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19-/2024-0402001 信息分类: 农业农村信息
发文日期: 2024-04-02
发布机构: 楚雄市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称: 关于印发《农作物抗旱技术要点及措施、加强秸秆焚烧管理》的通知
号:

关于印发《农作物抗旱技术要点及措施、加强秸秆焚烧管理》的通知

发表时间:2024-04-02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局属各科室、站所:

正值农作物种植季节,全市持续无降雨、大范围出现旱情,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科学应对抗旱,减轻农业生产损失,确保粮食安全,楚雄市农业农村局围绕主要农作物,梳理出相关抗旱技术要点及措施,现印发给你们,请对照参考、指导好农作物抗旱工作。

因小春作物开始收割且持续干旱,露天焚烧秸秆隐患加重,给农业环保、安全工作带来压力。为避免火灾发生和烟气对大气造成污染,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农作物秸秆焚烧工作,要和各村签订秸秆焚烧责任书、通过广播做好宣传、定期安排人员进行田间检查。杜绝露天焚烧秸秆、焚烧垃圾、焚烧地埂行为发生。

楚雄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3月18日               

农作物抗旱技术要点及措施

一、小春作物应对高温抗旱技术要点

小春麦类、油菜、蚕豆正处于成熟收获期,干旱对产量影响较大。各乡镇要宜收则收、颗粒归仓,防止持续干旱造成的田间落粒。蚕豆和麦类成熟度达90%以上时尽快收割脱粒晒干;油菜尽量采取分段收割,80%的角果黄绿色时即可收割后熟后再脱粒,减少田间生长时间、受旱时间,减少田间落粒。

二、水稻应对高温抗旱技术要点

(一)采取集中育秧、异地育秧。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以村组为单位,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组织集中育秧,保障育秧集中用水,避免一家一户分散育秧对水资源的浪费;对无水育秧的村组,采取异地集中育秧,确保无水育秧的村组能够有秧移栽。

(二)适当推迟育秧节令,巧接雨水栽秧。根据目前的旱情,各地要适当推迟育秧时间10—15天左右,以确保水稻适龄秧苗移栽;同时,使秧苗接上雨水正常生长。但应注意尽量选用早熟或偏早熟品种,避免后期遭遇低温冷害。

(三)大力推广旱育秧、塑盘育秧,培育带蘖壮秧。大力推广旱育秧、塑盘育秧,是一项节水栽培、抗旱减灾的有效措施。在培肥苗床、提高土壤保水保墒能力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育苗及移栽方法,借助壮秧剂拌种和喷施多效唑等辅助措施,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带蘖壮秧、增加秧龄弹性,提高旱秧耐旱能力。

(四)扩大育秧面积,多育救灾秧苗。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育足水稻秧苗是打赢抗旱夺丰收的关键。要算好水稻面积和移栽节令,育足水稻秧苗,特别是干旱缺水严重的山区、半山区的雷响田,要育好应急秧,以备降水后能及时移栽。

(五)做好两手准备。根据当前旱情,各地要做好两手准备,“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在策略上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平坝稻田要坚持走水路。这些稻田土壤湿度大、通透性差,水改旱后雨季排水困难,易渍涝;二是经常干旱的雷响田、山区、半山区,可主动改种玉米,即选择抗旱早熟玉米品种,采用育苗方法,透雨后及时移栽;三是常年干旱坝区、台田、梯田等,育秧和移栽十分困难,要做两手准备,在育足水稻秧苗的前提下,同时,集中育好玉米苗,视降水情况,能栽水稻栽水稻,能种玉米种玉米。

(六)节水整田,节水栽秧。采取旱翻犁、旱旋耕、旱平整等全旱作业,实行速灌水,速整田,可以节省大量的泡田用水,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尽量争取稳住水稻的种植面积,确保稻谷的稳产。

