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日常监管中积极践行“有感服务,无感监管”工作新理念,探索“信用+”监管新模式。
开展“信用+风险分类”,提升监管执法质效。力推“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模式常态化,所有抽查任务,根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风险越高抽查力度越大,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截至7月30日,市场监管局发起抽查任务10个,运用分级分类结果发起抽查任务9个,占比90%,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强化“信用+精准服务”,助力企业纾困发展。“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信用承诺全方位宣传,开展融资帮扶,了解企业需求,推动融资“白名单” 征信审查服务,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精心做好产权质押融资和金融帮扶小微经营主体服务,助力经营主体纾困发展,截至7月30日,共对2755家企业开展了信用查询和信用审查。
落实“信用+年报公示”,推动信用基本积累。将年报工作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强化经营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宣传引导和服务指导,有效促进经营主体履行信息公示义务的责任意识,为完善企业信用信息、促进交易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截至7月30日全年企业年报率达到91.09%,进一步助力了企业诚信建设,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行“信用+柔性执法”,打造良好法治环境。推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持续深化柔性执法,让监管执法既有力度,更显温度,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严格落实 “首违不罚”清单和“轻微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对于违法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其自觉守法、自我纠错;截至7月30日,对20余户符合首次、轻微且未造成社会影响违法情形的经营主体依法不予或免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