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盟楚雄市总支:
贵委提出的加强农村慢性病防治救治工作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楚雄市慢性病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为加强我市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通知》、《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决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通知》精神、楚雄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楚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楚雄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通知》(楚政办通〔2017〕102号),将慢性病防治纳入政府工作和相关部门职能职责落实。
自2009 年开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楚雄市卫生健康局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2011版)、(第三版)要求,不断健全管理机制和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日常管理,严格落实绩效考核,在全市卫生计健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患者管理工作从摸底建档到粗放管理再到规范化管理、求真务实,为努力提高管理质量和服务效果,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为宗旨,做好慢性病防控工作,提高居民期望寿命,实现健康中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5年-2018年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情况统计表
项目指标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合 计
|
已管理的高血压患者人数(人)
|
38192
|
38002
|
33010
|
34700
|
143904
|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的人数(人)
|
25813
|
27065
|
19988
|
22352
|
95218
|
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
67.73
|
71.39
|
60.55
|
64.41
|
66.02
|
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人)
|
14838
|
16352
|
15633
|
14522
|
61345
|
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
|
38.94
|
43.55
|
47.36
|
41.87
|
42.93
|
已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人数(人)
|
8810
|
9119
|
7145
|
7604
|
32678
|
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的人数(人)
|
7047
|
6558
|
4067
|
4845
|
22517
|
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
81.51
|
72.36
|
56.92
|
63.72
|
68.63
|
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人)
|
2636
|
3655
|
2809
|
2971
|
12071
|
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
|
30.49
|
40.76
|
39.31
|
39.07
|
37.41
|
在册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人)
|
2091
|
2152
|
2333
|
2480
|
9056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人数(人)
|
1452
|
1609
|
1789
|
1774
|
6624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
|
69.44
|
74.7
|
76.68
|
74.29
|
73.78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稳定率(%)
|
88.31
|
82.1
|
90.4
|
98.28
|
89.77
|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1、基层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紧缺;乡村两级医务人员技能及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
2、网络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严重滞后。目前楚雄市疾控中心共使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层高血压管理、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健康扶贫动态、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等8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1个孤岛,信息系统不互通,数据不融合共享,造成各个系统数据有差异。
3、人口流动性增加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难度。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人口的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管理的连续性和规范性难以持续。
4、项目管理机制善待完善。分级诊疗未落到实处;医疗机构参与慢性病管理力度较低;转诊渠道不通畅;宣传培训需进一步强化。
5、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基层医务人员普遍不足,规范津补贴后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6、基本药物制度与慢病管理不衔接。二、三级医院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见用药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目录不一致。
7、办理特殊慢性病就诊证门槛过高(属医疗保障局范畴)。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楚雄市自2012年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严格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医疗机构支持、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通过各部门的积极努力,2014年11月通过国家评审创建为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以来市卫生健康局严格按照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的评价体系认真开展工作,及时调整完善慢性病防治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方案,在国家规范要求做好高血压、糖尿病常规体检和规范随访管理的基础上扩充心电图、B超、尿常规、血糖、血脂和肾功能检查项目,逐年提高健康管理率,不断提高慢性病管理质量和服务效果,认真开展好以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心脑血管事件上报和儿童口腔项目(检查适龄儿童28796人,窝沟封闭23402人86687颗)等为重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2013-2018度圆满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从学校食堂食物供应数量、营养搭配、营养餐选配、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价、因病缺勤情况、营养知识培训宣传、营养改善计划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为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自2013年起开展18岁以上患者就诊首诊测量血压制度和覆盖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每2年开展一次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社区诊断报告等广泛的慢性病监测管理和数据分析等大量工作。下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示范区评价体系继续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积极开展全面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普及健康生活行为。 一是加大媒体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台、公交电视、出租车广播电台、《楚雄日报》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控知识。二是针对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三是严格创建示范点。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指导方案》共创建示范社区12个、示范单位15家、示范食堂19家、示范餐厅13家、健康学校18所、自助监测点18个,健康主题公园1个、健康饮食一条街、健康步道63公里等一大批支持性环境,下发了《关于组织全市职工工间操活动的通知》,全市推广并落实工间操制度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覆盖率达51.8%。四是2019年组织18家成员单位宣传动员441人组成27个参赛队参加全国第四届“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活动,引导全民养成健身健体、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全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五是制定《楚雄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楚雄市2018-202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行动实施方案》《“减盐行动”方案》、《“减油行动”方案》和《“减糖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方案和措施,落实全市大力开展“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知识进厨房进餐厅活动;全市中、小学和公立幼儿园全面落实“三操一课”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覆盖率达100%。四是抓实基层宣传。六是通过统一制作资料和宣传栏内容模板,在全市各村(居)委会每季度举办1次健康讲座,每2个月更换1次宣传栏等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了群众对慢性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五是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全国爱牙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的开展,深入社区、农村、学校、公共场所开展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咨询活动,六是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在门诊就诊者,及对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服务过程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教育。
(三)加大慢性病防治经费投入和慢性病队伍建设。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5项中的3项重要工作,中央、省、州、市级投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经费已经从2009年的人均10元逐步提高至2019年各级服务经费已经达到人均55元,我市慢性病规范管理逐年提升。下步我们将积极争取政策,完善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配套政策,建立人员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薪酬制度。
(四)建立并合理利用健康档案,搭建乡、村慢性病防治平台。目前慢性病管理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基层高血压管理、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健康扶贫动态、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等8个系统,每个信息系统互不连通,数据不共享,造成各个系统数据之间的差异,而导致慢性病治疗与管理、干预之间脱节。我们将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建立全省健康信息平台,将慢性病的防治管理能够有效融合。
(五)用活制度,加强慢性病门诊待遇申报。改善医疗保险制度,将目前已纳入慢性病系统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乡镇卫生院出具相关资料,经医保局审核后即可办理特殊慢性病就诊证,提高慢性病管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血压、血糖的控制率,降低或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我们会积极向医疗保障局反映,争取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