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部门目录 >> 楚雄市统计局 >> 统计分析及解读 >> 正文
号: 11532301015170483J/201912-00003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19-12-27
发布机构: 楚雄市统计局 生成日期: 2019-12-27
称: 楚雄市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号: 非正式文件,无文号

楚雄市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发表时间:
字体:[    ]

今年以来,楚雄市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推动各项稳增长措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积极作为,迎难而上,盯紧目标,狠抓落实,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现稳中趋缓态势,增长速度逐月放缓,稳增长压力日趋加大。

一、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初步核算,楚雄市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GDP)291.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7.1%,增速居全州第8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6位。增速较上半年(10.1%)回落3个百分点,比全州(8.4%)低1.3个百分点,比全省( 8.8%)低1.7个百分点,比全国(6.2%)高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居全州第9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3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6.84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居全州第10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2位;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41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居全州第5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8.2:50.4:41.4,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6.4%、68.6%、25%,分别拉动GDP增长0.4、4.9、1.8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前三季度,楚雄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7.18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比全州(5.8%)低0.1个百分点,居全州第9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3位,增速较上半年(5.4%)提高0.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6.2%)下降了0.5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12.56亿元,增长5.4%;林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7.1%;牧业增加值7.14亿元,增长5.2%;渔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7.4%。

2.工业增长稳中趋缓。前三季度,楚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烟草制品业同比增长1.4%,市本级非烟同比增长12.7%,开发区非烟同比增长10%,全市非烟工业同比增长11.2%),增速比全州(13.4%)低7.2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0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3位。增速较1至8月(7.2%)下降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7.5%)下降1.3个百分点。

3.消费市场增速放缓。前三季度,楚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59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全州(11.6%)低0.3个百分点,居全州第10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5位。增速较1至8月(11.9%)下降0.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2.2%)下降0.9个百分点。

四大行业中,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完成227.4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较上半年(16.7%)下降4.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7%)提高5.2个百分点;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完成116.23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较上半年(13.8%)下降1.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5.5%)下降3个百分点;住宿业营业额完成5.63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上半年(14.9%)下降0.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6.5%)下降2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完成22.14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较上半年(16.7%)提高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6%)提高0.8个百分点。四大行业增速分别居全州第10、10、7、9位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前三季度,楚雄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9%,增速比全州(14.2%)高3.7个百分点,居全州第6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4位。增速较1至8月(31.2%)下降13.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20.2%)下降2.3个百分点。

5.招商引资持续增长。前三季度,楚雄市引进州外到位资金305.02亿元,同比增长21.4%,增速比全州(20.7%)高0.7个百分点,居全州第4位。增速较1至8月(20.7%)提高0.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26.7%)下降5.3个百分点。

6.财政收支增速放缓。前三季度,楚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07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居全州第7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5位,增速较1至8月(8.1%)下降3.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1.7%)下降6.7个百分点;楚雄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2.64亿元,同比下降0.3%,居全州第10位,居全省8个有烟城市第8位,增速较1至8月(11.2%)下降11.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5%)下降15.3个百分点。

7.存贷款余额增长稳中有升。9月末,楚雄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48.25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较8月(8.7%)提高7.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7%)提高14.3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为237.96亿元,同比增长8.6%;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07.44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较8月(13%)提高0.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1.9%)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增长3.3%,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1%。

8.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前三季度,楚雄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3090万美元,同比增长68.8%,增速比全州(78.8%)低10个百分点,居全州第4位。增速较上年同期(-48.1%)提高116.9个百分点,较上半年(36.1%)提高32.7个百分点。

9.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前三季度,楚雄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642元,同比增长8.3%,增速居全州第5位,增速比全州平均水平(8.4%)低0.1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8.3%)持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91元,同比增长9.7%,增速居全州第10位,增速比全州平均水平(10%)低0.3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10.3%)低0.6个百分点

(二)支撑GDP核算的主要基础指标完成情况。

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3.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现价)

4.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2%

5.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5%

6.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4.5%

7.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6.8%

8.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合计同比增长10.5%

9.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3%

10.房地产从业人员同比增长25.3%

11.房地产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同比增长31.3%

12.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同比增长9.3%

13.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6.1%

14.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3.6%

15.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3%

16.财政八项支出同比下降2.4%(其中:州本级同比增长3.3%,市级同比下降5%);非营利性服务业中有营利性活动的科研、水利、卫生、教育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4%。

