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 年度工作总结
(一)重点项目与核心工作推进情况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为有效缓解东南新城学位供给紧张问题、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投入 400 余万元完成原荷花完小改造并将其纳入鹿城小学教育集团统一办学;同步投入 700 万余元,用于集团其余校区办学条件优化提升,切实夯实办学硬件基础。
核心工作落地见效。鹿城小学教育集团紧扣上级 “强州府”“强教育” 工作部署,重点推进 “全国文明校园” 创建工作,聚焦六年级课堂教学提质优化,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以 “五育并举” 为导向构建课程特色体系,严格落实 “教会、勤练、常赛” 要求;强化教育科研赋能,着力打造一流教师团队;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确保体质达标率,严格控制近视率;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优化 “587” 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校园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二)2025 年关键指标完成情况
荣誉创建成果显著:成功创建 “全国文明校园”,获评 “全国少先队先进集体”;
教学质量稳居前列:六年级全州统测成绩持续保持全州、全市领先水平;
体育竞技成绩突出:截至 2025 年 7 月,学校各体育球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斩获冠军 70 余项、亚军 30 余项;
科研工作成效明显:全年结题市级课题 30 个,新申报市级课题 25 个,科研成果转化率稳步提升;
学生健康管理到位:2024 年度学生视力专项检测数据显示,近视率控制在 20% 以内,低于区域平均水平;
“双减” 工作成效突出:以 “五个统一” 机制推进 “双减” 落地,相关经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全科阅读与综合实践课程实现各校区全覆盖,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工作特色亮点与改革创新举措
集团化办学成效深化。自 2009 年 2 月率先启动集团化办学改革以来,历经十六年实践探索,形成 “一校五区”(文庙、云荫寺、小花山、彝海、彝海南校区)办学格局,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双减”“双升” 协同推进。通过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开设特色校本课程、推进全科阅读等举措,实现 “减负” 与 “提质、增效” 双向提升,相关经验获省教育主管部门推广。
全方位育人体系构建。深化 “587” 德育管理模式,将思政课堂教学、家校协同共育与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有机融合,构建 “学校 - 家庭 - 社会” 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品德;同步强化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培养体系,重点关爱新教师成长,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管理机制持续完善。推进师生评价体系改革,突出过程性与发展性评价导向;规范后勤管理流程,升级服务育人功能,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2026 年工作计划
(一)拟推进重点建设项目
为满足 2026 年招生需求、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计划实施以下重点项目建设:
彝海小学南校区:新建教学楼项目,规划投资 4000 万元;
小花山小学:实施附属工程完善项目(规划投资 295 万元)、新建报告厅项目(规划投资 380 万元);
云荫寺小学:新建教学及辅助用房项目(规划投资 2500 万元)、新建篮球场项目(规划投资 250 万元)、明德楼维修项目(规划投资 30 万元);
鹿城小学本部:明伦楼与启慧楼维修项目(规划投资 100 万元)、校内古建筑修缮项目(规划投资 500 万元)、乒乓球室建设项目(规划投资 20 万元);
彝海小学:新建食堂项目,规划投资 200 万元。
(二)重点工作具体安排
筑牢党建引领核心根基。严格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动 “党建 + 集团化办学” 深度融合;健全工作机制,修订配套制度,创新办学运行模式,以 “党建红” 引领 “教育蓝”,确保学校发展方向与上级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建强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推行领导干部联系师生制度;深化 “97651”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新考调教师培养力度,通过教研联动、资源共享、名师带教等方式,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
优化办学硬件保障体系。以集团化办学品牌建设为依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施校园改造提质工程;完善功能馆室建设,补齐设施设备短板,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坚实硬件支撑,助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深化教育内涵发展。以 “五个重要” 理念为核心,推动党的教育方针校本化落地:坚持 “每个孩子都重要”,保障教育公平;坚持 “每门课程都重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坚持 “习惯比分数重要”,筑牢学生成长基础;坚持 “思维比知识重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坚持 “过程比结果重要”,关注学生成长全历程。
抓实安全与德育管理。以 “平安校园” 创建为抓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细化责任分工,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管理体系;秉承育人初心,强化德育实效,统筹常规管理与特色德育活动,筑牢学生思想道德根基,确保校园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