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06-/2023-0523004 信息分类: 统计分析及解读
发文日期: 2023-05-23
发布机构: 楚雄市统计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2023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号:

楚雄市2023年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

发表时间:2023-05-23
字体:[    ]

2023年以来,楚雄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有力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要求,一招不落抓好粮食生产,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统筹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粮食生产高效推进、畜牧业生产全面恢复、主要农产品供应稳定,为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一季度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保持平稳发展,农产品供应充足。全市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小春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九年连续增长。一季度楚雄市出栏猪13.43万头,牛1.57万头,羊4.47万只,出栏家禽63.98万只,肉类总产量达1.46万吨、增长4.9%;蔬菜种植4.03万亩,产量6.18万吨。总体看农产品生产正常、市场供应充足有序。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3亿元,增长3.4%;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3.2%。

(二)蔬菜产量稳中提质。近年来,全市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2022年全市设施农业种植占地面积394公顷,同比增长40.7%,为今年一季度蔬菜及瓜果产量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18万吨,同比增长1.7%。

(三)家禽养殖稳中发展。全市积极落实省州政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巩固发展地方家禽优势产区,全市家禽养殖稳步发展。一季度,全市家禽出栏63.98万只,同比增长4.8%;禽蛋产量290吨,同比增长2.5%。

(四)林业渔业生产稳中调优。一季度,全市完成林业可比价产值0.29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林产品采集实现可比价产值0.07亿元,同比增长2.34倍。全市积极推广经济价值高的特种水产品养殖,持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多元特色水产,促进渔业发展提质增效。一季度,全市水产品产量1520吨,实现可比价产值0.21亿元,同比增长1.6%。

(五)大牲畜出栏平稳增长。自2022年11月开始,生猪价格下跌进入猪周期下行通道,至今年2月触底后持续回升,全市猪牛羊等大牲畜出栏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13.43万头,同比增长4.1%;牛出栏1.57万头,同比增长4.7%;羊出栏4.47万只,同比增长4.4%。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机械化集约化水平低,农业种植成本上升。楚雄市本地以种植稻谷、玉米为主,结构较为单一。因土地没有得到有效流转,稻谷种植大部分仍是小户分散经营,机械化水平、集约化水平低,稻谷种植中的肥料、谷种、人工等生产成本高,稻谷种植效益差,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

(二)农村青壮劳动力不足,影响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在当前形势下,青壮年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青壮年正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主力军,大量人员外流使得全市的农业生产缺少了主要的劳动者,农村经济发展缺少劳动力。在家的大都是老幼体弱者,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时间较集中,导致生产时间内劳动力缺口较大,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畜牧产业增长乏力。一是受去年生猪行情影响,部分小规模生猪养殖场严重亏损,业主从事养殖业信心受挫。二是疫情防控压力依然较大,随着生猪饲养规模增大,生猪贸易频繁,流动性大给疫病防控增加了难度,各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物防控成本投入大幅增加。三是畜产品加工业滞后。生猪精深加工量占出栏量比例低,生猪加工仍停留在简单的屠宰、分割、冷藏等初级阶段,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足,经济效益不高。

(四)冬春干旱影响春耕备耕。由于全市冬春干旱少雨,土壤墒情偏差,部分冬水田蓄水较少,加之现有运行的设备存在老化、年久失修、带病运行,灌溉渠系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淤堵、渗漏严重,对目前春耕生产用水问题存在一定影响。

三、意见建议

(一)持续抓好农民增收工作。一是抓目标任务落实。切实履行农民增收工作职责,细化助农增收措施,落实助农增收责任,及时分析研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逐项抓好“开门红”工作成效巩固拓展,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二是做实增收数据,抓好调查统计。严格落实农业经济数据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抓好农业经济数据评估工作,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上报数据反映出农民收入真实水平。

(二)粮油生产方面。一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维修整治一批、提质改造一批、布局新建一批”工作思路,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蓄水能力提升、田间灌排渠建设三大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我市农田水利工程蓄水能力不足、输水工程老化、工程效率低下、工程建设后续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确保产业基地旱能浇、涝能排。二是健全“非粮化”管控措施。针对“非粮化”历史存量和新增量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及措施,制定整改目标任务,明确处理办法,细化与部门分工、合作。三是加大规模户培育。在惠农政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和培育力度,促进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

(三)畜牧生产方面。一是推动畜禽养殖扩能提标,持续加强生猪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生猪、肉牛、肉(蛋)鸡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二是常态化做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全面开展大消毒、大培训、大宣传“三大行动”,加强生猪调运监管,严格执行州、市调运规定,确保外疫不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