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在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省经济运行趋稳回暖向好的大背景下,楚雄市能源消费小幅增长。1季度综合能源累计消费296185吨标准煤(等价热值,下同),同比增长4.52%,单位GDP能耗为0.3815吨标准煤/万元(按现价计算),同比下降2.95%。规上工业能源消费61598吨,同比增长4.6%,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2.14%,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26个百分点,全州能耗上升排列居第二位。全社会用电量29062.15 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09%,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了6.29个百分点。
一、主要能源生产情况
1-3月,全市生产原煤37963吨,同比下降13%,发电量2936.2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
二、能源消费情况
(一)能源消费小幅增长
1-3月,能源消费总量296185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52%,增速较上年回落0.5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7594.9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14%;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104725.3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58%;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106532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11%。此外,居民生活用能64514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95%。
(二)工业经济逐步回暖,部分高耗能行业用能快速上升
1-3月,工业综合能源消费9288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7906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3%。从规上工业分行业能源消费情况看:轻工业消费能源8164.48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0.7%,重工业消费能源26103.7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93%。能耗增幅较大的行业如医药制造业增长87.9%,金属制造业增长67.3%,汽车制造业增长65.2%,电力、热力和工应也增长62.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业增长58%。
(三)电力消费快速回升
1-3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29062.1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09%。分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为293.48 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2.88%;第二产业用电量为14175.47 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3%;第三产业用电量为7472.03 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44%。其中,城乡居民用电为7121.17 万千瓦时,同比下降0.43%。
二、能源消耗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回暖,能耗有所回升不容忽视。从监测资料可以看出:8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累计消费61598吨标准煤(等价热值,下同),同比增长4.59%,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2.14%,82户规上企业中,47户企业能耗上升,35户企业能耗下降。
(二)企业统计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准确、及时的能源统计监测是节能减排工作决策、管理、监督、考核的基础,但企业能源统计工作普遍存在专职不专、兼职过多、部分企业统计员变动频繁的问题,未能充分发挥好能源统计在企业能源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咨询、监督功能,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三、应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一)加强统计监测预警,提高预测分析能力。相关能源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情况的统计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的能耗、电耗的变动形势,根据工业能耗和用电量等数据对节能降耗形势进行评估判断和预警分析,及时把握能耗走势,对能源消费增长异常的企业及时查清原因,及时预警,及早消除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否则节能降耗目标难以实现。
(二)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能耗数据的升降主要受工业企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两大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十三五”期间,应抓住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机遇,调整行业内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强企业能耗管理,加大技改及技术进步的投入,建立降低能耗、电耗的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企业的能耗统计工作。企业的能耗统计既是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基础,也是各级政府能源统计信息的源头。现实中存在着企业不重视能源统计或者瞒报、虚报、多报能源数据等现象。要切实加大统计业务培训和统计执法力度,让所有基层企业知晓加强能耗统计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必须认真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