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楚雄市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楚雄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楚雄市新材料产业围绕绿色硅光伏、绿色铜、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领域,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2024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37.6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45%以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绿色硅光伏领域,依托宇泽半导体、晶科能源等龙头企业,已建成“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全产业链,形成拉棒产能10GW、切片产能8GW、电池片产能13GW的规模优势。宇泽三期20GW拉棒和22GW切片项目、川至年产600吨半导体材料项目稳步推进,协鑫科技6万吨颗粒硅项目即将启动,武汉中科(天问)光伏组件项目加速落地,持续巩固产业领先地位。川至半导体高纯磷、铟、镓生产线年产值达4亿元。绿色铜产业方面,滇中有色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成20万吨阴极铜产能,通过构建“原生+再生”双轮驱动模式,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
二、具体办理落实情况
(一)关于李阳委员提出的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的建议
楚雄市十分重视新材料产业链集聚发展。一是强链补链延链。聚焦晶硅新能源产业,全力推动川至60吨光伏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投产,靶向招引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在绿色铜产业领域,加快滇中有色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铜深加工企业,力争2025年铜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二是培育产业生态。全力支持楚雄高新区争创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群,设立专项产业基金,推动“链主企业+配套企业”协同发展。建立配套奖励机制,对本地配套率超50%的链主企业,按配套采购额5%给予奖励。三是优化物流体系。加快云甸铁路专用线建设,预计2025年投用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5%以上;依托楚雄国际陆港,开通南亚东南亚跨境物流专线,提升国际供应链效率。
(二)关于李阳委员提出的建立政府增信机制的建议
楚雄市高度重视政府增信机制的建立。一是完善政策支持。细化落实省级政策,出台了《楚雄高新区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供最高500万元落户奖励、研发投入15%后补助、国家级平台200万元奖励。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建立“链长制”,由处级领导牵头产业链发展,定期召开供需对接会。明确“一园六片区”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优先保障项目用地,推行“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政策。三是优化产业规划。以富民、云甸工业园为核心发展绿色硅光伏与半导体材料,以桃园片区打造绿色铜产业集群。编制专项规划,推进新材料产业园建设。
(三)关于李阳委员提出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
楚雄市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一是2023年以来相继出台了《楚雄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楚雄市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等政策,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水平,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和发展环境。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全面推行“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三是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类侵权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四是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现场协调等形式,着力解决企业在项目立项、用地、用工、用电、融资、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市场开拓、政策咨询、法治环境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关于李阳委员提出的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的建议
为构建融资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楚雄市加快融资体系建设力度。一是实施融资便利专项行动。通过政银企座谈会方式,搭建融资信息平台,将有贷款需求的企业推送给各金融机构,各金融机构将金融产品等信息及时传递给企业的方式,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面对面谈融资,促进全市政银企有序互动和良性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特色产品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二是拓宽经营主体直接融资渠道,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逐层渐次成长。支持企业债券融资,推动更多央地合作增信项目落地。三是助力企业上市。落实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连续性扶持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政策支持。挖掘重点培育对象,建立培育库,及时跟踪在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施动态管理。2024底已有6户企业成功在“新四板”挂牌。四是开展贷款贴息工作。为助力优质企业发展,缓解其融资压力,继续开展针对优质企业的贷款贴息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企业宣传贷款贴息政策,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精准补齐产业短板。针对企业数量不足、产业链条不完善等问题,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体量大、效益高的关键项目。探索“农光一体化” “林光一体化”等新模式,创新产业合作机制,增强产业发展韧性。
二是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研究制定新材料产业专项政策,在产业指标、用地用电、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创新融资模式,积极争取专项债、产业基金等资金,保障项目落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三是深化全产业链招商。围绕绿色硅光伏全产业链,实施“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战略,强化精准招商和链式招商,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四是加强人才引育。落实威楚人才计划,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博士后工作站、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完善人才政策,创新柔性引才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五是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以园区为主阵地,优化功能定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深化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园区建设、管理和运营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市工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局
2025年5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