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部门公开 >>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 >> 人大代表建议 >> 正文
号: cxs010-/2023-0907007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3-09-07
发布机构: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2023年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号:

楚雄市教育体育局2023年人大建议办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发表时间:
字体:[    ]

在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共提出教育体育类建议13件。市教育体育局收到建议后,按照市人大办理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规范办理程序,圆满完成了各项提案办理工作,答复率、面商率、满意率均达100%。现将办理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提案办理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23年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室交办的州、市人大代表建议共13件(主办10件,协办2件、协办议案1件)。市教育体育局人大代表建议主办科室6个。截至2023年6月28日,交由市教育体育局办理的建议和提案全部办理完毕,回复率、面商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二)重点提案办理情况

1.第82号《关于加快乡镇一体化办学改革的建议办理情况。

1.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数据模型

2022年10月,我局对楚雄市辖区2018-2022年各乡镇出生人口和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数据进行全面统计,总结数据变化规律和原因分析,预测未来五年的人数变化情况,为实施一体化办学调整做好前期准备。

2.组织实地调研,摸清办学实际

2022年11月,楚雄市教育体育局组成三个调研组按城区、坝区、山区三类地域分别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听、看、查、访、议”多种形式了解情况、收集数据、听取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学校意见,形成调研报告和一体化调整初步方案。

3.成立工作专班,完善组织保障

2022年12月,着力完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一是成立乡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领导小组,负责对优化调整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成立乡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体育局,成员由相关学校领导、成员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优化调整工作的具体落实;三是成立乡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专家组,负责对优化调整方案及措施的论证;四是成立分项工作组,负责优化调整各个项目的具体实施。

4.组织专家论证,深入精准研判

2022年12月,领导小组召集专家组成员多次召开专题论证会议,深入研判乡村教育发展形势,分析乡镇一体化办学调整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就优化调整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和优化建议。

5.广泛征求意见,提升支持效能

2023年1月—6月,深入分类听取乡镇学校、乡镇党委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州教体局关于一体化办学调整初步方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并同期征求了法律顾问的意见,一致同意《楚雄市乡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市委、市政府、市教育体育局主要领导多次到坝区乡镇进行一体化办学实地调研,多层次听取乡镇人民政府领导、部分村委会主要领导和群众代表、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基层教师的意见建议,指导乡镇一体化办学具体工作,着力解决校点撤并和集中办学过程中学校提升改造和学生上下学交通压力等实际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办下发了征求意见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学校进一步细化方案,完善措施,确保一体化办学工作的稳步推进。

6.全面启动实施,稳慎推进改革

目前,楚雄市已出台《楚雄市乡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7月开始全市启动15个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一体化”办学调整,到8月完成中心学校挂牌和领导班子调整等工作。9月全面实施,实行一乡(镇)一方案、一校一策的调整措施,逐年稳步推进,预计在5年内完成15个乡镇辖区内校点及年级的布局调整任务。乡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改革实施后,15个乡镇保留学校96所(其中坝区36所,山区60所),撤并学校53所(其中坝区41所,山区12所),改扩建学校1所。按每个乡镇增核15人编制后测算,全市山坝区教师合计1505人(其中坝区520人,山区985人),实施一体化办学改革后富余编制285人(其中坝区226人,山区59人)。

通过乡镇中小学一体化办学调整,进一步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有效提升乡镇学校管理效益,不断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助力乡村振兴。

2.第128号《关于加快楚雄市彝海小学建设的建议办理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为有效缓解楚雄市东南片区义务教育学校就学压力,进一步改善城区学校“大班额、就学难”等民生问题,在楚雄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新建楚雄市彝海小学。该项目由原鹿城镇后所小学拆除重建,选址于东南新城鹿城镇彝海社区(原后所小学校址北侧)。项目规划用地面积36.15亩,概算总投资79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

(1)主体工程:1.综合教学楼(含报告厅)l幢,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2.公厕及设备用房1幢,共两层地上1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462.5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29.6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32.83平方米);3.值班室两幢,共l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215.76平方米。

(2)室外附属工程:1.场地道路硬化工程8329.04平方米;2.绿化工程4755.02平方米;3.体育场地6926.03平方米;4.电力电讯工程;5.供给排水及消防工程。

(3)教育教学多媒体设施设备购置。

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终极办学规模为24个教学班(或扩展到30个教学班)、容纳在校学生1080人(或增至1350人)的标准化城区小学。

2.进展情况

(1)程序办理情况。

目前已经完成了彝海小学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条件通知单、选址意见书、规划用地许可证、建设用地不动产权证、人防易地建设许可证、施工图与勘察设计文件审查、抗震专项设计审查、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的前期手续办理工作。

(2)工程进展情况。

现阶段项目已完成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场地平整、土方外运、临时用水用电架设、基槽开挖、旋挖钻孔灌注桩(试桩与工程桩)等施工与质量检测,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承台地梁砖胎模砌筑养护、隔震层底板结构防水等基础施工。

3.倒排工期计划

本项目由市教育体育局委托市产业投资公司采用EPC总承包方式实施代建,合同约定总工期为240日历天,其中设计周期为30日历天,施工工期为210日历天。计划在本年度11月底完工,现将简要倒排工期计划如下:

(1)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计划6月15日完成。

(2)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计划8月10日完成。

(3)装饰与装修分部工程:计划9月30日完成。

(4)教学设施设备采购及安装:计划10月15日完成。

(5)室外附属工程:计划11月15日完成。

(6)验收:初验及问题整改、竣工验收移交手续办理计划11月30日完成。

4.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地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二是多方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统筹谋划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工期进度,使项目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建议办理工作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高位推进。市教育体育局始终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自觉、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了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下发了《楚雄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认真做好2023年州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办理工作要求。二是认真研究部署。市教育体育局收到建议后于2023年4月3日晚08时00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林宗同志在楚雄市教育体育局六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中共楚雄市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体育局党组2023年第5次党工委(党组)会议。专题研究2023年州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4月6日,局机关召开2023年州市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会,会上对今年的州市建议办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落实办理工作责任,扎实开展办理工作。

(二)严格程序,规范办理。市教育体育局严格按照建议办理程序及要求,扎实推进组织、调研、协商、答复等关键环节的各项工作。一是认真组织交办。通过对建议进行综合分析,认真研究,明确了主办科室、协办科室和办理时限,做到归口办理、分工协作;严格执行交办、催办、沟通、拟稿、送审、回复、反馈、总结、归档流程,做到严肃规范办理。二是深入开展调研。围绕建议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增强办理的实效性。三是主动进行协商。始终坚持“先协商、后答复”的原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及时与代表进行沟通、联系、交流和汇报,在加深了解、征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办理建议。四是及时给予答复。坚持要代表满意再答复,对已经办理落实的,向代表讲清措施和做法;对一时难以落实的,向代表说明原因,争取他们理解。同时,加强答复文稿格式、质量的指导和检查,规范建议复文格式,提高复文质量,办理复文工作在行文规范和复文态度上有了明显改进。

(三)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在具体办理工作中,市教育体育局认真总结往年建议办理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健全办理工作机制。一是坚持交办制度。及时召开交办会议,明确承办科室。二是坚持登记制度。对承办科室已办结的建议,实行承办人员签字接交备查制度,防止漏办现象发生。三是坚持督办制度。做到办前有调查、办中有督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对部分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建议,由市教育体育局领导召集相关科室专题讨论研究,确保办理工作有效开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办理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增强建议办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作为建议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心接受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积极采纳代表、委员提出的良好建议,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整改、不断完善,以代表满意、人民满意为标准,努力把建议办理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