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三街民族文化小镇建设的”的建议,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乡村旅游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支持下,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衔接,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助推乡村振兴。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农家乐共有139户(其中星级农家乐20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旅游名镇2个,省级旅游名村2个,省级特色旅游村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州级旅游扶贫示范村3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4个,其他乡村旅游点4个。建成了楚源乡生态园、陈家冲休闲农业观光园、恒业农庄、三道河小森林营地等一批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推出了老君山生态文旅产业园、彩色枫林文旅康养小镇、紫溪精品民宿休闲经济带等一批乡村振兴农旅融合招商项目。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品质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70.05万人次,旅游收入5.19亿元;2022年,乡村旅游从业人员4200余人,接待游客223.41万人次,旅游收入1.12亿元(增幅6%)。乡村旅游业在推动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明显的作用,突显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关于三街民族文化小镇旅游发展规划
三街镇彝族人口众多,民族风情浓郁,保留有清代集镇老街古建筑,也是楚雄市著名的革命老区,境内三尖山自然景观独特,历史传说动人。三街镇作为山地文化富集区,具有开发彝族文化旅游、古镇旅游、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是西部山区文化型乡村旅游小镇集群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楚雄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楚雄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楚雄市文化事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十四五”发展规划》都将三街镇纳入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1.主要资源支撑:三街镇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三街集镇古建群,三尖山宗教文化,高山生态茶、核桃、冬红梨等生态种植及肉兔养殖等特色农业资源
2.旅游分类:文化体验型
3.旅游分工定位:红色旅游与绿色休闲
4.发展思路:对三街古镇、红色遗址等进行分级保护,修缮还原部分传统古建筑、古巷,还原历史风貌;设置古镇演艺剧场、文化展览馆、红色记忆展示中心等活态化展现三街地区传统生产生活面貌、彝族风情和革命故事;依托三街“刺绣之乡”的品牌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古镇韵味、彝族文化和红色记忆的刺绣精品并通过手工艺品推介会、刺绣大赛、三尖山庙会等宣传推广,打造刺绣工艺体验作坊,衍生相关文创产品;对三尖山旅游配套设施进行提升,打造三尖山精品生态观光探险,进而实现区域联动,形成以山地文化体验为核心,兼有生态观光探险的综合旅游体验区。
5.重点产品导向: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探寻、古镇休闲、民族文化体验、绿色农业休闲。
6.重点项目支撑:三街古镇、三街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尖山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区、普嘎村。
7.建设内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修缮唐家大院等古建筑,恢复三街古镇集市历史风貌;开办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客栈、食肆;引入非物质文化展演活动,增加古镇文化软实力;广泛发展农旅融合的山地特色立体农林业;高品质开发山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8.建设目标:建成集历史文化探究、红色旅游、古建筑参观研习、非物质文化传承展示为一体的文化型乡村旅游小镇。
2023年2月,我单位邀请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三街镇进行了考察,聚焦地域文化、主题旅游、森林度假、乡村振兴、科普研学与生态旅居等,初步形成了“商贸驿站 红色哨关,乡愁记忆小镇”的发展定位,目前,规划相关工作正在筹备中。
三、下步工作重点
围绕“十四五”时期云南省提出的文化和旅游“双强”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全省乡村旅游现场推进会议精神。一是调整充实楚雄市乡村旅游办公室,拟订《楚雄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将三街民族文化小镇统筹纳入全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建设和推广。二是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利用政府平台公司,通过招商合作及投融资方式,盘活三街镇现有存量资源。三是将三街镇纳入《一图在手畅游楚雄》宣传计划,进行统筹宣传推广,并通过不断创新特色节庆活动内容,以打造特色节庆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启动规划相关工作。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作,三街民族文化小镇一定会成为楚雄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旅游发展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