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至1月31日,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情况如下:
一、生产安全事故总体情况
2025年1月,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平。全市未接报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行业领域和各乡镇事故情况
(一)建筑施工领域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其中:房屋建筑业1起:2025年1月1日,彝海街道原鹿城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发生一起高处坠落,造成1人死亡的事故)。
(二)道路交通发生事故1起,死亡2人(2025年1月10日,在元双公路东山路段(G227线K2876+200米)处,发生一起重型自卸货车与轻型封闭式货车发生碰撞,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至1月底,未接到铁路运输、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等行业事故报告。
(三)鹿城、东华、子午、紫溪、苍岭、吕合、大地基、新村、中山、三街、大过口、西舍路、八角、树苴等14个乡镇(街道)未接报事故。
三、安全生产形势特点
从今年事故发生情况来看,生产安全事故仍然集中发生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两个行业领域。在建筑施工领域,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技术水平低下,未严格执行安全规定,仍然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如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无证上岗等;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欠缺,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安全隐患频繁出现。在道路交通领域,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不足,存在违规驾驶行为,如超载、超速、疲劳驾驶、操作不当等,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部分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车辆维护保养不及时,部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如制动系统故障、轮胎磨损严重等,在行驶过程中极易引发事故。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安全责任。当前,春节假期刚过,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陆续进入复工复产阶段,学校陆续开学,春运仍在持续,元宵节前民俗庆祝、展会等活动仍在密集举办,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历来是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易发期,安全防范须臾不可放松,保持安全稳定的安全环境尤为重要。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压紧压实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管控措施,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二)紧盯复工复产,落实管控措施。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全面排查掌握本辖区、本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和重大工程复工情况,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区域,主动靠前服务,分层分级分类开展指导帮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制定一份复工复产方案、召开一次全体职工大会、进行一次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开展一次全覆盖安全检查、组织一次事故应急演练”等“六个一”安全措施。各行业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节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执法工作,严格落实复工复产审批程序,严厉查处未经隐患排查治理、未经安全验收、盲目复工复产等行为,坚决杜绝无序复工、“带病”复产。
(三)突出重点领域,闭环整治隐患。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紧盯危化、矿山、工贸、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其他行业领域也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一行业一方案”针对性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以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风险隐患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开展明查暗访,带动各级各部门全面行动起来,穿透到基层末梢,常态化、全覆盖开展安全督导检查,加大重点时段和重大活动暗访抽查力度,强化从风险隐患研判、防范、排查到整治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持续营造安全生产高压严管的态势,实现安全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防范、早治理”。
(四)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应急准备。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加大安全宣传力度,突出案例警示教育,广泛宣传普及风险辨识、应急处置、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识,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努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同时,要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加强会商研判、协同联动,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道路交通、旅游活动、火险预警等提示,规范信息上报,确保信息畅通、应急处置及时果断,全力护航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