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cxs002-/2021-0924003 信息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发文日期: 2020-08-03
发布机构: 楚雄市发展和改革局 生成日期:
称: 关于楚雄市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号:

关于楚雄市202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表时间:2020-08-03
字体:[    ]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市人民政府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突出重点、精准施策,从严从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扎实抓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稳妥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复工复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总体情况好于预期。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1.93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增速低于全州(3.1%)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5%)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2.6个百分点;完成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亿元,下降0.3%,完成目标任务的6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84亿元,下降16.5%;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49元和5712元,分别增长3.7%和7.1%。

(一)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实行疫情防控党政领导“双组长”制,建立健全“九大工作机制”,全面建立“三个清单”,深入开展“十包十保”工作,推进“四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在2月19日就实现并持续保持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三个清零”。同时,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强化及早安排、强化高位推动、强化政策供给、强化运行调度,全力支持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最大限度减少和对冲疫情影响。随着应对疫情稳运行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全市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二)“六稳”“六保”落地见效。落实各类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市外出务工10.2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14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36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6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87人,25个就业扶贫车间解决就业1118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后吸纳就业9123人,发放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资金754.64万元,发放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补助2248.85万元、临时救助262.4万元,贫困人口低保和特困供养实现全覆盖,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不折不扣落实惠企稳企一揽子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企业发展和复工复产,7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29户限上商贸企业全部复工,36210户市场经营户复工35586户;清退支付全市参保的大中小微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社会保险费595.3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61万元。申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信贷资金需求33户,被纳入省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名单20户,争取到贴息贷款4920万元。申报贷款贴息企业13户,获得贷款支持3.02亿元、贴息金额1245.67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上半年,出栏生猪23.91万头、肉牛2.44万头、肉羊7.06万只、家禽185.02万羽,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采购渠道,确保“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加强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动态监测,积极开展网上产品推介、产能对接、招商签约等活动,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和供应链稳定运行。压缩公用经费支出10%,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实兜牢“三保”底线。成立“构二破三”“调二提三”抓项目稳投资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全面抓实项目投资,目前,全市涉及的4个省级“四个一百”、72个州级“四个一百”项目全部实现开工复工建设,116个一、二批集中开工项目已开工建设110个,竣工50个;500个年度支撑项目已复工423个。申报专项债券项目82个,获批7个,到位资金7.05亿元。申报抗疫特别国债项目110个,申报资金121.91亿元,获批2个,到位资金1.63亿元。

(三)产业发展取得实效。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园区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加快完善,建设标准化厂房2.02万平方米,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工业大麻园引入签约企业15户。陶瓷产业园、云特石化综合服务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加工基地、川至半导体材料、中小企业创业园、滇中有色公司技改升级等项目加快实施,东林公司成功转型,吉兴彩印、岭东印刷、鹿城彩印引入“互联网+工业”系统,实现信息生产安全管理全智能化。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0.7%。第三产业恢复发展,深入开展“三进企业”工作,狠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政策措施落实,兑现商贸企业稳增长奖励资金1396.07万元,提振市场信心。14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16个农村便民商业设施工程加快 推进,搭建31条城乡物流高效配送网络,17家快递企业在辖区开展物流投递,25个小区安装投放快递柜;举办“百县助农直播-楚雄专场活动”“县长走田间”2场农特产品直播推介,140户电商企业网上销售额达1.15亿元;紫溪森林康养小镇半山酒店建设加快推进,彝人古镇“夜经济”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发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9.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9%。农业保持稳步发展,栽种大春农作物45.21万亩,烤烟24万亩,抓实病虫害防治和中耕管理,核桃、魔芋、中药材、商品蔬菜、人工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0家企业和3家科研机构种植工业大麻原料2383亩。新增专业合作社24个、家庭农场10个、规模养殖大户31户,生猪产业加快恢复。严格农产品检测检疫,确保“菜篮子”安全。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7%。

(四)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抓实项目谋划,结合“十四五”规划,共谋划项目724项,计划总投资1.24万亿元。加快“五大枢纽”建设,31个5G基站投入使用、响水箐水库下闸蓄水、兴龙物流获评4A级物流企业、建成充电站3座、充电桩141个;楚雄机场、东南新城准快速路、白衣河水库、冷链物流中心、花果山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楚姚、玉楚、八角葫芦箐水库、滇中引水楚雄段、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完成“五大枢纽”建设投资13.43亿元。新开工项目116个,宇泽单晶硅、新鸥鹏教育小镇和工业大麻加工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7%,完成目标任务的48.1%。

(五)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脱贫攻坚“八大专项行动”精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产业扶贫深入推进,贫困行政村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建成扶贫车间25个,输出贫困劳动力1.09万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100%得到资助,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住房、饮水安全全部达标,剩余23户91人贫困人口可实现如期脱贫,脱贫攻坚“百日总攻”目标圆满完成。深入整改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固体废物专项督察反馈问题,龙川江西观桥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城市扬尘污染防控成效明显,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严格预算执行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三保”、保抗疫、抗旱等重点领域支出。金融市场秩序有效整治,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城乡面貌极大改善。深入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打通3条“断头路、瓶颈路”,建设健康步道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0.9公里、改造修补城市主街道面积2.32万平方米、新建公厕5座。争取城市污水处理及管网改造财政补助和专项债券到位资金2.47亿元,推进一污厂、二污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中央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129个城镇老旧小区和大修厂片区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着力推进“八城同创”,组织72支志愿者服务队、9万多名志愿者持续开展“三五”志愿活动,运用“一部手机治理通”有效整治不文明行为,文明养犬、机动车礼让行人等文明行为逐渐养成,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落实五级责任,划分15个乡镇56个创建责任片区228个创建责任网格,城乡一体协同推进“创文”工作,打造“美丽楼道”“美丽庭院”“美丽村落”“美丽广场”“美丽公厕”“美丽公园”“美丽河道”典型样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一水两污”、集镇供水、垃圾集中处理等项目加快实施,改造新建村级公厕12座、户厕1.9万座,完成新增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137户。

