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23-/2024-0920006 信息分类: 工作信息
发文日期: 2024-09-20
发布机构: 楚雄市公安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公安局探索“两站三员一连通”构建平安医院建设新模式
号:

楚雄市公安局探索“两站三员一连通”构建平安医院建设新模式

发表时间:2024-09-20
字体:[    ]

为进一步拓展安全阵地、完善联动机制、提升守护能力,按照省卫健委、省公安厅印发的《云南省加强医院安全防范警医联动工作措施的通知》要求,楚雄市公安局结合本地社会治安实际,在州人民医院(南路院区)试点,挂牌运行驻医警务站和教官工作站,组建“警医联络员、专职保卫员、平安义警员”三支力量,连通警医可视化对讲“一键报警”装置,探索警医联动的“两站三员一连通”平安医院建设新路子。

一、实行“五个一”措施,构建警医联动的“基本框架”。楚雄市公安局与州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多次实地调研协商,摸准当前医院安全防范专兼结合不足、警医联动不够的症结及原因,确定了先搭建阵地、加强力量,在完善机制、形成体系的工作思路。一是升级一站、挂牌一站。在州人员医院南路院区原警务室基础上,再在住院部大楼一楼大厅增设一个警务站,组成“一室一站”,市公安局富民派出所派出“2+6”两波力量8人轮班做好警务站的值守,全面参与医院内部安全防范。第一波力量2人是由公安招录和管理、医院保障和使用的2名专职辅警,第二波力量6是由派出所直接派驻辅警。同时在新设警务站加挂“教官工作站”牌子,由市公安局选派1名省级警务实战教官“一对一”联系指导,一方面聚焦“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目标,全面参与协作机制和方案预案完善,另一方面参照公安机关内部“最小作战单元”训练体系,建立并组织施训医院“最小应急单元”。二是派驻一波、配强一波、发动一波。完成驻医警务站和教官工作站组建和实体化运行后,市公安局进一步明确了医院三个波次的安全防范力量。第一波力量的常态派驻的“警医联络员”,除上述8人专门派驻力量外,明确片区社区民警和医院内保力量为“警医联络员”,做好就派驻人员的监督管理,与医院内部力量全方位配合,真正做到内外协同、专专融合;第二波力量是配齐练强“专职保卫员”,在公安机关完成驻医警力配置后,指导医院按照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日均门诊量3‰、20张病床配备1名保安任一标准以及50岁以下保安不低于总数20%的要求配足配强安保力量,压实医院安全防范主体责;第三波力量是积极组建“平安义警员”,除上述两拨专职力量外,以医院导医、窗口工作人员为主体,各科室至少明确一名医务人员参与,充分吸纳医院护工、物业管理人员、周边商户等群体组建医院“平安义警员”佩戴红色袖标,平时收集情报信息,开展安全宣传,参与安全巡逻。

二、完善“两方面”机制,打通警医联动的“运行经脉”。为进一步发挥上述阵地和人员作用,实现“1+1>2”的预期目标,楚雄市公安局与州人民医院召开联席会、协商会,逐步形成医院内部安全防控圈建设系列机制。一是建立常态的联席会商机制。打通公安与卫健、派出所与医院、社区民警与医院保卫部门负责人(警医联络员)三个层次的平安共建沟通协商机制,将日常医院的治安和反恐检查、“两站三员”运行情况、涉医违法犯罪查处等作为主要内容,定期通报情况、解决问题、细化要求,边试点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尽快走出“平安医院”建设新路子。二是建立长效的训练演练机制。首先是驻医警力和医院内保队伍开展专业性、针对性的安全防范训练,由联系教官提供前沿的警务实战技术指导,科学确定训练计划,实行战巡合一。其次是突出“最小应急单元”组建和训练,在上述力量中挑选精干者组建“最小应急单元”,配齐相关盾牌等装备,针对性开展应对刀斧砍杀、车辆冲撞等突发情况应急处置训练,最大限度提升现有力量短时防卫和自救能力。最后是组织“平安义警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危险识别意识、安全防护知识的基础铺垫,模拟各类应急情况、突出事件,逐一演示讲解应急反应的标准动作和必要性,筑牢医务人员心理的“安全防线”。

三、融入“一盘棋”格局,构筑警医联动的“防控体系”。在加强医疗机构自我安全防护能力的同时,楚雄市公安局聚焦城区街面巡逻防控体系构建,将医院作为重要守护点,纳入治安防控网格,做实以面保点。一是开展“一键报警”补盲建设。移植平安校园“一键报警”装置建设经验,与相关企业合作,打造可视化双向对讲的升级版“一键报警”装置,先后在州人员医院行政楼、急诊科、精神科、创伤急救中心、门诊大厅、儿童医院、住院部等重点部位安装“一键报警”装置20套,可全天候支撑警医实时可视化对讲,为应急处置指挥调度装上了“电子眼”。二是开展“点对点”的应急调度。按照“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模式建设要求,公安机关将医疗机构作为“1、3、5分钟”应急调度的重点部位,部、省、州、市(县)四级不定时在医院内部或医疗机构周边设警设点,进行紧急拉练,要求周边警力最快速度、带齐装备赶赴目标地,不断提升街面公安巡逻力量的反应速度、达到速度和增援效率,将城区街面“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与医疗机构“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要求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一键调度、一呼百应”,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医院”。

自5月下旬探索“平安医院”建设新模式以来,涉及楚雄州人民医院(新区)警情11件、同比环比分别下降15.3%、45.4%,未发生影响安全的案事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