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农业发展目标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科技扶持、加大农资监管,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全市农业经济首季实现良好开局。
一、全市一季度农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18年一季度,楚雄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486万元,据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5.2%,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2211万元,增长3.1%;林业产值938万元,增长19%;牧业产值32587万元,增长6%;渔业产值2695万元,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55万元,增长2.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450万元,据可比价计算(下同),增长5.2%,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二)夏收作物丰收在望
今年以来,全市加强春季田管保丰产丰,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适时抓好肥水管控、病虫害防治、抗旱防寒防霜冻和防风防倒伏等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小春增产增收,相比去年同期而言小春粮食、经济作物等主要产品产量呈现全面平稳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三)畜牧业稳健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力推我市畜牧业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市生猪出栏154614(数据均为初步统计结果,下同)头,增长6%;牛出栏19023头,增长6.2%;羊出栏31462只,同比增长7.4%;家禽出栏1114530只,同比增长6%。肉类总产量 18586 吨,同比增长6.9%。
二、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
虽然目前全市农业经济运行总体发展方向较好,表现出强劲持续平稳增长态势,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保持我市农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加快发展还面临较多困难和压力。
(一)农业内部增收乏力
受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各类基建项目建设力度加大的影响,稳定粮食蔬菜作物种植面积存在很大困难,养殖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不牢。
(二)农业生产本大利薄
受劳动力工价不同程度上涨,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普遍上扬的影响,农业种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发展农村经济本大利薄,严重影响了农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今年以来,受局部轻旱和长时间低温霜冻天气以及4月中旬局部冰雹影响,蔬菜、小春粮食作物生长不同程度受灾,导致部分单产降低、商品性变差,直接影响农户收益。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为确保2018年全市农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除了要密切关注农业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还应千方百计保证全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正常发展,确保全年各项农业经济预期目标实现。
(一)组织做好小春作物收割
当前已进入小春收割期,一是涉农部门,抓紧督促农户利用好的天气,做好小春的收割工作,做到颗粒归仓。二是统计部门做好小春的统计上报工作,做到应统尽统。
(二)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工作
一要认真搞好基本农田水利设施整治和农用物资的准备、供应等工作,为大春丰收奠定基础;二要切实抓好各项大春增产技术措施的落实,加强示范引导和推广应用;三要及时准备好农用物资,要千方百计的筹措资金,落实好种子、种苗、肥料、农膜和农药等的调运,组织农资下乡到户,确保春耕生产的物资需要;要尽快完成水渠、蓄水池(窖)、堤灌等设施的建设、维修和清理,为防汛抗旱做好准备;四要及时搞好农田整治,为大春生产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认真抓好农用物资监管
当前抓好农资储备工作非常关键,针对农资价格连年上涨的实际情况,各涉农部门要按照职责做好各项服务和管理工作,切实加大化肥、种子等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把进货渠道,稳定农资价格,保证产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物价部门要严把农资产品的批零差价,做好价格公示,加强价格监管。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需求,尽可能地让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