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楚雄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桃源湖体育广场前开展。本次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由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楚雄市鹿城街道办和北浦社区承办,旨在聚焦青年传承人培养、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科技赋能非遗保护等内容,展现非遗传承实践活力,弘扬非遗时代价值,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活动在左脚舞、彝族大三弦舞等民间传统舞蹈中拉开帷幕。楚雄市非遗中心邀请组织了10余支民族民间艺术团队伍到现场点燃全场氛围,周边游客和居民纷纷加入左脚舞弹跳中,并表示,在楚雄这座充满热情与浪漫的城市里,参与这样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非遗宣传会,不仅加深了对楚雄丰富文化遗产的了解与热爱,更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设置非遗法律法规及项目、传承人申报咨询台、悬挂布标、设立楚雄市非遗项目介绍展板和播放“一法一条例”录音资料,向市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楚雄市非遗项目介绍宣传册等,让更多民众对非遗保护传承有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搭建起文物保护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营造民众共同参与非遗和文物的保护意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6月14日,楚雄市精心挑选了“楚雄骨角工艺”、“云龙酱油”、“彝医黑膏药疗法”、“彝医药鼻吸疗法”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参加了全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与市民游客朋友们互动交流,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到非遗的魅力,非遗项目得到充分展示宣传的同时,增加了非遗企业的收入。
2025年6月3日上午,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局九楼会议室召开干部职工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全体职工和下属单股所级以上干部70多人参加了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局机关组织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求下属各单位要尽快召开职工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将宣传教育内容传达到每位职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楚雄市各乡镇(街道)和社区共设立宣传点15处,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共播放宣传标语35多条次;开展代表性传承人座谈5场次;非遗进校园活动3场次。下步工作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强化非遗宣传常态化。利用各种主题活动加入非遗的宣传,让更多的群众认识非遗、参与非遗实践,融入生活。不断发掘挖掘更有价值的非遗项目,充分利用和保护,让线上线下更有机融合,让楚雄市的非遗走得更深更远。通过不断开展非遗宣传活动,推动楚雄市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相连接,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自觉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中华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