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6月,楚雄市全社会用电量64699.2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21%,比一季度提高5.5个百分点。
一、 电力消费基本情况
(一)一产用电量降幅收窄。1-6月,一产用电量508.19万千瓦时,同比下降7.44%,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6.3个百分点。
(二)二产用电量增速有所回落。1-6月,二产用电量28472.57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67%,比一季度回落1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26798.46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6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下降是影响二产用电量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
(三)三产用电较快增长。1-6月第三产业用电量19413.8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34.2个百分点。高于全社会增速25.41个百分点。三产中用电量快速增长的行业分别是,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用电量分别为3536、3638、883、914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分别为22.59%、20.74%、23.28%、59.94%。分别高于全社会用电增速14.38、12.53、15.07、51.73个百分点。
(四)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稳定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用电设备增多、频率增大、加之农网改造提升、农机具补贴及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1-6月,楚雄市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6304.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49%,比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消费15595.3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02%,比一季度提高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4709.2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19%,比一季度提高2.8个百分点。
二、电力生产基本情况
发电量降幅扩大,水力发电降幅明显。今年受持续干旱高温影响,1-6月楚雄市发电量7136.75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8.4%,降幅比一季度扩大27.8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量1379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5%;水力发电量5757.75万千瓦时,同比下降34.11%。
三、用电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形势依然严峻
(一)工业用电比重下降,三产用电比重上升。
1-6月,第一产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为0.8%,与上年持平;二产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比重为44%,比去年同期下降7.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占比为41.4%,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三产用电占比30%,较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比25.2%,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量的不断增加,贡献率稳步上升,这说明我市全社会用电量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正在稳步进行。根据数据分析,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放缓,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下降,跟国家去产能、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及经济转型等战略规划有密切联系。随着科技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能耗下降,我市经济结构改革深化,第二产业用电量可能进一步趋于稳定并呈下降趋势,相信在未来随着我市产业、经济等改革步伐与力度进一步加大,第二产业对于全社会用电量的影响会进一步缩小。
(二)用电增速小幅增长,全市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
由于电力消费变化与全社会能源消费的高度相关,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保持稳步增长,这说明我市经济在持续发展中实现了较好的结构调整,用电结构在不断优化。电耗增速稳步增长,但全市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四、需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一)加快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
我市在加大基础投资和创新驱动下,工业企业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下行隐患依然存在,故必须让企业深刻意识到,随着各种资源供给下降,环境约束随之增加,必须转变生产模式,从简单的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才能真正重新迎接产业蓝天,摆脱当前困境,并拉动全市经济增长。
(二)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改革步伐
我市经济发展的总基调仍是继续深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扩大内需,刺激民间消费尤为重要,一方面是要改善新消费模式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另一方面是要使收入对消费的支撑作用起到更加明显的效果,继续提升第三产业居民消费量用电占比情况,让内需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增长进行良性循环。
(三)优化企业结构提升能源效率
经济发展不能盲目追求用电量增长,要充分认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降耗的关系,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减少一次性能耗消费,增加新能源的投入和使用,促使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撰稿:曾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