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龙代表:
您提的《关于加大对群众活动室建设的建议》已收悉,交由我局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楚雄市加大了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先后新建了一批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和村(社区)文化室、村级文体活动广场,为进一步完善乡(镇)、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业余文体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村文化室建设已覆盖村委会一级并向部分村组延伸。2016年4月,楚雄州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顺利通过了文化部、财政部验收,将村文化活动室向村组延伸的做法列为示范区创建亮点给予肯定。
近年来,随着楚雄市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各级对楚雄市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了投入。2021年,一是向上争取建设资金95.27万元,对1个文化站开展提升建设,补助建设村文化室7个,奖励扶持业余文艺团队32支。二是扎实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投入资金12万元,建成集图书馆、文化馆、非遗中心“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数据平台和数据库。强化公共文化数据资源配送。2021年在公共文化云平台发布资源365条,点击量11.51万次。其中发布文化活动7条,文化资讯203条,艺术鉴赏54条,非遗传承30条,展览展示7条,地方特色42条,文化慕课1期,文化直播2条,素材文件图片1.13G ,视频资料32.55小时。三是狠抓队伍建设。全年举办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训2期,举办总分馆制建设培训班2期,文物安全工作培训班1期,与乡镇联合举办总分馆制建设培训工作会2期。四是抓文旅融合发展。紫溪镇紫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被列为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彝人古镇被省文旅厅评为“彩云之南等你来”夜间群众演出活动省级优秀示范点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进行打造,并将以此为标准辐射带动其他村(社区)进一步完善全市村级文化基础设施。但是,由于楚雄市农村面积较大,且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导,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乡镇、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仅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对建设覆盖整个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明显存在很大的困难,还需要以社会力量进行补充。目前,除部分沿海地区的村(社区)的村活动场所较为完善外,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村(社区)的村组活动场所由于乡镇经济不发达,县(市)地方财政较为紧张,中央、省各级下达的资金和项目不能完全满足基层群众的需要,造成了村(社区)的活动场所设施不完善。要解决目前的状况,需要乡镇认真进行统筹协调,整合组织人事部门、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和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的资源,分期分批不断完善村级相关设施,但这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得到乡镇、村(社区)的大力支持。我局将继续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切实解决好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认真研究扶贫联系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能实现村村有文化活动室这一目标。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化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楚雄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 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