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cxs004-/2023-1011027 信息分类:
发文日期: 2023-10-11
发布机构: 楚雄市财政局 生成日期:
称: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号: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发表时间:
字体:[    ]

监督索引号53230100873101000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部门决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概况

一、主要职能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十、“三公”经费、行政参公单位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表

十一、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情况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三)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概况

一、主要职能

(一)主要职能

1. 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举荐优秀科技工作者,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2. 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管理全市自然科学学会(协会),组织所属学(协)会有序承接政府委托工作或转移职能,指导市属学(协)会和乡(镇)科协开展相关业务工作。

3.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地区科学技术团体、科技人才的合作、交往,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4. 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参与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助力创新发展,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贡献。

5.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6. 健全科学共同体的自律功能,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研究诚信监督机制,促进科学道德建设和学风建设,宣传优秀科学技术工作者,培育科学文化。

7. 组织开展全市青少年科技活动。

8. 指导、协调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与科技培训,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

9. 开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指导工作。

10. 完成州科协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22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概述

1.高位统筹推进,科普工作聚焦靶心。楚雄市始终将科普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充实以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联系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市属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楚雄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楚雄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楚雄市科普工作“十四五”规划》《楚雄市创建2021—2025年全国科普示范市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健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协调联动机制,做到标准清楚、任务清楚、进度清楚,高质量抓实科普各项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部署科普工作,市委十届三次全会、市人大十届一次会议把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书记、市长及分管联系领导多次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科普工作及创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汇报对接,用好中央和省各项支持政策,积极争取省、州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场指导创建。坚持把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与落实科学素质纲要和科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年度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强化经费保障,市级科普经费由2020年人均1.2元提高到人均2元,科普专项经费达到125万元。

2.夯实阵地建设,科普服务覆盖城乡。健全完善基层科普组织,15个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乡镇科协主席,基层“四长”纳入科协组织兼职;154个村(社区)党总支(支部)书记兼任科普分会会长,并配有1名以上科普员;依托楚雄市文明实践中心,成立楚雄市科技与科普文明实践分中心,组建了楚雄市科普志愿服务队1支,科普志愿服务分队47支,累计招募科普志愿者28603人,形成了市、乡、村、队四级科普组织网络。组建10支科技专家服务团,常年定期开展农村产业发展、新科技推广等前沿科技培训。依托“一中心四基地”,建成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4个、科技专家工作站18个;打造科普教育基地4个、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5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48个、科普特色学校26所;建成科普e站35个,新建楚雄市科普生活馆,常态化开展科普实践活动。2022年科协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15个乡镇建有科普大学、科普教育培训室,154个村(社区)均建有集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全面对接民生需求,以创促建、以创促变,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切实感受到效果,构建起具有广泛性、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普组织网络体系,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3.紧盯五大人群,科学素质全面提升。牢固树立科普为民理念,全面对接民生需求,围绕重点人群开展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科普惠民项目成效显著。针对未成年人,以中小学“双减”政策为契机,以科学教育课堂为阵地,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楚雄市第3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征集作品651件,通过评委员会评审,最终评出一等奖134件、二等奖173件、三等奖301件,并向州科协申报优秀作品件343参与州级赛事;针对农民,整合涉农、科技、惠农等资源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深入开展以农函大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为主的培训班300场次,培训新型农民15000人次;针对产业工人,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着力点,通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新时期产业工人业务水平;针对老年人,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目标,重点开展涉及健康养生、网络安全、智能信息化运用等内容的科普讲座150余场次,培训社区老年人7500人次;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把科技知识培训纳入公务员培训规划的重要内容,促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谋划、推动工作;针对全市公民,围绕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主题,组织各乡镇开展“走进科技、你我同行”“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等系列科普展教活动,目前已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21场次,发放科普资料32.4万份(册),展出科普展品6件,展出科普站板20块。

