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卫生健康局 >> 政协提案 >> 正文
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楚雄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49号提案的答复
号: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楚雄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49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刘应雄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楚雄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注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现状

到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15家乡镇卫生院、142个村卫生室。现有在岗职工574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7名(副高及以上职称14人,中级职称83人),专技人员占职工总数83.10%,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占专技人数2.94%,中级职称人数占专技人数17.40%。已取得执业资格人数412人,占专技人员86.37%。本科学历236人,专科学历247人,中专学历65人,中专及以下学历26人。有乡村医生308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2人,占26.6%;中专226人,占73.4%;取得乡村助理医师资格证(含全科医师资格证)40人,占13%;其余人员均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二)加强乡镇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措施

近年来,楚雄市围绕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针对人才队伍的现状,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教育和培养。

1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制定印发了《楚雄市紧密型医共体市级医院支援乡镇分院实施方案》,鼓励引导市级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同时,落实基层医疗机构职称晋升的优惠政策,鼓励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努力考取职称,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水平支撑。

2充实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一是积极与编制部门和人社部门协调使用编制岗位,采取统招统分的方式为乡镇卫生院补充专业技术人员,稳定乡镇的卫生人才队伍,提升乡镇的综合服务能力。二是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三支一扶”服务期满就业政策,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医学生和“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人员都分配到山区卫生院工作。三是在系统内公开选调专业技术人员,补充到坝区、城区各用人单位,市卫生健康局每年根据下属单位空编情况及专业需求情况,公开选调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补充到坝区、城区各用人单位工作。四是招聘特设岗位全科医生,派驻到乡镇卫生院补充全科医生队伍,并实行试用期考核制度。2019年以来,全市共招考聘用10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卫生院;从乡镇卫生院选调出41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坝区、城区工作;培养定向医学生23名,聘用“三支一扶”人员2人;招聘特设岗位全科医生28名。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平台,采取“送出去”培训、“派下去”带教的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2021年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共选派99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规培(进修学习63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6人);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选派4名中青年业务骨干,到中山分院以带教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指导培养;在中山分院建立了首个眼科基层专家站,将人才资源、管理及医疗技术下沉,积极为基层培养出更多优秀专业的眼科人才。

4加强业务培训。每2个月组织5-10名市级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每年安排30名卫生院医务人员到省、州、市进修至少6个月,安排不少于50名乡村医生到市级单位学习至少3个月,不断提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5抓好继续医学教育。组织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医博士”在线继续教育学习,严格落实学分制度。通过继续教育,基层医务人员学历进一步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强化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业务工作的“传、帮、带”作用,采取集中培训、选派进修、挂职锻炼、对口支援和岗位轮换等方式,逐步实现“以乡带村”,切实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满足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需求。

二、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市、乡镇、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

(一)完善服务网络。一是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公益为本、创新机制,资源下沉、提升能力,便民惠民、群众受益”的基本原则,制定《楚雄市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建立“市人民医院为龙头,市中医医院、市妇计中心、市疾控中心协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及有序就医格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推进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大力提升村(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水平。依据宪法、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制定了《楚雄市尽快推进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实施方案》,确定2022年底前在全市各村(社区)设置公共卫生委员会。重点加强卫生健康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宣传,普及卫生健康知识,落实公共卫生管理措施,疫情防控网格管理措施,做好村(居)、社区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管理,协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我市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规,依法加大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执法监督力度,从健全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职责入手,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障我市广大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楚雄市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是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充实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市级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各类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如新冠肺炎、重大传染病、结核病、艾滋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及分工。二是市政府将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纳入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传染病防治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综合绩效考核范畴,各乡(镇)、各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应急预案,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三是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卫健部门作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主力军,在市卫生健康局设立了疾控科(应急办),负责我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协调、管理工作。市属各医疗机构、各乡镇卫生院均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市属各医疗机构组建15支由122人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确保了我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处理。四是不断完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机制,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增强,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逐步形成了预防与应急并重,部门协同共同应对复杂局面的工作机制,为及时有效开展重大传染病防治,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发挥专家组和应急医疗卫生救治队伍的作用。市卫生健康局建立了应急医疗卫生救治专家库,确保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市卫生健康局能及时从专家库中抽调出专家参与救治,各级应急医疗卫生救治队伍也能在最短时间内进行集结,参与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

三、深入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近年来,楚雄市卫生健康局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推进云南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抓手,以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开展卫生健康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科普知识,弘扬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强化媒体宣传。一是楚雄市爱卫办长年与市电视台合办《卫生与健康》栏目,播放时长为10-15分钟的卫生防病讲座视频资料,每月四期,全年共播出288次。二是根据《云南省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方案》要求,每天在市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由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制作的各种卫生健康领域的公益广告21部,平均每月播放不少于100次。三是统筹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新媒体宣传工作,通过数字楚雄、七彩云端、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卫生城市创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全年累计转载、刊发(播)卫生健康相关知识、信息、政策377条(次)。

(二)注重专题宣传。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的知晓率,提升群众对项目的感受度和满意度,在每年4月份云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月,组织州、市医疗卫生单位在桃源湖广场集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月主题活动。2021年共组织96人参加宣传,制作宣传展板14块,接受健康咨询1070余人次,测血压1140余人,义诊1036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1种11980余份,受教育人次共计5656余人。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同步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月宣传咨询活动20场次。

(三)强化基本公卫服务宣传。一是每年统一喷绘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2021年制作设计宣传栏六期12块次,下发到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1128块。二是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开展公众咨询活动、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进村入户等时机向辖区老百姓发放健康宣传材料,全年共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4种共416992份。三是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人员流动性大的地方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全年共播放音像资料25种3741次12959小时,平均每天播放1.8小时。四是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利用各种健康主题日,组织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2021年共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52场次,接受咨询40938人次。五是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活动。2021年共深入村组、学校、社区、单位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241场次,接受教育44177人。六是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患者及家属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187322人次,对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取到较好的推动作用。

(四)扎实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根据楚雄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行动,楚雄市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科普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八进”活动,组织动员楚雄市18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多渠道广泛开展健康楚雄文明生活“八条新风尚”宣传倡导活动。2021年共开展活动480余场次,参与群众43881人,发放宣传材料141328份。

四、强化监管和物资保障

(一)强化行业监管。一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采取日常提醒、集体约谈、召开专题培训会传达疫情防控相关文件精神、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与民营医疗机构签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承诺书》《依法执业承诺书》,督促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依法执业意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压实各级医疗机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二是结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统筹开展医疗机构、疫苗接种点、核酸采样点等监督检查,助力院感防控、免疫屏障及群防群控三道防线的坚实建立。三是以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卫生监督工作为核心,围绕职能职责,聚焦主责主业,突出责任风险,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专项监督为补充,以重点检查为路径,综合运用暗访、明查、“回头看”等手段加强重点工作监督检查和突出问题的整改督促。围绕依法执业、规范诊疗行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落实情况、医疗废物处置等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全市医疗秩序。

(二)加大投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一是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投入情况,市财政每年配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179万元至196万元,保证了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开展;市卫生健康局每年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安排82万元用于全市应急演练及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计中心各8万元、市卫生监督所5万元,15个乡镇卫生院各3万元的标准来安排物资储备资金。二是制定印发《楚雄市卫生健康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市属各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按要求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制定了物资储备目录清单,本着分级储备、综合调配、布局合理、数量充足、品种齐全的原则,适时适量储备必需的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消杀药品等物资。三是参照《紧急医疗救援队伍装备参考目录》,对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救援队伍进行装备,保证队伍装备状况良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衷心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支持,以上回复如有意见,敬请反馈。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的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