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11532301015171099N/201904-00004 信息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文日期: 2019-04-03
发布机构: 楚雄市大地基乡 生成日期: 2019-04-03
称: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19-04-03
字体:[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年3月26日在大地基乡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理乡长 杨申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乡人民政府,向大会 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大地基乡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面对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民生支出持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乡人民政府紧密团结并依靠全乡各族人民,坚定发展信念,围绕“农业稳乡、生态立乡、产业兴乡、旅游富乡、依法治乡”的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27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1%;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4元,增长11.4%;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4亿元,增长20%;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含非税收入)1081万元,增长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向上争资230万元、培育市场主体43户。市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凝心聚力,培产业,打基础,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农业产业持续优化。围绕“一廊四带”的产业发展布局,抓好高原特色农业,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构建乡村产业兴旺新格局。实现粮食产量807万公斤;完成100万公斤的烟叶生产收购任务,实现产值3060.74万元,均价30.61元。抓好动物产地检疫、卫生监督执法和疫病防控等工作,扎实开展粮改饲工作,完成青贮1200吨。发展壮大黑山羊、生猪等养殖规模,养殖大户达297户,畜禽存栏21.3万头(羽),出栏25.7万头(羽),实现畜禽出栏总产值8580万元。以核桃、魔芋、中药材、果蔬四大产业为重点,有序推进核桃、茶叶提质增效,持续发展壮大魔芋种植,全乡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8.2万亩、果蔬3000亩、花椒1800亩、小米辣1500亩,茶叶产量40吨,种植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650亩,试种羊肚菌10亩,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种植天门冬、重楼等中药材3000亩、示范种植玫瑰茄35亩,设立野生食用菌保育基地10万亩,采摘野生食用菌132吨,特色产业不断发展,群众依靠产业增收保障更加有力。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支持和鼓励信息物流产业发展,建成10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和物流网点,促进乡村对外贸易交流;依托马龙河丰富的低热河谷气候、土地和水资源优势,加快红卫桥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赏景、采摘、食宿、娱乐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旅游体验区初具规模。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投资114万元完成腊脚村委会商住仓储综合楼建设项目,投资35万元建成红卫桥冬早蔬菜育苗大棚2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逐步得到巩固提升。加快农业机械化推广,实施农机化作业14100亩。加大作物良种推广力度,实现麦类、豆类、油菜、玉米等良种综合覆盖率达 98%以上的目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完成2548户4.68万亩的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业生产发展要素更加完备,基础更加牢固。

(二)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三大攻坚战取得实效。脱贫攻坚精准有效。认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责任,抓实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新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31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0万元的2个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完成79户4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改造,完成30户141人易地扶贫搬迁和拆旧复垦复绿,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切实抓好产业扶贫,创新推广“以奖代补”产业发展模式,投资26.19万元扶持53户建档立卡户发展畜牧养殖业,落实321万元小额信贷扶持农户发展种养殖业,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加快“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化。有效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100%,兑付各类教育扶贫资金13.93万元,贫困群众就医就学保障更加有力。深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农家讲堂”和“三问”工作,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8期1200人次,输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26人。如期实现80户334人贫困人口脱贫。债务风险防控有效。加大风险防控知识宣传力度,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着力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摸清现有政府性债务规模,完善政府性债务偿还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着力化解存量债务。污染防治不断加强。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为突破口,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认真落实环保 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入户普查。全面落实9条河流、2座水库“河长制”责任,开展清河行动55次,淘汰黄标车38辆,污染源控制初见成效。

(三)克难奋进,拓功能、优环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抓好全乡61.5公里乡村公路养护工作,完成投资1290万元的2条28公里农村人居环境通村道路改建及硬化工程,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和乡集镇饮水二期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人畜饮水、农业生产用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完成2个电力农网改造项目,易地搬迁户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生态宜居环境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农村“七改三清”行动,大力整治乡、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新配备集镇垃圾车6辆、垃圾箱40个、垃圾桶100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逐步规范。全面加强16万亩公益林资源管护,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917.1亩,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查办林业违法行政案件40件。认真落实低效林改造、退耕还林、省州级木本油料项目建设,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持续巩固市级文明乡镇创建成果,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画报3000多份,制作安装一批公益宣传广告。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行动,积极推荐参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树立农村先进典型,带动村民素质整体提升,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取得新成效。