4.营造浓厚氛围,科普宣传有声有色。充分发挥各类科普资源的宣教作用,围绕重要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打响“全国科普日”活动品牌,形成“以主题科普宣传为主要内容,以多元化科普信息宣传为主要方式,以群众广泛参与为平台,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目标”的宣传模式,为楚雄市科普宣传工作插上了快速传播之翼。打造楚雄科普微信平台、《科技之窗》栏目、科普e站、科普长廊等民生科普宣传平台,不断扩大科普宣传影响力。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抓紧应急科普宣传助力疫情防控战,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第一时间推送发布权威信息、专业知识,普及新冠肺炎预防知识,并对疫情信息传播中出现的谣言及时辟谣。充分利用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普大篷车六进”等,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近1000场次,发放科普资料14.8万份(册),让空气都飘着“科普的味道”,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5.聚焦靶向发力,科普助力乡村振兴。坚持“科技助力、智力帮扶、素质提升、产业先导”的理念,充分整合市内科技资源,及时转战农村这块主战场,引领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用好科技专家服务乡村振兴信息平台。因地制宜,选派科技专家指导乡镇打造“一乡(镇)一主导产业、一村一骨干产业、一户一增收项目”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工程提供充足动力;用好农技协助力乡村振兴平台。创新“农技协+龙头企业+互联网”“农技协+示范基地+合作社+公司+互联网”等农技协发展模式和“党组织+农技协”引领产业发展及“农技协+党员”引领创业增收模式,投入资金113.5万元,实施科普助力乡村振兴项目18个,联系爱心企业、协会捐资2万元;用好基层科普项目建设平台。投入各级科普项目资金150余万元,集中打造了云龙科普小镇、紫溪彝村科普小镇、路域生物多样性科普体验馆、彝人古镇示范社区、栗子园示范社区、紫金冬桃协会、猕猴桃种植协会、兴蕴枇杷协会等一批科普示范点;用好沪滇协作平台,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将彝绣从“指尖艺术”转化为“指尖经济”,全力构建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链条,建强彝绣协会,带动近千名绣娘实现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积极作用。

6.践行典型引路,科普品牌亮点纷呈。始终把巩固科普示范市创建工作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和科普示范创建的基础上,新命名市级科普示范乡镇10个、科普示范村40个、科普示范社区7个、科技示范户650户、科普示范家庭160个、科普示范基地79个,科普示范带动作用成效明显。在创建过程中,楚雄市因地制宜,主动将民俗传统文化融入到科普宣传活动中,用好少数民族双语宣讲科普志愿服务分队,深入民族聚居乡镇、村(社区)广泛开展双语科普工作。通过少数民族语言辅助教学对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等内容的科普教育,提高了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注入科普动能,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二、部门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共设置2个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科普科。

所属单位0个。

(二)决算单位构成

纳入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个,其他事业单位0个,即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

(三)部门人员和车辆的编制及实有情况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末实有人员编制6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含行政工勤编制0人),事业编制6人(含公管理事业编制6人);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0人(含行政工勤人员0人),事业人员6人(含参公管理事业人员6人)。

尚未移交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共计0(离休0人,退休0人);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7人(离休0人,退休7人)。

实有车辆编制1辆,在编实有车辆1辆。

第二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表

(详见附件)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为空表。

第三部分 2022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收入合计2,661,101.36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661,101.36元,占总收入的100.00%;上级补助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事业收入0.00元(含教育收费0.00元),占总收入的0.00%;经营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附属单位缴款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其他收入0.00元,占总收入的0.00%。与上年相比收入合计减少63,590.87元,下降2.33%。其中:财政拨款收入减少63,590.87元,下降2.33%;上级补助收入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事业收入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经营收入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其他收入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收入合计减少的主要原因:本年退休1人,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收入减少。

二、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支出合计2,661,101.36元。其中:基本支出1,389,450.06元,占总支出的52.21%;项目支出1,271,651.3元,占总支出的47.79%;上缴上级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经营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元,占总支出的0.00%。与上年相比支出合计减少63,590.87元,下降2.33%。其中:基本支出减少63,624.18元,下降4.38%;项目支出增加33.31元,增长0.0026%;上缴上级支出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经营支出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支出合计减少的主要原因:本年因新增退休1人,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支出减少。

(一)基本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1,389,450.06元。其中: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支出1,272,276.08元,占基本支出的91.57%;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公用经费117,173.98元,占基本支出的8.43%。年人均公用经费19,528.99元。

2022年基本支出1,389,450.06元,与上年相比减少63,624.18元,下降4.38%。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本年退休1人,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支出减少。

(二)项目支出情况

2022年度用于保障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用于专项业务工作的经费支出1,271,651.30元。其中: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0.00元。

具体项目开支及开展情况:1.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中央专项资金20,000.00元,资金主要用于开展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培训、宣传,加强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2.省级科普专项资金922,320.01元,资金主要用于科普示范能力提升、科普大篷车运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科普益民工程、科普小镇示范建设、完善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科技后备人才、大篷车和科普生活馆运行管理、宣传、全国科普示范市建设、科普宣传材料制作、示范市专题片制作、融媒体中心宣传广播、科普讲座等创建项目;3.州级科协公民科学素质提升补助资金39,342.00元,资金主要用于农函大培训、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科技馆设施维护;4.市级科普工作经费289,989.29元,资金主要用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师生培训、提升改造科普生活馆、播放《科技之窗》电视栏目、开通全市“小广场、大喇叭"播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科普示范协会、开展科普大蓬车宣传运行。