(七)改革创新持续深化。财税、投融资、国企等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招投标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营商环境晋升全州“红榜行列”。减税降费全面落实,共减免税费8.14亿元,发放112户信用授信贷款4477.5万元,市场活力有效释放,净增市场主体2380户。高新区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云南楚雄工作站挂牌成立,设立楚雄高新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26户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爱尔康等4户企业拟获科技部“助力经济2020”重点项目立项支持公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2项,采取“云招商”“视频招商”模式,新签约项目6项,开工项目4项,招商引资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0.31%。

(八)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实施教育体育项目115个,教育教学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控辍保学工作稳步推进。楚雄市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总医院揭牌,实现市级公立医院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全覆盖。楚雄市病媒生物防治省级先进城区通过考评验收,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46个,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3.51万份。社会保险参保33.26万人,基本医保减免报销1375.32万元,受益4.08万人次。殡葬改革稳妥推进,10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具备入墓条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据库,适度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彝风湿地文旅小镇、紫溪森林康养小镇、摩尔梦工厂和紫溪彝村智慧景区等项目加快推进,旅游购物退换货中心管理全面加强,完成5类1630家企业在“一部手机游云南”线上评价。全面依法治市和“七五”普法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黑恶犯罪和“保护伞”“关系网”受到法律严惩,禁毒重点整治成效明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不断健全,群众诉求渠道更加便捷畅通。粮食行政首长责任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有效保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4.5%左右,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双拥优抚、移民后扶、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持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是经济稳增长压力大。疫情影响下经济恢复性增长缓慢,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工业经济增速不快,市场消费恢复性增长低于预期。二是重点项目推进缓慢。楚雄机场、东南绕城高速、白衣河水库、盛世中学、紫溪康养小镇、新型安置小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多还处于准备阶段、正式开工还需时日。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受减税降费和疫情期间税收优惠政策及非税占比控制的双重影响,财政收入增幅受限,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减收7.54亿元,偿债和保刚性支出压力较大。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因时因势完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抓实“双创”稳就业专项行动,落实好各项援岗措施,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900人。深入实施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深入实施稳金融强实体专项行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支持外贸企业做强做大,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招商引资和促进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力争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0%;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促进重点人群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800人。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切实兜住民生底线。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措施,确保净增市场主体5000户以上。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扎实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全面加强能源稳定供应保障,全力保障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深入实施稳收支保“三保”防风险守底线专项行动,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和“三公”经费支出。

(二)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围绕剩余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四大任务”,突出解决住房方面存在的问题,扎实抓好问题清零;继续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坚决打赢7个标志性战役,确保龙川江西观桥断面水质保持在Ⅳ类,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9.5%,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积极培植财源,加大债券资金争取力度,进一步规范市场化融资,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三)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工业攻坚,加快完善工业大麻园、生物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产业发展。推进宇泽单晶硅二期、工业大麻研发加工等项目建设,确保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深入挖掘传统服务业潜力,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户以上、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企业5户以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5G推广应用。全力加快楚雄紫溪森林康养小镇、汽车博览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培育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业态,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3%。

(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稳定粮烟生产,确保粮食产量1.8亿公斤以上,完成1393.5万公斤烟叶生产收购任务。积极发展核桃、魔芋、商品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新建规模养殖场10个,力争5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争创省级名优产品品牌1个,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品牌,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9%。规划建设马龙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龙河花园等一批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村民自治管理、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推进农村法治化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治理保障水平。

(五)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构二破三”“调二提三”抓项目稳投资工作力度,科学谋划“十三五”末至“十四五”期间总投资不少于1.5万亿元的重点项目。积极筹措资金推进楚雄民用机场、楚景高速、云甸工业园区铁路专线等100个项目前期工作,确保200个项目新开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快推进滇中引水、玉楚高速、八角葫芦箐水库、城乡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八城同创”,建设“美丽县城”,启动实施东南新城准快速路、环湖西路等一批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加快“五大枢纽”建设步伐,补齐发展短板,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持续深入推进经济、行政、民生等领域改革,进一步加强“双创”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引培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创新创业资源要素,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科技入楚”“沪滇合作”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重点产业精准招商,积极引进过亿元合作项目。强化项目落地建设服务保障和全程无缝对接服务,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积极争取省州出台支持楚雄高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高新区规划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着力提升“投融建管营”能力,全力支持高新区升级转型,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医疗机构提质达标。持续推进医联体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统筹推进计划生育、妇幼健康、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禁毒防艾、中彝医药等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鼓励创作一批文艺精品佳作,扩大火把节、民族赛装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影响力。加强劳动保障诚信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市级经营性公墓和乡镇公益性公墓建设,严格殡葬执法。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厉打击黑恶犯罪,确保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

(八)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研究审定“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加强与省、州上位规划衔接,结合重大课题研究成果,高质量编制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确保9月底前完成纲要初稿,提交2021年市两会审议;紧扣国家和省、州产业政策及投资导向,突出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聚焦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需求,谋划论证“十四五”重点项目,完善支撑项目库;紧密衔接,同步推进。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2020年下半年的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务实担当,攻坚克难,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