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段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延伸物业监管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楚雄市本级(不含楚雄高新区)共有物业服务企业90家,总实施物业服务项目265个,总服务面积1794万平方米,物业服务行业从业人员3911人,其中住宅项目236个,服务户数98713户,总服务面积1652万平方米;非住宅项目29个,服务户数6810户,服务面积142万平方米。
二、具体办理落实情况。
(一)关于您提出的建立健全物业监管诚信体系的意见建议
2023年市住建局以开展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考核为抓手,制定实施《楚雄市(市本级)物业服务企业“红黑榜”实施方案(试行)》,加强对楚雄市物业服务企业监督管理,规范物业企业服务行为,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红黑榜”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对上黑榜企业开展约谈督促,并将“红黑榜”函告鹿城街道、彝海街道、东瓜街道、楚雄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小区选聘物业企业过程中作为重要参考,优先选聘红榜企业,剔除黑榜企业,探索“优胜劣汰”市场法则不断扶持培育优秀企业,淘汰清退服务意识差、社会反响差的企业,提升物业服务企业质量。
(二)关于您提出的出台强有力的物业退出措施的意见建议。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之规定,选聘物业服务企业属于业主共同决定事项,应当由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物业公司在退出物业小区服务前都需由业主委员会组织召开业主大会,按照法律规定流程进行。对有严重失信行为的物业企业,业委会可以及时联合属地社区组织召开业主大会,按照法定流程组织业主解聘物业。
(三)关于您提出的加大行政干预力度,拓展延伸物业监管的力量的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按照楚雄市“强州府”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楚雄市物业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采取10个专项行动,达到5个下降,实现5个提升,健全5个机制的10+5+5+5”工作思路。即:空置房收费、民事诉讼、信访投诉、“三无小区”存量、违规建设“5个显著下降”;党建引领力、综合管理水平、安全治理能级、服务品质标准、群众满意度“5个全面提升”;业委会履职监管、信用评价考核、“红黑榜”管理、市场准入退出、收费规范化管理“5个长效机制”,系统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以办好群众家门口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撬动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全力构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群众满意的和谐宜居环境,切实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关于您提出的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的意见建议。
通过党建引领下的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着力破解物业管理难题,实现了党员身份“亮出来”、小区事务“管起来”、群众共建“动起来”、各方参与“联起来”、居民幸福指数“升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积极推动物业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健全基层组织体系,绘就最强红色物业,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物业企业、业主等多方联动“红色物业”体系,不断激发党建“红色引擎”。同时,探索推行社区“两委”成员与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优选居民“代言人”等创新机制,通过资源共享、人才共用、问题共解,形成互相配合、良性互动工作格局。
三、下步工作
下步工作中,楚雄市将通过专项整治实现物业管理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管理质量和水平整体跃升,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宜居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红色治理新根基。紧扣“强州府”行动要求,将物业管理作为城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持续加强构建“红色引擎”驱动体系。一是持续深化“红色物业”示范集群建设,推广格林天城、幸福里等省级示范小区经验,着力推动市本级540个小区实现业委会与物委会“双覆盖”动态管理;二是强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多方联动,持续推行社区“两委”与物业企业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完善街道召集的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破解老旧小区管理难题;三是实施“红色管家”服务升级工程,持续加强组建红色志愿服务队,开展“红色助老”等活动,依托党群服务站设立“帮办代办”窗口,以“小阵地”托起民生“大幸福”。
(二)机制创新强效能,构建长效监管新格局。以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推动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推动全市物业从严化整治、优质化服务。一是进一步强化“信用考核+红黑榜”动态监管机制,对物业企业实行信用评级,清退整改不合格企业,探索职业经理人引入模式提升专业化水平;二是实施“四个一批”分类治理,推广示范一批标杆企业(如滇中物业5A级培育对象)、提质增效一批潜力企业、自主管理一批成熟小区、兜底保障一批“三无小区”;三是持续完善物业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强化收费公示与公共收益透明化管理,畅通“线上+线下”投诉渠道,形成“网格+物业”融合治理闭环。
(三)共建共治促融合,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治理重心向社区下沉。一是创新“1+4+N”联治模式,纵向贯通市-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管理体系,横向整合公安、城管、消防等部门力量,大力推广“十户一体”“五户一组”微治理单元;二是强化网格化服务,在对全市老旧小区和“三无”小区物业服务管理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推行“部门+街道+社区”治理格局,形成“一小区一政策、一类型一方案”工作思路,形成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分类分步有序推进;三是深化“一老一小”关爱行动,推广“老年幸福食堂”“四点半课堂”等特色服务,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提升居民归属感与满意度。
(四)智慧赋能提品质,塑造物业管理新标杆。一是以城市更新、智慧物业推动物业服务管理迭代升级,助力“旅居楚雄”品牌建设。二是推进智慧物业平台全域覆盖,借鉴幸福里小区电子化表决、一键预约等经验,实现设施智能巡检、安防联动响应、服务精准触达;三是实施“绿色物业”行动,推广节能改造与垃圾分类,联动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单位优化响应机制,打造绿美社区与省级美好家园;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育,加强物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建立“培训提升+智慧转型”服务体系,推动行业向“智治”跨越升级。
最后,真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