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10-/2025-0117001 信息分类: 金鹿中学信息公开
发文日期: 2025-01-17
发布机构: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 生成日期:
称: 云南省楚雄金鹿中学2023—2024学年工作总结
号:

云南省楚雄金鹿中学2023—2024学年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5-01-17
字体:[    ]

2024 年,在教育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引领,坚定教育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

我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

2.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组织领导。

作为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第一年,我校完善了15 项制度,规范了 7 项工作流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年来,学校师德师风良好,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德育为先,培养全面人才

1.丰富德育活动,提升育人实效。

自2024 年初以来,学校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 120 多项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其中包括 4 次防灾、反恐应急演练,12 次法治专题讲座,10 次心理健康专题讲座,4 次 “利剑护蕾” 行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法治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

2.深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从头发、服装要求,到食堂就餐、宿舍就寝,再到校园卫生、最美教室评比等方面,全面渗透“五育并举” 的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 “双百”家访、“导师制”行动见实效

落实教师家访制度,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坚持“问需于民、问教于民、问计于民”,2024年秋季学期近60%的教师进行了家访活动,授访学生家庭占比60%。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主线,成功举办了“2024 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活动周,进一步牢固树立了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的思想。我校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省财政厅授予 “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 荣誉称号。

三、教学相长,提升教育质量

1.坚守教学常规,探索创新。

这一年是我校增效提质年,教师们坚守教学常规,精心备课、认真施教、耐心辅导,教育教学成绩进步明显,受到领导肯定。同时,在守正的前提下,学校不断探索与创新,聚焦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全员参与课堂讲赛,强师赋能,以研促教。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我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有两个州级课题,四个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教师竞赛成绩斐然。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各级课堂讲赛、案例大赛、说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师生信息素养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徐燕老师获省级一等奖;周仕林、张海燕等老师获省级三等奖;王应美老师的教学案例收录《云南省中小学思政课典型案例》等。

3.论文发表与获奖。

我校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在各级期刊发表并获奖。张巧、杨敏等老师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李文慧、王应美老师的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罗莉萍老师的论文获省级一等奖等。

四、平安校园,保障师生安全

1.实施平安校园建设。

我校实施了“网格化闭环式全天候守护” 的平安校园建设,老师们顶着烈日冒着寒冬 “守望” 在校内每一个角落和校外每一条小巷,迎接同学们开心到校,护送学生平安回家。一年来全校师生平安顺遂,为 2000 个家庭幸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成功举办了“2024 年校园文化体育艺术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竞技水平,增强了师生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五、家校社协同,共创育人新境界

1.深化 “家、校、社” 三维联动育人机制。

学校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举办各类校园专题讲座;引领师生步入各类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积极重构并壮大“家校合作联盟”,定期举办 “家长会”“家校共育论坛”“家长学校”。

2.设立 “教师守望志愿者护学岗”。

创新设立“教师守望志愿者护学岗”,以携手并进的教育生态,开创全面育人新境界,确保每位师生都能在多元滋养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回顾2024 年,我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学校的硬件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