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部门公开 >> 楚雄市民政局 >> 人大代表建议 >> 正文
号: 11532301015170547G/201803-00068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18-03-24
发布机构: 楚雄市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18-03-24
称: 楚雄市民政局关于对楚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87号建议的答复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楚雄市民政局关于对楚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87号建议的答复

发表时间:
字体:[    ]

 

曹亚代表:

你们在楚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健全对“三无”患者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的预案》(第287号)我局已收悉,我局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经2017年8月21日面商,现答复如下:

根据《城市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办法暂行条例》相关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按照“积极救助、分类救助、自愿救助”的工作要求,加大城市流浪乞讨救助力度,为帮助滞留流浪乞讨人员早日回归家庭,我市采取多元化寻亲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救助寻亲”模式,帮助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滞留人员寻找家人。一是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推送寻亲公告。将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全部录入在全国救助寻亲网发布寻亲公告,将其照片、体貌特征等信息发布在寻亲网站,为走失亲人的家庭提供了查寻捷径。二是通过DNA数据比对。及时报请公安部门采集滞留人员DNA数据,公安部门采集DNA数据后,录入全国打拐信息库,帮助对比成功的滞留人员找到亲人。三是建立滞留人员定期问询机制。通过定期与滞留人员交谈,敏锐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并经公安人口信息系统检索出相同、相似人员信息,进行逐一排查,核实滞留人员身份。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展多元化寻亲服务,已成功帮助4名滞留流浪乞讨人员找到家人,并全部顺利护送返乡。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逐步健全“三无”对象和精神病人救治安置网络。加快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继续实施民政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同时,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新建和改造一批民政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逐步健全“三无”对象和精神病人救治安置网络。

感谢你们对民政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热忱欢迎你们继续关注我市的“三无”患者的救助工作,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刘 强 联系电话:0878-6168951)

楚雄市民政局

2017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