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工作总结
2025年,楚雄龙江中学在市委、市人民政府及市教育体育局的坚强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州市“教育提质增效”“强州府行动”部署要求,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重点项目与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召开各类会议、党课6次。深化党建业务融合,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党员教师讲授公开课49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专题学习4次,签订承诺书180份。二是紧盯立德树人。构建思政教育体系,举办“迎国庆”诗歌朗诵等大型活动4场、“清明祭英烈”等专题教育3次。强化法治安全教育,举办法治讲座2场、安全演练4次。规范发展新团员58名,开发红色校本课程并授课48课时。三是深推教学改革。实施教师全员培训14次,开展专题培训72次。深化“学本课堂”建设,制定方案并开展公开课观摩200余节。健全质量监控,“推门听课”400余节,组织阶段测试8次、质量分析12场。教师发表论文12篇。四是抓实学生管理。落实“1530”安全教育,开展主题班会8次。完善安全联防,设“护学岗”,排查整改隐患18项。优化日常管理,开展卫生评比16次、心理健康讲座4场,学生违纪率显著下降。五是开展精准资助。发放助学金等128.5万元,惠及学生2179名。落实专项资助,完善“一生一档”,家访50余户。六是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引育并举、梯队成长”模式,现有州级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30人;60人次参与州级以上培训,30余名教师外出交流;实施“青蓝工程”“双导师制”,2025年23人次获市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9人获评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及教师、班主任。
(二)主要指标数据。办学规模: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466人(高中33班1460人、初中22班1006人)。升学成绩:高考一本上线12人、本科上线195人,超目标133人,上线率51.6%,升学率100%;中考600分以上9人,高中阶段升学率连续五年100%。其他指标:发展教师党员2名,评校级优质课一等奖24项;安全演练4次,参与3800人次。
(三)特色亮点与创新。一是党建业务融合。以党员先锋岗、公开课为重要载体,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各年级增设党工小组长,加强对年级德育工作的指导,健全党组织下沉基层的工作体系,强化党组织对一线工作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二是“低进高出”品牌凸显。高考本科上线率大幅提升,超额完成指标。三是“体艺科创”特色显著。艺体生培养成果突出,学生在省州科技竞赛中获奖13项。四是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取得初步成效。
二、2026年工作计划
2026年,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州市教育规划,聚焦“普职融合综合试点高中”核心办学定位,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实效,进一步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和学生养成教育。兼顾高中艺体特色发展,强化初中质量提升。
(一)计划推进的重点项目。一是深化普职融合。对标“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与楚雄市职高共建实训资源,构建“文化+技能”双轨培养体系。二是提升基础设施。完成食堂改扩建、浴室新建,推进田径场改造、明理楼修复,启动25.83亩新征地手续;三是数字驱动·智绘校园。配齐教学一体机、高性能计算机等数字化教学设备,全面夯实信息化硬件底座,赋能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四是赋能艺体科创高质量发展。升级“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核心设备配置,筑牢科创教育硬核支撑;构建体艺拔尖人才精准培育体系,力争向北京体育大学等顶尖学府输送优质学子2名,孵化国家级运动员5名、省级运动员10名,全面提升特色发展能级与品牌影响力。
(二)重点工作具体谋划。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化理论学习,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计划召开支委会10次等。推动党建与教研融合,开展“党建+教研”活动4次以上,组织党员示范课15节以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内涵式发展。抓实《楚雄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方案》及十项制度的落地。三是实施初中质量提升工程。1.配强配优初中班主任及教师,探索实行初高中班主任贯通机制。2.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提前指导家长和学生做好从初一到高三的发展规划,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实现初、高中(含职高)教育的有机衔接。3.进一步规范教学教研常规,提质课堂教学。攻坚“学本课堂”薄弱环节,开展教学研讨15次、公开课80节以上。加强质量监控,计划常规检查6次、阶段考试8次。4.做实中高考备考。目标高考本科上线率55%以上,升学率100%;中考输送优质生源。四是坚持五育并举。德育安全方面,开展“学党史”等系列活动10次以上,每月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治教育1次、安全演练6次,强化习惯养成;特色教育方面,开发校本教材,举办文化节、运动会;强化科创,目标省级竞赛获奖增10%;推进足球特色;心理与生涯规划方面,建强心理工作室,开展主题月活动;实施分层生涯规划课程。五是优化内部管理。落实“1530”安全教育,主题班会40次以上。每学期开学、期末坚持完成两次“双百”家访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为楚雄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