(七)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浅水保苗为主,实施浅水勤灌,在水稻对水的敏感期进行灌溉,不太敏感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具体做法:移栽后7天,灌浅水,干湿交替,保持田面湿润;移栽后7天至有效分蘖临界期,浅水灌溉,水层3~4cm,并视苗情露田1~2次;从9叶期到11叶期,进行分次搁田,先轻后重;抽穗后25天到成熟,以湿润为主,干湿交替,养根保叶。

(八)合理运筹肥料,保证安全成熟。要根据灌溉水源实际和群体长势情况,合理运筹肥料,促控群体生长,保证水稻安全成熟。一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对水稻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的研究,确定不同地力的肥料配比和施用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实行精确施肥;二是要增施有机肥。充分挖掘各种肥源,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三是要增加底肥施用量。在农家肥和磷肥全部作底肥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氮、钾肥作底肥施用的比例,缺水区常规插秧田块底肥要达到施肥总量的40-50%,并做到全层施肥,以防分蘖期缺水无法追肥;四是插秧返青较晚的地块,因生育期推迟、容易早衰,要坚持合理运筹肥料促进早熟,可通过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高抗逆能力,促进水稻生长,保证水稻安全成熟。

三、玉米应对高温抗旱技术要点

(一)合理搭配品种,做到应栽尽栽。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针对不同区域选用适应的品种,做好合理搭配。有水源,能确保栽种的地区以低热河谷温热条件较好的地区,要大力推广优质、高产、专用的玉米品种;干旱缺水不能保证最佳节令播种的地区,要注意推广早熟、耐旱、适于密植、适应性强的品种;高海拔冷凉地区,要加大耐寒、耐旱、抗病性强、生育期短的品种的推广。

(二)推广育苗移栽,育好备足救灾苗。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育足备足玉米苗是打赢抗旱夺丰收的关键。对于育苗移栽的玉米,要采取超常规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补助种子、地膜等办法,开展集中或异地育苗,育好备足救灾苗,确保抗旱移栽、补苗和重种的有序开展,实现玉米的满栽满种。

(三)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海拔1800米以上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用是保湿、增温,保持土壤的疏松结构和养分的分解转化,促进玉米早出苗,根系、叶片早生快发,茎秆粗壮,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而表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高产。因此地膜覆盖栽培是高海拔地区玉米抗旱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推广间作套种。在山区及半山区地区,充分利用多样性的气候和作物品种资源条件,大力推广玉米套种马铃薯、烤烟地套种秋玉米、玉米间种豆类、玉米套种魔芋、经济林果间套玉米技术,进一步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

(五)科学开展水改旱,扩大玉米播种面积。山区、半山区中的雷响田,因干旱无法种植水稻,可主动改种玉米,通过选择抗旱早熟玉米品种,采用育苗方法,透雨后及时移栽,扩大玉米播种面积。

四、蔬菜应对高温抗旱技术要点

(一)灌溉保墒。根据土壤墒情,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选择小水渗灌、喷灌和滴灌,切忌午间高温时大水漫灌。蔬菜幼苗及速生叶菜等在田蔬菜,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间覆盖遮阳网遮蔽强光、降温、保湿,早晚揭开,避免徒长。黄瓜、菜豆、茄子、番茄等在田蔬菜,在根系周围覆盖秸秆、稻草、防草布等,降低根际温度,摘除衰老枯黄叶片,减少水分蒸发。蔬菜育苗,要充分利用遮阳、喷灌等降温措施。

(二)科学施肥。结合灌水、浅耕,增施速效肥料,薄肥勤施,避免肥害、烧根。施肥后及时灌水,或直接兑成肥水浇施。在田蔬菜可在清晨或傍晚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速效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逆性。

(三)绿色防控。注重预防、综合防治、安全用药。以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农药为辅。综合运用杀虫灯、性诱剂、防虫网、色板等物理措施防治害虫。化学防治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宜选择上午8点前、下午5点后,适当降低用药浓度,避免药害。严禁使用禁限用农药,严格执行操作安全规范,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大棚蔬菜采收后及时翻耕土壤,暴晒或高温闷棚,杀灭土传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