2022年项目支出1,271,651.30元,与上年相比增加33.31元,增长0.0026%。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661,101.36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00%。与上年相比减少63,590.87元,下降2.33%,主要原因:本年退休1人,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支出减少。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1.科学技术(类)支出2,313,377.37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86.93%。主要用于:一是工资福利支出927,052.09元(其中:基本工资316,062.00元,津贴补贴355,248.00元,奖金251,923.00元,工伤保险缴费3,819.09元);二是商品和服务支出1,363,225.28元(其中:办公费1,145,103.01元,印刷费25,000.00元,水费103.57元,电费2,569.45元,邮电费5,000.00元,差旅费37,286.29元,会议费1,264.00元,公务接待费3,491.00元,劳务费63,600.0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054.52元,其他交通费用72,753.44元);三是资本性支出23,100.00元(其中:办公设备购置8,100.00元,专用设备购置15,000.00元)。

2.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197,743.21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7.43%。主要用于:一是退休人员的离退休支出147,875.05元,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49,868.16元。

3.卫生健康(类)支出97,398.78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3.66%。主要用于:一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支出56,111.70元,二是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支出41,287.08元。

4.住房保障(类)支出52,582.00元,占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总支出的1.98%。主要用于住房公积金支出52,582.00元。

四、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2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27,700.00元,支出决算为10,545.52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8.0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0.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7,054.52元,占总支出决算的66.90%;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3,491.00元,占总支出决算的33.10%,具体是国内接待费支出决算3,491.00元(其中:外事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国(境)外接待费支出决算0.00元。明细情况如下:

(一)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年初预算为27,700.00元,支出决算为10,545.52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8.0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为0.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0.0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为7,054.52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7.4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3,491.00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74.55%。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小于年初预算数的主要原因: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在预算执行中对“三公经费”实行压缩,加强单位内控管理,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数比上年7,806.00元增加2,739.52元,增长35.1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决算增加0.00元,与上年相比无增减变动;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上年增加714.52元,增长11.27%;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上年增加2,025元,增长138.13%。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公务活动较上年增加,因而接待次数、人次较上年增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成本较上年增加。

(二)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实物量的具体情况

1.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累计0人次。

2.购置车辆0辆。开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1辆。主要用于开展科普活动所需车辆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

3.安排国内公务接待5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44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科普活动相关工作发生的接待支出。安排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项及相关口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机关运行经费支出117,173.98元,与上年107,831.18元相比,增加9,342.80元,增长8.66%,主要原因:邮电费支出及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较上年增加。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办公费10,636.00元、水费103.57元、电费2,569.45元、邮电费5,000.00元、差旅费2,957.00元、劳务费13,600.00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054.52元、其他交通费用72,753.44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500.00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资产总额445,684.64元,其中,流动资产40,235.01元,固定资产396,449.63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00元,在建工程0.00元,无形资产9,000.00元,其他资产0.00元(具体内容详见附表)。与上年资产总额402,945.37元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42,739.27元,其中:流动资产增加34,639.27元,固定资产增加8,100.00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00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0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账面原值0.00元,实现资产使用收入0.00元。(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详见附表)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单位:元

项目

行次

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有价证券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小计

房屋构筑物

车辆

单价200万以上大型设备

其他固定资产

栏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1

445684.64

40235.01

396449.63

0

245850.63

0

150599

0

0

9000

0

填报说明:1.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有价证券+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资产;

2.固定资产=房屋构筑物+车辆+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3.填报金额为资产“账面原值”。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2年度,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00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00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00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00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00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00%。

四、部门绩效自评情况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绩效自评情况详见附表。

五、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无其他重要事项说明。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公用经费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机关运行经费指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经费支出。

(三)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三公”经费包括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指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牌照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指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用车指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包括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费用。

(四)“三公”经费决算数是指各部门(含下属单位)当年通过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词解释

1.部门决算: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其履行职能情况编制,反映部门所有预算收支和结余执行结果及绩效等情况的综合性年度报告,是改进部门预算执行以及编制后续年度部门预算的参考和依据。

2.“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开支的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经费、因公出国(境)经费,是维护单位正常运行的基本经费。

3.财政拨款收入:指行政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楚雄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3年10月11日

监督索引号53230100873101111