(四)精准发力,惠民生、促保障,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科教文卫齐头并进。投入1130万元实施中学运动场、中邑舍完小改薄、中心完小综合楼、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办学条件持续改善;认真落实营养餐和生活补助政策,发放营养餐补助72.96万元、生活补助108.91万元。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大地基中学中考上线率名列山区乡镇第一名,高中升学率达52.4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投资45万元新建腊脚村大平掌小组文化室和水卷槽村文化室,投资20万元对乡文化服务中心实施提升改造,配备安装大喇叭14套,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扎实开展,成功举办火把节畅游彝  乡红卫桥系列活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村两级门诊住院新农合减免124万元,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慢性病患者管理、妇幼保健、传染病疫情监测网全域布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等工作有序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兑付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民生资金25.2万元,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更加有力。严格抓好各项民生资金兑付工作,共发放低保、救助、优抚等各类民政资金331.38万元、民政救灾大米20吨、救灾衣被410件套、帐篷4顶,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扩面提标工程,全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100%,发放养老金204.28万元,丧葬补助、退保金11.27万元,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2439人次,办理“贷免扶补”贷款和创业担保贷款20户。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兑付国家公益林补偿金86.19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金78.41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补贴38.19万元、地力保护补贴162.08万元、草原生态保护补贴76.85万元、森林生态补偿资金162.74万元,实现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兑付危房改造补助资金77.63万元,切实减轻贫困群众建房压力;发放农机购置补贴99.62万元,受益农户342户,补贴机具519台,激发了广大农户购置农机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国土规划有序推进。发放《准建证》89份,《乡村规划建设许可证》备案5件;严格用地审批,审批宅基地63宗。

(五)主动作为,抓安全、筑防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及消防安全等工作,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380余份,发放安全生产告知书150余份,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16次,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50余处,查处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57人次,处罚交通违法行为420余人次,责令整改食品药品违规经营68起,查处违法经营案件14件,及时消除了安全生产隐患,安全生产形势得到持续稳定好转。防灾减灾措施有力。调整充实灾害应急、抢险队伍7支240人,组织地质灾害演练10场次,投资195万元落实39户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防震减灾体系进一步健全,发放《防灾减灾法》相关宣传材料1203份。组建一支20人的专业扑火队,投入5万元购置防火物资一批,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2881份,新增永久性森林防火宣传牌20块,发放森林防火通知书3000份。强化气象信息预警工作,健全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的水利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治理科学有效。扎实推进依法治乡,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打造村级普法宣传中心户24户,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38场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3000份。建立6个村委会村规民约,完善并发挥各村民小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逐步净化村风民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投资1.6万元完成2个村级规范化调解室建设,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5件,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反邪教、禁毒、平安创建等工作,平安和谐户创评面达100%,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抓好民族宗教工作,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成果持续巩固。扎实抓好武装工作,参军入伍6人,全面完成退役军人信息登记和系统录入。

