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09-/2025-0207002 信息分类: 工作动态信息
发文日期: 2025-02-07
发布机构: 楚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丨栗子园社区构建开放包容融荣共居的互嵌式社区环境
号:

楚雄市丨栗子园社区构建开放包容融荣共居的互嵌式社区环境

发表时间:2025-02-07
字体:[    ]

楚雄市鹿城街道栗子园社区成立14年来,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为目标,积极构建开放包容、融荣共居的互嵌式社区环境。

双融双促“定基调”。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夯实组织基础,系紧情感纽带,提供发展支撑,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把“支部建到片区上、党小组建到小区里”,科学设置6个党支部19个党小组,将社区235名党员编入6个党支部,配备楼长93名、单元长229名,建立起了社区—片区—居民小组—楼栋—单元的“五级网格”体系,走出了一条党建和民族工作“双融双促”的新路子。

标本兼顾“保民生”为了让搬迁来的各族群众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社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立了活动广场、体育健身设施、居家养老中心、老年幸福食堂、卫生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幼儿园、图书室、活动室、调解室等公共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创造条件。推动了各族群众在生活、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凝心聚力“增认同”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途径,把“以文育人、以文聚力”作为增进民族团结、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组织联建、服务联动、活动联办,常态化举办“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各民族传统节庆以及各类文体娱乐活动,深入开展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群众性活动,创新形式和载体,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平台。组建了5支360多人的业余文艺队,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各民族更加团结和睦。开展民族政策讲座、举办专题培训班、巡回宣讲,深入传播党的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3年来,社区共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培训和讲座120场,近2万人次参与。

共同发展“蓄活力”社区各族群众的就业增收是搬迁安置后的一大难题,14年来,依托政府部门帮扶,社区精准开展计算机、烹饪、物业、家政、彝绣、刺绣、家政等各类就业培训;大力实施“九个一批”就业服务举措,实现就业4890人,就业率达96%。成立手工合作社,按照社区“搭架子”,居民“赚票子”思路,与企业合作落实项目订单,开展辣椒分拣、核桃剥壳、中药材分拣、野生菌干片分拣等业务,帮助中老年群众实现再就业,为社区居民增收共计260余万元。成立栗子园社区“彝绣车间”,集彝绣产品生产、展示、销售为一体,解决了妇女就业、创业难题,让社区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增收。

互帮互助“促和谐”把民族工作融入基层治理之中,不断健全基层服务体系,建立“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为各族群众提供民政、计生、劳动保障等140多项便民服务,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积极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每逢传统节日开展送春联、义务理发、有奖竞猜、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变“小家园”为“共同体”,用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殷殷嘱托。

五星服务“赢民心”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社区,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布标、宣传材料等方式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力度,挖掘宣传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持续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联谊、邻里互助、法律援助活动,宣传社区孝亲敬老、创业致富、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营造嵌入式“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厚植民族团结进步沃土。创新实施“五星服务”,根据不同家庭的实际情况划分1至5“星级户”,按群众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按期开展选优评优活动,通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楼幢和示范户创建评选,选树一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形成人人珍惜民族团结、人人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