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楚雄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节能降耗工作,不断推进能源与经济、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3700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3%,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能源消费持续低位运行,全市节能降耗工作积极有序地推进。
一、能源消费特点
一季度,楚雄市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2482万元,同比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63700吨标准煤,同比增长0.3%;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
(一)清洁能源消费明显提高。随着绿色环保各项专项行动的大力推进,全市“煤改气”效果显著,煤炭消费量大幅减少,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显著增加。1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耗中:原煤消费14044吨,折合601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0.9%,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9.4%,比上年同期下降12.7%;电力消费量1364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3%,折合16767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6.3%;热力消费量为19751吨,同比增长39.9%,折合6735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10.6%;天然气能源消费量天然气消费260吨,同比增长16.1%,折合286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比重0.4%。
(二)从行业结构看,能源消费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两大行业。一季度,全市两大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63304.8吨标准煤,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达99.4%。
(三)从高耗行业看,四大高耗能行业“两升两降”。全市四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1747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5.6%,占规上工业企业能耗比重达81.3%。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2865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344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8.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028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25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7.2%。
二、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仍以原煤、电力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着能源使用率较低,增大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的控制难度,带来环境压力。
(二)企业对节能降耗意识不强。大部分企业的自觉节能意识还不高,由于节能降耗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多数企业更多地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而很少从社会利益出发来考虑节能降耗,对全市节能降耗产生不利影响。
(三)全市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部分企业的能源管理制度不健全,能源计量方法落后,能源管理人才缺乏,节能监测跟不上节能发展形势的需要。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着眼于当前产业发展实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积极引进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产业项目。同时,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对高耗能行业能耗依赖度,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扭转因个别企业能耗体量过大而对整体能耗水平影响巨大的不利局面。
(二)加强企业管理,提升节能技术创新能力。加强节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本区域内节能环保领域龙头企业发展,以此带动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特色优势明显的节能服务型企业。同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节能设备更新、换代、升级,提高企业节能管理水平。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节能降耗意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对自身长远发展的利好所在。同时,必须增强能源短缺的危机意识,切实把节能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节能部门要认真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节能降耗的长期规划,特别是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