(六)转变作风,优服务、提效能,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管理,开展农村“三资”专项清理和“三公”经费专项整治,“三资”管理更加规范,“三公”经费逐年递减,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15%,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同比下降16.2%。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驰而不息纠“四风”、转作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26件;公开各类政务信息146条、政府信息420条,政府工作透明度和政府公信力得到提高。强化政务效能督查,持续加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受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3件,办结率100%;乡、村、组三级办理便民服务事项7835件,办结率98%,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0件,完成投资110万元的红卫桥村为民服务站建设。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统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砥砺奋进、攻坚克难、顺势而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乡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乡人大主席团和各位代表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乡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乡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和参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代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忽视。全乡发展还面临着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问题,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特色优势发挥不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艰巨,财政创收难,收支矛盾突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克期脱贫和脱贫成效巩固压力大;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解放不够,离新时代新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 全面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州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市委九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按照乡九届四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融入国家及省、州、市重大发展战略,坚持农业稳乡、生态立乡、产业兴乡、旅游富乡、依法治乡,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社会治理、民主法治、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改善八大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加快推动全乡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市级下达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向上争资、市场主体培育、申规达限等目标任务。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推进产业兴旺培育上着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紧紧围绕云南省委提出的打造“三张绿色牌”和州委提出的“1133”战略,按照“一廊四带”产业布局,培产业、创品牌、找市场,因地制宜,着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聚焦核桃、魔芋、果蔬、中药材和畜禽养殖五大重点农业产业,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鼓励支持企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土地流转或农民土地折价入股等方式进行连片规模开发,建立健全企业、协会、农户三者利益链接机制和风险责任分担机制,破解土地、资金、技术、市场、品牌等瓶颈,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在巩固提升优质烟、优质核桃、优质茶叶、优质黑山羊四大传统产业基地的基础上,着力抓好果蔬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食用菌保育基地、魔芋生产加工基地、生猪土鸡养殖基地,建成“九大基地”,形成兴旺的农业产业格局。以充分发挥马龙河低热河谷资源为主题发展马龙河红卫桥乡村旅游,通过举办漂流、摸鱼、骑行、果蔬采摘等节庆活动,努力把马龙河、红卫桥打造成畅游彝 乡精品旅游景区,推动全乡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二)在推进脱贫攻坚上着力,切实补齐发展短板。聚焦“610”标准,克期完成2个贫困村、82户295人脱贫。精准施策帮扶济困,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八大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和脱贫举措,实施24个村民小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35.95公里村组道路硬化、25件人畜饮水工程、230户C、D级危房改造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等项目。坚决落实好产业扶贫政策,发放小额信贷140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紧扣贫困群众就业需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培训,抓实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落实生态扶贫政策措施,实现生态改善和脱贫双赢;抓好教育扶贫,守牢“控辍保学”的底线;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推进“家庭病床”服务,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织牢特困户政策兜底和贫困残疾人帮扶保障网,统筹解决非贫困村、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短板问题。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抓实贫困对象动态管理,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着力克服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监管,严惩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坚持脱贫攻坚和脱贫成效巩固“两手抓”,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加强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让脱贫政策、脱贫方法、致富经验进村入户,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导向;坚持脱贫不脱钩,做好脱贫户跟踪服务,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在提高债务管理水平上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风险防控知识宣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严防非法集资入村入组入户,特别是以高回报为幌子或采取非法手段骗取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资金的行为,坚决从严从重查处;积极培植税源,增加可用财力;加大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力度,提高财政保障和安全运行水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将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健全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和化解机制,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确保债务“只减不增”。

(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着力,持续加强污染防治。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强硬的措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增绿、补绿、护绿,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村组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抓实河长制、街长制、路长制、林长制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河库管理,争取实施“一水两污”项目,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建立健全乡村组户四级“林长制”,持续抓好森林防火和林政管理,加大对乱砍滥伐、偷拉盗运、乱占林地等林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全面加强“街长制”和“路长制”工作,积极争取乡村集镇建设和“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严厉整治私搭乱建乱占、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等违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行为,确保乡村集镇、村庄和公路干净整洁、安全舒畅。抓好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后续工作,争取申报实施2个省级生态文明村,确保在年内获批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努力把大地基乡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发展的聚集区。