二、存在问题

进入下半年,楚雄市重点支撑行业增长乏力,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前三季度的核算结果看, GDP未能实现“攻九成”目标,四季度要实现“大收官”,存在的差距较大、短板较多,主要表现为:重点支撑指标增长困难,多数经济指标增长趋缓,结构调优速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一)第一产业增速破“6”难,农业经济增长难有理想成果。前三季度,第一产业虽然实现了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也提高0.3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6.2%)却下降了0.5个百分点,三个季度的增长幅度均在5.5%上下徘徊,无法突破6%的增幅。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结构“小、散、弱”现状突出,缺乏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短,产业化、规模化种养殖业支撑不足,全市农业经济增长难有较大突破。

(二)第二产业增长乏力,工业增速总体欠佳。非烟工业受部分企业停产、铜价下跌等不利因素影响,“存量不优、增量短缺”的问题突出,三季度产值下降,拉动乏力,难以形成有力支撑,增加值增速呈逐月下降趋势。1至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2%,其中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1.2%,非烟增速较上季(13.9%)回落了2.7个百分点,低于全州(17.7%)6.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16.5%)5.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本月停产企业较多(9户),大企业拉动乏力,产值当月下降的企业24户,其中占比较大的滇中有色、摩尔农庄、云南电网公司楚雄供电局产值呈大幅下降趋势。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经营困难,盈利能力较低,产值拉动较难。

(三)第三产业调优慢、增速缓。1至9月,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41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较二季度(7.7%)回落3.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传统服务业在我市三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内部结构不优制约着三产发展潜力,增速总体不快,三季度增速进一步放缓。一是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来自实体经济的税收减少,全市财政收入质量不高,结构不优,1至9月,收入、支出分别只完成预算数的83.1%、78.8%。二是金融存贷未达到预期目标,使用1至8月数据参与三季度GDP核算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0.5%,与工作目标相比,影响三产增速约0.1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品市场无新增长点,消费增长内生动力不强,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下降的企业数仍然较多,批零住餐四大行业销售(营业)额较大幅度下降。四是受到财政收支矛盾和结构不优影响的财政八项支出同比下降2.4%,增速较上半年(18.1%)下降20.5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6.7%)下降19.1个百分点,居全州位次由上半年的第3位滑落至第9位。财政八项支出、批发业商品销售额等第三产业重点支撑指标均不同程度下降,致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半年(7.7%)下降3.3个百分点。

三、下步建议

四季度,建议各相关责任部门要认真分析1至9月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紧盯目标抓实研判,精准发力求突破。在2019年最后2个月里,确保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的落实,全力以赴,千方百计抓实稳增长,确保完成四季度大收官和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一)狠抓非烟工业。一是强化“升规”工作,精准做好拟纳规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对达到条件的要尽快纳规入统,及时形成新的增量。二是强化“三进企业”工作,精准发力,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时扭转岭东、天腾化工、云植药业等10户企业产值负增长局面;三是强化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加大对滇中有色、摩尔农庄等20家行业龙头企业的重点监测和协调服务,找准9月产值大幅下降的原因,稳定骨干企业对我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充分发挥大企业稳定器作用。

(二)狠抓三产发展。一是强化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大力支持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挖掘释放消费潜力,着力培育和扩大医疗、养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热点,使群众乐于消费,逐步优化三产结构;二是强化税源培育力度、找准培育方向、明确目标措施,确保财政收入源源不断有支撑,努力实现经济与地方财力的同步可持续增长;三是强化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实,积极培育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限下商贸企业达限入统,增强三产发展后劲,同时加大对“一烟两油”的运行监测、强化指导帮扶,有效解决好下滑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助推三产发展提质增效。

(三)狠抓投资拉动。一是强化项目责任制,及时有效解决要素制约问题,力促前期项目早成熟、新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真正做到以大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二是强化现有项目落实推进的同时,想方设法调动民间资本,切实促进民间投资增加,着力破解项目建设资金瓶颈制约问题;三是强化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确保我市项目建设储备增加、接替有序、滚动发展,推动形成持续不断的项目链,实现投资平稳持续增长。

(罗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