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 >> 政协提案 >> 正文
号: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答复
号: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对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尊敬的李玉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已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一直高度重视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并把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列为校园安全管理的首位,风险防控的前端。2023年以来,我局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相关部署要求,抓牢食品原料监管、抓实食品加工存储过程、抓好后勤队伍建设等,未出现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截至2024年5月29日,共有市属公办学校53所,民办幼儿园76所。校点总计234个,食堂开办共218所。校内超市5个(东兴中学2个、紫溪中学1个、职业高级中学1个、龙江中学1个)。食堂内摄像头共696个,接入市教体局监管平台133个。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关于“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意识”

市教育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管三必须”“四个最严”等安全理念。一是成立了楚雄市教育体育系统校园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由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教育体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各科室长、市属各校校(园)长任成员,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二是各学校成立由校(园)长任组长的校园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并制定年度食品安全实施方案、应急预案,设立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层层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关于“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作。截至2024年5月30日,市属各级各类学校实施“6T”实务管理的学校食堂数为218家,明厨亮灶覆盖率100%,互联网覆盖率93%,“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在市属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开,已取得明显成效。各学校食堂都依法取得了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都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了健康证,持证率达100%。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校会等开展食品安全专题讲座,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知识,大力推进食品安全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三是加大家校联动力度。通过“小手拉大手”宣传教育活动,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提升家庭食品安全意识。四是加大预警力度。及时推送各级下发的食品安全预警公告、食品安全事故简讯等,绷紧校园食品安全这条弦。五是注重社会面宣传。每年不少于两次到桃园湖广场参加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宣传、解答活动。六是不断加强后勤管理人员、一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三)关于“减少食堂食品的采购环节”

根据楚雄州教育体育局2023年9月4日制定下发的《楚雄州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及原辅材料招标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教育体育局完善措施,不断织牢织密食堂食品及原辅材料招标采购的制度网络。一是规范招标行为。各学校食堂食品及原辅材料招标采购工作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行本地区招标采购程序,公开招标择优选择配送企业,确保招标采购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各学校根据《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全国学生营养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招标采购的通知》和《楚雄州教育体育局等六部转发农村义各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科学制定招标投标、原料采购、食品配域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开展招标采购工作。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都要通过招标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各学校每轮招标辖区内学校食堂食材(食品)配送中标商不得少于2家,坚决杜绝独家垄断配送情况,严禁中标公司转包及二次分包。三是严把供应商资质入口关。投标人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供应商参加学校食堂食品及原辅材料招标采购活动应当具备规定条件。四是重视合同签订和履约。配送合同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中标供应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签订合同事宜,合同时限不得超过3年,双方违约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五是建立询价议价机制。市教育体育局正在探索建立市发改局、市教体局、市场监管局、配送公司、学校等相关部门参与的询价议价工作组制度,各学校制定学校食材价格调整办法,每月对学校大宗食材原料进行询价议价。六是建立监督检查及考核制度。各学校会同相关行政部门,对供应商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制定考核制度、管理办法,严格实行“红黑榜”监管,强化平时监督管理,结合平时检查、监督、举报等情况对供应商实行红黑榜管理,监管内容应包括商品质量、配送价格、服务质量、履行合同等情况。七是建立供应商退出机制,严格执行配送合同、协议制度,严厉杜绝独家垄断、有进无出的现象。

(四)关于“建立多元化食品安全监督机制”

一是2023年9月以来,结合各类校园安全专项检查,将食堂食品安全列为重点检查内容,截至2024年5月,累计开展了8次(系统内部检查5次,市市场监管局检查2次、省食安委检查1次)校园食品安全检查,覆盖市属各类学校,对发现的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等进行限时督促整改,共计310余条次。二是2021年9月在局机关建成视频监管平台,食堂监控系统集语音远程通话、预警、截图、录像存储、回播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了食堂安全监管的主动性、及时性、便捷性、威慑性的同时,还把各学校账号派发至校长或分管副校长的手里,实现手机APP随时随地的“掌上监管”。三是近年来州市教育体育局联合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城区集中供餐企业“毅盛”多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包括2024年5月15日上午州市教体局到该企业检查)。其中联合学校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检查1次。

(五)关于“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

一是坚持校本培训。各学校利用开学前的校本培训,节点性邀请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专业人士对学校教师、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二是坚持市级培训。2023年6月30日,邀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兴保等对全市公办民办学校的安全副校长在鹿城小学文庙校区接受食堂食品安全培训。10月23日-24日,市属129所公办、民办学校分管安全的160余名副校(园)级领导,在东兴中学参加了2023年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校园食品安全视频培训。2024年2月24日,组织全市校园长参加省教育厅校园食品安全排查专项整治培训。4月29日上午,市教育体育局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宣传片,同时要求各学校择时组织教职员工认真观看。5月27日向全市学校发布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预警通知。三是注重风险管控转移。截至2023年底,全市已淘汰“小散弱”供应商,大宗食材采购全部集中于招投标中标企业。全州218个食堂均已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逐级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校长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通过以上综合手段,最大限度督促各层级人员遵守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规。

(六)关于“加强对食堂炊管人员的个人卫生管理”

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强化从业人员保障和食品安全培训考核。督促学校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学习,特别是对800余名一线从业人员加大管理力度,要求各学校积极组织参加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食品安全知识、营养配餐、消防知识、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操作技能,提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的履职能力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七)关于“建立食品安全应急机制”

一是2021年、2023年修订完善《楚雄市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二是高度重视应急演练。2021年10月27日在楚雄市思源实验学校组织全市校园安全管理干部举行食品中毒应急处置演练、2022年6月18日参加全州在永仁县宜就镇中心小学举行的食品中毒应急演练、2023年10月27日参加全州在禄丰龙源实验学校举行的食品中毒应急演练。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和举行应急处置演练,食品安全应急意识、机制等已基本建成。

下步工作中,我局将不断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力度,紧紧围绕“舌尖上的安全”主题开展活动,继续努力提高达标率,推动市属各类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有效应对和防范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