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全体教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责任感,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为了给老师们搭建一个课堂教学交流学习的平台,组织市级数学、科任骨干教师示范课,数学教师、科任教师课赛、党员教师示范课、新调入教师过关课等,使广大教师适应有效教学的步伐,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小组成员
周明申(校长) 李永春(书记) 金鑫(副书记、副校长)
周咏梅(副校长) 郎晓玲(教导主任) 王言燕(教科、师训主任) 叶自昌(教导副主任)
三、考核对象
数学教师(17人)、科任教师(24人)
市级骨干教师:马红、王榆琳、刘华、王灿林(数学4人)、王言功(科学)、李晓玲(音乐)、孔偲(美术)、姚敏(信息技术)
注:市级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示范课与考核课都涉及的老师,上一节即可。
四、设备调试及美篇制作
郭云(报告厅、计算机教室)
李有平(实验室、奖状打印)
美篇制作:王言燕
上课时间:9月26日-9月30日
数学组(全体数学教师):9月26日—9月29日
英语组(英语教师):9月29日-9月30日
科学、信息组(科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9月26日
体育、音乐组(体育教师、音乐教师)9月27日-9月28日
美术组(美术教师)9月29日
注:因科任教师上课需要到专用教室,科任教师的课按科目集中在同一天考核。
六、考核组成员安排
考核一组(全体数学、英语教师):周明申(组长)、周咏梅、王言燕(拍照、收集教案)、郎晓玲(收发表册)、李燕、姚明翠全程参与。
考核二组(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师):李永春(组长) 金 鑫 叶自昌(拍照、收发表册、收集教案)刘华、陶熊、王榆琳除自己考核课外全程参与。
(以上考核教师进行评课,量化打分)
七、地点安排
考核一组(全体数学、英语教师):报告厅
考核二组(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师):实验室、四楼机房、五楼舞蹈教室
八、相关要求及办法
1、请各位老师按照“参与式尚美互助导学课堂”要求认真备课。
2、参加上课的老师自己准备上课内容和班级(不能在相同的节次内选同一个班级)于9月20日(星期二)上午课间操到教导处抽签决定上课的顺序,并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
3、每位上课教师在上课结束2天内,把教学设计、点评、反思的电子版交考核组负责人手里(考核一组交给王言燕、考核二组交给叶自昌)。
4、每节课上完即由考评组组长组织对上课教师进行点评。结束后叶自昌、郎晓玲、王言燕把各组考核情况汇总交到教科室。
5、9月26日-9月29日,每天上5节课,上午第三、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每一节上课时间均为40分钟,下午上课时间跟学校铃声同步,13:20开始上课,涉及上午第四节课的老师,提前带学生到上课地点11:20开始上课。
6、评委对每位上课教师进行量化打分,评价标准按最新下发的《环城小学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执行(评价表教科室统一下发),最终根据打分情况,按同组得分从高到低排列,按人数比例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其余为合格或不合格。(80分以上为合格)
等级 |
考核一组(22人) |
考核二组(21人) |
一等20% |
4 |
4 |
二等30% |
7 |
6 |
7、积极参与听课,数学老师同年级的课必须参与听、其他学科对口听课,听课时间与上课时间有冲突的请自行调好课,但不允许出现教室没有老师上课现象,学校将记录老师听课的情况并公示。
楚雄市环城小学教科室
2022年9月16日
附件一 环城小学课堂教学量化评价表
项 |
标 准 项 目 |
评价等级及标准 |
评价得分 |
||||
A (9—10分) |
B (6—8分) |
C (3-5分) |
D (0-2分) |
|||
学 生 层 面 |
参与 程度 |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 |
多数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 |
少数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 |
没有人举手发言,没有讨论交流。 |
|
自主 探究 |
有强烈的求知欲,能提出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
能提出与任务相关的问题,并尝试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
在引导下,能提出与任务相关的问题,但不能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
不能提出与任务相关的问题,不能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依靠教师或同伴讲解。 |
||
合作 情况 |
组长能有效组织学习活动,分工明确、所有成员积极参与交流讨论,无边缘人员,有效达成学习任务。 |
组长能有效组织学习活动,分工明确、部分成员参与交流讨论,基本达成学习任务。 |
组长不能有效组织学习活动,分工不明确、参与交流讨论人员少,未能达成学习任务。 |
没有小组合作。 |
||
学习 态度 |
全体学生能认真听讲,善于思考,积极主动交流、努力争取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 |
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交流,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
部分学生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参与交流,在同伴帮助下能完成学习任务。 |
不会听讲,不会学习,没有完成学习任务。 |
||
创新 情况 |
学习中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且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
学习中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有不同观点。 |
学习中创新的意识不明显。 |
学习中没有培养创新的意识。 |
||
学习习惯 |
全体学生有良好的听、说、读、写、思考、合作习惯。 |
多数学生有良好的听、说、读、写、思考、合作习惯。 |
少数学生有良好的听、说、读、写、思考、合作习惯。 |
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思考、合作习惯。 |
||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教 师 层 面 |
教学流程 |
教学设计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流程清晰,导入恰当,有效利用“六学六”环节组织教学,问题设计合理有效,师生双边活动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教学设计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流程基本清晰,导入恰当,能利用“六学六”环节组织教学,问题设计合理有效,师生双边活动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教学设计不能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流程不够清晰,导入基本恰当,“六学六”环节体现不明显,问题设计有待改进,师生双边活动基本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教学设计中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教学流程混乱,导入不合理,“六学六环节”不规范,问题设计不合理,师生双边活动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
|
课堂调控 |
具有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互动积极有效,评价方式多元化、及时有效。 |
具有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之间能够简单互动;评价方式多元化、及时有效。 |
课堂管理能力有待加强;基本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评价方式简单。 |
缺乏课堂管理能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之间缺少互动;评价方式单一或无评价。 |
||
教师素质 |
着装整洁得体,仪表端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流畅;板书新颖,布局结构合理,书写规范工整。 |
着装整洁基本得体,仪表端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基本准确、流畅;板书布局结构合理,书写基本规范工整。 |
着装、仪表有待改进;普通话不够标准,教学语言不够准确、流畅;板书简单随意,书写规范工整。 |
着装、仪表不符合教师规范;普通话不标准、含方言,教学语言不规范;无板书或布局结构不合理,书写不够规范工整。 |
||
目标达成 |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全体学生能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
基本达成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学生能力得到发展。 |
基本达成教学目标,少部分学生能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学生能力发展不明显。 |
没有达成教学目标,学生能力未得到发展。 |
||
评价人签名 |
总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