营业执照》;引导云南采菇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玛格达同佳食品有限公司等积极打造以牛肝菌、鸡枞等高品质野生菌为优势产品、栽培食用菌为主要产品的多种食品菌产品体系。2023年帮助楚雄滇老表食品有限公司争取扶持项目技改资金131万元;2024年协助6家企业做好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申报工作。
七是加快构建和完善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2024年9月24日,楚雄市供销社下属企业楚雄福兴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与高新区投资控股集团下属公司楚雄智和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楚雄市绿创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积极谋划部署,努力构建“村组(小区)回收、乡镇转运、市级分拣”三级回收网络,率先开展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贡献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