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号: 11532301015170483J/201908-00012 信息分类: 统计分析及解读
发文日期: 2019-08-14
发布机构: 楚雄市统计局 生成日期: 2019-08-14
称: 2019年1-6月楚雄市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2019年1-6月楚雄市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

发表时间:2019-08-14
字体:[    ]

今年以来,全市住建、统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加快具有资质建筑企业入库,引导本地建筑企业积极承揽工程,全市建筑业发展持续向好,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长,县域内外市场进一步拓展。

一、建筑业总体运行情况

1.建筑业产值持续快速增长。1-6月,全市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4.92亿元,同比增长29.6%,比一季度提升2.7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2.88亿元,占比94.2%,同比增长30.2%;安装工程产值1.53亿元,占比4.3%,同比增长7.8%;其他产值0.51亿元,占比1.5%,同比增长92.9%。产值增长较快的主要因素:一是全市具有资质建筑企业81户,同比增加11户,增长15.7%;二是在新增的企业中云南普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泓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比较大的建筑企业,上半年完成的产值较高;三是全市本地项目投资增长较快,本地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6.8%,拉动建筑业产值较快增长。

2.企业签订合同额平稳增长。1-6月,全市资质建筑企业本年签订施工合同额45.42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本年新签建筑合同额32.48亿元,同比增长10.8%。

3.竣工产值快速增长。1-6月,全市资质建筑企业累计竣工产值16.08亿元,同比增长40.8%,比一季度增速提高9.7个百分点。

4.房屋施工面积增长较快。1-6月,全市资质建筑企业累计房屋施工面积23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80.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8%,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17.4个百分点。

5.从业人员平稳增长。1-6月,全市资质建筑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6678人,同比增长3.9%;从业人员期末人数14740人,同比增长15.9%。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企业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全市纳入统计的资质建筑企业呈现小而弱的特点,以基建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为主,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改变发展模式和格局。全市81家资质建筑企业,多为三级资质,目前尚无特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实力不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技术设备落后,竞争力较弱,且在利润相对较高的铁路、公路、水利等领域没有取得突破,很难与外地规模大、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相竞争。全市建筑企业在外省完成的产值仅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8%。

2.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经济效益走低。建材价格持续上涨,建材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给建筑业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资金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受到影响。不断攀升的建筑材料价格使得建筑成本大幅增加,全市建筑企业很多工程不得不亏本在做。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持续走低,1-6月,全市81家资质建筑企业中,12家停产,18家亏损,11家营业利润率低于10%。

3.建筑市场受建设资金紧张影响,形成“三角债”,拖欠工程款问题依然是建设领域的“第一顽症”。在全市建筑业生产经营持续增长运行形势下,依然存在应收工程款拖欠严重的问题。1-6月,全市资质建筑企业应收工程款累计高达11.78亿元,占流动资产的21.7%。工程款被拖欠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不得不以银行贷款或赊欠建筑材料来维持正常经营,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三、对策建议

1.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是在施工及设计工作中加大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力度,保持建筑业企业在成本上的优势;二是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稳定的建筑业专业队伍;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增强本地建筑业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劳动效率。四是把好技术质量关,做好施工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素质,确保有一支稳定的技术过硬的建筑施工队伍,为创精品工程,提高经济效益奠定坚实基础。

2.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好工程款拖欠问题。一是要加强对在建项目督查,了解项目资金紧缺程度,想方设法筹资、融资兑现拖欠工程款。二是加强对工程价款结算的监督管理,实施合同审核备案和竣工结算备案管理制度。对不按规定要求及时进行工程结算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房地产管理部门不予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工程承建单位不予办理交工手续。

3.完善服务体系,优化企业内部结构。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建筑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鼓励企业优化内部结构,改善投资环境,积极争取工程项目,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

4.规范建筑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一方面加强政府监管和服务工作,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市场机制健全的社会环境。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为建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及时搜集、发布建筑市场信息,为企业牵线搭桥,使企业资源优势互补,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工程项目招投标纳入严格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渠道,为全市建筑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5.加大扶持力度,助推建筑企业提质升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整合资源,助推我市建筑企业发展。一是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中小建筑企业扶植力度。二是重点培育或整合一批有潜力成为特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一批规模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建筑公司或集团。

(撰稿:黄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