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09/2025-00174 信息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日期: 2025-11-14
发布机构: 楚雄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生成日期:
称: “小阵地”撬动“大团结”:楚雄彝人古镇社区多维赋能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号:

“小阵地”撬动“大团结”:楚雄彝人古镇社区多维赋能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发表时间:
字体:[    ]

楚雄市彝人古镇社区红石榴驿站秉持便民、惠民、聚民理念,聚焦各民族群众家门口的实际需求,通过整合资源与优化空间,打造集服务、文化、治理于一体的民族团结综合阵地。驿站以分层分类、功能互补为原则规划空间布局,通过民生服务”“文化传承”“成长关怀三大板块,提供全链条服务,以小阵地撬动大团结

整合资源,筑牢民生服务压舱石深度融合党群服务站”“新阶驿站”“零工驿站”“工会驿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资源,打破服务壁垒,从就业、生活、治理三个维度为各族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夯实民族团结的民生根基。一是就业帮扶精准化,拓宽各族群众发展路。依托零工驿站搭建覆盖全社区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服务窗口专人收集餐饮、零售、家政等适合各民族群众的零工岗位,每周更新发布不少于20条岗位信息。同时,结合驿站内的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彝绣技艺班、家政服务实操班、电商直播培训班等,邀请本地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授课,累计培训各族群众2000余人次,帮助1000余名群众实现灵活就业或稳定就业,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增强发展信心。二是生活保障暖心化,织密特殊群体关爱网。党群服务站牵头,联合新阶驿站”“工会驿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建专项服务队伍,为各民族困难群众提供生活帮扶。累计向56户低保户、困难家庭发放米、面、油等慰问物资;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理发、理疗、健康体检等上门服务套餐,已累计服务100余人次,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三是矛盾调解专业化,守护社区和谐稳定线。充分发挥党群服务站党组织引领作用,联合工会驿站维权力量,组建由各民族党员代表、社区网格员、法律志愿者、退休干部组成的红石榴调解队。通过日常走访排查、线上反馈收集等方式,及时发现邻里纠纷、劳资矛盾等问题,采用情理+法理双重调解模式,累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同时,定期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各族群众依法维权、理性处事,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四是社区共治常态化,激活民族团结新动能。红石榴驿站为载体,设立红石榴议事厅,组织各民族群众代表、商户代表、党员骨干召开议事会,收集群众对社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优化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已推动解决了辖区停车位不足、老年活动场地升级等民生问题。通过引导各族群众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不仅提升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的群众基础。

文化铸魂,打造民族交融主阵地采取静态展示+动态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展厅赋能,让民族文化可感可知。展厅内设置枝繁干壮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赋能 文旅融合形成特色产业资源”“美美与共 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15个州(市)文化成果展示”“省级民族文化事业单位文化成果展示”“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成果展示等展区,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多媒体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呈现云南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与文化。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各族群众及中小学生参观2000余人次,让大家在零距离接触中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二是活动搭台,让民族交往有声有色。以展厅为平台常态化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文化活动,先后开展“202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暨楚韵风尚全民时尚周”“谈变化 颂党恩 展未来”“理响楚雄·社科大家讲暨规范经营好旅馆授牌、爱国主义教育亲子游园会等活动;开展传统手工艺展示活动,邀请彝绣非遗传承人、左脚舞网红等现场教学;举办民族政策与文化讲座,邀请州、市民族工作专家解读民族政策,普及民族文化知识。系列活动累计吸引各族群众参与1000余人次,营造了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浓厚氛围。三是商会联动,让民族经济互促共赢。依托展厅平台,积极联动东瓜街道商会,创新打造好市成双优品汇展销活动。每月选取10-15家本地民族特色商户入驻,展销彝绣产品、野生菌干货、民族特色食品等商品,既为商家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经济收入,也为各族群众购买民族特色产品提供了便利,实现了文化展示+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

成长关怀,培育民族团结新生代为解决各族群众孩子托管难问题,驿站成立社区托管中心,聚焦青少年成长需求,打造特色托管服务体系,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成长过程。托管中心为每个孩子建立专属成长档案,通过智能测评分析学习短板,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同时,创新推出系列特色课程,包括非遗文化课程、研学实践课程,以及中小学课后托管、假期托管服务。自运营以来,特色课程预约火爆,累计服务各族学生150余人次,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从小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