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楚雄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
一、背景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应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策略,是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重要策略和措施,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和区域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综合性指标,2016年,国家先后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2030年提高到30%的目标。
楚雄市作为楚雄州州府所在地,还没有开展过具有市级代表的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本底数据还不清楚。为在2020年顺利实现国家和省级的相关目标任务,也为助力楚雄市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云南省健康教育所会同楚雄市健康教育所于2018年9月-2019年2月联合开展了楚雄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监测方法设计、方案制定、数据分析等技术工作由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完成;监测的组织、现场调查、数据质量审核由楚雄市卫生健康局负责。
二、基本情况
本次监测在楚雄市下辖的10个乡镇32个社区(村)中开展,城市监测点为16个,农村监测点为16个。
监测内容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依据,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以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防治等6大类重点健康问题。
三、主要结果
(一)楚雄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18年楚雄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5.25%。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男性高于女性;汉族高于少数民族;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
1.城乡特点:
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25%,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5%,城市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差异较大。
2.人群特点:
性别:男性健康素养水平为15.47%,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为15.06%,男性略高于女性。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素养水平降低,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和65~69岁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43.33%、36.46%、16.47%、11.46%、7.41%和6.30%。
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分别为不识字/少识字者2.37%、小学4.01%、初中14.92%、高中/职高/中专46.25%、大专/本科及以上者50.00%。
民族:汉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5.95%,少数民族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2.38%,汉族高于少数民族。
职业:以医生、学生、教师和公务员较高,均超过40%,农民最低,为9.78%。
(二)楚雄市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2018年楚雄市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28.5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7.56%,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16.88%。
(三)楚雄市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2018年楚雄市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0.94%、科学健康观素养31.94%、健康信息素养25.44%、传染病防治素养25.13%、慢性病防治素养21.81%、基本医疗素养20.94%。
楚雄市2018年居民健康素养素养水平略超全省平均水平,但要达到《“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在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切实推进健康楚雄建设。要将健康素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稳步提升楚雄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低学历人群等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要继续加大基本医疗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提升力度。进一步加强卫生城市、健康促进县区等区域健康促进工作,同时加强健康学校、健康社区等场所健康促进工作,稳步提高楚雄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