(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实施“四好农村路”61.5公里、积极争取马龙河沿河公路二期项目建设,争取改造低效林500亩,逐步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坚定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确保完成100万公斤烤烟生产收购任务和800万公斤粮食产量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种养殖内部结构调整,着力构建“以短养长、以长补短、长短互补”的农业产业结构,改变当前农业小而全、市场竞争力弱的困境,努力把农民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把特色支柱产业培育成持续增收的产业,实现农业强起来。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开展“乡村规划管理、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五大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坚决打赢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鼓励支持村集体盘活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一批爱农村、懂农业、会经营的致富带头人在农村创业,带动农产品就地加工和交易,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加强农民科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增加收入,实现农民富起来。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的功能作用,设立善行义举和村规民约“红黑板”,抵制封建迷信,遏制大操大办、酗酒赌博、薄养厚葬等不良风气,培育文明乡风。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推进综治维稳、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便民服务向乡村延伸,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六)在推进项目建设上着力,全面夯实发展基础。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围绕投资政策导向,持续抓好“十三五”中后期和乡村振兴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一方面千方百计调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加快特色产业基础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汇报对接,积极争取上级的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公路在建项目,投资1617.75万元实施8条35.95公里村组公路硬化项目,实施投资875万元的邑舍河、闪片房桥项目复工建设,尽快完成投资1296万元的红卫桥多依树、腊脚石井人居环境提升道路硬化项目扫尾工程;实施乡集镇改造提升工程和水卷槽村彩票公益金建设项目;实施中邑舍、腊脚等村动力电改扩建项目;积极争取投资1153.44万元实施乡集镇供水工程二期项目建设,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和红卫桥村委会马龙河流域节水灌溉项目;积极争取并扎实推进马龙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为全乡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积累丰富的经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着力,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继续推进义务教育改薄项目,加快推进大地基乡中心幼儿园项目建设;认真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强高中、大学阶段困难学生临时救助,巩固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普通高中升学率、中职入学率、大学就读率,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阻断代际贫困的根源,为乡村人才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树立大健康理念。完善乡、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转变作风,由坐诊服务变上门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卫生应急管理等工作,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普及群众健康生活,认真落实健康扶贫政策,有效有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织密社会保障网。持续推进社保扩面,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认真落实创业就业政策,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强老龄、老干部工作,传承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农村留守人群关爱服务体系。加强救灾救济、双拥优抚、残联、民族宗教、统计、档案等工作。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乡、村两级公共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支持民间文艺创作,积极组织乡村集镇和村组开展左脚舞、广场舞、三弦、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全民健康体魄。

(八)在加强社会治理上着力,实现社会和谐新局面。以依法治理、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各部门齐抓共管,严格落实各领域社会治理工作,全力打造社会和谐稳定示范区。

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范安全生产工作。突出以校园食品安全为重点,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加强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场地、消防、矿山等领域安全工作;继续落实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监测等各项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加强综治维稳工作。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多措并举,抓实社会治理工作。加强村级综治中心建设,不断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管理,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及反邪教工作;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积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围绕10类重点进行专项整治,加强重点区域巡逻防控力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要求,严密组织黑恶势力线索摸排和处置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加强和改进信访维稳工作,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制度,妥善解决好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地基乡人民政府始终坚持 党的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市党委政府和乡党委的决策部署,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精准落实、落地见效。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全乡要顺应时代大潮,直面困难和挑战,顺应改革,勇扛重任,回应群众期盼,努力把大地基乡人民政府建设成为法治、廉洁、高效、务实为民的政府。今年我们将按照“转、改、提、建”的方法持续推进政府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治乡。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六个一”专项行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继续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稳步建设法治政府。

改进工作作风,维护廉洁形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敬畏党和人民,敬畏党纪国法,廉洁从政,坚决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

提升行政效率,拼出实干担当。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和马龙河低热河谷开发示范乡镇为标兵标杆,全面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以赶考的姿态、奔跑的状态,开足马力创新实干、赶超跨越。

建设满意政府,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开展“三问”工作,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项目设施为民而建、安危冷暖为民所系、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切实当好人民的服务员。

各位代表,决战脱贫攻坚誓言在耳,决胜全面小康号角催人。恰逢伟大时代,我们无比自豪,面对历史机遇,我们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勇于追求、敏于行动、敢于担当”的威楚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以“不要等、主动干、积极办”的工作作风,解放思想创新干、脚踏实地务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推动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一廊四带”:指在“沿河走廊”发展冬早蔬菜和芒果、龙眼、芭蕉、火龙果、褚橙等热带水果种植。在1200米海拔带以下实施种草养蓄工程,发展黑山羊、肉牛、生猪、土鸡、野鸡、野猪等养殖;在1200米至1600米海拔带主要发展烤烟;在1600至1900米海拔带主要发展核桃和林下种植;在1900米海拔以上发展中药材种植,在1200至1900米海拔带兼顾发展小米辣、贡菜、青菜、魔芋、黄姜、花椒等种植。

2.“三问”工作: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工作。

3.“三张绿色牌”:绿色能源牌、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4.“1133战略”:一极:滇中城市经济圈西部增长极;一枢纽: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重要战略枢纽;三高地:对内对外开放高地、全国民族特色创新创业高地、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地;三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支撑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5.“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6.“千万工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全国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行动,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7.“两个维护”: 指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